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教育隨筆:做一名耐心細心老師

幼兒教育隨筆:做一名耐心細心老師

2024-08-01 閱讀 7575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件幼兒教育隨筆:做一名耐心、細心的老師

最近,我在班里發現了一個問題,近幾天總是有小朋友拿泡泡糖,光拿泡泡糖不說,還把吃過的泡泡糖弄到地上、桌子上、椅子上,到處都是有一次竟然有的小朋友將泡泡糖弄到了奇奇的頭發上,費了好大得勁也沒弄下來。總是強調上幼兒園不準帶零食,可有的小朋友還帶泡泡糖!氣的我對孩子們說:“從今天開始,再發現小朋友拿零食,老師就沒收!”

呵!這一來,效果還真不錯,從那以后,再也沒發現孩子們拿零食。

戶外活動的時間到了,劉毅和雨桐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我跟前,大聲地說:“老師,不好了!龍龍今天又帶零食了,帶了好幾塊糖!”

孩子們繼續活動去了。我在草地上巡視著。當我走到滑梯跟前的時候,只見龍龍、奇奇還有甜甜幾個小朋友正蹲在滑梯下面,龍龍傷心地哭著。甜甜一邊幫龍龍擦眼淚,一邊說:“龍龍,別哭了。”奇奇也在旁邊說:“老師真壞!”

聽到孩子們的議論聲,我停了下來,孩子們為什么這么說?難道,我冤枉了龍龍?只見心雨一邊幫龍龍擦眼淚,一邊說:“龍龍,謝謝你,雖然生日禮物讓老師沒收了,不過,我媽媽讓我告訴你,今天晚上到我們家吃蛋糕,別哭了,我把蛋糕上最漂亮的花送給你!”龍龍聽了心雨的話,破涕為笑了。

看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聽著孩子們稚氣的歌聲,我真為自己剛才的舉動感到后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做一名耐心、細心的老師,不管孩子們發生了什么事情,都要耐心地去對待,讓孩子們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對孩子承諾一定做到

在語言課上,孩子們練習表演故事《小松鼠的傘》的情節,我請了幾位能力強的幼兒表演,又讓幼兒分組練習,表演的都不錯。還有好多孩子都想到前面來表演,但由于時間有限,只能請一部分幼兒到前面來表演。

下課后,孩子們都到教室外面做游戲,賈淑媛小朋友趴在桌子上悶悶不樂,我問她:“賈淑媛你怎么了,不舒服嗎?”賈淑媛委屈的說:“我也想演小松鼠的尾巴當傘,你不讓我演。”

我恍然大悟,原來她想表演《小松鼠的傘》,我沒請她到前面去表演。我摸摸她的頭,表揚她說:“賈淑媛是個好孩子,愛學習,老師喜歡你。這樣吧,等到活動課的時候,老師請你表演。”這么一說,她樂了,高高興興的跑出了教室。是呀,孩子是天真無邪的,她們信賴老師,尊敬老師,把老師說的話當作“圣旨”,可我忽視了這一點,是老師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蒙上陰影,她們還會相信我嗎?

通過這件事是我明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到時時處處為孩子著想;不向孩子開“空頭支票”,牢記不能欺騙孩子,對孩子承諾一定要做到。

怎樣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陽陽小朋友,來給大家講個故事好嗎?”“我、我、我、有一只……”這就是我在剛接手這個班后,幾名孩子在課中的表現。在開學初發現本班的幼兒在語言方面較為不足,表現在:同伴間缺少交流,上課多數幼兒不愿上來發言、不敢大方地面對集體發言,講述時不完整、聲音低等。而要改變這種現狀,要做的就是首先讓孩子想說,只有有了說的欲望,孩子才會忘卻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意思大膽地說出來,有了交流,孩子之間、孩子與成人之間的溝通也就多了,語言也就在這種自然的交流、溝通里得到了發展。為此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幼兒從不愿說到想說,從不敢說到爭著說,從不會說到完整講述,整個課堂呈現出活躍的狀態,取得了些許的進步。

(一)讓孩子想說。根據幼兒好表揚,喜歡小禮物的特點,用鼓勵的方式、互相激勵的辦法讓幼兒產生說的欲望。(二)讓孩子敢說。其實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因此我們通過為幼兒提供多種表現自我的機會、說的機會,來逐步消除幼兒獨立表現的恐懼,增強幼兒大膽表現的欲望。(三)讓孩子會說。在孩子想說、敢說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引導孩子說好話,也就是把要說的話講清楚、講完整、講的生動、貼切些。怎樣去引導呢?我們是這樣做的:1、在日常生活中學。如春天來了,帶幼兒散步時,讓幼兒觀察各種樹、草、花的變化。幼兒在尋找過程中發現地上的草綠了;樹發芽了;“草地綠綠的躺在上面好舒服”“迎春花是黃顏色的!”“桃花是粉色的可以當書簽、也可以放在教室好香啊!”。幼兒在觀察議論、想象中及時地用語言表達出來,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2、在游戲中學。如在角色游戲中鼓勵幼兒積極地用語言交流活動,從而獲得語言的發展。3、在相互滲透的各科領域中學。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等其他方面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互相滲透各個領域的教育是發展語言的重要途徑

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小朋友們上廁所時都各自忙碌著:自己褪下褲子,小便完后,又趕緊用雙手抓住褲腰帶,使勁往上提――提提兩側,提提前面,提提后面;然后往下拉拉上衣。看到大部分孩子能麻利的完成這些動作,我從心里感到:孩子們的確比剛入園是有了長足的進步。正當我暗自高興時,聽見天宇說:“老師,我提不上褲子。”只見天宇兩手張開,胳膊伸向兩側,褲子停留在膝蓋部,搖搖擺擺的從廁所里走出來,眼睛望著老師,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眼睛里充滿了期盼和求助的眼神;再看看身邊的宇軒,也正束手無策的看著老師,說:“老師,我提不上褲子。”問我正要給他們逐一提好褲子,但是轉念一想:如果這次我幫他們提好褲子,那么下次他們還是不會提,那么下下次呢?……還是幫助他們掌握提褲的方法更重要。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于是,我沒有直接動手幫忙提褲子,我靈機一動,說:“那咱們來一次提褲比賽吧。看誰先把褲子提上。”隨著一聲“預備――開始!”小朋友們都抓緊時間,加快了提褲的速度。連旁邊的天宇、宇軒也被小朋友們的熱情所感染,開始抓住褲子往上提。我看到時機已到――孩子們興致正高時,我告訴他們正確的提褲方法:兩手抓住褲子的松緊帶,提提前面,跳一下;再抓住兩側提提,同時跳一下;然后再提提后面,同時跳一下,最后拉拉上衣。孩子們根據老師的提示,順利的提好了褲子。看到天宇、宇軒也先后提好了褲子,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立即伸出拇指表揚了孩子們的出色表現:“你真棒!能自己提褲子了,真能干!”看到孩子們臉上個個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從心里有了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感悟到:作為教師、家長,孩子遇到困難時幫助孩子是應該的,但是不能包辦太多,不能總認為孩子小需要照顧就不放手讓孩子去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老師、家長適時地放手,適時地鼓勵孩子勇敢地去做事情,為孩子提供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否則孩子在您的庇護下永遠“長”不大。

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一名幼兒教師。但我卻覺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做的很不稱職。小女兒從小性格內向,脾氣固執,我一直有意識的改變他,可也沒有多少改變大女兒的性格和小女兒正好相反,活潑可愛,乖巧聽話,話也特別多,深的家人的喜歡。

可是,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卻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了,越來越不聽話了。我知道該好好反思自己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知識、對社會、對周圍環境的認識也越來越多,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是我們幾句話就能打發得了的了。這時候,我們僅憑以往的經驗已經不能實現我們所要的效果了,自然就感覺到孩子難管了。所以,我們也要不斷地學習,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想法,學習更多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做到對癥下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輔導孩子的作業,你需事先對孩子的作業或學習內容有所了解,這樣才不至于讓自己措手不及,或讓孩子抱怨“和老師講的不一樣”。另外,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我在一邊讀讀書、看看報陪著,比干坐那里監督會更能讓孩子接受。實際上,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家長自我完善的過程,我們在用心教育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地成長、成熟。

總之,教育孩子是個急不來的活,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家長,尤其是媽媽們多一份細心觀察,多一份耐心引導,用心做一個智慧母親,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嘉嘉小朋友的繪畫不僅沒有提高,反而在后退,通過觀察,我們每次繪畫時,他都表現的不夠專心,每次作品都不能完成。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決定引導他增加對繪畫的“感情”。

今天我們畫好朋友在一起。”坐下后,我將范例放在了他的面前,“咱就畫這幅《好朋友在一起》,要求是在區域活動時間內完成構圖,能完成吧?”他點了點頭,看得出有點為難。

要畫第一筆了,他不做思考,想下筆就畫,我及時制止了他,“先看看老師的這幅畫,每個物體大體在哪個位置上?不用著急,看好再下筆。”一段時間后,他完成了第一個小朋友的畫像,這時候他抬起頭看著我,我非常夸張地表揚了他,“嘉嘉,你畫的多好啊!我覺得你畫的都趕上丁老師畫的了,不是你不會畫,只要你用心畫,肯定沒有問題!”同時對旁邊的小朋友說:“嘉嘉畫的怎么樣?”小伙伴們也發出了感嘆聲,“真好看!”“進步太大了!”……聽到老師和小朋友的鼓勵,他變得積極了,很興奮的說:“老師,我把剩下的也畫完!”我說:“好!我相信你會完成的很好!”

終于,在規定的時間內,他完成了作品。在區域點評時,老師再一次在小朋友面前,對于他的進步給予了表揚,看得出他真的很開心!第二天,他主動來到了美工區,“老師,我還要畫昨天的那幅畫!”“好啊,但是不要和老師畫的一樣,要有自己的想法”,最后,他將《好朋友在一起》畫成了《好朋友在一起玩游戲》,里面有了自己的思考、想法,這就是進步。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2: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互動互動中收獲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的互動互動中的收獲

我很榮幸能參加平湖市幼兒園教師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第一期)實踐培訓活動。第一階段的安排時間是:3月22日~3月27日,第二階段的時間安排在暑假是從7月5日~7月10日結束,培訓共計12天,每天的安排形式比較多樣,異彩紛呈。其中有名師的講座,有聽課、互動評課,有課題為主的研究等實踐活動。總的來說,對我自己的促動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培訓班的班主任是顧老師,開班第一節課是簡短的開班典禮,劉校長和龔老師為我們解讀了開班的背景、學分的獲得方式、方法和本此培訓的方案。接下來是顧老師組織我們66位老師組建成了六個團隊,并進行了一次有趣的自我介紹,讓我們互相之間有了認識和初步的了解。還以團隊互動討論的形式,研討培訓期間的規則和學習期望,每個團隊都有一個有深意的名字,如:滿天星、花兒朵朵、美麗相約、甜甜酒窩等。我很感嘆大家的智慧,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都能設計出這么漂亮的規則結構圖,還有我也很佩服那些上臺來對結構圖進行解說的匯報員,她們都能富有感情的、流利的,把各自團隊討論的結果表達出來。

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了行知幼兒園,活動主題是《走進課題聚焦課堂》,讓科研聚焦實踐,以課題研究課為研究載體,與課題負責人一起聚焦課堂實踐,追求真實研究,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除了聆聽課題負責人的課題管理經驗、課題研討方向和課題運作情況外,還聆聽了兩堂課題研究課展示。分別是乍蒲天妃幼兒園肖群老師的中班閱讀《色拉魔法店》,行知幼兒園華芳芳老師的大班美術《美麗的蝴蝶》。教師的課設計精美,樸實自然,我時常被教師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為幼兒思維的火花所欣喜。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又去了具有濃厚的農村鄉特色的新倉幼兒園,參觀了幼兒園布置,讓我感收到了新倉幼兒園老師們的奇思妙想。并且還觀摩了三位老師執教的三個同課異構的音樂教學活動《蠶豆花》,緊扣本次探討的主題《音樂教學趣中求效》,活動形式是這樣的:課例觀摩――同課異構、互動參與――領域論壇、名師引領――分享智慧。執教老師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歡快旋律,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幼兒們體驗到了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活動中,老師的圖譜設計,運用游戲化的情景、運用各種演唱方式等方面,都體現了一個“趣”字。

在學習過程中,聆聽老師們的課,讓我認識到自己處理課堂的稚嫩與不足,名師的引領和梳理,分組研討和互動交流,又能讓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擊與迸發,培訓過程給了我太多的感悟與啟迪!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幼兒教育隨筆:用愛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幼兒教育隨筆: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吃過中飯,我組織孩子們進行飯后散步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樓上走廊上,孩子們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著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畫,就在這時果果小朋友跑過來大聲告訴我:“蔣老師,蔣老師,媛媛她跑了……”可沒等他說完,媛媛便大聲哭了起來,我當時什么也沒說,只是用關愛的目光看著她,然后輕輕走過去,單腿跪下,伸開雙臂,作出要擁抱她的動作,正哭的傷心的她,見我伸開雙臂,馬上撲到我懷里,雙手緊緊抱住我的脖子,頭依靠在我的肩上,像是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到母親身邊似的,而我也像是真的成了她的媽媽,輕輕的拍著她的背,不一會,她不哭了,輕輕地、委屈的告訴我:“老師,我沒有跑,我真的沒有跑……”哦!原來是孩子們冤枉了她啊!

事情過后,細細回味整個過程,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很多時候,老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不要只相信語言的力量,同樣也不需要對一些小事追根究底,只需要立馬處理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當孩子因某些事情受到了委屈時,一個愛的擁抱更是甚過千言萬語,對于孩子來說,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師和大家的理解,同情和撫慰。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讓我深刻感受到愛的美麗和偉大,一個深情的擁抱,更是對孩子愛的體現,只有用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敞開心扉的去接受你、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們的工作中,愛更應是無處不在的,記得上學期剛開學那會,孩子們剛剛離開親人的懷抱,來到這么個陌生的環境,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親切感,更是缺少愛的港灣,有的哭鬧著尋找爸爸媽媽,有的躲在墻角,默默的獨自等待,盼著爸爸媽媽的到來,有的拉著我的小手,一遍又一遍的懇求著讓我打電話給他媽媽,面對孩子們的這種種情緒,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輕輕的將他們擁抱在懷中,剛開始他們在我的懷里是掙扎的、不安的,可我并沒有因此而讓他們離開我的懷抱,漸漸的他們會靠在我的肩上輕輕的哭泣,此時,我輕輕的拍著他們的背,親切的告訴他們:“寶寶乖,媽媽會來接的,老師會陪你的。”孩子們在我的懷抱中也深深的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漸漸的他們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接受了老師,接受了幼兒園,在我們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美麗的夕陽是短暫的,但它卻把最美的一刻獻給的人們,幼兒教師的事業是平凡而不起眼的,但我們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每天我們總是會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我們愛的教育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