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學第一學期團委工作計劃

中學第一學期團委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6924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中學第一學期團委工作計劃

一、常規工作

1.制定新學期團委工作計劃。

2.辦好學校宣傳欄。(每兩周出一期校刊、班刊)

3.學期初召開支部書記會議,每月召開一次團委會議,各支部本學期至少要召開兩次支部大會。

4.主題團會課制度。高一、高二團總支要召開至少三次主題團會,要有活動計劃、活動設計內容,并把小結上交到團委存檔。

5.及時做好高一團員關系接轉和部分畢業班團員關系轉出工作;及時做好團費繳納工作。

6.加強對學生會的指導。重點做好學生會換屆選舉工作、學生會納新工作和學生會常規工作,加強對社團活動的指導。

7.做好文檔建設。

二、專項工作

1.緊密圍繞創建生態校園、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通過開展宣傳、主題團會、討論會、辯論會、培訓等形式,加強生態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氛圍,全面鋪開生態文化育人行動。

2、繼續在全校開展校園內不用手機專項整治活動、抓好文明禮儀教育、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提倡學生考試不作弊的行為習慣。

3.配合學校其他部門,開展好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省級文明校的檢查工作。

4.舉辦新一期業余團校,以高一團干為重點,組織團員青年學習黨團知識、學生干部能力以及有關創建綠色校園、構建和諧社會為主要內容的短期培訓,提高團干的團員意識和工作能力。

5、為培養造就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引導學生知黨、愛黨、跟黨走,不斷壯大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繼續辦好**年業余黨校學習班和**、20**、**年業余黨校的入黨積極分子的跟蹤培養。

6.強化團組織的自身建設。高一各支部干部要盡早配齊,高二各支部干部調整要盡早完成;美化團委辦公室;整理團委檔案。

7.學生會繼續開展“垃圾銀行”、收集廢舊筆芯、電池等活動,改善學校衛生環境,促進資源節約,資助困難學生。

8.繼續開展每周節約一角錢活動,捐助特困學生,并力爭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9.加強對學生會、社團工作的指導,做好學生會換屆選舉工作。

10.加強團員青年志愿者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11、配合學校開展一系列的培訓如:進行學生自治的培訓、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學生干部、團干、新團員、業余黨校等培訓。

三、周活動安排

第1周:制定新學期團委工作計劃;繼續辦理原高三畢業班和補習班團員轉團關系;召開校團委工作會議,布置學期工作;充分的利用教師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開展好尊師重教的傳統文化美德教育;全校范圍內開展以“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倡議學生在校園內開展文明禮儀、習慣養成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加強校園手機使用的整治;加強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第2周:學生會、社團召開學期初工作會議;召開各班團支部書記會議,繳納團費,各團支部出好宣傳欄,推廣普通話活動;**年業余黨校暑期社會實踐匯報會。

第3周:籌備學校藝術節;高一高二支部配齊團干;籌備學生自治管理、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培訓和注冊;學生會、社團納新活動;業余黨校**年學習班開始黨的理論知識學習。

第4周:配合學校其他部門,做好藝術節準備;志愿者服務隊進行培訓上崗。

第5周:配合學校工會開展各項活動,組織學生辦好迎國慶65周年校刊、班刊評選活動、國慶系列活動。

第6周:舉辦業余團校第一次學習班;成立高一團總支部,辦理新生轉團關系和新團員花名冊、團干花名冊等建檔;

第7周:啟動垃圾銀行和每周節約一角錢資助特困生活動;學生會、社團開展活動。

第8周:校團委工作會議;協助各年段開展好各項文體活動。

第9周:各支部出好宣傳欄(主題:迎接半期考);籌備體育節有關活動。

第10周:校團支部、學生會志愿者、社團聯席工作會議(主題:學生代表大會的籌備會)。

第11周:半期考

第12周:主題團會(主題:半期小結)體育節,召開第十三屆學生代表大會。

第13周:組織新一屆學生會開展各項活動、十八歲成人禮主題教育活動。

第14周:校團委工作會議;主題團會(主題:團員知識教育);

第15周:在高一年段發展、培養新的學生會干部,第16周:籌備科技節有關活動,元旦游園籌備會。

第17周: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好科技節;各團支部出好宣傳欄(迎接元旦);出好校宣傳欄。

第18周:元旦游園活動。組織團員青年志愿者參加敬老院、玉田公園志愿活動。

第19周:校團委工作會議。

第20周:主題團會觀摩;舉辦業余團校第二次學習班,學習班小結;

第21周:學生會工作會議(主題:對新一屆學生會工作總結與評價)

第22周:期末復習;校團委會議;團委工作總結

第23周:期末考試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2:學年度第二學期學生處團委工作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度第二學期學生處團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強化學生“八不規定”的要求,推進常規管理從嚴高效,進一步推進學生素養工程及仁愛教育系列實踐活動等重點工作,把立德樹人作為德育的根本任務,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提升學生文明禮儀及道德素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工作目標

(一)以學生“八不規定”為抓手,落實管理要求,推進常規管理從嚴高效。

(二)以提升能力為目標,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三)以仁愛教育活動手冊為指導,開展系列實踐活動,擴大社會影響。

(四)以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提升學生道德修養。

(五)以提升素養為目標,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大力推進學生發展指導。

(六)以創建平安校園為目標,抓好校園安全工作。

三、具體工作

(一)落實“八不規定”要求,提升常規管理水平

學生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基礎之一,本學期要進一步落實已制定的一中學生“八不規定”要求,科學有效的抓實常規管理,提高管理質量與水平,推進常規管理從嚴、精致、高效,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提供保障。

1.抓實“八不規定”,細化管理要求。上學期,學生處根據《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和《*一中校訓行為化準則》制定了“*一中學生八不規定”,分別是不帶手機上學、不買食品進校、不許抄襲作業、不可損壞公物、不在校內騎車、不應禮儀失范、不得不服管教、不能損毀校譽。本學期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八不規定”的宣傳與學習,通過校園公共黑板報、年級宣傳欄、教室公告欄宣傳八不規定的內容,通過校會做一次詳細的解讀,并印發解讀的文字稿;另一方面要按月設定1-2個內容作為重點檢查的項目,按月分項推進八不規定的落實情況,及時公布檢查結果,并限期整改到位。

2.優化值周班管理,提升常規管理水平。常規管理要進一步從嚴要求,優化檢查辦法、提高賞罰力度。要理順學校檢查三條線(學生會、值周班、年級部)的關系,避免重復扣分,減少管理帶來的消極影響。培訓學生會干部,充分發揮其作用,使其了解學校每天值日的要求,使其敢管善管;培訓值周班,明確人員分工、檢查項目及要求,理順反饋整改的環節,最后要提高檢查質量,無論是年級部檢查,學生會檢查,還是值周班檢查,都要標準統一、定人定崗、及時反饋、獎懲分明。針對常規管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重點檢查,并加大扣分力度。加強文明禮儀崗學生的培訓,明確人員分工、檢查項目及要求,理順反饋整改的環節。

本學期學生處將與后勤處一起落實各班公共財物的保管和使用責任,教育學生愛惜消防安全設施、不開長流水,不開無人燈,努力創造環境優美、資源節約的和諧校園。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德育管理能力

班主任與學生干部隊伍一直是學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力量。班主任是班級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管理者,是保障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本力量,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學生干部在朋輩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榜樣引領作用。

1.提升管理能力,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本學期要組織班主任學習班主任常規工作要求,明確管理職能。正常召開學校、年級部班主任例會,將事務性工作布置與班級管理經驗介紹相結合,通過主題研討擴大班級管理經驗與策略的影響,提高會議效能。進一步提升班主任對學生進行選科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能力,促進班主任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修訂一中班主任職級評選辦法,在已有的試用級、初級、中級、高級班主任之上再增設特級班主任,細化評定的要求與條件,并組織評定,以此創新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機制。

2.加強學生干部的榜樣引領作用。每月及時召開校學生會干部例會,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培訓,以值周班制度的推行為抓手,開展學生干部交流座談會,多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多發現存在問題,多提寶貴意見,從多方面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他們的協調、管理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本學期將制定學生會干部考核辦法,對學生會干部進行學習成績、工作業績等全方面考核。本學期,學生處將對校學生會干部進行改選,進一步提高學生會干部工作的熱情和實效性。

3.落實規范從嚴管理,加強“三風”建設。本學期要繼續關注各類學生的管理,落實各項常規管理規范。關注國際部的常規管理,明確國際部學生在校的常規要求,同時加強藝體特長生、寄宿生、貧困生、學困生等特點不一、需求不一的重點學生人群管理,他們的穩定有序會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有利于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與學風,有利于彰顯百年名校對外的良好形象,學生處與年級部要規范他們的言行舉止,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幫助。

(三)推進仁愛教育系列活動,培養學生仁愛情懷

上學期學生處編制了仁愛教育實踐活動手冊,將多年來開展的實踐活動(仁愛典范、仁愛驛站、愛心接力、情系高原、愛心超市、仁愛講壇、愛滿校園、珍愛生命、愛心使者、仁愛助學)編制成冊。20*全年仁愛教育將以活動手冊為指導,推進系列實踐活動的開展,特別謀劃好仁愛廣場、“愛心接力”20周年、仁愛事跡頒獎等活動,擴大我校品牌德育活動的社會影響。

1.完善修訂仁愛教育實踐活動項目手冊。已編制的項目手冊含有實踐活動的名稱、特色內容、實施標準、預設目標、核心價值和組織要求等內容,本學期要在已有的基礎上,邀請相關專家進行研討,根據建議進一步完善修訂,同時做好相關文字、圖像及影像資料的序列化補充。

2.繼續推進仁愛教育實踐活動。20*年是“愛心接力”20周年,要提前謀劃20周年的活動方案,可與上半年仁愛廣場或下半年仁愛事跡表彰相結合,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我校仁愛教育的社會影響力。本學期要按仁愛教育活動手冊推進各項活動。3月份舉行學雷鋒活動、仁愛義賣活動,建立學校的仁愛超市;20*級仁愛志愿服務大隊繼續開展對外系列實踐活動;4月下旬或5月初舉辦好一年一度的仁愛廣場演講;要繼續按時序做好月度仁愛事跡的評選工作,并從中挑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事例和人,及時拍照和拍攝視頻,為下半年的年度仁愛事跡頒獎典禮提前做好準備;結合月度仁愛事跡的評選,由班主任利用班級講壇,請學生講述周圍同學、教師的仁愛事跡。

(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推進學生素養工程建設

學生的素養是由內而外逐步生成的,本學期通過習慣養成和文明禮儀教育繼續加大學生素養工程建設,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品行好、素質強、特質明、素養高的一中學生,形成一中特色。

1.以養成教育為重點,扎實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儀式之禮等八大基本文明禮儀規范養成教育,引導學生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具體而言,如開展“八禮四儀”文本學習宣講、開展高三成人儀式、國學誦讀比賽及一中之星評選等系列活動,組織好“*市文明禮儀示范現場會”。

2.以提升素養為目標,開展學生社團活動。本學期要以社團活動為抓手,激活學生的發展潛質。一方面支持校級社團建設,一中電視臺要正常運轉,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機器人社團要為下半年的全國比賽做準備,模擬聯合國社團積極參加地區會議,國旗班迎來新一屆成員,民樂團也將正常訓練;另一方面其他社團一如既往,開學初完成社團宣傳與招新,做好社團負責人的培訓,建立(修改)章程,制定計劃,將學生參加社團活動與個人、班級評優相掛鉤,以促進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積極性,激發自建社團的活力,力爭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社團影響。

3.放眼學生終身發展,推進學生發展指導。編制學生發展指導手冊,積極探索建立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途徑與方式,分年級進行生涯規劃、職業傾向及高校選擇的指導,加強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的關注、幫助與指導。加強學生發展指導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各功能教室的專業作用,做好中心內部軟、硬件及環境衛生的維護等等。

4.加強學生的“三力”培養與提升。通過學生會干部的競聘演講、家校聯動、社團活動、班會晨會、班團委活動、學生會培訓、大型活動等,給學生更多經歷與鍛煉的機會,促進學生學習力、領導力、溝通力的提升。

5.強化核心價值觀,開展榜樣勵志工程。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優秀高中生。以評促建,榜樣勵志,常規性開展好期中的“十佳”、班級單項獎,期末的各類優秀學生、文明班級評選,進一步挖掘榮玉秀獎學金和魏紀森獎學金的獎勵示范作用,通過表彰獎勵、宣傳優秀學生,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學生學有榜樣、比有參照,見賢思齊、不斷進步。

6.培育學生法制素養。結合全國“六五”普法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各類法制教育與普法宣傳活動,增強學生法制觀念。本學期要將法制教育在德育主題活動、升旗儀式、校班會中全面滲透,邀請學校法制副校長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律法規及各種規章制度的培訓,使學生明確規章要求,繼續開展好“教育學生,帶動家庭,影響社會”主題法制教育活動,擴大其社會上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五)推進常規德育活動,創新形式豐富內容

德育線學生活動豐富,借助活動為載體實現育人的目標是一中德育的傳統,本學期要一如既往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活動中去,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1.以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提升學生道德素養。本學期繼續利用重大節日深化主題教育活動。三月份,開展“學雷鋒”活動,舉行“仁愛義賣”;四月份,開展祭奠先烈活動,組織第29期青年黨校學員前往*市烈士陵園祭奠先烈;五月份開展“五四表彰”活動。本學期要通過播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字解讀視頻的手段,加強價值觀的學習。安排好每周升旗儀式與國旗下講話,選擇思想品德好、文化學習好、形象面貌好的學生組建新一屆國旗班成員,認真培訓國旗班和國旗下演講團成員,提高升旗儀式質量,豐富演講形式,充分發揮出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活動的教育意義。

2.緊抓德育陣地,保障教育實效。班會、晨會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陣地,班主任要重視并充分利用這一教育陣地,使之正常化、制度化。本學期學生處要求班主任至少每月上一次主題班會。加強班級講壇的建設,利用晨會或晚放學前的時間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機會進行全班演講,講述學生關系的話題,講述同學間、師生間、父母與子女間的故事。班主任要精心安排,周密策劃,力求讓演講既鍛煉學生能力,又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3.加強誠信教育,抓好考風考紀。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高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加強誠信教育,開展廉潔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本學期將在期中、期末考試前,通過校會和班會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和考風考紀教育,以誠信考試為載體進行誠信教育。

4.黨校與共青團工作。繼續開展第29期青年黨校培訓,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如清明祭拜先烈)、觀看黨史視頻等活動。定期召開團干部會議,提高團員青年的團員意識,使他們自覺地做好示范帶頭作用。完成三個年級團員材料收集、整理、注冊工作,做好高三年級團員材料轉出工作,確保團員檔案完整。同時還將做好新團員發展工作。做好年度“五四表彰”,評選出*市“優秀團干、優秀團員、優秀團組織”。提前做好高三年級學生黨員發展的準備工作,力爭在4月分完成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

5.精心搭建和諧互動的家校教育平臺。本學期要以加強家校聯系,形成教育合力為目標,認真辦好家長學校。各年級每學期要組織對家長的培訓與指導,可以請優秀學生的家長介紹經驗,可以請社會上家庭教育的專家現場指導。制度性召開家長委員會例會,研討家庭教育熱點問題等。使家長能通過這個平臺提高參與權,支持學校教育教學,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家長間應形成交流、協作的長效機制,加強對家長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指導、精神引領、人格塑造、心理疏導等方面跟學校形成有機整體對學生發揮作用,最大限度地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互補。

6.辦好成人宣誓儀式和畢業典禮。對于年滿18周歲,即將離開中學校園步入高校的高三學生來講,責任教育是適時而必要的。組織高三學生進行“高三成人宣誓儀式暨高考動員大會”,邀請學校領導、任課教師及相關家長參加此次活動,共同為高三學生加油助威。高考結束后組織高三年級畢業典禮,表彰優秀畢業生,頒發畢業證書、拍畢業照。

7.獎助學金的評比發放。獎學方面,進一步挖掘榮玉秀獎學金和魏紀森獎學金的獎勵示范作用,調動起廣大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競爭,全面提升學風。助學方面,在已建立的貧困生信息資料庫的基礎上,繼續全面梳理和審查受資助學生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國家和學校的助學金發放辦法與要求,明確符合條件的學生對象,以便在20*年底專款專用,讓國家助學政策惠及真正貧困學生家庭。

(六)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創建平安校園

1.注重安全管理,杜絕安全隱患。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以國家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為準則,組織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對校內事故易發場所、工作薄弱環節、安全防范死角等方面深入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加強全校師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特別要分專題對學生進行安全法制教育,以活動為載體,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建立健全崗位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依章實施安全管理。完善技防物防檢查維護條例,充分發揮技防物防的作用。強化門衛崗位培訓,提高保安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加大對重大氣象災害和流行疾病的監控,做到預案完整、響應及時,確保學校無任何安全事故發生,全力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與氛圍,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保駕護航。

2.寄宿生管理。宿管科將以“加強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打造舒適、文明公寓”為目標,全面優化寄宿生生活與學習環境,充分凸顯出寄宿優勢,妥善安排走讀生到校夜自修,為學生的學業進步提供良好保障。開展星級宿舍評比,進一步加強寄宿生“自我管理”要求,完善宿管員隊伍,管理再培訓,服務再提升。

(七)增強處室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

處室工作人員要增強管理與服務意識,無論是管理干部,還是普通工作人員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治保室要協助校辦做好綜合治理工作,負責管理學校安保人員,保護學校校產安全,管理好進出校門的車輛,確保校園安全有序。學籍管理員要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做好日常學籍管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相關工作。學校醫務室要做好師生員工的日常保健工作,建立好學生健康檔案,做好師生體檢的各項組織工作,關心本校紅十字會工作。學生發展指導中心要繼續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要按時開放、熱情接待,保護學生的隱私。處室工作人員要增強服務意識,熱情接待學生和家長的來訪和來電咨詢,使學生處成為展示學校良好形象的窗口。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3:第二學期團委工作計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年度第二學期團委工作計劃

*中學

一、指導思想;

新學年,金州中學校團委將以團縣委**年要點,教育局相關工作要求和學校今年的工作重點為主題,以學校德育工作為軸心,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少年的有效途徑,全心全意為青少年學生服務,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類活動,使廣大青少年主動靠攏團組織,力爭開創學校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建設,提高組織能力,完善“團委---團支部”的管理體系,把有朝氣、有才能、有活力的青年團員吸引到團支部。讓團支部工作充滿生機和活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是團委工作有效地進行。

2、強化學生神會主義和惡心價值觀培育,開展”三節、三愛”活動,學雷鋒活動。

3、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教育活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1)通過升旗儀式的制度化和國旗下講話的規范化管理,實現升旗儀式的常態化,成為鍛煉學生、教育學生的主要舞臺和陣地。

(2)通過創建校園廣播站,實現學生的夢想。

(3)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讀書活動、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4)通過晨讀活動、使學生經典誦讀有效地開展。

4、扎實推進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和養成教育。

(1)繼續學習《中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和《道德操守三字經》,同時教導處和團委定期進行抽測。

(2)加大學生社團建設工作力度,形成常態化、規范化,讓學生在社團學習活動中,找尋快樂、提升能力。

5、以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1)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教育活動。

(2)“五四”青年節文藝匯演、新團員入團儀式。

(3)端午節慰問敬老院活動。

三、工作措施:

1、學年初適時將各項工作任務明確分布,重要活動提前作好活動方案、便于開展。

2、與各班主任密切配合,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工作方法和思路。

3、各項工作布置力求到位,及時檢查和總結。不足之處,在工作中及時調整。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