小學二年級下數學期末教學總結
**年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教學總結
一、教學任務完成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一個班數學教學工作。二年級數學教學,重在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通過讓學生多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本學期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全過程,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以促進以后的工作更上一層樓。本人總結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扎扎實實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集體教研的作用。
3、認真研究、創造性的使用實驗教材,認真備課、上課,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5、定期進行測試,及時反饋總結。
二、教學質量分析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扎扎實實地滲透教材的重點、難點,不忽視有些自己以為無關緊要的知識;又要在教材的基礎上,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的問題。
2,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讓他們自己來分析題目,設計解題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編題等訓練,讓有的學生從“怕”解決問題到喜歡解決問題。
3、多做多練,切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4、關注生活,培養實踐能力加強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的聯系,讓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多做一些與生活有關聯的題目,把學生的學習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會,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關注過程,引導探究創新。
三、教學經驗
1、培養學生讀題、仔細審題、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做到拿到題目先瀏覽,清楚已知條件和要求問題,然后再進習分析、解答。解決問題還要重視數量關系的分析,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
2、對一些基本概念還應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3、培養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特別是一些題目比較長、字數比較多的問題,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4、在計算方面還應加強,通過實際情境,先理解計算法則,采用形式多樣進行計算專項練習。加強口算、教學得法、緊扣法則、訓練到位、養成習慣。.
5、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6、進一步做好防差轉差工作,防止兩極分化低齡化的現象。
四、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積極參加校本培訓活動,主動與同事探討教法,以促進自己的教學能力。另外本學期在“博客”上撰寫了自己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隨筆、教學反思等教育教學心得,通過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視野”擴大了。
五、今后改進教學工作的設想
1、從基礎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培養學生良好的做題習慣、答題習慣。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師少說生多說多做。
4、堅持“扶好優秀生,抓好中等生,拯救后進生。”的輔導思想原則。
5、多設計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
篇2:初三九年級上數學教學總結
初三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總結
這學期根據學校工作安排,我擔任初三級數學教學。一期來,我能夠吃透教材,按課改的要求去上課,在教學過程中,我比較注重以下幾點:
1.深入了解學生。
為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以便備課時能根據學生的具體設計教學方案,我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已掌握知識的情況和理解能力,然后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來設計教學方案。
2、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參考書,所以我重視教材的鉆研。每一節課都在上課前花大量進行備課,在備課過程中,一是在不離開教材的原則下,參考其他教科書,對比它們的不同之處,尋求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
二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對課本知識進行適當處理,設置成經過學生獨立思考或合作討論能解決的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每一節的學習任務,并且每一節課都學有所得。
3.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補充。
由于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刪去了部分內容,但是,一方面刪去的內容中有部分無論是對解決問題帶來方便,還是對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都是有益的;另一方面,考試命題者還沒有完全從舊教材中跳出來,經常出一些需要用舊課本知識解決的題目,并狡辯說課改后只要與課本內容有點占邊的題目都不算超標,同時,盡管提倡素質教育,反對應試教育,但社會對學校、教師的評價也只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因此,本學期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補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應對命題者說“要與課本內容有點占邊的題目都不算超標”。的能力。
4.堅持學生為主體。
在課堂上,堅持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老師只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去學習,并在解決一個一個問題中掌握知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認真批改并及時講評作業
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的過程。為了做到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資料,對課本習題和各種輔導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能讓學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并分析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評講,使學生能及時糾正自己作業中的錯誤。本人也根據反映出的情況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取得的成績和存在問題:
通過努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中等難度的問題大部分學生能獨立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也有部分學生能解決或通過合作討論后能解決;段考,有50%學生段考成績在90分以上,期考有60%人成績在90分以上。
存在問題:(1)學生基礎較差,有分學生對初一、二課本里中等難度的題目都不會做,難度較大的題目更是幾乎沒有人會做;(2)大部分學生有粗枝大葉的作風,經常不小心做錯題,影響了考試成績。
篇3:幼兒園小班數學教學總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年幼兒園小班數學教學總結
數學活動是一門培養和鍛煉人的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科,幼兒園數學教育是一種啟蒙教育,它對幼兒的思維和發展有看重要的價值。它既是教師的思維活動,又有幼兒的思維活動,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確定了具體目標泊,我們為幼兒創設了良好的活動環境,精心安排了活動內容。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投放了各種材料,使幼兒主動、積極地進行數學操作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為幼兒提供充實、感興趣的多種材料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最基本方法,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獲得直接經驗,在活動中邊做邊說。
1、提供的材料應緊緊圍繞活動目標。
提供的材料要從目標出發,把教師的意圖和要求融入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潛能,使之發揮最大的潛能。如:在開展“看圖開選標記”活動時,我們為幼兒提供了種顏色、大小、形狀不同的幾何圖開及標記,讓幼兒自由選擇,幼兒有的安各自的意愿先選擇標記,選好后又選擇與標記相符的幾何圖形,有的先選擇圖形后選擇相應的標記,體現了一種材料為多項目標服務的宗旨。
2、提供的材料應循序漸進,滿足不同水平的幼兒操作需要。教師應在同一活動內容,在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的材料,同時應為發展水平不一樣的幼兒提供不同難度的材料。
二、重視操作過程,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邊做邊說
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結構,在活動中應讓幼兒“做”和“說”相結合,只有讓幼兒用語言概括自已“做”的過程,才能利千教師更準確地把握幼兒的思維過程,在活動中我們通過“你是怎樣做的”、“你為什么這樣做”及“你為什么認為這樣做最好”等問題鼓勵幼兒自言自語或相互交談,“我是怎樣做的”講給不會跟著做的聽,在他的講解下,那個小朋友一會兒就邊做邊說接成了,心里特高興,臉上笑瞇瞇的。
讓幼兒邊做邊說不僅可以使老師發現幼兒懂得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不清楚的需要幫助指導的,同時又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幫助幼兒學習,能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進一步的發展。
三、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教育
在幼兒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問題也時時都有,處處存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在平時生活中教師應善于利用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知識技能,感受學習的快樂,如我班在午睡前,我們讓幼兒擺好鞋子,讓幼兒進行排序,計數比較,在午餐時,我們讓幼兒收好茶具、椅子等讓幼兒積累一一對應及數量多少的經驗,使他們在有意無意間通過各種感覺通道感受來自生活的數學信息。
以上是本學期通過實踐取得的一些經驗,通過多種活動的開展,大部分幼兒在活動中能堅持做到邊做邊說,養成了良好的操作習慣,仍有少部分幼兒在材料的整理收拾方面做得不夠好,這將在下學期的實踐中改進,使每個幼兒都能夠主動學習,充分體現地玩中學。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