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三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
**-**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三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
時間飛逝,在這個繁忙,炎熱的夏天伴隨著足球世界杯的熱潮中結束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本學期我們備課組仍是由十二位老師組成,這是一支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團隊;是一支團結進取的隊伍也是一支非常和諧通力合作的隊伍,雖然年輕教師占據半壁江山但她們都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點。剛剛帶完13屆初三的劉昶老師、黃穎海老師等,也有一路從初一帶上來的姜艷萍老師、孟靜老師、穆揚老師、何真老師,崔繼娣老師,錢瓊老師,李慧老師,簡芳與楊芯蕊老師在初二接手,幾位老師年青、聰明,認真執著,在教學上有獨立的想法,而我雖然沒有過人的本事,但很敬業,有熱情和責任心。我盡量做到以身作則,凡事多擔待,積極協調,及時提點。本學期是初三的第一學期,也是至關重要的時期,備課組在學校和教研組的指導下,認真備課,研究教與學,做好每一項工作,確保教學的質量。
一.常規工作
1.常規工作:我們備課組成員積極參與教研組活動及聽評課,撰寫教學反思,認真研究和探討教與學的得失,共同進步。我們始終統一教案,并通過提前的預習備課。
2.集體備課:做到每周一次集體備課,定人、定內容,積極討論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及解決的方法,備課組形成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團結協作的風氣。除此,備課組的各位老師也時常在課余時間進行教法、學法的交流與探討,并及時反饋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共商對策。
每位教師都體現出十分協作的精神,彼此分工,也不忘互相幫助。年青教師能虛心學習,主動請教,老教師毫無保留,認真指導,彼此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3.早讀,午讀:每天早晨全體英語教師都能在7點進入教室,并進行早讀,7:20錢記憶,7:20后進行詞匯聽寫或默寫,并能及時批閱。下午14:40都能克服沒有校車的困難按時到班,進行閱讀英語文章或記憶英語詞匯。
4.詞匯:詞匯量的多少應該說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水平,所以我們本屆始終把抓詞匯的過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尤其在12月份進入第一階段復習時,針對學生基礎詞匯進行制作復習學案,每單元進行詞匯測試并對常見或高頻詞進行循環測試,以便加深印象,電子傳閱和修改,進行資源的有效整合,爭取詞匯量上有所突破,我們按章節整理英語教材的重點詞匯,重點句子,句型、印發給學生,要求學生記憶,詞組及語法,通過回歸基礎鑒定,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5.分析:分析考試的得與失,每次都對各題型的得失情況進行詳盡的分析,明白教學的差距在哪,學生的薄弱環節在哪,從而找到提升的空間,達到整體進步.該思考的,我們努力做到周到。該落實的我們要不折不扣且目標明確。該學習交流的,我們要謙虛主動。該反思的我們要客觀,真誠。更加注意細節的完善。通過對比中等生詞匯量還是有些進步。但是與往屆200
篇2:州溫二十中初一(下)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
州溫二十中初一(下)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
七年級英語備課組共有5位老師。一學期以來,全組老師團結協作,務實創新,在學校領導和教研組其他老師的大力支持下,圓滿完成了學校和年級下發的各項工作任務,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里把我們一學年以來的工作進行一下總結:
本學期是初一的第二學期,也是學生學習習慣形成至關重要的時期,備課組在學校和學科組的指導下,認真學習,研究教與學,分析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做好一下的每一項工作確保教學的質量。
我們備課組是一個團結的團體,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是我們備課組的一大特色。從每學期開學初的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課時、統一教學進度,到每單元的教材分析、制作課件、撰寫教案,再到每次課后經驗交流、練習設計以及最后階段的中考復習計劃、內容和時間安排,從大到小,無論是什么都一起商量、一起協商。教學活動中實實在在備課,實實在在上課,實實在在批作業,實實在在講練習。學校要求的各種資料以及發貼都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堅持每兩周參與學科組的活動,積、極聽評課,撰寫教學考試的反思,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每次備課組內的開課上,每一次的備課活動,都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來研究教材、教參的重點、難點,探討高考命題的方向,探究課堂教學的藝術,處理學生中的疑難問題,制作課件等等。教師之間精誠合作,亳無保留,統一資料、統一作業、統一考試、資源共享。認真研究和探討教與學的得失,共同進步。而在每一個新課的設計上,大家積極討論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及解決的方法,彼此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我們備課組的各位老師,除了抓緊教育教學工作,還加強和學生交流,注意了解學生,傾聽學生,因為從學生那里我們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到我們教學上的亮點與不足,從而更好地改進和完善教學。本著對學生的負責,對教學的嚴謹態度,課下耐心地找學生談,及時了解學生對我們的教學的感受,并且在教學中滲透“兩綱”教育,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和興趣。此外,是班主任的老師能和其他的科任老師團結協作,非班主任老師能團結在班主任周圍,分析學生、觀察學生、共同策劃方式方法,特別是針對部分學差學生,適當放慢進度,查漏補缺,甚至在課間或者放學后“開小灶”,讓他們在教師的耐心幫助下,充滿信心,一步步地趕上。對部分學生“吃不飽”的現象,在授課時擴大難度和濃度,在練習或檢測中增加信息量,讓他們不斷受到新的信息刺激。使學生不但從老師身上學到知識,而且使學生在融融愛心下健康成長。
多媒體在新授課中的使用,能使單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學到新知識;因此我們備課組在認為有必要的課上使用多媒體課件,本學期我們制作了too...to用法課件、反身代詞課件、聽力訓練課件、Seeingadoctor課件等等,而且全體備課教師根據本屆學生的實際,自己動手打印練習卷和試卷107頁,這些課件和材料的制作和使用,極大地促進了本學期英語的教學。
對于本年級的扶優補差工作,根據學校的安排,各位老師盡職盡責,出補課練習卷、出提高班練習卷。提優班,每星期集中進行一次輔導,跟蹤他們每次測試、考試的成績,挖掘他們在各題型的得分空間,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同時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幫助他們確定各階段的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對癥下藥,使他們得到快速的進步與提高;補差班,每個英語老師都按照自己班的實際情況,篩選出一定的學生進行跟蹤輔導,包括思想上和學業上的輔導,如過好單詞、背書關等,語法知識不過關就進行耐心的輔導,盡量使他們掌握多一點知識,樹立起學習的信心,盡量不放過一位差生。
盡管在一學期的工作中我們組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和提高,但還有一些需要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改進和提高。首先,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還需要繼續做這方面的工作,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幾個班級都存在兩級分化,對待個別學生的策略調整還不夠及時,有的時候會發生方法不奏效的情況;其三,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技能和水平還需要提高,并用通過水平的提高使教學得到優化;另外,查漏補缺,錯題集的使用還沒完全落實,如果能讓每個學生有一本錯題集,那么學生的自我學習就更有的放矢了。
總之,我們七年級英語備課組團結作戰,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齊心協力圓滿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我們相信,盡管在工作和學習中會存在很大困難,但是只要有信心、決心和恒心,一切都有所改善,一切都會比以前更美好!
篇3:寧海中學初三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
寧海中學初三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
本學期,初三英語備課組全體老師在學校各級部門的指導下,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團結一致,關注每位學生,努力實現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到發展,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有效利用“集體備課”平臺集體備課是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落實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措施。本學期:集體備課解決的問題:
1、備學生:通過集體備課,以及與上屆初三學生的對比,各位老師更進一步了解了本屆學生的優勢和劣勢、本屆英語學科的優勢和劣勢,以及班級內的學生間的差距、年級中班級間的差距等,有利于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并挖潛。
2、備教材:通過集體備課、輪流說課、其他老師補充等使各位老師更準確地把握教材、靈活運用教材,真正落實“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指導思想。
3、備方法:通過相互間的教學交流,不斷地改善教法,努力使自己的教法適合自己的學生,從而使學生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少走彎路。
4、備計劃:教學計劃、口語操練計劃、培優補差計劃、活動計劃等都是集體智慧的結合。
5、備考試:每次命題都緊緊把握《課標》,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抓團隊落實,促共同進步
1、落實教學常規:從集體備課、教案的設計、作業的分層、作業的批改、教學反思等都體現了老師們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和創新意識。
2、落實目標(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及措施:各科任老師根據各班級的具體情況確立各班的具體目標,再根據各學生英語學科的成績及英語學科在整體學科中是否弱勢學科,確立了培優補差的對象,以及具體措施。
3、夯實雙基:各科任教堅持讓學生朗讀、背誦課文;記憶單詞、詞組及重點句型(暑假就已按冊、按單元整理了廣州版英語教材1-5冊的重點詞匯,重點句子,句型及語法歸類,然后印發給了學生),引導學生積累語言財富,為口語、聽力、閱讀、寫作打下基礎。現在,一些原來不動筆寫作的學生減少了,很多學生的詞匯量增多了,好些不會開口讀單詞的學生會讀句子了。
4、學法指導:各科任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解題技巧指導,如:如何對不同類型的閱讀理解材料進行理解、如何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如何提高口語成績等,老師們都給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指導,學生受益不小。
5、真正落實《課程標準》提出的語言能力的要求:根據《課程標準》對學生聽力技能、口語技能的要求,我們利用課間堅持落實聽力、口語訓練,培養了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對信息進行判斷、歸納、綜合的能力,特別是溝通信息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6、因材施教:對差生:小步走,快反饋;對優生:自主學習為主、老師指導提升。
7、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活動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本學期,4位老師都做了研究課,研究的課型有:閱讀課、聽說課、復習課;楊彥老師的“聽說課”、蘇曉欣老師的“閱讀課”、劉洲老師、段友貞老師的“復習課”等都從不同的側面體現了學生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歸納推理能力等。
8、從質量分析中找出提升空間:質量分析的目的是總結好的經驗,并找出提升的空間.每次考試后,都要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分析考試的得與失,每次都對各題型的得失情況進行詳盡的分析,明白教學的差距在哪,教師本身的教學策略是否需要調整、怎么調整、學生的潛力在哪等,從而找到師生提升的空間,實現整體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