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

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

2024-08-01 閱讀 5617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工作,維護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安全和秩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國家設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以下簡稱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三峽樞紐實施保護。

第三條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范圍包括三峽樞紐及其周邊特定區域,分為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空域安全保衛區。

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實行分區安全保衛制度,具體范圍的劃定和調整,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確定并公布。

空域安全保衛區為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上空的低空空域。

第四條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堅持預防與應急處置相結合、專門機關管理與人民群眾參與相結合、安全保衛與經濟社會發展并重的原則。

第五條國家統一領導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國務院公安、交通運輸、水行政等部門和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確定的職責分工負責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有關工作。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對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實行屬地管理。

第六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危害三峽樞紐的安全,發現危害三峽樞紐安全的行為和隱患應當立即報告。

對保護三峽樞紐安全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七條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所需經費,由有關人民政府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和規定的經費負擔體制予以保障。

第二章陸域安全保衛

第八條陸域安全保衛區劃分為限制區、控制區、核心區。各區的周邊界線應當設置實物屏障或者警示標志,各區的出入口和重點部位應當配備警戒崗哨或者技術防范設施。

第九條限制區是限制無關車輛接近三峽樞紐的區域。車輛憑限制區通行證方可進入限制區。

人員可以徒步進出限制區。但是,根據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的需要,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可以臨時限制人員通行。

第十條控制區是限制無關車輛和人員接近三峽樞紐,并在緊急情況時提供有效緩沖和防護的區域。車輛和人員憑控制區通行證并按規定接受安全檢查方可進入控制區。

第十一條核心區是實行封閉式管理的區域。核心區實施下列安全保衛措施:

(一)出入口和重點部位由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設置崗哨,車輛、人員憑核心區通行證、接受安全檢查并確認資格身份方可通行;

(二)物資憑有效的物資轉場、外運、內運申請單通行,必要時在出入口對所有通行物資進行危險物品檢測;

(三)配備覆蓋全區的視頻監控等技術防范設施,實施全天候安全巡查。

第十二條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的車輛、人員的通行證件,由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核發和管理,并報公安機關備案。

第十三條嚴禁非法攜帶槍支、彈藥、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或者非法運輸危險物品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

因施工作業等需要運輸危險物品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的,應當經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同意,并依法報公安機關批準。

第十四條在陸域安全保衛區活動的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超越通行證限定的范圍活動;

(二)通過設有禁止通行標志的區域;

(三)攀爬、鉆越、移動、損毀實物屏障或者警示標志;

(四)擾亂管理秩序和危害設施安全的其他行為。

第十五條未持有效的通行證件或者拒絕接受安全檢查的車輛、人員,禁止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安全保衛人員對非法進入或者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的車輛、人員,應當立即制止;對不服從管理的,應當立即依法予以控制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第三章水域安全保衛

第十六條水域安全保衛區劃分為管制區、通航區、禁航區。各區的周邊界線應當設置警示標志,配備警戒崗哨或者技術防范設施。

第十七條管制區是對擬通過三峽樞紐通航建筑物(以下稱過閘)的船舶進行安全檢查、防止未經批準通過的船舶接近三峽樞紐的緩沖水域。進入管制區的船舶,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過閘船舶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門規定的程序和要求,提前向三峽通航管理機構報告;

(二)不得運輸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門規定禁止過閘的危險物品;運輸其他危險物品過閘的,應當向三峽通航管理機構申報,不得偽報、瞞報;

(三)不得進行容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的檢修作業;

(四)不得在集泊期間上下除本船船員以外的其他人員或者裝卸物品;

(五)不得搶航、追越或者有其他擾亂水上交通秩序的行為。

第十八條通航區是由三峽通航管理機構統一指揮調度過閘船舶進出引航道和通航建筑物的特定區域。

船舶應當按照調度指令有序進出引航道和通航建筑物,不得在通航區內擅自停泊,不得搶航、追越或者有其他擾亂水上交通秩序的行為。過閘期間船員、乘客不得擅自離開本船,不得攀爬通航建筑物。

第十九條禁航區是禁止船舶和人員進入的水域。除公務執法船舶以及持有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簽發的作業任務書和三峽通航管理機構簽發的施工作業許可證的船舶外,任何船舶和人員不得進入禁航區。

禁航區應當設置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崗哨。

第二十條對因機械故障等原因失去控制有可能進入水域安全保衛區的船舶,三峽通航管理機構應當立即采取措施使其遠離。

對違反規定進入管制區、通航區的船舶,公安機關、三峽通航管理機構應當立即制止并將其帶離。

對違反規定進入禁航區的船舶,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執勤人員應當立即進行攔截并責令駛離;對拒絕駛離的,應當立即依法予以控制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第二十一條運輸危險物品過閘的船舶,應當按照規定的方式、時間過閘,不得與客運船舶同一閘次通過,除核定船員和押運人員外,禁止其他人員隨船。

第四章空域安全保衛

第二十二條在空域安全保衛區飛行的航空器,應當嚴格按照飛行管制部門批準的計劃飛行。

第二十三條禁止在空域安全保衛區進行風箏、孔明燈、熱氣球、飛艇、動力傘、滑翔傘、三角翼、無人機、輕型直升機、航模等升放或者飛行活動。

第二十四條負有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部門和單位,應當加強對空域安全保衛區安全情況的動態監控,發現違反三峽樞紐空域安全保衛規定的升放或者飛行活動,應當立即協調有關部門查明情況,依法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

第五章安全保衛職責

第二十五條國務院確定的機構負責溝通協調和研究解決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湖北省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建立由長江流域各省、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的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指揮系統,制定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方案,并做好信息溝通和匯總研判工作。

宜昌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建立由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三峽通航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等組成的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指揮平臺,統一管理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

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應當加強與三峽安全保衛區內其他機構、單位的溝通協調,并依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業務指導。

第二十六條宜昌市人民政府應當會同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加強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及其周邊地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落實治安聯防制度,維護社會秩序,防范針對三峽樞紐的破壞活動。

第二十七條負有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安全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三峽樞紐周邊地區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根據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

第二十八條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是安全生產、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依法落實安全生產、治安保衛重點單位職責,建立安全運行監測體系;對重要部位、特種設備進行重點排查梳理,加強對重要崗位工作人員的背景審查及其身份核對。

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對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依法履行上述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改正。

第二十九條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應當加強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依法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技術標準,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技術保護措施,做好通報預警、安全監測、應急處置等工作,發現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情況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

公安機關應當加強對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發現影響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情況應當及時通知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采取安全保護措施。

第三十條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是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依法落實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職責,配備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

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應當針對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加強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建設,及時組織消除火災隱患。

第三十一條在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范圍內設立或者調整游覽項目,應當由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制定游覽項目實施方案,報湖北省人民政府審批。湖北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對設立或者調整的游覽項目進行安全風險評估。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應當按照批準的游覽項目實施方案組織游覽活動,不得擅自擴大范圍、增設游覽項目。

根據三峽樞紐安全保衛、生產運行、防汛抗旱、水資源調度等需要,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可以會同有關部門控制進入游覽區域的游客人數、暫停部分或者全部游覽項目,并將相關信息及時予以公布。

第三十二條長江流域各港口、碼頭應當建立由經營管理單位法定代表人負責的安全保衛制度,消除擬進入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船舶的安全隱患。

擬進入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船舶應當建立由船舶所有人、經營人負責的安全保衛制度,依法對船員、乘客和貨物進行安全檢查和登記。

第三十三條三峽通航管理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和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門制定的三峽樞紐通航安全管理規定,對擬過閘的船舶進行安全檢查、航運調度指揮。

第三十四條負有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地方人民政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制定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組織培訓應急救援專業力量,定期開展聯合演練;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應當對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內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先期處置。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對單位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可以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非法運輸危險物品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擾亂陸域安全保衛區管理秩序或者危害設施安全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非法進入陸域安全保衛區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人員非法進入禁航區的;

(五)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非法進行升放活動的。

第三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交通運輸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對單位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可以處*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非法進入管制區、通航區,或者進入后不服從管理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非法運輸危險物品過閘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導致進入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船舶存在安全隱患的。

第三十七條負有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地方人民政府、部門和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不依法履行三峽樞紐安全保衛職責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從重處罰。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涉及三峽樞紐水庫大壩安全、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內河交通安全管理、電力設施保護等事項,本條例未作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葛洲壩水利樞紐的安全保衛規定,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參照本條例制定。

第四十一條本條例自*年10月1日起施行。

篇2:安全保衛經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安全保衛經理崗位職責

工作職責:

1、制定部門預算方案、月度和年度工作計劃經主管副總批準后執行。

2、負責安防部勤務值班,負責突發事件的組織指揮和各種處置方法的擬制,方案的演練。

3、負責擬制安防各崗職責、人員分工、員工管理等團隊建設工作。

4、負責消防管理工作,配備專管人員,配齊消防器材,經常組織檢查,使消防器材始終保持良好狀態,使緊急疏散通道無阻,無任何火災隱患。

5、全面貫徹實施國家的相關治安消防工作。

6、經常性聯系公安、消防部門、接受工作指導并按照相關部門統一部署,做好專項治理工作。

7、重大活動前組織對商場消防設施設備進行檢查,并適當的組織現場演練活動。

微信

安全保衛經理崗位

篇3:安全保衛部管理制度

安全保衛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促進安全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定適用于公司各部門。

第二章逐級消防責任制度

第三條、逐級崗位消防責任制,由商場總經理向副總經理貫徹執行。

第四條、副總經理分別向各分管部門的負責人貫徹執行。

第五條、各部門負責人分別向本部門逐級負責人貫徹執行。

第六條、全體干部職工都要自覺遵守崗位消防責任制。

第七條、凡因領導未認真貫徹執行崗位消防責任制而造成事故的,除追究肇事者責任外,據情追究領導責任。

第八條、逐級崗位責任制應納入廣場年終評比的項目之中。

第九條、違反逐級崗位消防責任制者造成經濟損失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取消評獎資格、紀律處分和追究刑事責任。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績顯著者應給予獎勵。

第十條、安全防火,人人有責,每名干部職工都要學習消防知識。新職工進場必須進行安全防火教育。

第三章易燃易爆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制度

第十一條、在商場內施工需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時,必須符合《化學危險品安全條例》的規定。易燃易爆品包括:油漆、稀料、汽油、酒精、二甲苯、乙炔、可燃液化氣、甲烷、瀝青、氧氣等。

第十二條、使用前必須到安全保衛部進行申報,施工用料以當日施工用料總量為限,不得過量。

第十三條、施工現場必須有專人負責易燃、易爆品使用過程的監督、保管及發放,現場必須配置相應的消防器材,并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

第十四條、施工所用稀料、油漆等物品,應隨用隨配,配料應在室外進行。施工現場嚴禁大量使用脫漆劑等極易揮發溶劑。

第十五條、施工現場必須設立禁煙標志和消防安全制度牌。

第十六條、嚴禁在商場內及施工現場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當施工剩余易燃易爆品必須撤出商場自行保管,不得在商場區域存放。

第四章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第十七條、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對全體員工開展消防安全教育以及培訓工作,牢固樹立消防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逐級消防宣傳的教育工作。

第十八條、廣場消防安全管理人負責擬定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計劃。計劃應包括頻次、培訓對象(包括特殊工種及新員工)、培訓形式、培訓內容、考核辦法、情況記錄等要點。

第十九條、廣場消防安全管理人應嚴格按照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在員工中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并做好記錄。

第二十條、對每名員工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對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職工應進行上崗前消防安全培訓。

第二十一條、消防安全培訓應包括下列內容:國家消防工作方針、政策、消防法律法規及本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滅火器性能、使用方法、火災報警及撲救、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內容、操作程序。

第二十二條、利用廣場宣傳園地進行經常性的消防宣傳。

第二十三條、自動消防系統操作人員應由專業機構進行消防職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從事生產、儲存、銷售、運輸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作業人員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的操作人員,應接受已發批準成立消防安全培訓機構的專門培訓,并持證上崗。

第五章明火作業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條、各部門凡進行電、氣焊接、切割、烘烤、熬煉及使用噴燈等明火作業項目,動工前必須向安全保衛部辦理動火申請,并認真填寫《明火作業申請表》,經安全保衛部查看現場后,簽發《明火作業動火證》,方可動用明火。

第二十五條、進行焊接、切割作業,施工人員需持有市、區勞動部門簽發的操作許可證,在動工前必須對焊接,切割的內部結構,性質了解清楚,不得盲目進行,以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第二十六條、明火作業前,要仔細清理現場易燃雜物;高空焊接作業將火花濺落處易燃雜物清除干凈;進行管道焊接作業要將管道周圍的易燃雜物清理干凈。

第二十七條、明火作業時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并設專人監護,監護人員在明火作業期間不得私自離開施工現場。

第二十八條、明火作業時要在作業現場準備至少兩具滅火器材及水桶;施工完畢后,仔細清理現場不留任何火種。

第二十九條、重大節日停止明火作業,非明火作業不能解決的需報主管副總經理批準后方可進行。營業期間禁止動火。

第六章防火巡查、檢查制度

第三十條、為了使本部門安全防火巡查制度化,要求做到周查、日查,每日巡查要確定巡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

第三十一條、營業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每兩小時一次。營業結束時應當對營業現場進行檢查,消除遺留火種。

第三十二條、防火巡查人員在巡查過程中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立即報告。

第三十三條、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字。

第三十四條、巡查人員巡查內容如下:

(一)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1、違章帶入、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營業區違章使用汽油、可燃氣體作燃料;

3、違章使用明火照明、取暖、吸煙;

4、營業期間違章進行明火作業、油漆粉刷作業;

5、未及時清除煙頭等火種或可燃物;

6、裝修施工現場動用明火違反有關規定等情況;

7、開關、插座安裝在易燃物上;

8、私接電器線路、增加用電負荷;

9、在營業期間違章進行設備檢修和電氣焊作業;

10、違章使用具有火災危險性的電熱器具;

11、裝修施工現場動用電氣設備違反有關規定等情況;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車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

1、生產、營業期間安全出口上鎖;

2、疏散通道被占用、封堵;

3、在疏散走道、樓梯間懸掛、擺放可燃物品,物品擺放妨礙人員安全疏散;

4、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安裝欄柵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

5、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損壞、遮擋、不能正常運行;

6、應急照明等損壞、遮擋、不能正常運行;

7、公共區域的外窗上安裝金屬護欄;

8、消防車通道挖溝、堵塞或占用等情況;

(三)、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

1、違章關閉消防設施;

2、消火栓被遮擋、擠占、埋壓;

3、消火栓箱內水槍、水帶等是否齊全;

4、滅火器被挪作他用,未按指定位置擺放;

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灑水噴頭被遮擋、改動位置或拆除;

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器被遮擋、改動位置或拆除;

7、防火卷簾控制按鈕上鎖;

8、消防安全標志缺少、損壞、遮擋;

9、消防設備是否清潔、銹蝕、腐蝕等情況;

(四)、防火分隔設施情況:

1、常閉式防火門未處于關閉狀態;

2、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影響使用;

(五)、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在崗情況:

1、脫崗;

2、違反消防值班制度;

3、未填寫值班記錄等情況;

第七章消防監控室值班制度

第三十五條、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嚴格遵守消防控制室的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十六條、消防控制室執行每日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確保及時發現并準確處置火災和故障報警。

第三十七條、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每班2人,一名負責值班時的報警部位的核實和緊急情況的處置,一名負責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

第三十八條、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按時上崗,并堅守崗位,盡職盡責,不得脫崗、替崗、睡崗。

第三十九條、消防控制室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應由專業機構進行消防職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并持證上崗。

第四十條、報警聯動控制設備需要設置在手動狀態時,應有火災時能迅速將手動轉換為自動控制的可靠措施,嚴禁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聯動控制的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設置在手動控制狀態。

第四十一條、嚴禁違章關閉消防設施、切斷消防電源。

第四十二條、消防控制室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堆放與設備運行無關的物品或雜物,嚴禁與消防控制室無關的電器線路和管道穿過。

第四十三條、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消防控制室,隨意觸動設備。

第四十四條、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要愛護消防控制室的設施,保持控制室內衛生。

第八章火災隱患整改制度

第四十五條、商場內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

第四十六條、對不能當場改正的火災隱患,安全保衛部應當及時將存在的火災隱患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并提出整改方案。

第四十七條、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確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負責整改的部門、人員,并落實整改資金。

第四十八條、在火災隱患未消除前,應當落實防范措施,保證消防安全。不能確保消防安全,隨時可能引發火災或者一旦發生火災將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應當將危險部位停業整頓。

第四十九條、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部門或者人員應當將整改情況記錄報消防安全責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簽字確認后存檔。

第五十條、對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和重大火災隱患,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并將火災隱患整改回復函送達公安機關消防機構。

第五十一條、重大火災隱患不能立即整改的,應將危險部位停業整改。

第五十二條、火災隱患整改情況應在《火災隱患整改臺賬》上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