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民族第二學期高一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民族第二學期高一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7546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總結(**-**學年度第二學期)

東方市民族中學郭照才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高一(7)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主要從政治思想方面、教育教學方面和工作考勤方面進行總結: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學期,本人認真學習新課改的教育理論,認真鉆研課標,不斷學習和探索適合自己所教學生的教學方法,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同時本人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并做了大量的探索與反思。并積極參與聽課、評課,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以適應教育的發展。

二、教育教學方面: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把握住重要的課堂45分鐘。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我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做到全面的備課

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備課:

⑴、備教材: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⑵、備學生: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⑶、備教法: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固然重要,但活躍課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更為重要,所以我努力做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注重層次。

3、注重抓好后進生轉化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包括輔導學生課業和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本學期在對后進生轉化工作上,注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先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爭取準確的找出導致“差”的原因。并在情感上溫暖他們,取得他們的信任。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時,注意陽光語言的使用,使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或自身存在的缺點,通過自身的努力盡快的趕超其他同學

三、工作考勤方面:

本人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并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盡力將自己的分內工作做得更好。

篇2:高一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數學教學

淺談高一學生如何盡快適應高中數學教學

數學組黎凱

高一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許多學生進入高中階段,數學成績卻不理想,數學學習縷受挫折,對學生弱小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創傷,加上這些同學不了解高中數學的特點,學不得法,從而造成學習成績的整體滑坡,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隨著學習的深入,數學成績的分化是必然的,那么成績落后的原因何在?學習數學有困難的新高一同學應怎樣順利度過適應期呢?本文就自己多年的高中數學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原因分析:

(一)、初高中教材內容存在落差

自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后,初中數學教材在內容上進行了較大幅度刪減和調整,大幅降低了難度、深度和廣度。對數、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數指數冪等內容都轉移到高一階段。這樣,初中數學教材就出現了“淺、少、易”的特點。相比較而言,高中數學具有概念抽象、定理嚴謹、邏輯思維性強、空間想象力豐富、習題類型多、解題技巧靈活多變,明顯凸現出“起點高、難度大、容量大”的特點,

(二)、.初高中教師教法存在區別

初中教師多數采用“抱著走,嚼著喂”的教學模式,常常是通過機械模仿式的重復練習達到熟記題型的程度,結果造成了“重知識、輕能力”,“重局部、輕整體”的不良傾向,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扼制學生科學發現意識的形成。高中教師則比較注重知識的發生過程,通過創設陷阱、啟發引導、開拓思路等方法,進行對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思維品質的培養。這比初中有了較大的飛躍,但這種飛躍對于剛步入高中的學生來說,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顯然是十分困難的,這樣學生聽課的思維障礙總會增多,思維速度跟教師的啟發、點拔節奏存在一個時間差,合拍更是困難。

(三)、初高中學生思維存在差異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長期在同一種環境下觀察和思考問題,往往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學生已經習慣了初中教師那種“一看、二慢、三通過”的教學風格。進入高中后,教育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有了較大提高,而死記硬背顯然不可能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四)、學習方法的不適應。高中數學與初中相比,內容多、進度快、題目難,課堂聽懂作業卻常常磕磕絆絆,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復習,前學后忘的現象比較嚴重。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體會“死記硬背”與“活學活用”的區別。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不能抓重點難點,不能體會思想方法,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解決策略

作為一位優秀的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心里想什么、要什么、不喜歡什么等,然后耐心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讓他們主動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到成功的體驗。

(一)、要解決好高初中數學教材的銜接問題。

1、必須熟悉初高中數學教學大綱和教材,明確哪些數學內容由初中移到了高中,哪些在初中是新概念到高中就為這些知識的發展與擴充等等。

2、注意從學生實際出發,編擬適量習題,撫平高初中數學學習題的"臺階"。以"低起點,小步距,勤反饋,重矯正"為原則,使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數學知識。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1、制定計劃明確學習目的。合理的學習計劃是推動我們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計劃先由老師指導督促,再一定要由自己切實完成,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煉學習意志。

2、課前預習是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預習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預習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3、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學然后知不足”,上課更能專心聽重點難點,把老師補充的內容記錄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

4、及時復習是提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多方面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效,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本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5、獨立作業是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對我們意志毅力的考驗,通過運用使我們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6、解決疑難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過程中暴露出來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于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復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并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來復習強化,作適當的重復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三)、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些學生覺得高中數學難學,學起來枯燥乏味,因而對教學學習缺乏興趣和熱情,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改變學生這些思想認識,除向學生講清數學這門基礎課的重要性外,還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用事實誘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因和興趣,如向學生介紹中外數學家的成就和故事,介紹當今中學生進軍國際"數、理、化"奧林匹克競賽的歷程等,以誘發學生學習動因,求知欲。

2、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實踐性,把抽象的數學內容如直線和平面的垂直關系與實際生活中的電桿和地面的關系結合起來;做到不同類型課的新課引入的不同;精心設置懸念,抓住學生的思緒,布設問題;注意練習的多樣性,避免機械重復,以增強學生和新鮮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學生被動消極學習為主動積極學習。

3、有意識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動口說、動手做,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總之,高一數學是高中學習一個艱苦的磨煉,經過了這個階段的礪煉,就會打開高中數學的學習思維,前面的道路就會豁然開朗,只要同學們增強信心,再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付出的努力一定會有回報。

高中數學,初中數學,不等式,三角形,想象力

篇3:新課程高一數學教學實施總結

新課程高一數學教學實施總結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而且今年已是進入到第四個年頭。廣大教師是新課程建設的主體力量。新課程的實施必須依靠廣大教師。新課程是在廣大教師的創造性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得以建立并豐富和發展的,這個過程是教師學習和研修的過程,也更是教師發展、成長的過程。

高中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具體目標為: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后續學習中的作用。

1、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慌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蘊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和科學態度

6、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好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較大變化。數學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數學的學科特點,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對數學的較為全面的認識,提高數學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為未來發展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在教學中應該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以學生發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訂學習計劃;

2、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發展能力;

3、注重聯系,提高對數學整體的認識;

4、注重數學知識現實際的聯系,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5、關注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科學觀的形成;

6、改善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地學習;

7、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學習評價,既要重視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視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既要重視學生學習水平的甄別,又要重視其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既要重視定量的認識,又要重視定性的分析;既要重視教育者對學生的評價,又要重視學生的自評、互評。

總之,應將評價貫穿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既要發揮主人的甄別與選拔功能,更要突出主人的激勵與發展功能。數學教學的評價應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育人不幸有利于數學教學與學習活動過程的調控,有利于學生和教師的共同成長。

1、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2、正確評價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重視對學生能力的評價;

4、實施促進學生發展的多元化評價;

5、根據學生的不同選擇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