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班上學期班級總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大三班上學期班級總結
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新的一年來臨了?;叵脒@學期的點點滴滴,頗感欣慰,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傾注了老師的心血,當然更離不開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本學期,在老師、阿姨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班級工作開展得井然有序。我們班級的孩子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性格開朗、活潑、自主,富有個性。以下是我對本學期的總結:
一、教育教學工作
1、在認真制定學期教學計劃中我們認真備課,準備教學具,我們的孩子在活動中是開心獲益的。
2、對幼兒園開展本土課題和節日課題,做到了有計劃地開展本班的特色課程,也讓孩子感受、了解到了節日的習俗與氣氛,在開展美術特色活動中孩子的手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這些活動孩子應該是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3、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如:坐姿、站姿、握筆書寫姿勢、閱讀、傾聽等學習習慣大部分的孩子有了一定的進步,雖然有些孩子未能完全改正,但在平時的活動、生活中也有了一定的進步!。
4、在有序地開展區域活動中,我們讓孩子在區域活動中學習互相謙讓和互相幫忙、協作。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在區域活動中有了很大進步,學會了互相幫忙、協助同伴?;旧虾⒆幽芘c同伴友好地相處了。
5、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大部分的幼兒能大膽舉手、積極回答,但有部分孩子還是不夠積極,總體來說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6、本學期我們加強環境的影響作用,使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真正做到把環境留給孩子,把空間歸還幼兒自主分配,自由墻、區域材料等,利用了幼兒及家長的資源,加強了環境與幼兒的互動。
7、家園共育方面;定期更換了家園聯系欄的內容,發動家長多參與聯系欄的管理,切實關注孩子的成長。
三、家長工作
本學期我認真填寫《家園聯系手冊》,做到了及時更換家長園地;當發現問題時我們做到及時與家長溝通,并與副班做好家訪的工作。我們利用校訊通與家長交流,向家長反饋孩子的情況,讓家長及時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四、衛生保健及保育工作
本學期樹立了安全第一的意識,教師在工作中,堅持眼不離孩子,時刻注意孩子。同時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了幼兒安全事故的發生。堅持正面教育。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并不能因為任何原因而放松警惕。嚴格按照園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級各項衛生保健工作,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中。在對幼兒的保育工作上,力求以每樁小事做起,耐心細致周到,如:要求幼兒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當幼兒做不到時,教師耐心地引導幼兒做,跟著手把手的教幼兒如何自理,鼓勵幼兒你能行,增強了幼兒自我服務的信心,午睡時對貪睡尿床的孩子總是細心照顧,及時提醒,對生病的孩子更是無微不至,經常對幼兒的微小進步給予肯定、表揚,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全班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學期,班級幼兒的出勤率一直很高。
五、班級節能減排工作:
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我們本學期也設計了環保教育活動,在節約水電的行動上老師起了帶頭的作用,不久后孩子也有了自覺關水的習慣。除此之外,我們還讓家長參與了廢品回收活動,并帶領了孩子自覺拿回可回收的物品來,并把物品利用在幼兒的手工活動中。在這些活動中大大地提高孩子對環保的意識和節約意識。
當然在我們的工作中還存在著不足,所以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會不斷實踐和總結,爭取將這份工作做得更好。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幼兒園大班班級總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園大班班級總結
這學期是本班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的最后一個學期了。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由于生活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很多孩子入小學后出現疲勞、害怕等情況,稱為“困難期”。那怎樣讓孩子們能夠順利的進入小學以及如何使幼兒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呢?本學期我們從保育和教育兩方面同時著手來幫助孩子形成過渡。因此本學期的班級具體工作主要落實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極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
1.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業習慣:根據期初制定的班級計劃本學期我們重點在提高幼兒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我們班的孩子比較活潑,求知欲旺盛,知識面在不斷的開闊,吸收新的知識也快。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我們采用探索在前,講解在后的教學形式,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數學學習幼兒從操作實物卡片到數字小卡片,掌握了單數、雙數,倒數,按規律排序、加數、減數練習等,到現在大部分孩子可以完全脫離實物,用心算練習十以內的加減,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較大程度的發展,有時,我們也讓幼兒互相檢查作業,這樣,幼兒等于又多了一次練習的機會,積極性也調動了起來。考慮到一年級孩子要學會抄寫題目,聽寫題目,我在學期的后兩個月特別重視這方面的培養,先是在黑板上出題,讓孩子們照抄后再算得數,這樣反復練習幾次后過渡到聽寫題目,教給孩子每行聽寫幾道,怎么樣把題目聽寫正確并且書寫清楚這兩個本領,然后鼓勵孩子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計算,看誰最快最對,每次都能給予小小的獎勵,這樣的方法使孩子們愛上了做數學題,到學期結束很多孩子會自己給自己出數學題目進行練習了。并且每星期我會布置兩次簡單的家庭作業,目的就是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通過一學期的努力,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有的孩子忘記了,早上總是能快速補好,拖拉現象從幼兒園開始阻止,這樣學習習慣就更好的養成了。
閱讀習慣:我們班有兩個孩子能認識大部分漢字,光澤和董震豪,這兩個孩子基本同人全部的漢字,甚至難字,所以我就充分發揮他倆的長處,在區域活動中,在課間休息中,總能看到他們專注的身影,我讓他們來當主角,他們常常是讀故事的小老師,其它孩子就是忠實的小聽眾,很多孩子有了識字的愿望,讀的面廣了,在互相學習交流中認識了很多字,好多孩子都能夠自由閱讀書籍了,他們的傾聽能力及表達能力也逐步上升,這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畫畫習慣:這一年我們班孩子的畫畫能力臻臻日上,很多孩子對繪畫有了很大的耐心,區域活動中孩子們首選的是美術區,而且他們常常纏著老師詢問怎么畫,怎么布置畫面,能不能給個模型什么的,根據這個情況,我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繪畫范例,模型,書本,還收集一些顏料,畫紙之類的成立了一個“美術小組”,有欲望畫畫的孩子都可以在這里一起合作,一起學習,可以看著書仿制畫,也可以是看著實物臨摹,還可以向老師請教,和同伴合作,所以我們兩個老師也是經常上網收集一些幼兒畫畫作品放視頻供幼兒仿畫,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的能力逐步提高,興趣越來越廣了。再者由于繪畫活動帶了那么多學習用具,在使用的過程中也經常會發生丟三落四,所以每一次活動后,我督促幼兒用一個簡易塑料袋把用具放好,不要遺漏。我還讓他們互相觀察并看看桌子臟了嗎?紙屑掉了沒?……漸漸的幼兒每次活動后都能這樣做,時間長了也習以為常了,教室也變得干凈、整潔了。
整理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小學生活,我們在開學不久后就組織孩子們參觀了小學,請孩子們觀察小學里的教室及設備,觀察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從而激勵他們也要做一名認真學習的小學生;我們還開展了一系列適應小學生的活動如:嘗試按照小學的作息制度來生活:上課時不入廁、不去喝水;午睡后自己折疊被子;晚上少看電視,準時上床休息,幼兒每人準備一只書包,早上背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盒、手工作品等物品,下午背回家去,自己整理書包,書寫自己的姓名及數字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理能力。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班絕大部分幼兒的行為習慣還很好的,只是個別幼兒的行為需要重點幫助其改正,湯有辰雖然心地善良,但是玩起來沒控制性,常常有人告他的狀,所以一如既往時刻注意觀察他的行為并重點提醒他不能用腳和手來解決問題,要講道理;并且經常性的讓他幫助老師和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來分散他使不完的力氣,這樣他分享到的是老師贊賞的眼神和同伴肯定的目光,讓孩子們在具體事件中,感受大家在一起友愛的氛圍是多么的和諧美好。讓他們在這種和諧關愛的班集體中,讓幼兒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學會愛別人和自己,從而減少他們的攻擊性行為。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另外我們還通過讓幼兒自己來選擇班長,餐前小警察等身份嘗試自主管理,讓幼兒真正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3.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本學期在活動中繼續指導幼兒保持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在班級中安排值日生及小助手,值日生每天掛牌上崗,每天放學移交值日生牌牌,意在督促幼兒知道自己明天是值日生了,應該按時來園做好動植物的護理,天氣記錄,玩具的整理和分發檢查等等,這樣循環進行,幼兒的自理能力進步較大,特別是在做值日生時,都能幫助分發餐具、擺放桌椅、收拾整理好教室、監督好洗手和入廁的安全,在日?;顒又袧B透幼兒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教師則對值日生的工作能力進行監督和糾正,因為每個幼兒不管能力強弱都要當,雖然他們在值班日中顯現出來的能力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幼兒當中養成了互相監督和互相促進的習慣。使幼兒懂得在活動中如何保護自己,愛護別人,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我們還結合主題活動《我要上學了》,與幼兒一起探索總結怎樣整理我們的文具盒,我們書包里的東西怎樣放才能更整齊。我們還通過隨機的事件,與幼兒一起討論總結一些避免危險和傷害的方法等。在我們的提醒鼓勵下,幼兒現在能主動自覺地按照不同需求整理好各種材料,整理好衣物,保管好自己的用品,能愛惜糧食,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進餐速度,就連環保意識也有了很大的增強,知道有垃圾馬上撿起來并扔進指定的地方。
二、深化課程主題,創設和諧環境
1.創設主題環境
主題環境對我們的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結合課程,結合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的發展水平來進行創設和不斷調整,讓環境真正成整合課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豐富自然角環境
為了讓自然角吸引幼兒,成為他們主動關心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地方,我們不間斷地投放不同的植物,發芽的種子,變色的土豆;還投放了小倉鼠、小蝌蚪、龍蝦、蠶寶寶并作好記錄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探索發現問題的能力有了不斷的提高。
三、家長工作:
這學期重點圍繞“幼小銜接”,通過組織孩子到小學參觀,并帶孩子到小學和小學生一起上課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及入學前應做好的心理準備,激發幼兒的入學愿望。與家長配合,做好家園聯系,每周展示周計劃,結合我班實際情況,向家長宣傳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內容、方法。本學期,我們進行了一次家長會,一次家長半日活動,向家長們展示了“7的加法”的傳授活動,傳授了一些育兒理論及幼小銜接知識,家長非常重視,參與的積極性高,這學期還聘請了四位家長來園做活動:有蔬菜講座活動――愛吃蔬菜教育,有媽媽導游――介紹海洋生物,有爸爸教練――帶動孩子們玩球技,有快樂的節日――爸爸媽媽的祝愿,通過這些家園互動的活動,讓家長更了解幼兒園、了解教師、了解自己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進而更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達到家園同步教育的目的。
四、反思調整:
總結了這個學期的點點滴滴,在繁忙中我們的工作又向前進了一大步,不僅孩子們的各方面得到發展,我們也和孩子們一起進步了,工作中我們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增長許多的知識。在欣喜之余,我們也在反思不足,如:主題活動的產生和開展預設教師干預的多,幼兒生成的少;創設幼兒參與科學小實驗的機會不夠;活動中教師的觀察注重全面性,個別性、深入性不夠;創造性游戲的開展較薄弱,幼兒的自主性差;個別幼兒的惰性強、依賴性強;個別幼兒不夠大方膽小怕事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根據以上存在的不足,認真的反思調整,汲取先進的經驗和管理方法,揚長避短。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