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體育工作室工作制度

體育工作室工作制度

2024-08-01 閱讀 5750

教育是事業,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在于創新;為實現“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讓骨干教師成名,名教師更名”的工作目標,本工作室制定如下規章制度。

一、工作宗旨

以*****為統領,以人的發展為本,以提高青年骨干教師培訓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教育教學實踐為主渠道,在市教育局的支持和幫助下,圍繞本周期工作室工作目標,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搭建教科研平臺,提供專業成長和發展的空間,切實做好教師培養工作,充分發揮工作室的示范、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中青年體育教師健康、快速、可持續地成長,成為市、省級有影響力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

二、工作原則

工作室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領導,以注重學術引領,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資源整合,加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過程性管理為原則,自主開展工作,接受市教育局專家委員會的評估和考核。我們將著力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活動,研討并解決學科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每個成員的互助合作、交流展示、發展進步創設平臺,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工作目標

1.帶好團隊發展。通過培養計劃的實施,有效促進培養對象的專業成長,力求在一個工作周期內使工作室學員在師德規范上出樣板,課堂教學上出精品,課題研究上出成果,實現入室骨干教師和工作室學員的專業成長和專業化發展。

2.抓好課題研究。在實踐中總結教育教學經驗,瞄準新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前沿,探尋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確定一項具有實用價值的科研課題,并以此為研究方向,在實踐探索中破解學科教學難題,帶領本工作室同仁開展有效的教學科研活動。

3.做好帶頭示范。引領高中體育學科建設,以研討會、報告會、名師論壇、公開教學、成員共研、現場指導等形式,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學研究與展示活動,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本學科教師解決教與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名師的帶頭、示范、輻射作用,從而形成名優群體效應,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4.建好交流平臺。開辟工作室網頁,及時傳遞工作室成員之間學習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建立“學科骨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教育教學資源庫,使網頁成為本學科教學動態工作站、成果輻射源和資源生成站,以互動的形式面向廣大教師和學生。

5.出好研究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學、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課堂教學實錄、個案集(含教學設計、課件、教學評析)、論文、課題報告、專著等形式向外輸出。

四、成員職責

(一)名師職責

1.負責名師工作室的全面工作。制訂名師工作室管理制度與發展規劃,擬定本工作室培養計劃及實施方案,指導工作室學員開展工作。

2.制定《工作室學員培養考核方案》,幫助學員制訂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并督促實施完成,組織對工作室組學員進行評估考核,建立本工作室和學員個人發展檔案。

3.在師德方面率先垂范,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學員提升學識水平和師德修養,增強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感。

4.帶領工作團隊完成上級單位安排的教師培訓和指導任務。

5.制訂工作室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研究方案,主持課題研究工作。

6.建立“名師工作室”網頁:定時更新,交流展示工作室工作開展情況。

7.組織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及實踐活動,根據需要邀請校內外專家、教授指導工作,組織成員到教育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學習兄弟學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8.負責本工作室的日常事務管理及經費使用、管理。

(三)學員職責

1.在工作室主持人的指導下,制定培養周期內的個人發展目標和具體的實施計劃,定期參照個人發展目標和計劃,督促自我發展。

2.積極參加全國、省、市教學研討和學術交流活動;積極參加本工作室組織開展的各項教育教學研究及實踐活動,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室規定的學習任務、科研任務和其他必須的相關任務。

3.工作室學員采取集中和分散;分組活動的不同方式,加強理論學習,每年至少閱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專著,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適應現代化建設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

4.每個學員要積極為“工作室網頁”撰稿,寫出有較高質量的信息材料(包括教學論文、教學隨筆、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聽課隨想、讀書筆記等),使網頁內容豐富多彩,更新頻率快,吸引力強。每個成員要積極上工作室網頁點擊瀏覽信息,積極維護網頁的建立與發展。

5.工作室將以課題為著力點,圍繞課題,每個成員每年至少上一節實驗課或研討課,寫作一篇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教研會議上交流,或在市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

6.工作室學員通過公開課或講座等方式和聽課、評課等途徑,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形成教學風格,創造教學業績,力爭成為骨干教師。

7.做好個人專業成長記錄,及時撰寫階段性發展總結。及時總結反思,提煉個人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五、有關制度

(一)會議制度

1.計劃會議

(1)每學年伊始召開一次工作室培養計劃會議,討論本學年工作室工作計劃,確定工作室成員的階段性工作目標、培訓內容、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內容及專題講座內容等。

(2)按照工作室總體工作計劃,在各階段召開階段性計劃會議,明確工作室對成員跟崗學習期間教學教研的指導,跟崗學習結束后的遠程指導、課題研究的結題指導等方面的具體內容。

2.階段性匯報會議

按照工作室培養計劃,針對骨干教師的階段性學習、課題研究、教育教學實踐、研究課和匯報課等,每學期安排兩次或以上的階段性工作情況匯報會議,匯報工作情況,交流教學、科研過程中所獲得的心得體會,介紹培養任務、科研課題的進展情況,提出和共同探討解決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所碰到的難點問題。

3.總結會議

每學年召開一次工作室總結會議,展示本學年工作室所獲得的成果,借鑒其他工作室或教育機構的成功例子,分享成功的經驗、探討本工作室仍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案。

六、科研課題制度

工作室承擔的課題研究任務將按照課題研究方案落實至工作室各成員,各成員在相關課題內容的研究中,既要重視理論研究,也要注重實踐應用。各成員在應用前人理論成果的基礎上,提升認識,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在工作室各種活動中分享,并積極向本區域教師輻射推廣。

七、出勤制度

學員在周期內必須執行工作室的考勤規定,應積極參加培訓計劃規定的各項活動,原則上不予請假,若有特殊情況,須以書面形式提出請假要求。

八、學員的考核

以年度考核形式對全體工作室學員進行考核,主要從教師職業道德水準的提升、知識結構的優化、教學風格、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考察是否達到培養目標。

考核采取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式,綜合工作室名師團隊意見、對學員的反饋評價等,結合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等對學員做出考核結論。考核結果分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工作室學員考核不合格者則調整出教師工作室,同時按有關程序吸收符合條件、有發展潛力的新成員進入工作室。

九、檔案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室檔案制度,名師團隊與工作室學員共同完成對工作室各項材料的及時收集、歸檔、存檔。例如工作室的發展規劃、管理制度、年度培養計劃和總結,教育科研研究材料,公開課、研究課、匯報課、示范課,專題講座,教學案例、教學課件,聽課、評課記錄,學員論文等各種類型的材料。以此作為個人成長和工作室發展過程的見證材料,同時也作為考核評價的依據之一。

篇2:附中學生工作室規章制度

學生工作室是附中學生工作管理部門。學生工作室在附中校委會的領導和支部書記的指導下,由學生工作室主任獨立負責開展相關的學生管理工作。學生工作室的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一、學習和工作總體要求:

1、學習國家教育政策法規和學院教學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理論素質和教學管理業務水平,在工作中積極踐行*****,落實管理育人的效果,促進附中學生管理工作的不斷發展。

2、堅決執行和落實學院及附中相關學生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并在工作中不斷完善。

3、及時匯總學生管理工作信息,研究學生管理中的新現象、新問題,為附中學生管理工作的決策提供詳盡資料。認真做好相關工作的建檔歸檔工作。

4、做好與附中其它部門的工作協調和溝通。

5、按時完成學院或附中安排的特殊工作任務。

6、全面落實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7、及時做好本部門各項工作的宣傳、總結工作。

二、業務工作職責:

1、班主任隊伍建設:

完成班主任工作的安排、調配、工作檢查、考評等工作。

組織安排班主任工作的交流、觀摩、學習、研討等工作。

指導班主任有效開展班會教育建設工作。

努力提升班主任隊伍的工作素質和業務水平。

2、學生管理工作:

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多種活動教育方式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依據相關學生管理的制度,負責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管理教育工作。做好學生日常表現量化考核信息的匯總、統計、處理、上報等工作

負責組織學生的評優獎勵、違紀處理等獎懲工作。落實以“紅線管理”為核心的學生安全管理及教育工作,維護附中學生工作的穩定局面。

負責公寓和琴房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公物管理工作。做好相關工勤人員的聘任、管理、考核、獎懲工作。

負責學生考勤、學生課堂表現、學生琴點、考風考紀教育及問題處理等信息的統計、匯總等周報工作。

落實“家校結合”工作的相關措施,做好與家長的管理教育信息溝通工作。

負責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工作。

負責新生入學報到、校紀校規教育等工作的組織與安排。

3、校園文化活動建設:

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校工作安排,有計劃地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負責學生藝術實踐工作的組織和開展。

有計劃、有選擇、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教學講壇”活動。

管理人員工作規范

為保證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加強管理隊伍建設,特制訂《附中管理人員工作規范》。具體內容如下:

1、遵守管理工作紀律,履行管理工作職責,服從管理工作安排,完成管理工作任務。

2、有計劃、有步驟、高效完成工作任務,優化管理工作效果。

3、熟悉管理制度,正確執行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的規定,及時與上下級溝通管理信息,保證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

4、及時調研、匯總、總結相關管理信息,科學分析管理中的問題,優化調整和解決職責范圍內的管理問題。

5、積極學習管理知識,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強化管理育人。

6、認真參加附中活動。

7、優化管理資源,節約管理成本,建設綠色校園。

8、高筑道德防線,強化廉政意識,改進工作作風,嚴防瀆職、謀私。

班主任工作規范

為保證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開展,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特制訂《附中班主任工作規范》。具體內容如下:

1、遵守班主任工作紀律,履行班主任工作職責,服從班主任工作安排,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務。

2、根據學校整體工作安排和班級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確定班級管理工作規劃,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效果,培養良好班風。

3、精心設計和準備班會,結合學生管理教育的實際,有目的地組織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強化班級管理。

4、加強班干部隊伍的培養,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充分發揮家委會的作用,落實家校結合。

5、熟悉學生管理的相關制度和工作程序,強化制度管理,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管理工作,正確處理學生中的問題,發揮管理育人的效果。

6、多渠道了解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及時、認真、細致、耐心地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7、及時調研、匯總、總結相關學生管理信息,科學分析管理中的問題,研究和探索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

8、積極學習學生教育管理的理論知識,努力提高業務水平。

9、認真參加學生工作室及附中組織的活動。

10、高筑學生安全管理防線,強化學生管理教育意識,嚴防學生管理責任事故的發生。

篇3:名師教研工作室管理制度

一、會議制度

1、工作室每學期召開一次計劃會議,討論本學期“工作室”計劃,確定工作室成員的階段工作目標、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課題及專題講座內容。

2、工作室每學期召開一次總結會議,安排本學期需展示的成果內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經驗、探討存在的問題。

3、根據工作室計劃,每學期至少安排兩次階段性工作情況匯報會議,督促檢查課題的實施情況,解決實施過程中的難點。

二、工作制度

1、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填寫主持人申請表,工作室每個成員填寫成員申請表,主持人與成員簽署協議書,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項目和個人專業化成長方面制訂周期發展目標,規定雙方職責、權利及評價辦法。

2、工作室主持人為工作室成員制定具體進步計劃,安排培訓過程。

3、工作室成員必須參加“工作室”布置的帶、教培訓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學習、研究任務,并有相應的成果顯現,努力實現培養計劃所確定的目標。

三、考核制度

工作室成員的考核由其主持人和領導小組負責,主要從思想品德、理論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階段完成目標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則調整出名師工作室;同時按有關程序吸收符合條件、有發展潛力的新成員進入工作室。

四、檔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檔案制度。

2、工作室成員的計劃、總結、聽課、評課記錄、公開課、展示課、教案等材料及時收集、歸檔、存檔,為個人的成長和工作室的發展提供依據。

五、經費使用制度

工作室所有經費由名師所在單位提供并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