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工作總結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工作總結
西華中心小學黎仲月(**年春季)
一、工作回顧
本學期以來,我擔任一年級(2)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工作。開學初,我認真研讀教材,以努力提高學生收集、整理資料,調查分析,實踐動手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指導按計劃采取課時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自主的組織活動,大部分學生參加了課題的研究。在活動中,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在“做”、“考察”、“設計”、“創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取得成績
在教學工作中,我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并圍繞主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結合本地區的人文地理條件優勢,社會熱點問題及學生的身心特點,提出課題,在實施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選擇,生成或改變。在活動中,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們會主動的去獲取知識,去查詢信息長期這樣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活動中,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綜合表達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為他們打開了想象的翅膀,也為他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了解了家鄉的實際,形成愛家鄉、愛社會、愛國家的思想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以及對國家、對社會的使命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開拓視野。可見,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生不僅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夠得到純化,心靈得到升華。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因而它體現綜合性、整合性。在實施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與探究中不斷成長,在參與和融入社會中不斷成熟,在認識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斷完善,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三、存在不足
綜合實踐學科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綜合實踐學科的要求,但我們學校條件有限,學生還沒有完全體會到“資源共享”“信息量大”“傳輸速度快”等帶來的好處,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讓學生去認識多彩的社會,觸摸社會發展的脈搏。
四、今后努力方向
綜合實踐讓學生走進了社會大課堂,了解學校、了解自然環境。總之,綜合實踐課的產生確實向老師們提出了挑戰,要讓它成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條捷徑,要讓它真正成為服務于學生的大眾學科,那老師們的教法必須研究的,這一條路該怎么走,確實是值得我們大家深思的一個問題展望未來,希望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徹底轉化陳舊的教學模式,用開放性學習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激勵學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學生的研究思維。總之,我們希望通過這門新興學科,使大家明確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
篇2: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工作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總結反思一學年工作、學習的時間,和所有的老師一樣,大家都是在忙碌中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付出雖多,收獲更多,為此,心里很踏實。回顧這難忘又充實的一年工作我從三方面進行總結:
第一教育教學方面。每個學生都是“變數”,在發展,在變化。對所有學生我都一視同仁,始終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我堅信教師滿懷真情和真愛,待到一定程度,學生就會開竅,就會飛快進步。我班華源同學,剛接班時成績就不好,她認為自己智力一般,上課擔心說錯問題遭來同學的非議而害怕舉手發言,主觀上的不夠自信,學習上缺乏拼搏,造成了成績的飄忽不定,久而久之,就將出現惡性循環。當我發現這一勢頭后,我經常在課上鼓勵她,在取得好成績時激勵她。當她體驗到了成功,舉手積極了,學習刻苦了,當她的成績從七八十分到最高考出九十八分,全班第五的成績時,學習上已經完全大變樣,期末更是考出了99.5分的成績,教師的表揚、鼓勵和期待在學生身上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每每這時我總時更加堅信兒童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只要我們給予關愛、時間和機會。于是平時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注意教學五認真,尤其是作業批改,早上、中午我都是早早到校進教室認真批閱,除后進生外基本上做到日事日畢。對于其他學生,我亦充滿了無限的期望。因為這種期望飽含了老師的真誠、努力和付出,往往能換來學生的進步,每每這時,我就特別欣慰。努力總有回報已成為我做教師的信條。
“他山之石之石,可以攻玉”,平時我喜歡將別人成功的經驗與自己的教學實際相結合,不斷摸索研究教學、研究學生。有時我會為自己想出來的一道習題欣喜萬分,有時又會為課上錯失良機而后悔好一陣子,每每這時,我就認真反思,寫好教學禮記,為今后的進一步教學積累寶貴的經驗。本學期我也參加了區綜合實踐優質課評比,按照不超過60%的也就是不超過9.6個,我的成績正好是第十個,剛好無緣獲獎,運氣不好,實力更不夠,需要研究和改進的實在太多,我以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籍此積累經驗、夯實功底、不斷進步。
第二其它方面。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能夠積極做學校的名片。作為曾經的德育工作者,在上學期在市全委會擴大會議上,作了少先隊特色工作的經驗介紹,在全區作陽光聯盟新家長學校的經驗介紹,均獲得了較好反響。作為教科負責老師,全程參與陽光城省立項課題,并盡自己的努力,做好相關工作,為了確保質量,在去年的國慶節有三天時間在青少年進行陽光城宣傳片的畫面截取、錄音和制作,做課題的過程讓我與其他老師一樣放棄了很多的休息時間,但心中充盈更多是收獲的喜悅,成長的快樂。作為301班副班主任,我協助班主任切實做好家校溝通,抓學生的思想表現、紀律情況、食堂就餐。作為淮河大家庭的一員,平時與其他老師和睦相處,互相合作,本學期盡管小孩出生,當有長輩、保姆的幫助和支持,使我有更多的時間沉入到教學中,每每看到學生有了進步,我感到教師工作是多么光榮而有意義。
一年來,由于學校領導的關心,又得到了老師們的幫助,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也取得了點滴的進步:本人寫的一篇綜合實踐論文獲市一等獎,一篇數學文章被區理科學會評為三等獎,一篇少先隊論文獲市一等獎,2篇少先隊隊會案例分獲區二、三等獎,一個課題獲區三等獎獎。成績屬于過去,我深知自身還有很多不足,工作還不夠大膽開拓、精益求精,但我堅信,有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有老師們的精誠團結,經過自己不斷努力,一定能夠與淮河同成長,共進步
篇3:務本求實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務本求實的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為了全面落實新課改精神,更好的提高廣大師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中學從本校實際出發,務本求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搞好綜合實踐活動:
一、以人為本,營造書香校園:
1、師生共讀名著:語文老師組織學生閱讀相應年級語文課本后要求閱讀的名著,本年級組的老師也要求一并閱讀。同時,學校還向全體教師推薦了各類教育專著,要求教師們根據自身實際及學科特點有選擇的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撰寫讀書心得,真正提高廣大師生的文化素養。
2、每周三第八節課是全校師生共同讀書的時間。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廣大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汲取營養,陶冶情操,正向發展,不斷提高。
3、班主任充分利用班會、晨會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孝經》等中華經典,讓中華傳統美德真正走進學生心里并扎根,使學生懂得感恩,學會做人。
4、各科教師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搞好學生相應學科相應內容的誦讀訓練。做到既有利于學科知識的學習,又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二)、以發展為本,打造翰墨品牌。
1、從基礎做起,加強學生的書寫訓練,做到人人達標。六年級增加一節寫字課,七*x年級由語文老師安排組織學生進行書寫的強化訓練并做到練有成效。
2、各學科每學期要求每位同學至少交上兩份內容健康、書寫美觀、設計精美的手抄報,能夠展示學科風貌,張揚學生風采。
3、創辦教學信息校刊,每月一期。內容主要以學校新聞、教師隨筆反思、學生學法習作為主。使其成為教師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成為我校對外宣傳的窗口。
4、成立校園廣播組:以班級為單位,自籌稿件,自選播音員,利用早晚飯后的時間進行廣播,宣傳校園新人新事新風貌,宣傳生活中美的發現,朗誦優美的散文詩歌名篇。讓熱愛朗讀和寫作的師生獲得展示和提升的舞臺。
(三)、以興趣為本,創造七彩生活。
本學期組建了各種課外興趣小組,來全面充實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增強師生對學校生活的喜愛,對七彩人生的熱愛,變厭學苦學為趣學樂學,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搭建有益的平臺。
1、認真上好大課間。充分利用大課間做完操的時間組織乒乓球興趣小組、籃球興趣小組、長跑隊、短跑隊、田徑隊、校園舞蹈隊、健美操隊等積極開展活動,使全體師生都沉浸在體育鍛煉的愉悅中。
2、認真上好第七節活動課。由音體美教師組織興趣小組的同學,積極投入多彩的興趣活動中,師生們吹拉彈唱、翩翩起舞,揮毫潑墨、速寫拷貝,龍騰虎躍、英姿颯爽,沉浸在興趣的海洋中,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3、組織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教師節朗誦會、英語口語交際會、全校師生漢字聽寫大賽、校園文化藝術節、教師排球乒乓球賽、全校師生拔河、毽球跳繩比賽等等等等,讓我們師生的文化生活真正豐富充實起來,讓我們的人生多彩陽光起來。
(四)、以實踐為本,鍛造高素質人才。
1、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是成就高素質人才的必經之路。為此,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成為我校鍛造高素質人才的又一舉措。每年的寒暑假同學們都要走進社會了解家鄉的新變化,調查訪問村里的先進人物及先進事跡,為自己的人生發展確定航標。
2、吃苦耐勞才可成就大事。學校不僅要求學生假日里和父母一起參加勞動實踐,學校的試驗田也為學生們的勞動實踐提供了場地。
3、假日里,同學們各展所長,自制玩具、自制教具、折紙、編織,做工精巧,令人贊嘆。
4、精彩紛呈的綜合實踐課,為同學們的能力提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六年一班譚**老師組織的“祖國在我心中”綜合實踐活動課共分六個系列組成,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愛國詩歌朗誦、愛國詩詞積累、愛國歌曲演唱、愛國故事講述、愛國小報匯編,教師帶同學們共同觀看1949年開國大典,真正培養了學生動手搜集資料的能力,和組織展示的能力,同時又是一次對學生愛國教育的精彩洗禮。
七年一班張**老師組織的“成長的煩惱”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同學們紛紛當起了小記者、小編輯,活動課上,他們暢所欲言紛紛談起了自己成長中的困惑和煩惱,并小組磋商走出困惑煩惱的方法,而且利用假期采訪父母長輩與自己同齡時的煩惱和困惑,并請教如何解決這些迷茫。更有的同學課堂上大膽的采訪了聽課的老師和校長青春期的困惑,真正是師生平等,學生們還當起了小編輯把自己的困惑、采訪收獲、所感所悟編成成長小報,作為成長的足跡。
八年一班宋**老師組織的“圖說天下”綜合實踐活動上,同學們則當起了小設計、小解說、小導游、小老師,同學們課前認真繪制中國的雄雞地圖,并標注各地區所發生的歷史事件、地形特點、風土人情、旅游資源,課堂上,紛紛拿起教鞭,走上講臺,從不同的角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同學們講述著中華大地的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而且還注意“師生互動合作,愉快交流”,讓我們震撼的同時,也看到了祖國輝煌的明天。
七年二班劉**老師組織的“繪制康家營子中學校園平面圖”則讓學生們過了一把設計師的癮,同學們分成六個小組,各負其責,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校園認真觀察測量,科學設計比例尺和圖標,讓校園的整體布局科學準確的再現在廣大師生眼前。
七年三班李**老師組織的“愛我校園,美我校園”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們真正成了學校的主人,他們調查了解學校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和行為,通過小品,話劇等形式形象再現并讓學生認識這些不良現象的危害性,一起商討解決辦法,形成方案,并向全校發出“愛我校園,美我校園”的倡議。相信,有這些校園主人,我們學校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