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心得體會寫作格式

心得體會寫作格式

2024-08-01 閱讀 6994

當你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一群陌生的人里生活學習工作一段時間后,你是不是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在你腦海里滋長,那些東西會化成美好的記憶和豐富的經驗永久儲存在你心底最深處的“寶庫”里,這就是心得體會的力量,制度大全將和你一起回憶那樣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抽時間學習了《學案導學問題解答》一書,從中學到了很多理論知識,進一步感受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導學案學習心得體會。學案導學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下面就學案導學的談幾點體會:

一、“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著力提高三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課堂公關”能力。教師必須在“導學案”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創設寬松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個別座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快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說。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是“教學導演”能力。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導學案”,為學生創造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減少語言密度,精講教學重點,必須根據教材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亢奮狀態。

三是“指導催變”能力,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每個備課組選定一名首席學法指導教師,開展經常性的集中學法指導,在每周固定時間組織班級開展學法交流活動,為自主學習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老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老師只為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況”等種種傳統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為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為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

二、學案編寫至關重要

學案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節,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后“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同點就在于,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可以通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點解決后,新知識點即所謂難點的解決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學案,應能充分體現導學的功能,把知識問題化,即通過學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閱讀課本,帶著問題去主動思考課本知識,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還原科學發展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學案的實施,看似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變“懶”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達到目的!倒是原來的“滿堂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懶”了。

三、課堂上的具體操作

課堂操作要避免兩個誤區:一是單純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不管不問,“放羊式”;二是學生預習后教師再逐一講解,對答案,“灌輸式”。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有目的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歸納總結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對疑難信息適時點撥引導,對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給予精講,要畫龍點晴,以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難點的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準確把握學情,進行二次備課。

另外,在課堂上比較常用的一種模式就是“兵教兵”,這種模式在講評課及復習課中比較實用,“兵教兵”抓住了學生出錯后急于糾錯和學生樂于討論,喜歡輕松活潑課堂的心理特點,放手發動學生,通過板演、解析、點評、提問、討論等形式使問題暴露,不知不覺中解決。例如板演環節,不一定只是計算題,還可以是選擇、填空。因為這類問題暴露不明顯,通過出錯學生板演、解析,其他學生點評、提問、討論能較好地解決問題。

“兵教兵”講評方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來說,第一,課前要進行更詳盡的備課,統計出錯率、出錯點、出錯人,設置有層次的問題,有必要的輔以變式題、補救題,進行方法提煉等。第二,必須做到精講點撥,“兵交兵”效果雖好,但耗時較多,教師必須駕馭好課堂,適時設問、啟發、提煉,盡量少講,把機會留給學生。第三,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這要求教師有更深厚的知識儲備。

對學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勵學生。做題時能認真對待,出錯后能認真糾錯,上課時認真聽講,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就調動起來了。第二,學生樂學,不再是老師一個面孔一個聲音,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為這節課的“教師”。學生興趣高了。第三,鍛煉了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較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自己將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要突破的難點知識。

2、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對課本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為學生做好舊知識的鋪墊。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第二,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做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

心得體會欄目推薦鏈接:

心得體會范文大全網

篇2: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寫作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生活方式,是促進我們發展的重要手段。《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而小學生作文內容以記敘文為主,主要是寫人、記事和描寫景物。

寫作素材源于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見多識廣,寫起作文來就會輕松。而這恰是農村學生的弱項。農村小學生怕作文,厭作文,感到作文難寫,寫起作文來總是咬著筆桿冥思苦想,覺得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無從下筆或者總是口號式的幾句,空洞無物。

作為一民農村語文教師,如何調動農村學生寫作積極性,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我有以下體會。

一、會學生,發現寫作素材。

農村小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內容:學校里的各項文體活動;家里的各種家務勞動;農田里的各種農作物生長狀況......有些素材是城里的孩子無法見到的。但要讓學生將這些內容用作文的方式表達出來,必須讓他們實踐。例如:秋天到了,我讓學生們寫一寫秋天,但有的孩子用優美的形容詞堆積了一篇。華而不實,空洞無物。后來,我利用一個星期天機會,讓孩子們同家長一起去地里干活,并把所看到、聽到的、想到的記下來。第二天上作文課時,我先讓學生們交流昨天勞動的感想,孩子們交流得熱火朝天,接著我說,想聽聽昨天同學們都有什么收獲,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足足說了近10分鐘。最后,我才說,把剛才你說的寫下來吧!結果這這篇作文孩子們寫得很開心!所以我總結出一條: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實踐!

二、具體事中,悟出“真情”。

小學高年級習作中,要求學生要表達情感。但學生在習作時往往是直接寫一句話表達情感,這種情感給人的感覺是“假”。習作中,不能反映內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質意義。因此,要想讓學生認真習作,必須激發學生的“真”感情。

要讓學生在習作中,把他們的個性、情感得以發展、想象、語言表達等各種心理能力得到最佳訓練,教師就要做到童言無忌,呵護真情。老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在課堂上,在課外,在學生作文的批語里,在進行口語交際對話教學時......向他們表達我們的“真”情感,真實地流露我們的喜怒哀樂,讓學生逃出“四角天空”的困境,創設一定的課堂練筆情境,激發出他們的“真”情來。前段時間,我們學校組織看電影《柳月彎彎》,這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影片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也著實感人。看完影片后,我并沒有要學生馬上寫觀后感,而是讓學生回憶哪些場景讓你流淚,讓你感動。結果學生們在課堂上不斷地回憶,不斷地體悟影片中真情,甚至有些學生又一次落淚。完成寫作后,我從孩子們習作中,讀出了“真”情。

三、加強課外積累,擴充素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廣泛閱讀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更為重要。但農村學生由于條件限制,閱讀面很窄,除了課本和讀本外,幾乎沒有課外書。基于這種情況,我利用學校閱覽室的資源,擴充學生的閱讀量,并都會學生隨時摘抄那些動人的畫面,精彩的描繪,形象的比喻等優美的詞句、語段。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對于不同的層次的學生,我會做到推薦閱讀。基礎較差的學生,我推薦他們讀童話、寓言、小故事。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建議他們閱讀中外名作、名篇。

四、評價作文與鼓勵相結合,讓學生嘗試成功,激發習作需要與動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各種行為都是因心理上的欲望而產生的。教師與學生就像“漁”與“魚”。而評價就像“餌”。學生愛吃的“餌”,絕非劈頭蓋臉的訓斥和沒完沒了的批評。專挑毛病的做法,這樣只會撲滅學生習作的欲望。因而,我在批改作文時,總是采用鼓勵、交流的方法。我要么對文章的內容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要么就與小作者本人產生一下情感上的共鳴;或者抓住他文章的閃光點大大地欣賞一番......什么“你的媽媽真是位慈愛、勤勞、嚴謹的好媽媽,我也同樣敬佩她”;“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呀,仿佛把我們每個人都帶到了這個夢幻般的世界”......這些評價使學生“能夠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學生有了這種想獲得精神愉悅的愿望和動機,何愁不能“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呢?

小學生作文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和反復的練習,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作文教學就像一朵待放的花蕾,只要我們精心地去呵護和培育,改進作文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相信一定會在語文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篇3:辦公室工作心得體會寫作范例

“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以下是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心得體會的相關類容。更多范文可以訪問制度大全心得體會欄目

工作,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的舞臺。從本質來說,工作就是勞動,有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分。從工作境界來看,也分三個層次:一是“做”,二是“做了”,三是“做好”。市委辦公室工作服務領導、服務部門、服務群眾,很大程度具有上層建筑的性質,屬于復雜勞動

、腦力勞動范疇。因此,要求更嚴、標準更高、責任更大。滿足于“做”、“做了”都不行,必須要“做好”。所謂“做好”,通俗點說,就是干得漂亮,刀切豆腐兩面光,既好看也實在,既有水平也有實效,既讓領導放心也讓群眾滿意。

怎樣把工作“做好”,關鍵要有五股勁。

一、要有股實勁,就是要態度端正、愛崗敬業。古人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態度是前提,沒有端正的態度,能力水平再高,也干不好工作。相反,有的人可能水平差一點,只要態度端正,以學增智,以勤補拙,還是能把工作干好。辦公室的同志,既要仰望星空,信念堅定,志存高遠;也要腳踏實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從小事做起、從細事做起。能把小事做好,把一屋掃好,才能干大事、成大器。

二、要有股鉆勁,就是要勤于思考、善于琢磨。哈佛大學第24任校長普西曾說:“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辦公室很多工作都是常規性的,有的甚至數十年如一日。但是,常規不代表墨守成規,總認為以前如何、書本如何、文件規定如何,“祖宗之法不可變”。符合實際、符合規律、符合要求的,常規是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現實生活中,真正成就一番事業,贏得精彩人生的,恰恰是創新作為、不循常規的少數人。按部就班,因循守舊,一二一齊步走,永遠落在別人后面。現代領導眼界開闊,知識豐富,對工作創新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還是因循守舊,按思維定勢開展工作,就永遠不可能跟上領導節拍、贏得領導滿意。因此,必須勇于解放思想,讓思想沖破牢籠,多角度思考問題,多路徑解決問題,哪怕是一些奇思妙想也無妨,好的可以大膽實踐,不好的也會有所啟發,觸類旁通。

三、要有股沖勁。就是要精神飽滿、充滿激情。美國領導力大師庫澤斯認為,領導者必須具備四種品質:一是充滿激情,二是誠實正直,三是眼光長遠,四是能力高強。做好辦公室工作,同樣需要具備這四種品質。庫澤斯還指出:人們都期待領導者充滿激情,活力四射,樂觀積極。領導者充滿激情,作為下屬也會受到感染,追隨者就會充滿信心和干勁。反言之,作為領導者,也希望看到充滿激情的下屬。充滿激情,就會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會干,越干越能干;充滿激情,就會不畏艱險,攻堅克難,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充滿激情,就會加班加點不覺累,在干事創業中收獲無窮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四、要有股拼勁。干工作不能平庸,獨樹一幟,別具一格,高人一等。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深。要有種不服輸、爭上游的勁頭,有一股小老虎嗷嗷叫的精神。工作標準上,要和好的比、和高的爭,暗暗較勁,比學趕超,絕不能自甘平庸。辦公室工作,做人要低調,謙虛謹慎、平和踏實,做事要追求卓越、力爭上游。做人要做好人,但不能做老好人。二者的區別是:好人有顆善良的心,老好人有張善變的臉。

五、要有股韌勁。“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把工作“做好”,必須有種義無反顧,持之以恒,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意志,不能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尤其是遇到困難矛盾、艱辛挫折的時候,一定要有著堅守的品格,堅持到底,必有所成。有研究表明,一個人想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只要堅持三個月以上,就一定能養成習慣,取得積極成效。

把工作“做好”,除了在精氣神上要有這么五股勁之外,具體還有“三靠”。

一靠認真。一個認真的人,也必定是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的人。辦公室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最忌忙中出錯,百密一疏。一些小失誤、小差錯在常人看來不起眼,最后卻往往會釀成大事故。解決之道,唯有認真。必須注重平時,注重身邊,注重細節,思考上細致入微,行動上防微杜漸,養成謹慎嚴謹的作風,讓認真成為一種態度、一種責任、一種習慣。

二靠學習。莊子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特別是當前,世情、黨情、國情、民情都發生深刻變化,各種思想觀念相互激蕩,多元學術理念交融影響,科技發明發現日新月異,世界范圍內社會變革一日千里。學習的必要性、緊迫性越來越突出。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要想勝任服務工作,更要增強學習的內在自覺,站在時代適應的高度,向實踐學習、向前沿學習、向經典學

習。學習的概念很寬泛,形式也多樣,看報紙、讀雜志、上網瀏覽,都是學習,但這些是淺閱讀。真正能引發思考、汲取營養的閱讀,還是要閱讀圖書、啃大部頭。開卷有益,對于辦公室同志而言,要帶頭多讀書、善讀書、讀好書。要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感,少進飯店多進書店,少聞酒香多聞書香,少上牌桌多上書桌。

三靠感恩。當前社會,尤其需要強調感恩。現在有種怪現象,就是很多人都覺得給予自己的,是正常的、應該的;如果一些待遇、職稱、晉升機會沒給自己,就心存不滿,牢騷滿腹,甚至會罵娘。感恩,不是要求知恩圖報,而是要有顆平常心對待自己,以一顆感恩的心看世界。有顆感恩的心,就會覺得工作快樂,生活充實,世界美好,心境也會寬廣寧靜;有顆感恩的心,就會多設身處地為他人想一想,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組織和他人,自覺為辦公室整體榮譽添磚加瓦,多做貢獻;有顆感恩的心,就會相互關心、互相支持、互相幫助,集體就會更加溫暖,每個人的成長也會自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