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隨筆:家長請放開你手

教育隨筆:家長請放開你手

2024-08-01 閱讀 4672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教育隨筆:家長,請放開你的手

中心門口有一個沙池,每天都會吸引很多孩子前來。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在沙池里面搭建城堡,年齡稍小的孩子拿著塑料鏟子、小桶把沙子裝進、倒出,樂此不疲。還有的干脆脫了鞋,光著腳丫子在上面跑來跑去,或者干脆把腳埋進沙子里面。

偶爾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個孩子站在沙池邊一臉委屈想哭的樣子,旁邊的奶奶好像在極力勸說著孩子什么。悄悄走過去細聽,原來小男孩想玩沙子,奶奶不允許。奶奶耐心地跟孩子說,沙池里面細菌太多,在里面玩會生病的,里面這么多小朋友玩,不小心會讓沙子迷眼的……奶奶一一列舉著玩沙子的種種危害,試圖說服孩子,甚至不惜答應孩子如果不玩沙子就給他買個玩具。可是沙池里面的孩子玩的是那樣得高興,小男孩一臉的羨慕,哪里還會聽進去這些道理。無奈,奶奶只能答應小男孩進去玩一小會,可條件卻是讓孩子在沙池一角自己玩。我好奇地問奶奶為什么不讓孩子跟其它小朋友一起玩?奶奶一臉擔憂地說:這么多孩子,如果不小心把沙子揚進眼睛里,孩子又該哭了。

可是這位奶奶只顧著心疼孩子,卻不知道玩沙對于孩子能力的提高有多么重要。沙子是柔性的自然物,幼兒在玩沙的過程中通過挖、倒、拍等動作能有效地提高全身肌肉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及身體的靈活性。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通過想象、構(gòu)造等多樣化的探索,可以讓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我不禁在想我們小時候在干什么?也許正挽起褲腿在河里捉魚蝦,躺在青草地上盡情地打滾玩耍,在泥巴地里活泥巴弄得滿身都是泥……等我們長大了,憶起童年還會有著滿滿的幸福,仿佛還帶著青草的清香。可是現(xiàn)在的家長們似乎有太多的擔憂,他們擔心孩子玩泥巴染上細菌,害怕孩子趴在地上捉蟲子弄臟了衣服,憂慮孩子太貪玩耽誤了學習……好像最好把孩子放在一個無菌的環(huán)境生長才放心。那么等他們長大的時候回憶里面都有什么呢?

每周六中心都會舉辦一些戶外拓展活動,每次外出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步行。一路上孩子們有說有笑,好不熱鬧。他們在路上東張西望、走走停停,不斷需找著“新大陸”。每一件事物似乎都能引起他們的好奇,路上的蟲子、搬運食物的螞蟻、秋天落葉上若隱若現(xiàn)的脈絡……都是他們研究的對象。也許作為家長你不止一次地埋怨過孩子貪玩、好動。可你卻不知道對于孩子們來講,通過眼、鼻、手、腳等感官體驗,不斷地探索和感知,才能立體地有深度地理解知識,理解世界,從而促使他們的心智、情感和體能健康發(fā)展。

作為家長,你要做的是放開你的手,滿足孩子愛玩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探索需求,讓他們充分地享受童年時代的快樂。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jīng)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jīng)典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xiàn)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xiàn)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chuàng)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jīng)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guī)。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nèi)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jié)束后要對誦讀內(nèi)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jù)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jīng)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jīng)典呢?現(xiàn)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jīng)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jīng)典誦讀的好處,結(jié)合我已經(jīng)教過的學生身上發(fā)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jié)束后,學生會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chuàng)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jīng)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jīng)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jīng)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nèi)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zhì)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jīng)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quán)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zhì)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fā)學生誦讀經(jīng)典的熱情。要想激發(fā)學生主動誦讀經(jīng)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xiàn)一直很優(yōu)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jīng)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yōu)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yōu)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jīng)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nèi)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nèi)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jīng)典誦讀的質(zhì)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jīng)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jiān)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yōu)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jiān)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jīng)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jīng)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jīng)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zhì)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還會發(fā)現(xiàn)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jié)。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diào)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xiàn)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xiàn)很好,老師已經(jīng)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jié)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jié)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xiàn),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