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教育對訓練孤獨癥有奇效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家庭式教育對訓練孤獨癥有奇效
我原是一名有著十年教齡的小學教師,由于某些原因離開了學校。**年我接受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教一名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在跟我的學生相處的日子里,我發現他在幼兒園根本坐不住,老師一不留意他就會跑出去,三個老師都追不上,教室的門也因為怕他亂跑要時時關上,以至于后來不得不停學再加。他連自己的名字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沒有語言,喜歡轉圈、狂跑,用腳尖走路,愛看電視廣告,你喊他也不會應答,對什么都是視而不見,沖耳不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表現和正常小孩完全不同,后來家長才告訴我他是孤獨癥小孩。在閱讀了一些關于訓練孤獨癥的資料后,我對此有了一些了解,并為他制定了訓練計劃。這樣由原來的每天晚上教他一個小時,白天送他上幼兒園,變成了一天二十四小時我都要和他在一起,無論吃飯睡覺學習都由我一個人負責。我待他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工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后,他又回到了幼兒園,老師都無法相信竟然能坐住了,而且他從沒有意識到有了意識,從沒有主動語言到有了主動語言,甚至沒有了自言自語的現象。很多人都看不出他是個孤獨癥小孩。為此,我得到了兒童康復學校某位領導的賞識聘用到康復訓練機構成為了一名孤獨癥單訓老師。可惜一年之后,我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工作崗位。離開機構后,我以家教的形式仍繼續從事教育孤獨癥小孩的工作,至今為止我接觸教育過70多個孤獨癥小孩。
20**年我的第一個訓練場所,是在家長自助自救的情況下辦起來的。離開機構時有兩個小孩也跟著出來,家長每人每月付給我800元訓練費。為了能給小孩比較好的環境,租房的錢都用了850元,當時什么也沒有,感統器材更不用說。但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我這個小小的學校―――(當時應該是全國唯一一所對孤獨癥兒童干預時間最長,最全方位引導孤獨癥兒童的訓練中心)全托式孤獨癥兒童訓練中心終于開辦了。我沒有讓家長失望。相反,我教的多數學生3個月就能出語言,效果很顯著。隨著時間的推移,來我這里的小孩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兩個到四五個,現在已經有三十多個了,老師也增加到十六名。看著無助的孩子,我常覺得很遺憾,很內疚,因為我們為孩子提供的一條龍服務訓練不但師資要強和場地也要大,更需要我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這使我常覺得力不從心。這條路很艱難,但我還是要堅持走下去。
我的學生吃住都在學校里面,只有星期天才回家。星期一到星期六,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都有專門的老師跟隨。從穿衣吃飯到洗澡睡覺上廁所,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有老師來訓練和管理。學生生活在群體中,和幼兒園全托時有些類似。曾有人懷疑――――孤獨癥兒童離開父母會更孤獨?但是從我們的實踐中證明,這恰恰相反,由于學生每個星期只見一次父母。有的甚至一個月見一次。這既加深了親情又磨掉了小孩子在自理方面的惰性。而且生活在一個大家庭當中,學生更能感受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更容易融入社會。有些還懂得跟別人玩,交流,提要求。所以我主要是以家庭模式來開展全面訓練。
①首先對新來的學生要全面的評估。(開展訓練后每周都要對教案的落實情況做出評定)
②根據小孩的能力來做計劃,每周寫一次教案,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小孩也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③每天堅持給每個小孩每天上3~4節單訓課(時間為五十分鐘),感統時間不低于2小時,堅持作早操30分鐘,互動課40分鐘。晚上飯后去散步或聽音樂不低于1小時。
④根據所學內容泛化到生活游戲中去,偶教于樂,在生活中學習語言學會認知。
⑤不分時間地點隨時隨地的教。還要不定期的組織學生上公園,逛超市。
⑥社會適應能力和生活自立方面都展開全面訓練。
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對輕中度的小孩更為明顯。有7名學生已在正常的小學就讀(5是名孤獨癥兒童,2名多動癥兒童他們都能獨立上學,無需陪人看護),還有多名學生進了幼兒園(其中有位是患腦癱的兒童),據校方的信息反饋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學校滿意,家長也開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