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難忘潑水節》教學設計

《難忘潑水節》教學設計

2024-07-31 閱讀 6038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遵循兒童識記規律,鼓勵自主,分類處理,分化難點,突出重點,突破識字難關。

課文有一幅占一個整頁的插圖,我們不應忽視。本課教學可以圖文結合,用好插圖,引導閱讀;再以閱讀來加深對插圖的理解。

【教學目標】

⒈會認“鳳、凰”等12個生字,會寫“龍、恩”等10個生字及“鳳凰”一詞。

⒉觀察圖畫,培養觀察能力,借助插圖理解文章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初步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的感情。

【課前準備】

⒈教師準備:掛圖(課文插圖);潑水節的視頻材料;生字卡、生詞卡。

⒉學生準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及相關故事,了解傣族及潑水節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初知文意

⒈播放潑水節視頻資料(或掛圖)。

師:大家看到了什么?

師:這是什么節日的場面?(生答“潑水節”)

師:潑水節是我國傣族人民的重大節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熱鬧的節日。小朋友們,1961年的潑水節可不一般呀!為什么呢?(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師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

2.初讀課文。

師:到底多么令人難忘呢?讓我們打開書開始讀課文吧。遇到不認識的字先看“楓葉”上的注音,用鉛筆把拼音標注在課文的生字頭上。然后多讀幾遍,會認了,就擦掉鉛筆寫的注音。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或掛圖)激發閱讀興趣,通過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并找到不認識的字。

二、自主分類認讀,嘗試認字

⒈大家的生字都會認了嗎?師用生字卡(或課件)出示生字,讓學生自主嘗試識字。學生不會認的帶上拼音再讀。

鳳凰恩敲襟褂

咖啡踩端蘸壽

(1)哪些字你見過?在哪里見過呢?抽生讀,全班讀。

(2)你覺得最容易認的字有哪些?抽生認,全班讀。

(3)你覺得哪些字最難記?難記的字多讀幾遍,思考如何記住它。再與全組交流識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動作你會做?生做一做,再讀。

(5)哪些生字組成的東西你見過?說一說,再讀。

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發音不準的地方,提示出來,再教讀。

[設計意圖]12個生字,數量看起來較多,但是分類處理,區別對待,就能化難為易。有的字見過面,有的容易認讀,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氣;剩下的是學生覺得較難認的,我們可以多花時間,用多種方式幫助識記,比如做一做動作,說一說詞句,這樣就能突破難點。

三、朗讀片段,檢驗生字認識情況

師:剛才學的生字在詞中、句中還會認嗎?

1.生詞卡認讀。

詞卡呈現:鳳凰周恩來恩人敲打對襟白褂衣襟白大褂

咖啡踩傷端正頂端蘸墨水蘸水筆長壽

2.在句子中認讀。

師:這幾句話,看誰讀得更流利。

周恩來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變紅)

3.自由讀書,檢驗課文的字都會認了嗎?

4.邊讀書邊想,發現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還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問。

5.哪一段你喜歡讀,讀給同桌聽。

6.哪一段你覺得難讀,請教班上的同學讀一讀,再自己多讀幾遍。

[設計意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只有將漢字及時納入詞中、句中,并在語言環境里會認會讀,才算真正“會認”,這樣的識字也才有真正意義。

四、自主觀察,寫字練習

1.師呈現要求會寫的生字,學生認讀復習。

2.生觀察第一、二排的6個生字,覺得哪些字不好寫,哪個筆畫不好寫,同桌討論。

師:我發現這6個字都有“點”,它們的寫法和位置都不一樣。大家觀察觀察,再討論討論,看能發現些什么?(“恩”的下部分“心”,三個點筆勢都不一樣;“壽”“特”兩字都有“寸”,可是“寸”的點的位置不同。)

3.觀察討論后,師范寫,生試著練寫2個生字。

[設計意圖]學生書寫質量高低往往與動筆前的觀察水平相關聯。因此,寫字指導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觀察指導,留足時間讓學生自主觀察,耐心觀察。

篇2:《難忘潑水節》教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遵循兒童識記規律,鼓勵自主,分類處理,分化難點,突出重點,突破識字難關。

課文有一幅占一個整頁的插圖,我們不應忽視。本課教學可以圖文結合,用好插圖,引導閱讀;再以閱讀來加深對插圖的理解。

【教學目標】

⒈會認“鳳、凰”等12個生字,會寫“龍、恩”等10個生字及“鳳凰”一詞。

⒉觀察圖畫,培養觀察能力,借助插圖理解文章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初步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的感情。

【課前準備】

⒈教師準備:掛圖(課文插圖);潑水節的視頻材料;生字卡、生詞卡。

⒉學生準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及相關故事,了解傣族及潑水節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初知文意

⒈播放潑水節視頻資料(或掛圖)。

師:大家看到了什么?

師:這是什么節日的場面?(生答“潑水節”)

師:潑水節是我國傣族人民的重大節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熱鬧的節日。小朋友們,1961年的潑水節可不一般呀!為什么呢?(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師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

2.初讀課文。

師:到底多么令人難忘呢?讓我們打開書開始讀課文吧。遇到不認識的字先看“楓葉”上的注音,用鉛筆把拼音標注在課文的生字頭上。然后多讀幾遍,會認了,就擦掉鉛筆寫的注音。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或掛圖)激發閱讀興趣,通過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并找到不認識的字。

二、自主分類認讀,嘗試認字

⒈大家的生字都會認了嗎?師用生字卡(或課件)出示生字,讓學生自主嘗試識字。學生不會認的帶上拼音再讀。

鳳凰恩敲襟褂

咖啡踩端蘸壽

(1)哪些字你見過?在哪里見過呢?抽生讀,全班讀。

(2)你覺得最容易認的字有哪些?抽生認,全班讀。

(3)你覺得哪些字最難記?難記的字多讀幾遍,思考如何記住它。再與全組交流識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動作你會做?生做一做,再讀。

(5)哪些生字組成的東西你見過?說一說,再讀。

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發音不準的地方,提示出來,再教讀。

[設計意圖]12個生字,數量看起來較多,但是分類處理,區別對待,就能化難為易。有的字見過面,有的容易認讀,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氣;剩下的是學生覺得較難認的,我們可以多花時間,用多種方式幫助識記,比如做一做動作,說一說詞句,這樣就能突破難點。

三、朗讀片段,檢驗生字認識情況

師:剛才學的生字在詞中、句中還會認嗎?

1.生詞卡認讀。

詞卡呈現:鳳凰周恩來恩人敲打對襟白褂衣襟白大褂

咖啡踩傷端正頂端蘸墨水蘸水筆長壽

2.在句子中認讀。

師:這幾句話,看誰讀得更流利。

周恩來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變紅)

3.自由讀書,檢驗課文的字都會認了嗎?

4.邊讀書邊想,發現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還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問。

5.哪一段你喜歡讀,讀給同桌聽。

6.哪一段你覺得難讀,請教班上的同學讀一讀,再自己多讀幾遍。

[設計意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只有將漢字及時納入詞中、句中,并在語言環境里會認會讀,才算真正“會認”,這樣的識字也才有真正意義。

四、自主觀察,寫字練習

1.師呈現要求會寫的生字,學生認讀復習。

2.生觀察第一、二排的6個生字,覺得哪些字不好寫,哪個筆畫不好寫,同桌討論。

師:我發現這6個字都有“點”,它們的寫法和位置都不一樣。大家觀察觀察,再討論討論,看能發現些什么?(“恩”的下部分“心”,三個點筆勢都不一樣;“壽”“特”兩字都有“寸”,可是“寸”的點的位置不同。)

3.觀察討論后,師范寫,生試著練寫2個生字。

[設計意圖]學生書寫質量高低往往與動筆前的觀察水平相關聯。因此,寫字指導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觀察指導,留足時間讓學生自主觀察,耐心觀察。

篇3:20XX年國培教學設計模板學習心得

20**年國培教學設計模板學習心得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改變的是備課的模式化,只備“課”不備“人”,只備“形”不備“神”,只備結果,不備過程,教師的備課充其量只是教師的“備忘錄”。因此,必須改變傳統備課中的大而全,為新課程理念中的備課少而精。當前,按照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必須沖破傳統的備課形式,要以嶄新的教學設計代替傳統的教案。樹立正確的備課指導思想,樹立“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的價值取向和以課改新理念為出發點的備課觀。這就要求我們把關注點移向學生學習的方法與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身上。讓更多的學生卷入到活躍的學習活動中。教學設計要具有時代性和挑戰性。教學設計要新穎、獨特,具有個性化特點。

一節課的教學思想,它起著指導和統帥教學的作用,有什么樣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教學效果。教師為什么要認真備課。備課,是學校教學工作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的一項艱辛的勞動,還是教師對課堂教學再創造的一項細致工程。所謂“幾番心血一堂課”,就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課備得好壞,不但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益,而且還影響著教學計劃的實施和教育方針的落實,它關系著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說備課既是衡量教師基本功和專業水平的一個標志,又是衡量教師責任感的一把尺子。

我們要不斷地研究、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樹立超前意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

我們都知道提高民族素質是我們辦學的宗旨,更新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所以我們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新的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積極探索最佳育人途徑,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面向現實,樹立科研意識和鉆研創新精神,搞好備課這個關鍵。

教師積極探討教育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要不斷研究教師教學上的問題,探討科學管理方法。促進教師向科研型、學者型教師發展。

有效對策就是提高備課的思維含量,充分發揮教師在備課中的創造性思維,抓好備課的基礎環節。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教師一輩子都在備課?!逼鋵崳瑐浜靡还澱n需花一輩子的努力!是啊,備課-----伴隨我們一生,我們只要心中有愛,不斷積淀,不斷創新,我們的課才能常備常新,享受教學帶給我們的無窮樂趣。所以,我覺得要備好一節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的確,有效備課,優化備課環節對我們教師顯得尤為重要。備課的五步:

1、備好課標?!墩n程標準》是老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明燈,老師在備課之前應該認真的研讀《課程標準》。

2、備好教材。教材是無數專家用心血與經驗編寫而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載體。吃透教材是上好課的一個關鍵因素。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之更加完善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3、備好學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所以老師“教”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的過程??傊?,運籌帷幄,不打無準備之仗。

4、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老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老師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

5、備好教學方案。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問題,設計活動板塊、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臺。為學生提供廣闊思考的空間,設想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使教學過程成為多向交流互動、充滿活力的過程。

總之,我以后的教學工作有非常大的幫助。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從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反思,讓自己有一個更大的提升。我想通過我的反思,可以發現新問題,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與解決辦法,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克服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