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任大學問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小主任,大學問
――淺談幼兒園班主任管理中的藝術
山東省博興縣曹王鎮中心幼兒園韋海霞
荀子《勸學》中曾提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幼兒園班主任的職位小到可以比作跬步、細流,因為幼兒園班主任也許是世界上最小的班主任,但幼兒園班主任管理的領域卻很廣,涉及的工作方方面面都有。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管理者,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班主任是廣闊的心靈世界的播種者。對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而言同樣也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結合11年工作的實踐經驗我覺得只有實實在在地做到“三心”即愛心、良苦心、責任心才能發揮一切智慧和力量切實為幼兒、為家長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安全、衛生、舒適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才能將班級各方面的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一、愛心式的人性化管理。
《現代教育管理理論》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思想
就是‘人本’思想,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動的主體,是管理的核心和動力必須發揮組織成員的積極性與參與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聽老教師講過這樣一句話:“好老師是帶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愛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體現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愛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指對教師的關愛,二是指對幼兒的熱愛。班主任與同班的教師與幼兒之間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是班級的一種正能量,從而促使班級走向良性發展的前提。班主任應該及時主動地征求同班老師對班級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盡可能采納實施使同班老師感到他們的意見能受到尊重。教師集體的互助協作既有利于班主任開展工作又有利于對幼兒形成正面教育。團結、和諧、融洽的班集體才能有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把幼小的心靈比作荷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而又特別需要小心呵護稍不小心就會讓它“滾落破碎”。幼兒就像一顆顆露珠需要教師用一顆愛心真誠地去呵護所以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更應盡量為幼兒營造一個愛的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必須要做到“熱愛”二字。贊可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愛”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生長素。“愛應充滿教室。”班主任要做到熱愛每個孩子,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首先要主動親近幼兒。集體活動課上從教態到語氣都要十分真摯而親切使幼兒感受到母愛般的溫暖,游戲時要主動接近幼兒愛撫幼兒給他們講故事。其次要真心體貼幼兒既要關心幼兒的教育問題還要注重幼兒的保育問題。從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關注事事細心還要隨時觀察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從點滴的小事中逐漸讓幼兒接受集體生活讓幼兒感到老師時刻在關心、幫助著他們。讓愛充滿整個班級,充滿幼兒的心房使幼兒感受到學習和成長的快樂。
二、洞察式的精細化管理。
班級的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顆敏銳而細致的心。有一句格言
說得非常好“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
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因此我班在日常一日生活常規中始終遵循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為目標的原則。無論是保育工作還是教育工作中堅持洞察式精細化管理的原則。譬如了解到早上喝水對孩子身體很好,我們就請家長在家當孩子起床時先給孩子喝一杯水,早上孩子入園時我們做到“入園一杯水”活動,請孩子喝第二杯水,從而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身體抵抗力,看到孩子們一個個來園做老師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在組織孩子們一日活動中為了更好地管理幼兒我們培養出好多老師的得力小助手:有“小班長”、區域活動有各區域的“管理員”、盥洗時有專任的“小隊長”等等。
幼兒園一日活動比較瑣碎,我們班為了更好地組織好每一個環節,一是采用各種不同的音樂進行環節之間的過度,二是自編了適應各環節的順口溜。比如:教育活動時說:“我是一只白天鵝,坐姿最優美。”回答問題時說:“我是一只百靈鳥,輕聲細語說。”聽課時說:“我是一只小貓咪,安安靜靜聽。”站隊走路時說:“我是一只長頸鹿,抬頭挺胸走。”進餐、點時說:“我是一只小鼴鼠,細嚼慢咽吃。”午睡時說:“我是一只荷蘭豬,呼嚕呼嚕睡。”孩子們對這樣的順口溜非常感興趣,進而也更自覺的遵守常規了。
三、尊重式合作化管理。
“金杯、銀杯、不如家長的口碑。”一個班級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還要看他的家長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做細,只有在尊重家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與家長做到真正的溝通、合作。因為家長是幼兒園與社會聯系的橋梁,是窗口,是宣傳欄。為此,我班把家園配合工作作為重點來抓。每周,在“家園欄”、慧沃網上,及時公布周計劃、孩子近期狀況等等,及時解答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得到了家長的好評。在家長早晚接送孩子時,我們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的表現,讓家長們了解幼兒園的情況。
我也是孩子的母親,作為母親來言,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在家長會上,我曾經對家長們說過:“你們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我會對待他們視若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好好的愛他們,好好的呵護他們。”
對于家長而言,家長最關心的同樣也是孩子的健康狀況。如果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經常生病,家長把孩子放到幼兒園肯定不能安心工作。《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工作主要是照顧好孩子,服務好家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孩子的衣服,既不能讓他們著涼,也不能讓小朋友們穿得過多而影響活動。幼兒在活動中出汗了我們總是及時的給小朋友擦汗、換衣。由于我們細心地照顧好每一位幼兒,所以一學期下來,我們班孩子的患病率比較低,出勤率相當高。
我想:只要我們老師真正為每位家長和孩子著想,真心地對待每一位家長,把平時日常的瑣碎工作做“實”、做“細”,在“細”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下功夫,相信家長都會體會和感受到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小主任,大學問。細節決定成敗,用心做好班級的每一項工作,做到全而精,細水長流,才能真正的做好班級工作。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劉昊的字在我們班寫的是最不好的,每次改到他的作業我就頭疼,不改呢,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改呢,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我簡直就是猜。就連我做夢都是都在批改他的作業,竟然夢見他寫的字非常漂亮。
今天又做作業了,組長在發作業本,我無疑中看見了劉昊,一下想起來昨天做的夢,于是,我說:“昨天呀,我做了一個夢,我都笑醒了。”嘴快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啥夢?快告訴我們。”這時班里鴉雀無聲。我神秘地說:“真想聽?”學生們一個個點著頭。“好吧!我夢見劉昊的字寫得很漂亮!”學生們驚奇地問:“哇!老師,真的?”“真的呀!”我認真地說。有些學生說:“他真能寫好嗎?”我邊說邊看著劉昊說:“當然行,不信你們看看劉昊以后的作業,我相信劉昊一定能做到。”劉昊慢慢地點了點頭,什么也沒說。
下午,作業本交上來了,我連忙找著劉昊的作業翻開看,“啊,他的字果然有進步了”。第二天,他的作業在班中得到了表揚。從那以后,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課堂上也有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后來,我經過反思,深深體會到:有時一句話能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自信,更能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篇3: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