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三段六環教學模式學習心得體會

三段六環教學模式學習心得體會

2024-08-01 閱讀 1371

“三段六環”教學模式學習心得體會

伴隨著高效課堂的推行,各種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自去年以來,我校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掀起了學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我們學校結合實際創立了“三段六環”課堂教學模式,我認真學習、模仿并努力運用這種教學模式。通過初步實踐深深體會到以下幾點:

一、必須了解“三段六環”教學模式的具體內容。

“三段六環”指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用中學習三段,每段分為兩環節。第一段自主學習包含“目標導學”和“自學生疑”兩環;第二段合作學習包含“展示質疑”和“精講精導”兩環,對學生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難與困惑,學生相互生疑質疑,在小組或全班展示交流,教師對學生展示交流過程中疑難問題精講精導,幫助學生全面理解知識。第三段用中學習包含“過關檢測”和“拓展延伸”兩環,在于檢測、反饋學習效果,解決知識鞏固、遷移運用問題。

二、導學自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魏書生曾說過:“現代的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才能成為知識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將來成為生活的主人,國家的主人。”“三段六環”教學模式第一階段即自主學習階段,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這種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在學生自學前把導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內容、方法和要求,學生獨立自學解決學習內容的整體感知。

2、在自學階段,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協調者。教師要做到學生能看懂的,教師不講;學生能學會的,教師不教;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教師的主要應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在恰當的時候給以必要的引導和幫助。

3、質疑生疑,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古人云:“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難,對問得恰到好處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在教學中當學生提出了自主學習疑難問題時,我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優生幫差生,實現“兵教兵”、“兵練兵”,組內解決不了的,讓其它小組幫助解決,實現生生互動、組間互動,仍不能解決的,由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從而培養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4、檢測拓展,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師精選達標檢測題,當堂測試,全面客觀地測評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查漏補缺,學生按時完成檢測題,組內互評,糾錯或全班展示,教師有針對性的點評,反饋矯正;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鞏固所學知識,總結學習收獲、體會和方法,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

2)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和學生學習實際,對教材知識適當進行“延伸拓展”,設計出“理解”或“應用”層次開放性試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思考、分析、解決這些問題時,達到遷移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

總之,一年多的教學實踐證明,“三段六環”教學模式是適合課堂教學的較好的教學模式,通過“三段六環”教學模式的教學,老師從繁重的說教中解脫開來,學生也減少了課業負擔。

篇2:學習導學法教學模式幾點體會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導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它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方案,以導學稿為依托,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精神,讓他們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持者。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很充實、很有成就感。他們在課堂上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課后沒有過多的作業,所以這種教學方式提高了效率,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既然是有效的教學方式,我們就應該根據我們自己的情況,取其精華而用之。那么,根據我們學校情況,在教學中如何運用導學法教學模式呢?

1、教師提出自學的要求教師對學案的設計,應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系統出發,對大綱、教材和教參資料以及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合理處理教材,盡量做到學案的設計重點突出,難點分散,達到啟發和開拓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①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能條理化、系統化和整體化,盡量一課時一個學案,以便控制學習總量,使學生明確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②有啟發性,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的應作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③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的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④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使優秀生從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學生自學教材完成學案中的有關問題是學案導學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師將預先編寫好的學案,在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預習。同時,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進行適當輔導,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告訴學生學案中哪些內容只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內容應注意知識前后聯系才能解決等等。讓學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作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總之,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其實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能否實現。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

3.討論交流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學案中的有關問題,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師只須一帶而過,而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則應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而學生在討論中不能解決或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應及時匯總,以便在精講釋疑時幫助學生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緊扣教材、學案,針對學案中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義,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精講釋疑精講釋疑就是在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根據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在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教師在精講過程中,力爭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精講的語言、內容要精。其次,精講應具有針對性,切忌面面俱到,應根據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過程中反饋的信息展開。再次,精講應具有啟發性。學生經過老師的適當點撥能解決的問題應盡量讓學生自主解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提出的具有獨創性的問題給予表揚,而比較幼稚的問題不應譏笑、挖苦,以保護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5.練習鞏固這是學案導學的最后一個環節。練習的設計應緊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能力培養目標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在練習問題設計時,應注意多設疑,在無疑

篇3:教師學習五步三查教學模式體會

今天學習了中心校推薦的“五步三查”教學模式,近幾年來,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群,其特點都是,將課堂還給學生,從學生出發,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變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是所有老師都努力去探索的。但是,我們同時還必須承認,成功者不是很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到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實在在把課堂讓位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成為要學,會學的主人翁?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做到,1、吃透教材,牢牢抓住教材中重點,引導學生緊緊圍繞這些重要的知識點去思考問題,使學生有明確的知識追求目標,2、引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依據導學案帶著問題去學習,只要用心去學習,就會發現一些問題或一些疑難點。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產生興趣,而對那些難點產生強烈的求知欲3、合作學習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或疑點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實現兵教兵,兵強兵,兵練兵,還可以別人闡述自己的看法。這可以增加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更可以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還可以使同學們接受不同的觀點,擴展視野,促進思維的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中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且每個成員都帶有極大的熱情,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這樣問題就變得容易解決。4、展示,在展示過程中,小組長組織的在組內進行的展示,展示對學、群學的學習成果,暴露對學、群學等合作學習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并由學習組長將學習成果或暴露問題匯報給老師,便于教師把握學情。大展示過程中力求達到課堂的動態生成效果,從教師的主導作用上來講,適時追問、點撥、啟發、引導,讓學生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教師要及時評價學生展示情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5反饋,學生回到座位整理導學案,而后教師組織達標測評。教師從學生導學案可以看出學生掌握情況,從而采取適當的措施,達到“堂堂清,人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