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隨筆:學生轉變是使出來的

教育隨筆:學生轉變是使出來的

2024-08-01 閱讀 2248

學生轉變是“使”出來的

有人曾說過“女孩是夸出來的,男孩是使出來的”,在我的教學工作中,這兩句話讓我也用了一把,真實地證明了它的精辟性。

秋期開學的第一天,我就深深地記住了一個男孩:周飛揚。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我班的三位老師,各有分工,一個在大門口站禮儀,一個在寢室招呼家長鋪床,只有我一個在班級接待家長和孩子。一會

兒回應家長的各種提問,一會兒給孩子幫忙找座位,一會兒急忙看看孩子少了沒有,走出去了沒有......此時的我,恨不得有孫悟空的分身術才好應付眼前的局面。可就在這百忙中,我不時發現有一個男孩從我身邊過來過去,每次都有理由:“我太熱了,出去透透氣。”“太吵了,煩人,我出去靜靜。”“我去玩會兒滑梯去。”.......我的天,這是誰,居然這么隨便,他完全不顧這鬧哄哄的局面,旁若無人地進進出出。再加上天熱,連忙帶急,我身上早已是一身的汗。可再煩也不是辦法,我一溜小跑,拉住了他:“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他抬起了頭。我這才發現,原來他的眼睛有問題,一只眼正常,一只眼小得好象沒睜開一樣。聽到我問他,周飛揚一臉的不屑,歪著頭,一大一小兩只眼看著我就是不說話。沒辦法,我只好讓他先進班。正在這時,只聽身邊的一位家長說:“周飛揚,你也在這個班呀。這個小淘氣鬼。”周飛揚,真是名如其人,有一個張揚的個性。身邊的那位家長見縫插針地說了一句:“這個周飛揚,上學期在中班沒少惹老師生氣,是個聰明又調皮的孩子。”送走了身旁的家長,我只好邊忙邊拿眼睛瞄著周飛揚,生怕他再走出去,惹出什么麻煩來。

果不其然,在孩子們差不多到齊,我在整理紀律的時候發現,大多數孩子都睜著陌生的眼睛看著老師,卻沒有了我唯一記住的周飛揚的影子,我大吃一驚,大叫一聲:“周飛揚。”這時,有孩子大聲說:“老師,他在這兒。”我順著孩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原來周飛揚正鉆在桌子下面偷著樂呢。見此情景,我氣不打一處來:“出來!”可周飛揚居然置若罔聞,繼續我行我素,我怒火中燒,一把把他拉了出來。也許是看到老師真的生氣了,他老老實實地坐在了座位上。可眨眼的工夫,當我再用目光去尋找周飛揚時,又不見了蹤影,我急忙向后面走去,這時有孩子大聲喊:“老師,他在那兒呢。”我一看,周飛揚正在后面活動室里扒東西呢。至此,我已無話可說了,朝他狠狠地瞪了瞪眼,把他拉回了座位。

沒辦法,我們兩位老師商量后讓周飛揚坐到了第一排,就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心想:這下看你還敢跑嗎?還敢搗亂嗎?就在我扭身給孩子們打開展臺時,聽到后面傳來了嘻嘻的笑聲。急忙轉身一看,周飛揚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把書包當作枕頭,把一雙鞋墊在屁股下,雙手拿著鞋子,蹺著二郎腿正躺在地上呢。此時,我們在場的三位老師都不想再去理他了,真有了“孺子不可教也”的想法。

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學。周飛揚的爸爸一見到我,就急忙問:“老師,孩子今天惹你生氣了吧?”看來,周飛揚的爸爸是個明理的家長,也知道自己孩子的調皮。我請他稍等片刻,等我有時間了與他溝通。當所有的孩子都走了,周飛揚的爸爸看著嗓子沙啞的我,愧疚地說:“老師,又給你添麻煩了。”通過了解我知道,周飛揚的媽媽在鄉下上班,他一直都是爸爸帶的。爸爸的脾氣有點火暴,遇事講上兩遍就沒了耐性,有時還會用武力解決。久而久之,孩子就有點兒叛逆。另外,周飛揚的精力非常充沛,往往有使不完的勁,一天到晚到處都是他忙碌的身影。

靜下心來時,我針對周飛揚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對這個精力充沛的孩子一味地指責、批評是不行的,必須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去約束他,引領他,讓他慢慢地融入集體,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既然孩子精力充沛,那就讓他有事可做,釋放其多余的精力。孩子精力充沛,想讓他靜靜地坐著而又不惹事是不可能的。為此,我想出了好多種方法來。每天早上,周飛揚都來的比較早,一到班級就像開籠的小鳥跑來跑去,不是這兒有他制造的聲音,就是那兒有他散落的東西。于是,我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我對他招招手,說:“周飛揚,你愿意不愿意幫老師給小朋友們發接送卡喲?”一聽這話,周飛揚邊蹦邊喊:“行,我就想發。”他那踴躍的樣子看起來真可愛。只見他趕忙站到桌子旁邊,學著老師的樣子,先把接送卡擺放整齊后,兩眼直直地盯著窗外,一旦發現有小朋友來了,就急忙找出接送卡,送到小朋友家長的手中,還甜甜地說了聲:“叔叔好。”“奶奶好。”家長在走時,他也急忙再說上一句:“再見!”說實在的,一旁的我看得直樂。在整個晨檢接待過程中,周飛揚是第一次最省事兒的孩子。在第一節集體教育活動前,我鄭重地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高聲說:“今天,老師要表揚一個小朋友。”說到這兒,我用眼睛的余光看了周飛揚一下,喲,他正坐得端端正正,兩眼緊緊地盯著我呢。我笑了,趕忙說:“來,我們把掌聲送給周飛揚小朋友,因為他今天幫老師了,是老師的好幫手!”在孩子們熱烈的掌聲中,我看到周飛揚坐得更端正了。整節課,自始至終,他都有很好的配合。當然,又少不了我的不失時機的表揚。

緊接著,我在他先寫好作業時,讓他去把小朋友們的書包整理整齊;在上美術課時,讓他給小朋友們分發圖畫紙;在小朋友們去戶外活動時,讓他把沒有擺放整齊的椅子擺放整齊;在午飯后小朋友們準備午休時,讓他把小椅子、桌子擺放到位......一整天,周飛揚都在老師的安排中忙前忙后,像一個快樂的使者。當然,一天下來,我對他不僅有口頭表揚,還有物質獎勵:一張五彩的粘貼畫。下午放學時,面對他的爸爸,我當著周飛揚的面異常興奮地說:“今天,周飛揚棒極了!幫老師和小朋友做了好多事兒!”“真的?”他爸爸好像不相信一樣看著我。“是真的。周飛揚很能干的。”面對我肯定的眼神,父子兩人都開心極了。眨眼間,就看到周飛揚嘻笑著跑去幫周老師打掃衛生去了。看到孩子不在身邊,我對周飛揚的爸爸說:“你可以在家里也讓孩子多幫你做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不僅能釋放他多余的精力,還能培養他的各種能力。相信我,你兒子行的。”聽了我的話,孩子的爸爸連連說:“王老師,還是你有辦法。看來,我們選這個班是選對了。真謝謝你了。”望著他們離去的身影,我還聽到周飛揚對他爸爸說:“老師都說我能干,就你不信,這下服我了吧。”我開心的笑了。不出我所料,第二天早早來到幼兒園的周飛揚一見到我就嚷嚷:“王老師,昨晚我幫我媽擦桌了,幫我爸拿拖鞋了,今天早上我還給我媽推自行車呢。”一旁的爸爸對我肯定地點了點頭,說:“真的,這家伙會干活。以后就讓他多干,省得他搗蛋。老師,讓你費心了。”此刻,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不僅改變了孩子,還讓我有了許多收獲,可謂一舉兩得。

同時,我再接再勵,有意培養他培養他的自制力。通過觀察,我發現周飛揚有一個優點,他十分喜歡寫字,一聽說要寫作業,就非常安靜、專心。鑒于此,每當有其它活動時,我都及時提醒他要像寫作業時一樣保持安靜,做一個老師和小朋友都喜歡的孩子。孩子都有強烈的表現自我的欲望,他有了在活動中進行自我約束的意識,就能慢慢約束自己做好一件事,并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

一學期下來,連鄰班的老師都好奇地問:“你們班的那個小淘氣怎么不突出了?轉學了嗎?”“人家現在變成好孩子了!秘決呢,不告訴你。”我一臉自豪。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