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屆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學里學習過信息技術課程,因此,學生對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有一定的基礎。而且,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特殊比較的學科,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這是我們教學的優勢。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練習,課后就沒有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局限于游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所以,學生對本課程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學校教材采用的是海南省九年義務教育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教材。本學期學習1三個單元的內容,分別是:第一章信息的整理與展示,第二章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第三章信息的交流與共享。
第一單元中涉及的知識點有:演示文稿的策劃與準備、演示文稿的制作與放映、添加多媒體和設置效果、演示文稿的打包與發布。
第二單元中涉及的知識點有:電子表格的特點及應用、使用電子表格收集信息、電子表格的排版、數據處理、直觀生動的圖表。
第三單元中主要內容有: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網絡論壇。
三、教學目標
1、了解演示文稿的用途;掌握策劃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根據需要合理地應用動畫和切換效果;綜合使用文檔和演示文稿加工展示信息。
2、掌握數據收集過程中常用的編輯操作方法;合理調整電子表格的版面;掌握查找和替換、排序和篩選以及常用的函數;運用圖表直觀地表達數據的涵義。
3、掌握電子郵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即時通訊并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流工具;能夠使用網絡論壇資源促進學習與交流;了解網絡對學習生活的影響并樹立良好的網絡道德。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二周:第一章第一節演示文稿的策劃與準備;
第三周:第一章第二節掌握策劃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
第四周:第一章第三節掌握設置演示文稿的動畫和切換效果;
第五周:第一章第四節綜合使用文檔和演示文稿加工展示信息;
第六~七周:第二章第一節掌握數據收集過程中常用的編輯操作方法;
第八~九周:第二章第二節合理調整電子表格的版面;
第十~十一周:第二章第三節掌握查找和替換、排序和篩選以及常用的函數;
第十二~十三周:第二章第四節運用圖表直觀地表達數據的涵義;
第十四周:第三章第一節及第二節掌握電子郵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即時通訊并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流工具;
第十五周:第三章第三節及第四節能夠使用網絡論壇資源促進學習與交流;了解網絡對學習生活的影響并樹立良好的網絡道德;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期末總結與測評。
篇2:七年級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總結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總結
學期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學期,本人能夠努力工作,認真學習,從多方面進行計算機教學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不足與遺憾,現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面
開學初,根據學校要求,認真寫好教學計劃,提前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學習好《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
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積極制作課件,準備各種直觀教學軟件,搜集制作各知識點優秀案例展示給學生。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尤其本學科主要課程都要上機完成,每節都要認真做好上機備課,檢查機器狀態,有無“不可用機器”。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學生完成上機任務時,在各臺計算機前巡視,注意對學困生進行手把手的輔導,課后及時做課后記,找出不足。
二、個人學習
積極學習各種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我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網絡知識,學習制作網站,并初步建成學校網站,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服務。同時,幫助其它老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同時負責本學期建成的多媒體教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對計算機的認識上有更大進步。
3、加強機房紀律和機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班級集中注意力學習,在機房上機時也要按規定嚴格約束自己。
4、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5、在網站設計和多媒體課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學校的網站和學校的多媒體課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愧于我心,我無悔于我的事業。
信息技術,工作,教學
篇3:下半年七年級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下半年七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及其應用對人們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方面的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時代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結合時代特色,介紹信息技總體目標,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組成,因特網的合用,及網上信息的搜索,查詢.引入簡體中文Word**文字處理軟件為教學內容,從建立個人文檔、編輯修改文檔、排版制作文檔、編輯特色文檔、制作應用文檔等幾個方面來指導學生學習和上機。
三、教學措施
1、理論學習與上機實踐相結合。
2、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相關課時中,安排一定量的任務(項目),應用小組合作、分組交流、作品展示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和實踐,引導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3、利用因特網絡資源,擴大學習空間,豐富課堂教學。
4、認真備課、上課,嚴格要求要求學生。
四、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合計18課時
第一部分信息及計算機技術---------共5課時
第1周:信息在我們身邊-------------自讀
綜合實踐課題(一)-----------1
第2周:、信息與計算機技術------------自讀
第3周:計算機的硬件--------------05
計算機的軟件--------------05
第4周:初識Windowsxp操作系統---------1
鼠標的用法---------------1
第5周:認識Windowsxp窗口-----------1
第二部分信息的獲取------------共1課時
第6周:信息的傳遞
信息社會向我們招手
信息工具漫談
第7周:綜合實踐課題(二)
第8周:計算機網絡簡介
走近Internet
第9周:WWW
如何瀏覽網頁
第10周:信息查詢一點通
第11周:下載軟件高手--網際快車
第12周:綜合實踐課題(三)
第三部份文字信息的處理----------共9課時
1、文字信息處理的發展------------自讀
2、認識你的作文幫手-------------自讀
第13周:熟悉漢字輸入法--------------1
第14周:寫好你的作文---------------1
第15周:管理好自己的文件-------------1
第16周:編輯你的文檔---------------1
第17周:綜合實踐課題(四)------------1
第18周:美化你的文檔(一)------------05
美化你的文檔(二)------------05
第19周:綜合實踐課題(五)------------1
第20周:文字信息表格化--------------05
“錦上添花”--手動制表---------05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