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語教學總結
20**年高三英語教學總結
我擔任的是本科班和專科班的教學,教學情況不一,學生差異性也很大,復習起初覺得兩個班級的差距每天讓我有點難適應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復習模式,從單詞到詞組到句子最后的輸出則以作文為主,但是所有的復習都是歸回課本,重視基礎。
本學期末完成了模塊一到五的復習,從模塊一開始,我以課本為基礎,結合定的輔導資料,對基本詞匯、句型進行復習,加深鞏固,并要適當地歸納。而不是對課文、詞匯、語法的簡單復現。當然,有時候也會出現不如人意的情況,尤其是專科班級的學生基礎薄弱,學習習慣又不好,對課本的深入與自學是完全不夠的,所以有時候會將課本復習上得有點破碎,沒有中心話題,或者有時候要分成多節來完成教學任務。
所以這一個階段花了很長時間,也是這個學期的重中之重,鑒于專科班級的學習習慣不理想,我還在專科班級里成立了英語委員會,為了補差,本科班級里則有英語特別需要小組。英語委員會的成立很大的提高了學生積極性,學生樂于參與,比我預想的效果還好,班級里大部分的女學生對于這一階段的復習,投入了很大的熱情與努力,少數的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在復習之后似乎也沒有什么長進,這一點是很遺憾的,覺得自己沒有很好的掌控全體學生。
本科班級的學生在書面表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閱讀還是欠缺,今后還是重頭戲,要繼續堅持至少每周一次的課堂限時閱讀以后課后學生自己的限時閱讀。當然還有聽力,這項能力是要在長期的訓練中提高的。于是在這段基礎復習階段就開始了這方面的訓練。聽力基本上每天都有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堅持訓練。在這個學期中,我漸漸的明白了,學生雖然是高三了,但是他們的自覺性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因此放手太難,很多時候還是得要我們老師牽著或逼著走,監督的分量一點都不低于高一高二。
這個階段主要問題我覺得是課堂講太多,練得不夠,只講不練,無講練結合,加上學生自覺性不夠,布置的課外作業完成的情況都不理想,尤其是本科班級,英語的作業總是會被他們安排在理綜或數學之后。其次檢查督促力度不夠,對學生掌握的情況沒有及時得到反饋。(編輯:制度大全)結果也當然就不是我們所期待的了。從這一點來看,對學生的嚴格督促作用是很重要且是很必要的。
在接下來的學期中我們還要深入的復習到第二輪,主要是針對高考題型進行專題復習,同時進行綜合訓練。這一輪復習一定要潛心研讀近年高考英語試題,明確備考方向。聽力和閱讀理解的復習是重點。最后的攻堅階段則是查漏補缺。將做過的試卷整理后,建立錯題檔案,彌補知識漏洞,進行強化記憶和訓練。
總之,我們要熟悉高考,也要熟悉我們的學生,才能適當地,有效地教學。
篇2:高三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之我見
高三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之我見
摘要: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兩大基石,高三學生的作文水平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好,或者說差強人意。如何提高高三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我們高三師生共同面臨的問題。本文根據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理論和實踐,以近三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題為依據,并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探究高三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新思路,提出一些思考和做法,以促進高三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三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
我們知道,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兩大基石。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非常重視寫作知識的儲備及寫作技能的培養。但細心的高三一線教師會困惑地發現一個問題:高三學生的作文水平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好,或者說差強人意吧!有的學生的習作可算得上真不盡如“師”意,特別是月考閱卷的老師感觸更深了!原本我們教師可能一廂情愿這樣在想:“經過高一高二的努力,學生到了高三寫作能力應該有很大的提高,對于高考應該沒問題吧。”可事實并非如此。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是不是我們以前的努力白費了?高三的英語寫作該怎么辦?高三的英語寫作課堂模式應該是什么樣子?帶著這個困惑,筆者在平時教學中一直在思考著,在實踐著。本文擬結合20**年的高考作文題,來和教育同仁們共同探究高三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
一、有效教學的內涵及從高三寫作教與學存在的困惑看教學有效
(一)有效教學的內涵。有效教學是20世紀上世紀西方極具代表性的一種教學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凡是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實現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有效教學。
(二)寫作教與學存在的困惑。從老師的角度看:困惑一、不知道該怎么上寫作課,確切的說是不明白怎樣的寫作訓練會更有效。老師采用的做法往往是這樣的:布置學生把作文作為作業完成,然后不辭辛苦地批改,當然主要修改的是語言錯誤。接著把發現的問題向學生作分析,提供范文,讓學生背誦。試想一下:拿到圈圈點點的作文,又有幾個學生會仔細研究呢?甚至有的老師認為作文寫作沒什么效果,干脆直接把范文印發給學生。這些寫作模式單一,低效,學生的主動性沒有被調動,教學實際效果不好。困惑二、高三模擬試卷很多,在寫作內容及選材上不做遴選,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要是試卷上的作文就做,過多依賴模擬試卷上練習,舍不得刪掉不好的作文練習,想通過學生大量的練習,不斷努力“辛苦”來提高成績。這種做法重數量,輕質量;重苦干,輕巧干。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從學生角度看,筆者在平時教學觀察發現:在平時練筆時,他們對寫作文普遍存在恐怖心理。每當布置作業,尤其是發下帶有作文的練習卷時,學生問的最多的是“老師,作文要不要寫?”,得知不用時,會感覺如釋重負,當聽說要寫時,便很不情愿,卻又無奈。在臨場考試時,他們習慣按部就班一題一題往下做,到了書面表達所剩的時間可能不多了,尤其是基礎不好的學生,在面前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到了作文就匆匆下筆,草草收筆,幾分鐘之內就搞定。試想他們在那么短時間里,又急又慌。能寫好一篇高質量的作文嗎?
二、高考作文題及對高三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啟示
(20**年高考作文題全國卷)
假定你是李華,從互聯網(theInternet)上得知一個國際中學生組織將在新加坡(Singapre)舉辦夏令營,歡迎各國學生參加。請寫一封電子郵件申請參加。
內容主要包括:
1.自我介紹(包括英語能力);
2.參加意圖(介紹中國、了解其他國家);
3.希望獲準。
注意:
1.詞數100左右:
2.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3.郵件開頭和結尾已為你寫好。
(20**年高考作文題安徽卷)
假設美國某中學的學生明天來你校訪問交流,主題是高中生對文,理科的選擇。請你用英語寫一篇發言稿,向他們介紹你所做的選擇,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注意1.開頭和結尾已為你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2.詞數120左右;
3.短文中不能出現與本人相關的信息。
參考詞匯:文科arts;理科:science
(20**年高考作文題江蘇卷)
生活中沖突時有發生。假設你班同學蘇華和李江打籃球時發生爭執,導致關系緊張。請
你結合此事,并根據以下提示,用英語寫一篇短文,向學校英文報“HappyTeens冶專欄投稿。
簡要描述事情的經過打籃球、碰撞、爭執,等等
分析發生沖突的原因1.遇事不夠冷靜2.……
談談避免沖突的做法(請考生根據自己的經歷或感想,提出至少兩種做法)
注意:1.對所有要點逐一陳述,適當發揮,不要簡單翻譯。
2.詞數150左右。開頭已經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3.作文中不得提及有關考生個人身份的任何信息,如校名、人名等。
Conflictswithothersarecommonineverydaylife.
縱觀以上高考題,我們可以得出以下教學啟示:
(一)試卷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從三年試卷的參考答案中我們可得出這個結論,原因狀語從句,被動語態,Why引導賓語從句等等。這些短語和句型都是我們平時教學中反復強調的,也是的中學的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
(二)半開放式作文。近三年都維持這一半開放式作文題型,且逐漸受到命題者的青睞,可見此題型的生命力。這種題型有利于考生自由發揮表達,體現了學生個性發展和思維的多樣性,對學生構思、表達、語句的組織應用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留給考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要求考生收集、整理、處理信息,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可以說,高考命題逐漸向半開放式、開放式作文過渡應該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三)材料緊密聯系學生實際生活,關注社會熱點。高考作文題從形式上、內容上,都有較強的應用性和鮮明的時代特色,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所以高考作文題就必然要和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安徽省高考自主命題在內容和風格上,給學生以親切鮮活之感,散發生活氣息,貼近學生實際,與考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環境、社會環境、認知水平相一致,主題親和,富有時代氣息。20**年的書面表達所選的話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所熟悉,學生有話可寫。如“高中生對文,理科的選擇”,“申請夏令營”,“同學間爭執”,這些話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所熟悉,易于表達,給了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
三、提高高三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幾點措施與做法
基于以上對高三英語寫作教學和近幾年高考試卷的分析,為提高課堂實效,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嘗試一些做法,現總結如下:
(一)高三課堂教學仍舊注重基礎,狠抓基礎。筆者認為:學生成功的完成寫作需經歷以下幾個環節,轉化形成知識(主要在課堂上)
篇3:京北實中高三英語教學反思
京北實中高三英語教學反思
我從20**年任教于西藏拉薩第二高級中學,現在的北京實驗中學。教書是我一直的夢想,我很喜歡我的學生,很喜歡教書育人。我熱愛英語,因此在課堂上我特別開心。今年是我第一次帶高三,我很期待,又很緊張。期待著突破我們學校的英語高考成績,但又很擔心不能實現目標。
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成績,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只有學生打心底愿意學,才能學好,否則,再強硬的措施也是徒勞。因此,從第一節課開始,我就告訴學生:“首先,我們學生不是學不好英語,而是沒意愿學,沒花足夠的時間。其次,英語150分,提高的空間很大,對我們的高考總成績影響很大。”平時學生狀態不好的時候,我也會和學生聊聊天,告訴他們怎么學習,怎么應對我們的高考。學生很喜歡,等學生興致高了我們再講課。課堂不會滿堂灌,給學生足夠時間消化吸收,同時答疑解惑。
在高考中,英語一直以來都是概率分,英語總分150,想提高成績空間非常大,因此我信心十足。第一個月,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我重視練習聽力及讓學生背句子(以話題為載體,每單元背一個特別精簡的提綱式小作文,內容充實,想法新穎,包括熱點、常見話題)。在我看來,背句子既能讓學生真正用英語交流,能表達思想,能寫作文,又能積累詞匯、為前面的詞匯,語法打基礎。因此,每次我都布置聽寫任務,為了讓學生養成每次課后背誦的習慣,我在第二次課上都全班聽寫上次課留下的背誦內容。
然而,偶然聽學生反映我的英語課略顯沉悶,而且對我所講的知識接受不了。我聽到這話心里難過極了,不知該如何是好。我很是灰心,但我不能放棄,我得想辦法。我了解了學生存在的問題,同時我也反思了我自己。-制度大全整理-課堂上我主要在講解,很少給學生時間消化,想讓學生在課后背誦。聽寫的時候也是集體檢查,以為學生能自覺,很少和個別學生單獨交流。我以為學生都從心里接受了我平時講給他們的一些道理,結果是我高估他們了。他們畢竟還是青少年,學習主動性沒有我想象得好。后面我調整了我的教學方法,每節課幾乎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而且一個一個檢查。此方法效果很不錯。現在我兩個班的學生都很喜歡學英語,課后都在看英語了。這是我任教以來最得心應手的時候。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讓學生進步的同時,我也在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