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第二學期工作總結
一、教學中心工作
進一步深入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認真學習和研究教學改革,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改變教學的方式、方法,堅持實施素質教育為根本點,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認真完成教學內容。同時,積極訓練學生的各種數學技能。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組織開展數學課外活動,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探索。
二、教學的實踐操作
1、扣緊數學學科的特點,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與日常生活、生產聯系緊密;
(2)針對數學思維能力、空間觀念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適應日常生活,參加生產,進一步學習所必要的代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以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同時,在教學過程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2、狠抓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教學的質量,教學的生命線,為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試行了如下方法:
(1)抓好舊知識的總結過關,做好新知識與舊知識自然連接。
(2)分化教學難點,以探討、實踐等方法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3)查閱或穿插有關學習資料,做好知識的補充。
3、注重轉化中等生和差生的思想。
4、采用“平時分積分制”,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了,并且養成了主動復習、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在積分制實行過程中,注意分層,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減低問題難度,增強其自信心。通過本學期的實踐證明該制度實行后課堂紀律明顯好轉:一部分處于中游的學生積極性提高了,而且逐漸養成了自覺學習的好習慣;一部分成績不大好甚至平常很調皮的學生,回答出問題加了分或因表現有進步加了分受到了表揚下次就會做得更好。
三、優化教學語言。
語言教學是一種最基礎最廣泛的教學手段,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在教學語言上好好下一番功夫,教學語言的優化最根本可以從教學內容入手。如何把課文書面語言轉化為教學語言,并使之最優化,是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我在教學中能盡量運用導言引趣,重點、難點的設疑,知識的類化,典型事例的引入,情境的宣染等方面探索化的教學語言,做到教學內容的意隨心生,情境交融的良好效果。
四、教學成績與今后努力方向
1、通過該學期的實踐教學,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完成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學內容的傳播效果良好,并培養了學生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培養了學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
2、由于本人教學經驗不夠,對差生的關注不夠,所以班上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今后仍需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累經驗,培養和發展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良好素質。
篇2:培養初中生學習數學興趣
淺談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文昌市俠夫中學(571336)邢福放
摘要: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說,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樂在其中。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更好地投入數學活動中去,因此培養學生的興趣在數學學習中至關重要。本文將從幾個方面談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鼓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興趣;培養;激發;數學學習
一、培養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興趣,就是愿意學,喜歡學。有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中注意培養興趣,做學習的有心人,做心向往之事,這樣才會讓自己有著百分百的熱情,從而激發潛能,是所謂樂之者。人都會因為興趣而執著于某一樣活動,使人做出努力行為,從而有效完成預定目標的過程,也就是調動人的積極性。把心理學中的激發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通過正確而充分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其能力至關重要。
二、創設教學情景,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不是自發產生的,是學生在不斷的獲得發現的快樂之后產生的情緒體驗,這是一種良性循環,反之則是一種惡性循環。教師要創設情景,使學生發現數學的趣味美,不斷計累積極的情感體驗。
1.教學中利用數學工具創設疑問,激發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提出具有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使學生見疑生趣,激發求知欲。例如在教學“求30o、45o、60o的三角函數值”時,一般大多數學生都是背熟,這時我會提出問題:“同學們能不能利用你們手中的兩個三角板來求出它們的三角函數值呢?”學生就會對自己的三角板感興趣,進而想知道怎樣求30o、45o、60o的三角函數值,這時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動手自主探索得出結論。這樣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進一步加深對本節課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2.教學中創設接近學生,接近生活的故事或者實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的心理特點,他們對新奇事物容易產生興趣,一個故事、一首歌、一幅圖畫等對他而言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情景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概率”的教學中,我首先給學生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我的一個鄰居從小就很勤勞,十幾年前通過自己種植賺了許多錢,小洋樓、車等等都有了,前幾年迷上買彩票,每期都買了許多錢,什么三字定、四字順啦,沒中過幾次,后來連車也賣了,現在生活都成問題了。這時我就提問: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否說明“彩票難中”的道理嗎?例如中“三字定”、“四字順”的概率是什么呢?通過這些故事和學生身邊生活的實例,激發了學生學習“概率”的興趣,進而激發了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興趣,學生就會主動探討“概率”的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也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實施情感教育,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時更應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的反映,時時處處關心學生,做學生學習上的“知心朋友”。經常聽很多學生說“我對唱歌、旅游、玩等好多事情都感興趣,可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有幾種情況:第一,受到“讀書無用論”影響,認為讀書多不如賺錢多,從心理上排斥;第二,只把精力放在自己興趣的事,只是形式地、勉強地去學習;第三,不懂得科學安排時間,覺得每天都是那些東西,沒有興趣可言。第四,基礎特別差,喪失自信心。對于這些情況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培養學習興趣:
篇3:小學升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參考
小學升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參考
數學學習要注重興趣一點點培養,要注重學習方法的積累和運用。
第一,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的不同
1、知識面擴展。從整數到有理數,從三角形、四邊形到幾何,從計算到公式,這是初中數學在小學基礎上的轉變,也是不少初中生學數學難過的一道坎。
2、知識層面不一樣,要求更高。
第二,注意解決的問題
1、掌握好基礎知識最重要。
2、培養興趣,建立自信。使孩子在解答難題時不輕易放棄,享受冥思苦想后成功解題的喜悅,數學的興趣就會一點一點培養起來。
3、擴展知識面,但要量力而行。比如現在很多學生在學奧數,其實奧數并不是學得越難越好,可以將它作為擴展數學知識面的一個途徑,而不要給小孩太大的壓力。
第三,如何銜接
1、看一些介紹數學的書,擴展知識面,引發對數學的興趣,不要局限于練習書和競賽書。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長幫其選擇。
2、如果學生對初一新教程的數學好奇,也不妨先試著自己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