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后進生更需要關心和鼓勵
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后進生更需要關心和鼓勵
我班有個學生叫小偉。他上課總是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后他卻生龍活虎,喜歡追逐打鬧,有時還動手動腳欺負同學。他幾乎從來不做作業,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也相當潦草......每天不是任課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
看到這種情況,身為班主任的我著實著急,拋開紀律和成績不說,這樣下去這個孩子就毀了,堅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暗下決心!于是我開始觀察他,接近他,通過深入了解,我發現他其實一點兒也不笨,就是基礎不好而且還有點懶,對學習不感興趣,但他還是很有集體榮譽感的,大掃除的時候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同學有困難了,他也愿意熱心幫助。運動會上他更是積極表現,為班爭光。于是我在班會上特別肯定了他的優點,封他為值日小組長,并找到合適的時機找他談話。
談話中我問他:“你知道老師為什么會常常批評你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于承認錯誤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啊!”“好!”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每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他表揚、激勵,有時還發動同學給他鼓掌。不僅如此,他進步比較大的時候還會得到老師的表揚信。這樣他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關心、關注。漸漸地,他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我還特意安排班長小敏和他做同桌。小敏同學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做事耐心細致。希望他能耳濡目染好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從而起到教育的目的。
上課時,小敏同學監督他認真聽講;下課后,他有不懂的問題小敏也總是耐心細致地為他講解。不只是小敏,班里其他同學也都開始主動幫助他。前不久在他寫的作文《夸夸我的同學》中,他還由衷地對這些幫助過他的同學表示了深深的感謝。可見,他已經感受到了同學們對他的關愛,這樣一個熱愛班集體的孩子,怎么可能忍心讓同學們的辛苦白費呢,現在小偉上課更認真了,作業完成的也很好了,原來最讓他頭疼的作文也能寫的有真情實感了。
小偉的進步正是源于大家的關心和鼓勵,這鼓勵讓他走出了自卑,為他指明了方向,讓他確定了目標,令他堅定了信念。正是因為同學們的關心和鼓勵,使他從一名不起眼的后進生開始邁出穩健的步伐走上了成長的光輝大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也一定會躋身于優等生的行列,因為愛大于天,鼓勵的力量是無窮的。
篇2: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做好后進生工作的一些體會
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做好后進生工作的一些體會
初為人師,感受頗深。
我擔任班主任的這個班級,有幾個學生,剛開始實在讓我感到頭疼,覺得他們是“生成的眉毛長成的痣”,要想教育好他們簡直有點“瞎子點燈白費蠟”,現在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求教師要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作出貢獻,可我看不出這些學生能出什么材,做什么貢獻。經過領導的幫助和我自己的學習,我逐步認識到這些學生組織紀律性差,學習成績低劣,主要不是他們本身的過失,我感到先進和落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在于我們要從本質上認識和調動后進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用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
從這一點出發,我一個一個地分析了全班學生:他們能按時上學,這說明他們有學習的愿望;他們雖然調皮,但是分配到這個班,他們都來了,說明他們還有一定的組織觀念;許多學生玩起來“點子”不少,說明他們并不笨,只是心思沒有用到學習上。我充分肯定了他們身上的積極東西,也指出了他們身上的弱點,并提出了希望與要求,學生很受鼓舞。我覺得后進生主要是落后在學習上,只要狠抓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夠改變他們的種種不良行為和習慣。
這幾個月,我緊緊抓住這個中心,做了幾項工作:
一、從學生實際出發,采取具體措施,逐步提高學習質量。后進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不注意聽課,不會上自習課,也不會做作業。我和任課老師一起對這些學生加強了具體指導和幫助。從班級工作上來講,首先教育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做作業時,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決不允許抄作業,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習題,在大家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幾個學習好一點的同學到前面給全班講,然后獨立做,就是不準抄作業。每天我都檢查這幾個后進生的英語背誦情況,沒有背完的留下來,我陪著他們背,直到他們背會為止。這些學生學習上“欠債”很多,我就采取在不放慢進度的基礎上缺啥補啥的做法,加快補習的速度。這幾個差生的英語課文不背,我就讓他們在每天30分鐘的課外休息的時間背書,經過這些天,他們幾個已經差不多把欠的債補上了。
針對大多數學生要強好勝的特點,我想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每周組織全班評選一、二次學習積極分子,評上的記錄到和家長聯系的“家校聯系冊”上,通知家長。開始時,要求低一點,上課不隨便講話,積極舉手發言,能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評上學習積極分子。過幾周后增加一條:不僅能舉手發言,而且回答正確。以后再增加一條:本月考試,提問成績達到及格以上的程度。通過大家的評比,總結學習情況,鼓勵了進步,推動了學習。每周還搞一次作業展覽,有時全展覽好的作品,有時好的作品和差的作品對比展覽,對學習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同家長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學生的學習
后進生基礎差,毛病多,要使他們盡快提高上去,光靠學校、老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還必須同家長密切聯系,互相配合,共同來抓。聯系的方法:一是常通電話,二是建立“家校聯系冊”。別的就不說了,這里著重談談建立“家校聯系冊”的問題。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我想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我與家長能夠互相了解學生情況的小本子。在充分肯定進步的基礎上,指出一兩個主要缺點,提出對家長的希望。每星期五讓學生帶回家去,家長看后簽署意見,星期一上學時再帶回來交給我。我相信學生和家長都很重視這個小本,都會認真看寫些什么意見、要求,家長根據我寫的意見對學生進行教育、督促、檢查,并把在家的表現寫在小本上讓我知道,這樣,家庭學校共同抓,要求一致,有利于學生的進步。
我相信,經過一個階段的努力,班級風氣一定會有很大的好轉。班級好轉、學生進步,這就是我最感快慰的事情。我深深知道自己的工作離學校、社會的要求還存在很大的距離,班主任工作還僅僅是開始,我決心今后加倍努力,向老教師學習,使班級管理走上正軌,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篇3:后進生轉化工作經驗交流:愛的海洋中征服一切
后進生轉化工作經驗交流:愛的海洋中“征服”一切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教育在人們頭腦中的重視程度也逐步提高。面對新的形勢、新的復雜群體,人文化、人文性的教育理念也就順勢而產生。那么這種人文精神從何體現呢?其實所謂的人文精神,概指一種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為本位的知識意向、情感意向。它在本質是強調人的情感體驗,充分尊重人的靈魂尊嚴、精神自由,尊重個性發展、多元愿望,擴展人性的基本生存空間。由于我們面臨新的時代和新的復雜群體,這種人文化、人文性教育的推廣也就面臨新的挑戰。
人文化、人文性教育理念的推廣,不僅體現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還更多涉及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學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且富有藝術性的工作。在面對學生這一復雜的群體時,我們首先要辨析好群體中的不同層次,然而再加以因勢利導,把每個學生都正確引導到做人、做學問的人生道路上來,使每一個人的人格都得到健全和完善。
在學生這一復雜群體中,“后進生”給人的感覺就猶如人皮膚病中的“白殿風”一樣成為一種頑癥,你棄之不管,它會波及傳染,你嚴之強管,教之不得法,它會逐步惡化,......這樣后進生轉化工作也就成為班主任工作的一大焦點和難點,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一)放眼認識后進生
由于老師有時候對“后進生”有不正確、不全面的看法和想法,所以才造成大家對后進生的怠于管理、懶于管理或更多地是怯于管理。但是我們知道任何班級管理行為、決策都要抓住“人”這個核心,否則管理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那么要想使我們的班級有生機、有活力并且能本著“一切為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的實高理念和宗旨,我們就必須正確認識和改變后進生,就必須對“后進生”的管理教育形成一個合理的認識和估計,其實“后進生”都被冠以“后進”之名,但并非他們事事落后,時時落后,他們也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哪怕是一點一滴的成績和優點,只要你恰當地并充分地加以肯定,這都能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
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我們在分析后進生后進的現狀和原因,因材施教,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啟發他們的上進心,使他們逐步向好的方面轉化發展,另外還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和觀點來認識他們。
(二)正確“施教”后進生
在對“后進生”有了一個總的清醒認識的基礎上,我們下一步就必須針對現實情況采用恰當的方式和方法,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趁熱打鐵,逐步轉化后進生。正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后進生的性質不同,其年齡、性別、個性也各有差異。要有效地進行轉化工作,必須考慮這些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成為后進生肚里的“一條蛔蟲”,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同時,要認識到后進生的轉變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因此,要抓住學生醒悟、轉變的良機,對他們微小的進步給予肯定,及時強化積極因素,使他們逐步實現由“量”到“質”的根本轉變。比如,學校可開展“星級學生”評選活動,只要學生有一方面的特長,就授予其“星級學生”稱號,對轉變后進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班級有些活動需要利用學生而且后進生完全可以承擔這項活動,我們完全可以把這項活動放手給后進生去做,這樣既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也是他們找到了自我歸宿感,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總之,我們要本著一種“關注、關愛、關懷”“真心”“細心”“耐心”的態度來逐步轉變他們。
在我的班級管理中,我結合我遇到過的一些個案來談談我關于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和指正。
(三)轉化過程中的途徑與做法
“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和工作,我們必須用心采取各種策略:
1.樹立班主任的“絕對”威信,為什么一定要絕對呢?就好比“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一樣,班主任的行為、方式、語言、處理不一定要絕對,但威信一定得是“絕對”的。這是一種心理懾服術,如果學生一開始就對你太隨便,不把你要求的、你批評的、你實施的當做無所謂,那么你的班級一開始就被“軟化”了。
像我在接高一一班時,我開的第一節班會,就是采取了“真心交流→硬性要求→比心同化”的路線。剛開始,面孔陌生,你必須吸引住你的學生,然后逐步過渡到你“嚴”的舉動上(例如我在班會上運用的心理懾服術:如果你認為我個矮、是女老師,不把我當回事,違背原則且把老師的話當做耳旁風的話,那你盡管放馬過來?)最后,再轉變語氣,將心比心點擊他,勸慰他說:“為咱為咱父母,咱也得好好學,好好做,一班的小伙子帥、小姑娘靚,相信咱們一班同學也必將能做好人、學好習,配合好老師的工作,也將生活的更好精彩。”這樣大家既記住你的“嚴”,也體會你的“好”,嚴愛相結合也就成為最佳的拍擋。
2.行動落實兩面方針,“感恩并行、恩威并行”。
“威”、“恩”到底能否成為你轉化后進生工作的第一步敲門磚呢?我覺得要針對不同情況做不同的處理。。其實現在很多后進生的本質并不壞,只是他們自己的思想觀念不能擺正,所以我們要轉變后進生的觀念,提高他們的認識,必須從兩個方面來著手:一是幫助他們增強是非觀念。后進生一般都有是非觀念差,缺乏辨別是非能力的弱點。所以,增強是非觀念是轉變后進生的重要一環。二是要增強他們對意志力的認識。有些后進生總認為自己已無可救藥,每到關鍵時刻總管不住自己。我們可以用古今中外意志堅定、勇于改錯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來教育他們,使他們有效地控制外部誘因的影響。當他們已轉變到一定程度時,可創設情景,培養他們獨立地與外部誘因作斗爭的意志力。
那么怎樣才能切實的落實“恩威并行”的政策呢?我覺得要分開實行。有些學生第一步實行“恩”并不一定能起到效果?因為有些學生不能學會感恩,所以我們必須先讓他學會感恩。就像哪個同學不愛自己的父母,不想好好上學、考上學?他們都愛也都想,但還會犯錯還會荒廢學業,這主要是他們的意識薄,控制力差。咱們試想一下,咱們愛“學生”能勝過“父母”帶給自己孩子的愛感嗎?我想一般不會。所以對這類學生一定先嚴、先威,先懾服他,讓他怯你,然后在及時握住他的心理進行情感教育,效果會更好些。例如我班學生張ⅩⅩ同學,一入班習慣就不會,愛斜視看別人,不完成作業,不與同學交流,見了老師就好像老師欠他二百塊錢一樣,掏著兜,不理不睬。這樣一種狀態的學生全班學生都怯與理他,不愿理他。日子長了,他漸漸的就孤立出來了,越來越我行我素,越來越自傲狂妄,覺得自己怎么做也無所謂。平時我也多次勸說他,但不見效果,過后就忘,甚至不當回事。終于有一次,他沒交作業,全班81人,交了80人的,苦苦等待他一個人,等他說他沒交的原因。可是等了三天后,都沒等齊,我這心里又氣又急。為了落實嚴格,我決定徹查到底,找出他。查出后我把他找到辦公室,先就他沒誠實說自己沒交大發脾氣,然后詢問他為什么?他說做作業沒有必要,我說:“做作業有沒有必要,關鍵在于你做怎么做?你原封不動的附抄一遍是沒多大用,但如果你能把作業融入到復習中,豈不事半功倍。語文它就是一種知識性累積性的學科,你動手總比不動手強,如果你會掌握,我特許以后你可以不做作業,你覺得可以嗎?他說不行(這時他眼還是斜視看我)這下,我內心火了,不過我還是很溫和問他,讓他說我對他怎樣?幫他回憶,你那幾次遲到,我有沒有放過你、不管你,有沒有因為你學習不優秀,不顧及你呢?我沒有,我會抓住你,盯住你,因為你違反紀律,習慣不好,會影響你前程。咱是農村人嗎?是。父母容易嗎?他們不容易。你說我氣得呼呼的,又難受,還得罪你,為了什么呀?因為我真的把你們當作我弟弟、妹妹,真的對你負責我才操這份心呀!你說我做得有錯嗎?沒有。我該管你嗎?該管。你對我有意見嗎?沒有。你能聽進去理解老師說的話嗎?能。等我把這些話我問完,我發覺他的眼角有些淚光,看來他是有些觸動。我猛一反問,那你為什么不完成作業?他馬上低下頭嗚嗚掉下眼淚說:自己錯了。然后我再關心地說:“ⅩⅩ(我只喊他的名字,把姓去掉,拉進我與他的距離)沒完成作業不可怕,可怕在于你做人不誠信;你不聽話我不生氣,我氣的是你無視我對你的付出。如果你現在說:‘老師,放棄管我好啦’。我天生就這副樣子,我打算一直這樣混下去,我以后絕對看都不看你一眼?”他連忙說:“老師是我錯了啦,你千萬別放棄我,您對我太好啦,我以后在也不會犯這種錯誤,惹您生氣啦?”我說:“好,我相信你,看你以后的表現。”他抹著眼淚美滋滋地走出了辦公室。以后在班里,我時時發覺他的閃光點,多關注他,讓他找回了自信,同時也讓他學會了與集體相處,這樣不僅他自己做的好,而且還帶動了其它后進生,一舉雙得。所以我覺的給后進生一種歸屬感特別重要。
2.另外,對一些后進生,得采用多種方式、方法,不可莽撞處理,一定要均衡處理,要么摸清他底細,以強克強,要么軟化他心理,讓他不怕你但也要覺得愧對你。所以我們要摸透他們的心理,消除他們的隔閡。從心理入手讓后進生有所感悟,喚回自我。這個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引導:一是引導他們甩掉自卑感,恢復自信心。后進生的自尊心往往為自卑感所掩蓋。自尊心缺乏是由于過多地受到指責、懲罰、嘲諷與歧視所造成的。因此,要注意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幫助他們去掉自卑心理,恢復自信心,并在此基礎上培養集體榮譽感。二是幫助他們消除疑慮對抗心理。后進生一般比較心虛、敏感,有戒心,有疑慮,對周圍的人往往抱有敵對情緒,常常以沉默、回避或粗暴的態度對待老師和同學。但他們又需要老師的諒解和同學的信任。因此,必須首先幫助他們消除疑慮心理與對抗情緒,擺脫消極的學習態度。
3.抓住父母,讓學生的父母能理解你,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孩子好,這是關鍵?因為教育是一項須多方配合,“學校、家長、社會”三位一體齊心育人的工程。學校、家庭要緊密配合,建立起“家庭教育為基礎,學校教育為中心,雙向服務,共育新人”的教育體系,形成合力,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每個學生都擁有一本班主任與家長的聯系冊,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成績以及學校對家長的要求都由班主任及時地填到聯系冊上告訴家長,家長則把對學生、對學校的要求填在聯系冊上及時告訴老師,使家長和班主任能及時溝通學生在校、在家的情況,起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特別是使后進生的發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我覺得家長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們班ⅩⅩ同學的父母在北京開門市覺得抽不開身,不想趕來。其實就學生而言,他可能也抱一種太遠想讓來但也不想讓來心態,向我來請假。我先給他說:“哎呀,咱班沒有一個例外,我平時關照你怎么樣?”“很好呀”,那你說咱學校要求家長來而且家長來更多的是有利于你的學習和生活,你不想讓你媽來嗎?你不支持我的工作,那么別人也要求不來,也不支持我的工作你能給我帶這個頭嗎?(用委婉的語氣拉進與學生的距離)不能。那好,你跟你媽談談好嗎?晚上家長打電話,他說情況來不了。我先說她孩子有什么進步表現,給您寫了封信,用最美的信封,寫給自己最親愛的爸媽,內容洋溢著對你們的感激之情,我都感動要哭?他也上進了,要求別人幫助他了?這不是一個全新的孩子嗎?難道咱就不想回來看看咱這樣一個全新的孩子呢?其實,咱學校絕不會強要求學生家長來,如果您覺得值得給咱這個孩子跑一趟,您就抽時間來行嗎?家長,當場表態明天一定到。這樣一來,學生家長和后進生一道配合你的工作,尤其是有難度的工作,這比什么都強,有效。
4.感化與征服并舉給學生強化學習之道,人生之道,用心用真誠感化他們.(ⅩⅩ同學,剛來時就有些桀驁不遜,后來通過我的觀察我發覺他愛學習,太愛他的父母,于是我主動找他談話,首先從他父母入手來打開他的心靈之窗.我贊美他父母,表揚他有能力,時常與他交心談學習之道,在日常生活中又通過細小的動作/語言來拉進我們之間的距離,后來我終于感動了他.記得有一次,我有事,但又不放心班級,于是我找到了他,我說:”這幾天過不來,但我又不放心班里.”他說:“張老師,你交給我了,你就放心吧,絕對讓你放心。”聽了這句話,我心里熱乎乎的,只要你用心去尊重感化每個學生,那么他也會用心給你帶來感動.
還有對于一些思想走死角的同學,我覺得有時采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辦法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你們因為一些小事就想不開學不下去,那你
就別想了,也別學了。你覺得三年以后,先別談怎么面對父母,只談你怎么生活?在莘縣每個角落里,誰還知道有個你呀!而你現在是咱班最優秀的學生,如果你能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你肯定能創造一個輝煌的事實.
接著我又給他講了我上大學時的一個同學的例子,與他是同一情況,由于我同學一直悲觀消極走了下去,他的人生也因此暗淡了下來(我回憶起往事,眼角禁不住閃現出淚花)難道你想學他嗎?想給自己留下遺憾,給所有關心你的人留下痛苦的回憶嗎?難道你就不能放你自己一馬嗎?也許是我的真情感動了他,最后他只說了一句話:老師,我在也不會在同一地方跌倒,你就放心吧,我絕對不讓你失望.”看到他的笑容閃現在臉上,我欣慰極,因為我的學生找回了自我,在期中考試中又重新奪回全班第一名.能真誠的現身敞開心扉對學生談自己的心跡,學生同樣也會給你一分難得的真誠/真情的告白.
另外,我們在轉化工作中還要做到四忌:“忌認識有偏見,忌態度上冷漠,忌語言上諷刺,情緒上忌急躁。”
一個班級穩定勝于一切,我們要做到緊中有松,嚴在有愛,愛中有“悟”,關系若即若離,讓學生又愛你又敬你,又怕你又在意你,這樣就達到了.所以我認為轉化工作一個總的終極目標就是:尊重后進生,愛后進生,不及讓后進生尊重你、愛你。
總之,班主任轉化后進生是一項富有藝術性而又長期艱巨性的任務,后進生的思想也是有一個由覺到悟的過程.只要我們貫徹一個宗旨:用“民本”思想對待后進生,用愛溫暖后進生,用言行舉動尊重后進生,我們就一定能感化轉化后進生.因為我堅信“春風定能化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