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優秀教研組評比方案

優秀教研組評比方案

2024-08-01 閱讀 2500

為了充分發揮教研組在教學研究工作中的積極主導作用,調動教研組長的工作積極性,特制訂如下細則,對各教研組進行考核。

一、教研活動和常規工作(起始分100分):

1、教研組必須按照學校的安排,組織好每一次教研活動,缺一次扣5分(不在規定的時間、地點組織教研活動的,以缺一次論處)。教研活動內容應務實,不搞形式主義,不利用活動時間閑聊。

2、各備課組每周組織集體備課一次,學期結束時上交有詳細記載的紀錄本,每缺一次扣1分。

3、學期教研活動記錄達到16次以上,每次教研活動要有明確的目標、內容,記載詳盡,每缺記一次扣2分。

4、各學科教師必須按時參加教研活動,每缺一人次扣教研組1分,遲到一人次扣教研組0.5分。特殊情況,如需請假,必須經教務處批準。

5、應積極參加教務處組織的各項教研教改活動(如教學比賽、教育教學反思、期中期末卷面分析、學期教學總結等),每缺一人次扣1分。

6、每學期必須有教研組活動計劃、總結、校本教研課題(專題)、網絡教研計劃、總結、授課進度計劃、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卷面分析等,按時上交各種計劃、總結等,計劃、總結符合教研組工作實際,能夠按照計劃完成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教研組活動記錄真實、詳細,各種計劃、總結、卷面分析等能夠按時上交,計劃、總結等每遲交一天扣1分,缺交一項扣5分。所有材料必須是教研組長親自上交。

7、教研組必須在每天搞好衛生,衛生檢查組不定期檢查,酌情扣分。

8、教研組成員之間要團結、合作,若組員之間有矛盾而沒妥當處理適當給與扣分處理。

9、組員有被確認的體罰學生行為,每次扣20分。

10、教研組成員的office空間必須及時更新,教研組有專門的office空間,空間的管理員為教研組長,每周必須向學校網站發送新聞或者主題教研活動等文件2篇,教研組成員、教研組空間不及時更新每人次扣1分,不發送新聞等周扣2分。

二、教學教研常規管理(起始分100分):

1、教研組長、或者備課組長每周進行一次小型教案和作業批改情況檢查,并在教案、作業上簽名。教研組長每月組織一次大型教學檢查(具體檢查時間教務處通知),包括教案、作業、聽課記錄,要及時上交檢查統計表。每周缺少一次小型檢查每人次扣02分,大型檢查缺少一次扣10分,遲交一次扣1分。每學期的小型檢查不少于15次,大型檢查4―5次。

2、每學期每人要有1節公開課(含交流課、示范課)。每少一節扣1分。有公開課必須報教務處登記并在學校公示欄上公示通知。4、

3、教師每人每期聽課不少于15節,且必須要聽組內教師的課,每節課必須寫明聽課日期,并有切實中肯的評價記錄,每人每少一節扣1分。

三、獎勵分(累計最高分50分,加分項目均限于本學期):

1、教學競賽。各學科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縣、市、省級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獎(3,2,1)、(6,4,2)、(8,6,4)分(同一人同類獲獎計高不計低,每組不同人次可累計)。獲校、縣、市級教壇新秀、教學能手、骨干教師榮譽稱號者分別獎(2,3,4)、(3,4,5)、(5,6,8)(本項累計不超過20分)

2、論文與課件。教學論文、課件獲縣、市、省級一、二、三等獎的每篇(件)次獎(0.8,0.6,0.4)、(1.2,1,0.8)、(2,1.5,1),在縣(教研室)、市、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的每篇(件)獎(2,3,5)分(同一篇論文計高不計低,多人合作只計一人,每組不同人次可累計)。(本項累計不超過15分)

3、課題與成果。課題在校、市、地、省級以上教育科研部門通過中期評估或結題分別獎(2,3,4,5分)、(4,6,10)。各組教研課題成果獲市、地、省級一、二、三等獎的每個次另獎(4,3,2)、(5,4,3)、(6,5,4)分。(本項累計不超過10分)

4、學生代表學校參加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競賽,獲得市、地、省及以上團體第一、二、三名的,分別獎(4、3、2),(5、4、3),(6、5、4)分,個人一、二、三等獎分別按以上標準的二分之一計獎,同一參賽者或同一種類的比賽,計高不計低,不同參賽者或不同類型的比賽可累計。

學生參加體育競賽、藝術類獲獎的獎分原則是①只設團體獎②體育競賽列市第六名獎3分,每進1名次再加1分。參加市教育局、市政府等藝術類比賽,團體一等獎10分,二等獎5分,三等獎2分。(本項累計不超過10分)

四、評比與獎勵辦法:

1、以上第一、二兩款只扣分,不加分(不符合要求的扣分,超過要求的不加分)。

2、各教研組第三款獎分累計若超過50分,按50分計,

3、各教研組進行評比時,總成績位列前三名的即為優秀教研組,按教師人數發給教研組不同等次、不同數目的獎金。

4、若某組連續兩期都評為優秀教研組,該組組長在年終考核時加2分。

5、在市教育局組織的期中、期末統測中有一門學科成績位于后五名、中考成績列全市后五名的學科,其所在教研組不能評為優秀教研組。

6、優秀教研組每學期評選一次,評選時間為下學期的第二周之前。

7、本方案從*年9月1日起實行。

五、優秀教研組評選領導小組:

組長:張波(校長)

成員:吳明(書記)孫來科(工會主席)馬生錄(副校長)謝春(副校長)王立平(教務主任)范永才(政教主任)張曉勇(總務主任)王靜嵐(團委書記)王秀峰(教務干事)石冰雁(教務干事)陳龍(教務干事)馬旭東(網管員)

篇2:實驗校區小學美術教研組期末工作總結學年第一學期

一學期即將結束,半年來,實驗校區的美術組在校領導的領導下、全體美術教師的大力協作下,順利完成了學期初的預定目標,取得了較為令人滿意的成績。為使今后的工作更收一層樓,現將本學期的美術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不斷提高教研組自身素質。

我們組共有四位美術教師,課時量都很大,但本組老師事業心和責任心都很強,為了搞好教學,都參加了各種培訓,加強自身專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水平。

二、不斷提高教研組課堂教學能力。

在教學上,我們組老師,認真深入研究學習新修訂的美術課程標準,在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和形式,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美術專業知識的培養,關注個別學困生,加強輔導,不斷提高發展學生的藝術修養,全面發展學生的藝術個性。在本組成員的合作下,組內每人開設了一節公開課,沈麗麗老師分別參與了校區“一課三磨”的活動和吳江區美術教研活動,執教了二年級的《大樹的故事》受到好評。

三、注重學生特長發展,為學生創造展示才華的平臺。

我們組老師注意發掘、善于發掘有美術、書法特長的學生,組織他們參加了各種比賽,取得以下成績:四(2)班在吳江區小學生整班寫字比賽中獲得特等獎,何崢在盛澤鎮“綢都絲韻”活動中獲三等獎等。

今后我們將繼續實施素質教育,通過規范的教學活動和豐富的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促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

附本學期師生獲獎情況:

沈麗麗老師在吳江區美術教研活動中執教了二年級的《大樹的故事》受到好評;

四(2)班在吳江區小學生整班寫字比賽中獲得特等獎;

四(1)何崢在盛澤鎮“綢都絲韻”活動中獲三等獎。

篇3:實驗校區小學體育教研組期末工作總結

**~**學年的第一個學期,結合學校教學計劃與工作的安排,認真落實了每一項工作任務。本學期繼續圍繞以“以教師發展促學生成長、以陽光體育促學生健康發展、以少年體校促學生特長發展”三個平臺來進行了學校體育工作。

本學期已完成體育工作重點:

1、深入研究學生與教材,扎實教研工作,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進行了“一課三磨”活動。全體體育老師分別進行了說課、開課、評課活動。

2、完成了國家體質達標鍛煉和監測點校學生體質監測這兩項工作。

3、繼續完善學校大課間、學校陽光體育活動,舉行了第十三屆體育節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活動了活動的內容,增強了學生的體質。

4、課題研究深入進行,注重實效,沈利、計月華、李靜亞、陳虹、錢明五位老師完成了吳江區第五批課題結題工作。

5、積極抓好各個校隊的訓練與比賽,輪滑、籃球、田徑、門球、足球、跳繩、踢毽子隊參加片級、區級、市級比賽,并獲得了一定的成績。

具體工作如下:

一、研究學生與教材、提升課堂實效。

1、學科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開學初,集體研讀學科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研討學生體育學科學習習慣落實方法,開學初全面展開此項工作,注重過程實施,每月強化。特別是對于一年級新生的學科習慣進行循序漸進、扎實有效的養成教育。

2、研討教材。

(1)落實教材。

這個學期,體育組老師們根據教材內容,直接備課在教材上進行備課。

(2)加強教材解讀。

每月一次教研組專題研討活動。備課組長安排:一年級:錢明;二年級:王宇佳;三年級:范興華;;五年級:張紅。本學期進行說課的老師:一共有四位老師進行不同年段的不同教材進行說課。錢明老師:水平一一年級《爬行與游戲》;王宇佳老師:水平一二年級《踢毽與游戲》;范興華老師:水平二三年級《跳繩與游戲》;張紅老師:水平三五年級《籃球與游戲》。

(3)組織實踐研究。

以年級備課組為單位,制定本學期“一課三磨”活動主題。本學期開課老師:錢明、王宇佳、范興華、張紅。

二、全國達標鍛煉和監測工作兩手抓。

1、明確任務、重視工作。

開學初布置測試任務,體育教師明確測試要求。全輔導區學生參加國家體育達標鍛煉標準測試,掌握測試項目以各項目的鍛煉標準、動作規范,全體教師從思想上重視,將素質鍛煉滲透到日常教學中,不斷強化。積極向家長宣傳測試工作的重要意義,動員學生家庭參與體育運動中來。

2、全面滲透、確保時間。

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己任,強化素質練習,通過課課練注重各項素質練習的方法規范;通過大課間素質操和素質練習,強化每天的運動量;通過下午的陽光體育活動,發展學生興趣愛好,提升特長項目的發展;通過體育節等群體項目比賽提升學生素質全面提升。

3、規范測試,確保真實。

每年我校的測試工作組織規范,效果良好,今年繼續往年良好的組織方法,注重學生思想教育,讓家長、學生、老師更加重視測試,發揮每位學生的真實水平。科學選舉體質監測學生樣本,樣本量充足,數據真實有效。四校區統一測試時間和要求。

4、及時上報,分析反饋。

對國家達標鍛煉和監測點校學生樣本測試的時間安排有提前量,并及時完成上報,任課教師完成數據輸入,匯總給計月華老師,計老師核查數據,完成國家達標鍛煉的上報工作,監測點校學生素質測試數據由任課教師輸入模板后匯總給通訊員計月華老師,由計老師核查數據,及時完成省級上報工作。

三、抓好陽光體育鍛煉,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1、構建各校區特色大課間。

各校區根據季節變化特點,大課間變更活動內容,活潑組織方法,促進學生參與興趣,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增強素質有實效。

2、開展體育節。

本次體育節是第十三屆,采用主題:飛舞的繩。主要圍繞繩子展開活動,增設學生更加喜愛的多種跳繩運動項目,將冬季三項體育鍛煉列入其中,采用了班級內練習與比賽,年級部門的選撥比賽,校級的跳繩、踢毽子比賽,校區的跳繩、踢毽子比賽。其中,體育節閉幕采用了田徑運動會的比賽形式,節日內容豐富,組織靈活豐富,讓師生享受了節日的歡樂。每次的比賽都有新聞的發布與成績的公布,孩子們熱衷于個人獎狀的獲得,班級團體獎狀的得到更是喜不勝收。

四、以少年體校和體育社團建設促學生特長發展。

開學初曹校長在期初體育工作會議上傳達了:學校將進行以校區為單位,集團化辦學模式,初步擬定改革學校運動隊組建方法,各個校區將根據學校特點組建自己校區的訓練隊,通過各個校區的運動隊的聯賽促進學校競技體育再上新臺階。體校原有的各運動隊進行改革,保留傳統項目,轉型體育社團建設。

五、緊抓課題,提升教師科研水平。

緊跟課題,提升科研水平。

由曹校長主持的省監測中心重點立項課題《在組塊教學理念下小學體育協同教學模式的研究》,今年將繼續進行研究。蘇州市十二五重點立項課題《在新基礎教學理念下,體育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已經順利結題。曹校長鼓舞全體教師從課題研究出發,深入思考教學實踐,帶著方向,帶著問題進課堂,尋找科學的教學技巧和方法,為全面提升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師個人成長積極探索。另外,吳江區第五批學年課題順利結題,計月華、李靜亞、沈利、陳虹、錢明五位老師的課題結題。

六、努力提升自我:師生成果展示

錢明老師的吳江區第五批學年課題《重心控制技術對提高低年級學生木上平衡能力的實踐研究》結題;

錢明老師的論文《重心控制技術對提高低年級學生木上平衡能力的實踐研究》發表于《文理導航》;

王宇佳老師的吳江區第五批學年課題《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規則意識培養的研究》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