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護自救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校園安全隱患。
2、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活動過程:
首先請同學們聽老師講解打架斗毆的性質及危害性
生命權和健康權是人類最基本的權利。生命權和健康權是其它一切權利的基礎。打架斗毆行為嚴重威脅他人的生命與健康,輕者違反校規校紀,嚴重者構成犯罪,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打架斗毆行為可能構成的罪名有兩個:一個是“故意傷害罪”,另一個是“故意殺人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故意傷害罪的定義是: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打架斗毆”是一種典型的故意傷害行為。按照故意傷害的傷害結果,可以把“故意傷害罪”分為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故意傷害至人“重傷”和故意傷害至人“死亡”。法律規定:“14周歲(包括14周歲)以上的人,要對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的后果承擔刑事責任。16周歲(包括16周歲)以上的人,要對故意傷害致人輕傷以上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有的同學可能弄不清楚什么是“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具體包括: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管制、拘役等。打架斗毆等故意傷害行為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嚴重威脅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刑法”規定了較重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134條的規定:犯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這里需要進一步明確的是:聚眾斗毆,不計后果,欲置人于死地的行為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最輕的也要判3~10年。
同學們,生命是脆弱的,決不象電腦游戲和動畫片中的人物那樣,有幾條命;身體被打得變了形還能恢復原狀。打架斗毆行為極易造成他人身體的損傷,某些傷害是不可逆轉的,將給受害者造成終生的遺憾。一旦達到輕傷的標準,加害者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所以,打架斗毆行為既害人又害己。實際上因打架斗毆行為造成他人輕傷或更嚴重損傷的事例屢見不鮮。國家《輕傷鑒定標準》規定了構成輕傷的各種情況。同學們不難看到致人輕傷是多么容易。
通過以上內容大家看到,打架斗毆行為是多么危險。很多因打架斗毆進入監獄的青少年都會說這樣一句話:“我只想教訓一下,沒想到……。”希望這樣的事不要發生在同學身上,一但因為打架斗毆致人重傷或者輕傷,后悔就晚了。
我們不僅要在這方面注意安全,還要注意其他方面的安全,誰來說我們都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學生自由回答,老師對你們所說的進行總結和補充。
一、上下樓梯要注意什么?
1、不要因為趕時間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欄桿。
3、整隊下樓時要與同學保持一定距離。
4、上下樓時不要將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樓道內彎腰拾東西、系鞋帶。
6、上下樓靠右行。
二、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三、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項。
1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如殺蟲劑、鼠藥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2禁止購買用竹簽串起的食物:油反復使用,竹簽容易傷人,食品衛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1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則。
2乘坐公交車注意事項:
a、車停穩后,方能上下車,上下車時注意秩序,不要擁擠。
b、乘車時,要站穩扶牢,不要把身體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時,應該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謹防扒手。
3騎自行車須知
a、要學習了解、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規。
b、保持車況良好,車鈴、剎車齊全有效。
c、行駛中要遵守交通規則,靠右側行車。
d、行駛時要集中思想,不要帶著耳機收聽廣播、音樂。
e、在轉彎時必須看清后面來車,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轉彎、斜行轉彎。
f、對于不同天氣特點,做到安全行車:順風不要借助風勢騎快車;逆風不要低頭猛騎不看路;霧天視線變差要慢速騎行;下雪結冰路滑要扶穩車把;雨天穿戴雨披更要多留心
五、防火安全
1報火警打119電話,要講清地點、單位,說明什么東西著火,火勢怎樣,講清報警人姓名、電話號碼和住址。
2一旦身受火災的威脅,千萬不要驚慌,要冷靜,想辦法離開火場。
3、逃生時,盡量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4不要圍觀消防車,否則既妨礙消防人員工作,也不利于人身安全,應遠離火場。
5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織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庫等)附近玩火、放鞭炮。注意(液化氣)灶的合理使用,用完電熨斗、電爐后應立即拔出插頭。六、用電安全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電常識。
1)認識了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電源。
2)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
3)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電源插頭。
4)使用中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
5)發現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最后我要提醒同學們如果遇到險情,請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119”----火警
“110”----報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報警
小結:總之,我們要學會自我保護,珍愛生命,免受傷害。只有具有科學的自我保護知識與方法,才能減少成長煩惱,抵御各種傷害,從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發展自己,有效地發掘自身潛能,以提高生命的質量。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篇2:自護自救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識,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
2、通過自我參與、自主體驗,掌握一些基本的自助自救技能,機智處理突發傷害事故。
3、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學生的公益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學生自學或請教他人有關安全知識和自護技能。
2、收集有關火災、地震、受陌生人拐騙時的自助自救事例。
2、組織學生排演小品,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3、準備圖片、視頻和歌曲《祝你平安》。
三、活動過程
主持人:同學們,上次班會我們通過《走沂蒙、頌沂蒙》,感受到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但是,生活中還有許多需要我們注意的事情,我們需要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據統計,去年,我國有1.6萬多名中小學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導致非正常死亡;今年全國公安系統在組織開展的6個月的打拐專項行動中,全國共解救被拐賣婦女23085名、被拐賣兒童13284名。同學們們,面對危險和困難,我們該怎么辦?今天,我們要通過學習和練習自護自救的知識,從容地面對危險和挑戰,讓我們與自護相伴,與平安同行!
(一)、“我的方法最管用”――自護能力展示
小品表演《我們去郊游》
(1)事故:效游途中,一位同學不小心擦傷了,怎么辦呢?――現場請同學提出解決辦法。
處理方法:先用鹽水沖洗傷面,再用消毒棉球沾干,而后用碘酒涂擦傷面,再用酒精球涂擦。輕者不必包扎,重者蓋上清毒紗布包扎。包扎最常用方法是把繃帶的尾端對半剪開,而后打結。
小結:外出要必備一些消毒、包扎物品,防患于未然。
(2)發現前方有一位行人不小心碰到一根帶電的電線,怎么辦呢?(小組內討論、演示)
急救辦法:用木棍將觸電者挑開。(要注意,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觸電者的身體,以免傳電;木棍一定要用干燥的。)
評價:在這危急關頭,同學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問題,既救了他人也保護了自己。
(3)(繼續表演):野餐時,一個同學不小心燙傷了手……
處理方法:對輕度的燙傷,可用清潔的油類、醬油或牙膏,涂抹在傷面上。
溫馨提示:對加熱的東西不要貿然用手去端,要墊上手帕或戴上手套小心操作,還要注意周圍的人,別被沖撞到。
(4)天氣太炎熱了,在回家的路上,一位同學發生中暑。
小組內分工合作,評價科學、高效的小組。
救護方法:立即將病人抬到陰涼的地方,讓患者仰臥,解開衣扣,可同時用扇子扇風,幫助散熱。可用清涼油擦患者的太陽穴,也可用涼水輕輕地噴灑。有帶的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喝一小瓶最好。
點評:沉著冷靜,團結合作,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最大限度地幫助受困者。
(5)回到家中,亮亮發現奶奶因煤氣中毒而躺在地上,a同學趕緊沖進去打算撥打屋里的電話叫救護車可以嗎?
學生評議,播放《煤氣泄漏后如何處理》視頻。
搶救方法:將病人立即移到空氣流通的地方,同時打開門窗,解開衣服的扣子,再給病人喝點醋,最后撥打急救電話“120”。
警示:多掌握一些知識,做到科學施救,防止盲目操作造成更大的傷害。
主持人:通過剛才的活動,同學們獻智獻勇,解決了一個個突發事故,展示了我們自護自救的能力。下面我們比賽一下,看看誰掌握的自護自救的知識更多。
(二)、“我的知識最豐富”――自護能力知識競賽
(1)遇到火災要撥打電話――110、119、120
(2)路口的交通指揮信號有哪些――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
(3)如果因不慎,你身上被火燃著,你是順風跑,還是逆風跑
(4)如果你在炒菜時,油鍋突然起火,在你面前放有三種東西:鍋蓋、滅火器和水,你采用哪種方法處理
(5)我的家庭住址和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是――
(6)在公共場所,我經常――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和同學炫耀爸爸媽媽掙錢很多
(三)“我的故事最精彩”――機智自救實例
主持人:同學們都很聰明,在日常生活和面對危險的時候,懂得自我保護、機智處理。下面輕松一下,聽王藝霖同學給我們準備的小故事《放學回家》。聽后,告訴大家你的感受。
(那是一個星期四的下午,放學后我高高興興地往家里走去。當我走到居委會時,看到前面在修路,于是我繞道而行,從另外一條小路走回家。
走著走著,忽然聽見一個聲音:“小妹妹,你放學啦?”“我”抬頭一看,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出現在我的面前。“嗯,放學了。”我隨口回了一句。“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不認識我了嗎?”陌生人笑瞇瞇地對我說。我抬頭看了看他,心里在回憶那些我見過的爸爸的同事,“我這有幾粒好吃的糖給你吃。”說完他拉住我的手,拿出幾粒糖給我。我心里在想,這個人我沒見過呀,他是認錯人還是……。我靈機一動問道:“你也是開卡車的嗎?我爸爸今天開車去哪了?”“對!對!你爸爸開車出去了,叫我來接你”。說完陌生人剝了一粒糖,想往我嘴里塞。“是壞人,我爸爸根本不是開車的。”我心里一下子緊張起來,怎么辦?平時在電視中和報刊雜志上看到過不少壞人騙小孩的案件,今天被我遇見了,怎么辦?他手里的糖肯定有問題,我決不能吃。“我是不吃糖的,難道我爸爸沒和你說過嗎?”我急中生智地說,“噢,我忘了。”陌生人無奈地把糖放進袋里,“我帶你去見你爸爸。”他拉著我的手說道。我慢吞吞地走著,大腦卻在高速運轉著,平時爸爸媽媽教過我很多自救自護的方法,雜志上也有好多這方面的文章。對了,我有辦法了。“每次去爸爸那里,我都會幫爸爸買包煙的,我們去小店買好煙就去爸爸那兒。”我笑嘻嘻地對陌生人說,“那好吧,要快點,你爸爸在等你。”看著他那自以為是的樣子,我不禁暗暗在笑:你上當了。陌生人拉著我的手來到小店,這時,我指著遠處迎面而來的男子說道:“爸爸,你怎么回來了。”一旁的陌生人臉一下子緊張起來,緊緊拉著我的手也突然松開了。我對陌生人說:“爸爸回來了,我們過去吧!”“不、不,我有事先走了。”只見他驚慌失措地說道,然后往后面跑去,一眨眼就不見了蹤影。)(帶學生鼓掌)
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點評:這件事告訴我們一些道理:
放學后及時回家,不要到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
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當遇見壞人時,要保持冷靜,
正確運用自己的智慧與壞人周旋,以做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主持人:學會自我保護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它不但能在必要時給予我們幫助還能令我們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你還知道那些自護自救的故事,課下和同學交流。
(四)“我的方法最有效”――自護方案設計
周末,就我一人在家,小偷撬門扭鎖,我該怎么對付這個壞蛋?
想好后在小組交流,推薦到班級交流。
(五)“我為社會盡力量”――公益活動推廣
主持人:生命是最寶貴的,它也是脆弱的、不堪一擊的。只有具有科學的自我保護知識與方法,才能減少成長煩惱,抵御各種傷害,從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發展自己,有效地發掘自身潛能,以提高生命的質量。當然,科學幫助遇到困難的人,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騰訊公益與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聯合發起“寶貝回家關愛行動”,希望借助微博,幫助走失、被拐、流浪兒童早日回到父母身邊,同時呼吁網友見到街頭乞討的兒童時請拍照或錄像,連同時間、詳細地點等發布到寶貝回家公益網站
一條微博,也許就能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奇跡從我們開始!
播放歌曲《祝你平安》宣布班會結束。
四、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