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協助孩子學會與人交流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教育隨筆:協助孩子學會與人交流
我們班有一個名叫任思宇的寶寶,我們都喜歡叫她思思,我再次代歡歡班的時候,她是其中我最不熟悉的一個孩子,她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個非常內向,喜歡自己一個人坐在角落,不會主動與人交流的小女孩。即便看到了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和玩具,也不會自己主動的要,老師上課的時候她總是安安靜靜的坐著,一直都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為了更全面更清楚詳細的了解孩子的性格習慣,我翻看了寶貝之前的成長點滴,向之前的老師了解思思的情況,并同思思的媽媽做了深入的溝通。從各個方面了解得到的反饋,讓我知道其實思思是一個活潑聰明的女孩。只是因為被保護的太好的原因,使孩子不愿主動地和身邊的人交流溝通。為了幫助孩子,是孩子主動學會與人交流,和身邊的人做朋友,我開始不斷地同思思交流溝通,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并一邊做家長的溝通工作,使他們積極配合,協助寶寶更快的適應集體生活,主動敞開心扉,和身邊的人做朋友。
一次午飯后,我帶著寶寶們在三樓大廳講故事,思思在一個小角落坐著。突然,我發現她正和身邊的另一個小寶寶悄悄的說著什么,我一邊講故事一邊關注著他們。不一會兒,這兩個小寶寶便一起站起來,你追我趕的在我面前跑來跑去,時不時的發出幾聲愉快的笑聲。這是思思第一次和其他寶寶一起開心的游戲,我也發自內心的為寶貝感到高興,更希望寶貝能和所有人一起玩,感受這個大集體個游戲氛圍以及周圍人對她的愛。
思思真正參與到集體游戲中,是在一次下午課后的活動時間。上完課后,我讓寶寶們自由活動,有寶寶手拉手玩著《吹泡泡》的,也有寶寶三兩個在一起聊天說話的,還有看書的。思思這時自己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一直看著那些說說笑笑的孩子們。我靜靜的走到思思身邊,輕輕的問道:“你想和他們一起玩嗎?”回答我的是孩子的沉默。我再次重復問著同樣的問題,并說:“想的話你就點點頭。”思思乖巧的點了點頭,我就拉著寶寶的小手說到:“來,跟我來。”說完就帶著思思來到了孩子們最多的地方,引導能力強的兩個孩子跟思思一起玩,剛開始思思還有一點小小的害羞,我鼓勵著思思:“我跟你們一起玩。”|這是思思終于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沒一會兒,思思就和寶寶們玩到了一起。。。。。。
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我知道她已經開始接受這個新的集體,新的環境,她已經主動的和身邊的小伙伴交流了。瞧,她現在正在和身邊的小寶寶開心的說著什么呢!!!!
現在在班中,思思的交往能力已經越來越強,她有好幾個非常要好的朋友,走到那都可以看到她們手拉手的身影。看到孩子們的進步與成長,我發自內心地為寶寶感到高興,看到寶寶不斷的突破自己,把自己活潑的一面展現出來,更為寶貝感到驕傲。同時,我也相信,思思寶貝一定會更多地展現自己的優點。我也會多多鼓勵引導寶寶,使每一位寶寶都越來越優秀!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教學經驗交流上課前學會給自己說說課和空講課
人們常說,“人生沒有彩排,每一次都是綻放。”同樣,作為老師來說,每一次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沒有彩排,為了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又如何不應該每一次都是自己最大程度的綻放,與孩子們一起享受清風,沐浴陽光,一同成長。
所以,每一次上課都應當是自己反復磋商,自己心靈對話后醞釀,是自己課下一次次演練后的怒放,就像水到渠成一樣,處處閃爍出智慧的光芒,教育機智的力量,和諧互動的樂章。
鑒于此,教師需要備好課,做好教學活動的預設以及自己謀劃好如何有針對性地對處理好學生可能不同反映狀況,能夠合理化解突發狀況。
這就需要上課前學會給自己說說課和空講課。
首先針對一節要和學生一起學習的課,想想這節課的課程標準是什么,學生渴望什么,制定什么樣的學習目標是合適的,設置怎樣的學習目標評價任務是自己和學生可操作,簡單易行,富有情趣的。也即課堂需要設計哪些師生活動,理清為什么要組織相應活動,作用是什么,是否是指向學習目標達成的,該怎樣組織是以生為本,突出學生參與和生成,保障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統一發揮,增強課堂有效性。這樣不斷地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和自己說說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方案自然優化了。
其次,一節課是水乳交融,是喚醒孩子,首先需要喚醒自己的,教學方案必須盡可能爛熟于心,這樣老師才會上課當中注意節奏整合,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是擊打在學生心弦上,讓學生沉浸其中,探究著,反思著,收獲著,應用著,創新著,講究每一個節拍都準確到位、又能引發共鳴的。就必須教師上課之前多次空講課,想象著學生的可能表現是什么,自己哪個問題在教室的站位在哪是合適的,自己板書些什么,讓學生展示的時候,不同情況的評價語各怎么說……只有自己定位流暢了,課堂掌握游刃有余,正式講課也就行云流水了。
總之,上課前學會給自己說說課和空講課,把每一節課都當作挑戰和使命似的,習慣成自然,我們的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又如何不提高,教學藝術又如何不水到渠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