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粽子文化節活動策劃方案

粽子文化節活動策劃方案

2024-07-31 閱讀 7464

一、時間:

  x年06月03日至07日(農歷五月初二至初六);

二、地點:

  x廣場、體育路、沿江路;

三、活動主題:

  “品味道,萬粽風情”---幸福的味道;

四、活動目的:

  全面展現和宣傳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和dg美食特色文化,打造頗具特色的粽子文化和人文景觀。同時結合中外美食文化和展會元素,進一步挖掘和提升傳統文化和美食文化的底蘊和品味,增強和擴大其吸引力和影響力,從而開拓美食文化新的商機、詮釋傳統文化新的內涵。

五、圍繞主題展開:

  整個活動在結合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同時,主要圍繞“幸福的味道”這一別開生面的主題而展現多姿多彩的形式。要想從“品道、嘗粽子”中品味到“幸福的味道”,就必須從幸福的內涵和糸數入手。據相關學者研究得出,幸福的內涵主要體現為如下幾方面:物質生活的豐富、精神生活的愉悅、社會環境的協調、自然環境的融洽、人際關系的和諧、生活環境的安全、自我身心的健康、醫療衛生的保障、政治參與的自由、人生價值的體現等十個方面。故在此次活動中,結合傳統元素和幸福要素,從各個方面通過不同的手法、靜動態視角對“幸福的味道”進行淺入深出的闡述和抒發。

六、活動具體特色方案:

  一)展區構成

  1、展棚總體布局:結合濟川廣場、體育路、沿江路的地理環境和我國傳統文化要素,展棚總體形式應打破中規中矩的呆板模式,而要積極賦予動感之形和生命之勢。粽子節自然離不開傳統端午文化中的“龍文化”,故在濟川廣場的展棚要以“雙龍戲珠”的形式表現出來,體育路和沿江路則以“游龍擺尾”的形式傳達出來。

  龍具有圖騰的基本特征,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圖騰之神。“雙龍戲珠”是喜慶祥和及歡騰之勢的象征(表現形式:展棚是長形的,便以對稱狀設在左右兩邊,上為降龍,下為升龍,火珠擺在中間(以棕子模型為火珠);“游龍擺尾”主要是騰空活躍、健美柔曲的生命象征(表現形式:呈現出騰云駕霧、活潑柔美的生靈形象。(體現了人文景觀和諧的幸福之味)

  2、展位門面布置:各展位的門楣做成“棕子門”(由廣告設計師形象創意設計)。“粽子門”既體現與粽子相關的特色創意,又體現出傳統文化中端午節慶時人們在自家門口掛艾葉、蒲昌的風俗習性。使這一傳統要素在歷史的輪回中自然再現,傳承了中華文化奇葩中的精髓將生生不息、源遠流長。具體表現形式:在每個展位上掛艾葉和蒲昌,將艾葉剪為虎形裝,懸于門中,用菖蒲削成劍形,插在門楣上,均有驅魔祛邪之神效。(體現了自然環境融洽的幸福之味)。

  3、屏風長廊規劃:張貼中國粽文化的相關圖像、dg歷史文化圖像、水鄉風情圖像、嶺南傳統文化圖像、本土民俗風情的圖畫等,讓整個粽子文化和美食文化有個較為全面而生動的演繹。達到水乳交融、渾然一成的感觀效果和心靈撞擊效能(體現了人文景觀與社會環境融洽的幸福之味)。

  二)具體活動

  1、粽子展示博物館:在活動現場構建一個情趣萬種、富有特色的“粽子博特物館”,主要陳列“道粽”的相關形狀,同時展示海外和全國各地頗具有特色的粽子(粽子可以是實物或形象模型),標明每個棕子的名稱和歷史淵源,以及它的特征和風味。這樣可以催發人們的獵奇和欣賞之心,匯聚眾多的人氣及商業氛圍,又與主題萬“粽”風情相符合,讓眾多不同種類粽子竟相斗艷、相互媲美。既豐富了粽子萬千風情的深刻內涵,又讓人們大飽眼福,于欣喜之情中了解粽子的類型和風情,從而取得思想知識上的豐富和心靈感觀上的愉悅。(體現了精神生活愉悅的幸福之味)

  2、火熱粽子舞:結合道民俗舞蹈“麒麟引鳳”和苗家“竹排舞”的各自特色和元素,編排一套簡潔實操的粽子舞,由相關人員現場教習,讓眾多的現場人們共同參與演練。從而產生和諧互動的效果,這既讓們在激情四射的跳躍中體驗到舞蹈的樂趣,又讓人們真切地體味到與粽文化相關的傳統文化和人際關糸和諧相處的深刻內涵。(體現了人際關系和諧的幸福之味)

  3、艾茶、艾浴體驗館: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的作用,有平喘、鎮咳及祛痰之作用。而六月似火、瘴毒肆憚,艾茶將成為最佳飲品,構成體驗館讓人們免費啜飲艾茶,既可以解人們燥熱之渴,又可以為人們驅毒祛邪。同時,用艾水免費給人們泡腳或洗手,可以防止病毒侵害、有益身心健康。此活動既可以匯聚人氣,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粽子文化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多多益善的好處,同時又讓粽子文化及端午文化中跟艾葉相關的歷史傳統元素,在新時代中得到進一步的傳承和演繹(體現了自我身心健康的幸福之味)

  4、給孩童送香囊:在南方五六月的端午時分,均有給小孩掛香囊的風俗,香囊既精致美觀,其藥效又有驅邪避瘟之效。給孩童送香囊,讓其佩戴,既有極強的審美效果和藥效保障作用,又是傳統優良習俗在現實生活的繼承與發揚。由于其免費發放性又會匯聚極大的人氣,增添新的商機,孩童們在體驗香囊美感和藥效作用的同時,更是對新時代醫療衛生有效保障的肯定和信任。(體現了醫療衛生保障的幸福之味)。

  5、“屈原”發粽子:表現形式為一人扮作屈原,穿楚服、佩大夫劍、騎高大白馬,由一馬僮牽引、一衛士護駕,在濟川廣場上派發香粽(粽子可以是實物,也可以為飾品),每個粽子上要有“愛國愛民”的字樣,同時在“屈原”身后的馬脊上置一個讓人們反映國計民生的“建議箱”,這一活動既體現出當地人民政府以屈原的愛國情操為楷模,又體現出當地人民政府廣開言路、吸諍納諫的民本思想。讓愛國為民的高尚品格得以烽火傳承,又體現出平頭百姓言論自由、參與政治的平等民主思想,從而促進社會整個政治氛圍邁向和諧和穩定。(體現了政治參與自由的幸福之味)

  6、粽子擂臺賽----現場比武:以一定的方式手法現場表演包粽,并進行現場賽(體現了精神生活愉悅及實現人生價值的幸福之味)。

  7、現場煮粽館:粽子是中國歷史文化上積淀最深厚的食品之一,先祖們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注水入中,然后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或加溫,煨煮粽子。可以現場模擬此法,既古色古香,讓傳統文化的優良元素得以繼承發揚,又吸引了人們的新鮮好奇之感,既感染了傳統粽文化的細膩激情之處,又體驗到了煮粽吃粽時的那份快樂和喜悅。(體現了物質生活豐富的幸福之味和精神生活愉悅的幸福之味)

  8、愛心損贈儀式:1、由領導和相關人士給老人損贈粽子,2、開展“萬粽風情萬種情”的愛心損贈活動,即聯合紅十字會,設立一個給失學兒童、殘疾之人、貧困地區的溫情傳遞、愛心惠贈的捐贈箱,讓人們在欣賞品嘗粽子的同時,把善意和愛心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令他們在真誠的付出當中,體驗到一種言猶味盡、舒暢輕松的快樂和幸福。(體現了人生價值體現的幸福之味)

  9、展現“百粽宴”:此百粽宴是指用古典的藝術形式展現歷史有關粽子文化的寓言傳說、人物俚語、詩詞字幅,讓人們全身心地感受到中國上下數千年中所沉淀出來那種厚重而韻致的粽子文化,同時配以古箏或古琴之場,古箏和古琴,由人著古裝現場演奏為最佳,這樣既讓人們從聽覺、視覺等各方面深深地感受到濃濃的粽文化氣勢,又具有深深地觀賞品味之美,讓人有流連忘返、賞心悅目之感。(體現精神生活愉悅的幸福之味)

  10、現場出展模型:包括屈原像、大粽子、艾葉狀等各具特色的模式,讓行人在觸覺上體味到粽文化的內涵,同時以絕對的安全糸數保證人們坐騎其上或倚仗其旁,拍照和玩耍時,都不存在絲毫的危險,這讓人們歡欣拍照或盡情玩耍時,從心靈深處感覺到一份安全和輕松。(體現了生活環境安全的幸福之味)

  11、拜屈子、唱歌曲儀式:以古典形式祭拜屈原,同時讓孩子們(由政府組織當地小學生或中學生)現場演唱有關愛國歌曲,讓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深深地根植到祖國的下一代,從而讓孩子們從小感染和接受到優良的愛國主義教育,積極樹立起愛國主義高尚情操,也體現了當地政府關心教育、熱愛教育、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濃厚的政治色彩。(體現了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的幸福之味)

  12、民俗物品的展出、民間藝人現場表演(體現了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精神生活渾然天成的幸福之味。

篇2:文化節活動方案四篇

本文目錄文化節活動方案大學生社團文化節活動方案電大校園文化節活動方案中學寢室文化節活動方案

為全面弘揚美岱召三娘子文化,豐富敕勒川文化內涵,打造金杏節慶品牌,充分展示我旗美麗的自然風光、厚重的人文歷史、和諧的民族文化,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全面提升美岱召旅游品牌知名度,擴大土右旗影響力,決定舉辦土右旗第五屆三娘子旅游文化節暨第四屆中國?金杏節。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活動時間、地點及內容

(一)活動時間

*年6月20日(農歷五月十三)―6月26日(農歷五月十九)結束,為期7天。

(二)活動地點

土右旗美岱召歷史人文景區、美岱召鎮美岱召村、溝門鎮水澗溝生態園、敕勒川國際大酒店。

(三)活動內容

1、開幕式暨東萬佛殿落成慶典

(1)時間:*年6月20日上午9:00―12:00時

(2)地點:美岱召廣場

(3)責任單位:美岱召鎮

(4)責任人:云允聲

2、旅游宣傳推介活動

(1)時間:*年6月20日

(2)地點:美岱召村、佳禾會館、敕勒川國際大酒店、敕勒川博物館

(3)責任單位:旗旅游局

(4)責任人:張建軍

3、文藝活動

(1)晉劇團演出

①時間:*年6月20日―6月25日(6月20日―24日下午、晚上各1場,6月25日下午1場)

②地點:美岱召廣場戲臺

③責任單位:美岱召鎮

④責任人:云允聲

(2)土右旗二人臺藝術團演出

①時間:*年6月20日上午,6月25日―6月26日晚(6月25日晚上1場,6月26日下午、晚上各1場)。

②地點:美岱召廣場戲臺

③責任單位:旗文廣局

④責任人:劉瑞祥、周濤

(3)敕勒情韻書畫作品交流和義賣活動

①時間:*年6月20日―6月21日(每日下午)

②地點:美岱召廣場

③責任單位:旗文廣局

④責任人:劉瑞祥、周濤

(4)送電影下鄉活動

①時間:*年6月20日―6月26日晚

②地點:美岱召村

③責任單位:旗文廣局

④責任人:劉瑞祥、賈文峰

4、美岱召五月十三傳統廟會

(1)時間:*年6月20日―*年6月26日

(2)地點:美岱召廟及廣場

(3)責任單位:美岱召鎮、民宗局、旗文物管理所

(4)責任人:云允聲、王猛、賀小軍

5、大型物資交流會

(1)時間:*年6月20日―6月26日

(2)地點:美岱召廣場

(3)責任單位:美岱召鎮、旗城管執法大隊

(4)責任人:云允聲、馬天水

6、閉幕式

(1)時間:*年6月26日

(2)地點:美岱召廣場

(3)責任單位:旗文廣局、美岱召鎮

(4)責任人:劉瑞祥、云允聲

大學生社團文化節活動方案文化節活動方案(2)|返回目錄

活動名稱:第八屆大學生社團文化節

活動時間:*年月-月

活動參與對象:全校學生及學生社團

主辦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會

協辦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學生社團

活動主題:繽紛社團,七彩生活

活動形式:以多個社團合作形式在校園內舉行大型文化活動為基礎的社團文化節開幕式+主題活動板塊+文化節閉幕式形式

活動目的: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織,各類社團的匯集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廣泛的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因此,秉著服務社團,服務廣大同學,宣傳奧運,打造良好的文化學習風氣的宗旨,我們學生會將以社團文化節這個契機為我校創造一片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第一篇章:社團文化節開幕式

第八屆社團文化節開幕式策劃書

活動名稱:第八屆社團文化節開幕式

活動開始時間:*年

活動地點:霍林河籃球場

活動參與對象:全院學生及學生社團

主辦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校學生會社團部

協辦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學生社團

活動形式:文化節由社團文化節文化節前奏之社團大講堂、社團文化節開幕式、社團文化節主題板塊、社團文化節閉幕式構成

活動目的:秉著服務社團,服務廣大同學的宗旨,借文化節開幕之際為同學們帶來一場展現奧運精神,理工風采、社團文化的盛宴。

一、宣傳方案:

1.開幕式圖標:

在四月之前由美術協會等單位負責征集文化月圖標,要求圖標象征意義積極向上,反映社團人精神面貌。

2.海報(60張)

四月之前完成海報宣傳的設計方案,貼于各個學生宿舍樓下的黑板和海報宣傳欄上,內容需反應出社團文化節開幕及所有社團名稱(開幕式兩星期前)

3.橫幅(6條)

升升園區、南湖、東院、西院各一條,鑒湖兩條(開幕式兩星期前)

內容:武漢理工大學第八屆社團文化節開幕

4.幕布(1副)

掛在鑒主教學樓前的臺階前,作為舞臺背景,大小以舞臺待定

5.校園媒體及其他媒體宣傳

聯系校內媒體(理工青年,校報)開辟“第八屆社團文化月”專欄。校園廣播跟蹤報道活動情況,同時聯系楚天都市報、湖北電視臺校園新聞等

6.dv和攝影

由這兩個協會組成宣傳小組對文化月進行全程的拍攝,制作文化月合輯

7.社團宣傳賀卡及宣傳單、

宣傳賀卡包括社團部、社團發展情況簡介等內容,于開幕式當天發放

宣傳單包括社團文化節規劃、參與社團等,于開幕式前3-5天與各個園區發放

8.學院、社團聯合宣傳

1、請各個協會發動會員進行開幕式及社團文化月活動的介紹,從而起到宣傳作用9.請帖(含節目單)

學校各職能部門領導,各媒體單位

一、社團文化節揭幕儀式

活動時間:上午10點

活動地點:

活動流程:1、主持人介紹文化節,邀請嘉賓致辭宣布文化節開幕。

2、主持人宣布文化節揭幕活動啟動

3、以美術協會的奧運百米畫卷及路過文學社的中國文學薈萃展為依托進入社團文化節。

二.準備方案

1.參加人員:

(1)到場嘉賓:大學校領導

(2)表演單位:大學各個社團

(3)籌備單位:大學校學生會社團部

2.活動準備:

1、文化節圖標、橫幅、幕布、海報、文化節宣傳賀卡、宣傳板、請帖。

2、攝影、dv宣傳、資料收集工作小組

3.環形氣球、花、禮炮等增加氣氛的工具。

4.美術協會百米畫卷的布置以及參畫人員安排

5.各社團、各學院的宣傳組織

3.嘉賓席布置:

1.環形氣球以及嘉賓席前花盆的布置

2.嘉賓席桌椅、卡片、桌布、飲用水、文化節宣傳卡片擺放

3.音響等設備的搬運和擺放

第二篇章:社團文化月主題活動

宣傳方案:

1.海報(200張)

文化月活動共分為三大板塊,每個板塊開始前一周(至少提前3天)開始張貼海報宣傳,內容以該板塊內容為主,同時凸顯出文化節整體主題。

2、媒體宣傳

在學校各網絡媒體進行開幕式大型社團秀的介紹(理工青年,學工廣場,新聞經緯、學生會網站),并且邀請校外較有影響力的媒體,如楚天都市報等。

3、學院宣傳

在每個學院內發放社團文化節活動宣傳資料,內容包括相應板塊的主題,主要活動的詳細資料。

4、社團聯合宣傳請各個協會發動會員進行開幕式及社團文化月活動的介紹,從而起到宣傳作用

5、dv和攝影

由這兩個協會組成宣傳小組對文化月進行全程的拍攝,制作文化月合輯

前期準備:

1、宣傳資料:

(1)海報由美術協會負責,按照文化節三個進程來制作,共四種類型:在文化節開幕前對文化節整體宣傳,在文化節進行過程中對三個板塊分別宣傳。

(2)各社團要在文化節開幕前列出文化節期間詳細的活動清單

(3)由原點文學社和路過文學社撰寫制作文化節宣傳資料

2、媒體準備

(1)dv和攝影兩個協會要集合兩個社團的全部精英力量后統一分組,根據活動數量分成若干組,對文化節全程進行宣傳。

(2)提前與校內外媒體聯系,詳細介紹活動進程

活動流程

第一板塊:奧運項目,投其所好

一、運動氣息,激蕩理工

活動形式:棋術協會鑒湖旁開展棋術賽事、武術協會、輪滑協會鑒主附近進行常規訓練及活動展。

主辦單位:棋術協會、武術協會、輪滑協會

活動目的:提供更多活動平臺,為我校同學豐富文化生活。

二、焦聚中華,溝通無限

活動形式:美語之路、英語協會、日語協會、法語協會聯合舉辦校學生會英語角特色活動―溝通無限外語角及外語晨讀活動。

主辦單位:美語之路、英語協會、日語協會、法語協會

活動目的:為了迎接奧運,宣傳奧運,為奧運到來做好語言溝通方面準備,在校園中掀起外語學習的熱潮,號召大家學習外語。

三、whereamazinghappens―激情籃球

活動形式:為我校愛好籃球的同學提供一個平臺,舉辦校園趣味籃球賽,各個社團以本社團名報名參與,最后決賽會長必須參賽。

主辦單位:籃球協會

活動目的:為宣揚奧運精神,呼吁我校同學為我國男籃在奧運中的表現加油,充分發揮會長的影響力,吸引會員參與。

備注:其它社團,特別是體育類社團各自開展反應自身特色的與奧運相關的活動。

第二板塊:文化愉悅,啟迪智慧

一、美的視角,社團攝影展

活動形式:攝影協會相應攝影展及“文化節”為主題攝影比賽

主辦單位:攝影協會

活動目的:通過社團文化節良好氛圍,鍛煉攝影愛好者捕捉精彩瞬間的觀察力以及相應的攝影技能,同時進行文化節的更廣泛的傳播與滲透。

二、關注軍事,保家衛國

活動形式:軍事知識競賽

主辦單位:校武裝部,軍事協會

活動目的:社團在豐富校園文化的同時,進行更多的文化比拼與傳播,凸顯我校社團在傳播文化與競技中對于智慧啟迪的作用。三、社團之家,共同環保

活動形式:環保宣傳,清潔理工,環保協會主辦,自行車,美術協會等協會合辦的主題活動,進行環保宣傳。除環保展外,美術協會展示20米長關于奧運畫卷,其它協會按既定路線進行環保宣傳。

主辦單位:環保協會、美術協會等

活動目的:創造理工大學環保、清潔理工氛圍,提高理工大學生環境意識,并吸引他們參與奧運環保中來。

四、文蘊藝術、話劇薈萃

活動形式:話劇專場

主辦單位:大學生藝術團

活動目的:為了豐富大學生文化生活,通過藝術團展示話劇藝術魅力,繁榮理工大藝術文化。

第三板塊:探索發現,理工底蘊

一、科技時尚,計算機當仁不讓

活動形式:計算機網頁設計、flash制作大賽

主辦單位:計算機學院學生會,計算機協會

活動目的:社團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結合我校理工特色,凸顯社團在技能、學術方面積極推動作用

二、爭鋒相對,透析學術

活動形式:案例分析大賽

主辦單位:武漢理工大學團委、管理學院分團委

承辦單位:未來管理者協會、市場營銷協會

活動目的:通過社團活動,進一步探索專業和課程的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升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崗位技能,促進學以致用。

三、實戰演習,求是拓新

活動形式:模擬法庭

主辦單位:法律協會

活動目的:通過模擬法庭的實戰形式,使廣大對法律有興趣的同學的學習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參與者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從而培養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三篇章:社團文化節閉幕式

第八屆社團文化節閉幕式策劃書

活動名稱:第八屆社團文化節閉幕式

活動開始時間:*年

活動地點:西院大禮堂

活動參與對象:全校學生及學生社團

主辦單位:武漢理工大學校學生會社團部

協辦單位:武漢理工大學學生社團

活動形式:社團文化節閉幕式,社團工作述職報告,社團文化節總結,社團會長換屆儀式。

活動目的: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織,各類社團的匯集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廣泛的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因此,秉著服務社團,服務廣大同學的宗旨,我們學生會將以社團文化節閉幕式這個契機進行社團工作宏觀總結以及會長換屆。

宣傳方案:

1.海報(60張)

四月之前完成海報宣傳的設計方案,貼于各個學生宿舍樓下的黑板和海報宣傳欄上,內容需反應出社團文化節開幕及所有社團名稱

2.橫幅(6條)

升升園區、南湖、東院、西院各一條,鑒湖兩條

3.幕布(1副)

掛在鑒主教學樓前的臺階前,作為舞臺背景,大小以舞臺待定

4.校園媒體及其他媒體宣傳

聯系校內媒體(理工青年,校報)開辟“第八屆社團文化月”專欄。校園廣播跟蹤報道活動情況,同時聯系楚天都市報、湖北電視臺校園新聞等

5.dv和攝影

由這兩個協會組成宣傳小組對文化月進行全程的拍攝,制作文化月合輯

6.社團宣傳賀卡

宣傳賀卡包括社團部、社團發展情況簡介等內容,于閉幕式當天發放

7.文化月活動介紹展板

各個協會制作本協會文化月活動介紹展板(包括:活動的內容、時間、地點),擺放在個協會的展示區外。社團部制作總體介紹展板,擺放在西園大禮堂主干道上。

8.學校宣傳媒體、社團聯合宣傳

1、請各個協會發動會員進行開幕式及社團文化月活動的介紹,從而起到宣傳作用

2、各教學樓滾動播放文化節信息

9.請帖(含節目單)

學校各職能部門,各學院黨委,團委書記,其他高校社團聯代表,楚天都市報,武漢晚報(還要聯系紅十會,處理愛心捐助的善款)

10.文化節閉幕式門票發放

以愛心捐助的形式發放門票,在門票發放處擺上愛心捐款箱和宣傳海報,主要以全國重災區受災情況為主,突出愛心活動的意義,因此無論捐助多少,都給同學發放門票,但門票數量有限,發完為止

一、準備方案

1、參加人員

(1)到場嘉賓:武漢理工大學校領導,其他高校社團聯合會負責人(社團干事一對一聯系接待,到場嘉賓簽到)

(2)表演單位:武漢理工大學各個社團,校大學生藝術團,兄弟院校優秀社團

(3)籌備單位:武漢理工大學校學生會社團部

2、活動準備:

1、幕布、海報、門票、請帖、節目單、會長聘書制作。

2、攝影、dv宣傳、海報制作、資料收集工作小組

3、禮炮、金粉,絲帶(系在工作人員的手臂上以示區別,比配帶工作證有特點),彩帶等增加氣氛的工具,氣球300個,愛心箱,災區的宣傳海報

4、攝影協會“社團文化節”主題活動照片展布置

5、各個協會簡介宣傳架擺放

6、投影儀、文化節ppt制作

7、禮儀隊

8、嘉賓席、觀眾席布置,演講桌的設置

9、音樂盤刻錄

10、化妝師邀請11、各個協會攜帶會旗喝彩準備

篇3:粽子文化節活動策劃方案

一、時間:

  x年06月03日至07日(農歷五月初二至初六);

二、地點:

  x廣場、體育路、沿江路;

三、活動主題:

  “品味道,萬粽風情”---幸福的味道;

四、活動目的:

  全面展現和宣傳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和dg美食特色文化,打造頗具特色的粽子文化和人文景觀。同時結合中外美食文化和展會元素,進一步挖掘和提升傳統文化和美食文化的底蘊和品味,增強和擴大其吸引力和影響力,從而開拓美食文化新的商機、詮釋傳統文化新的內涵。

五、圍繞主題展開:

  整個活動在結合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同時,主要圍繞“幸福的味道”這一別開生面的主題而展現多姿多彩的形式。要想從“品道、嘗粽子”中品味到“幸福的味道”,就必須從幸福的內涵和糸數入手。據相關學者研究得出,幸福的內涵主要體現為如下幾方面:物質生活的豐富、精神生活的愉悅、社會環境的協調、自然環境的融洽、人際關系的和諧、生活環境的安全、自我身心的健康、醫療衛生的保障、政治參與的自由、人生價值的體現等十個方面。故在此次活動中,結合傳統元素和幸福要素,從各個方面通過不同的手法、靜動態視角對“幸福的味道”進行淺入深出的闡述和抒發。

六、活動具體特色方案:

  一)展區構成

  1、展棚總體布局:結合濟川廣場、體育路、沿江路的地理環境和我國傳統文化要素,展棚總體形式應打破中規中矩的呆板模式,而要積極賦予動感之形和生命之勢。粽子節自然離不開傳統端午文化中的“龍文化”,故在濟川廣場的展棚要以“雙龍戲珠”的形式表現出來,體育路和沿江路則以“游龍擺尾”的形式傳達出來。

  龍具有圖騰的基本特征,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圖騰之神。“雙龍戲珠”是喜慶祥和及歡騰之勢的象征(表現形式:展棚是長形的,便以對稱狀設在左右兩邊,上為降龍,下為升龍,火珠擺在中間(以棕子模型為火珠);“游龍擺尾”主要是騰空活躍、健美柔曲的生命象征(表現形式:呈現出騰云駕霧、活潑柔美的生靈形象。(體現了人文景觀和諧的幸福之味)

  2、展位門面布置:各展位的門楣做成“棕子門”(由廣告設計師形象創意設計)。“粽子門”既體現與粽子相關的特色創意,又體現出傳統文化中端午節慶時人們在自家門口掛艾葉、蒲昌的風俗習性。使這一傳統要素在歷史的輪回中自然再現,傳承了中華文化奇葩中的精髓將生生不息、源遠流長。具體表現形式:在每個展位上掛艾葉和蒲昌,將艾葉剪為虎形裝,懸于門中,用菖蒲削成劍形,插在門楣上,均有驅魔祛邪之神效。(體現了自然環境融洽的幸福之味)。

  3、屏風長廊規劃:張貼中國粽文化的相關圖像、dg歷史文化圖像、水鄉風情圖像、嶺南傳統文化圖像、本土民俗風情的圖畫等,讓整個粽子文化和美食文化有個較為全面而生動的演繹。達到水乳交融、渾然一成的感觀效果和心靈撞擊效能(體現了人文景觀與社會環境融洽的幸福之味)。

  二)具體活動

  1、粽子展示博物館:在活動現場構建一個情趣萬種、富有特色的“粽子博特物館”,主要陳列“道粽”的相關形狀,同時展示海外和全國各地頗具有特色的粽子(粽子可以是實物或形象模型),標明每個棕子的名稱和歷史淵源,以及它的特征和風味。這樣可以催發人們的獵奇和欣賞之心,匯聚眾多的人氣及商業氛圍,又與主題萬“粽”風情相符合,讓眾多不同種類粽子竟相斗艷、相互媲美。既豐富了粽子萬千風情的深刻內涵,又讓人們大飽眼福,于欣喜之情中了解粽子的類型和風情,從而取得思想知識上的豐富和心靈感觀上的愉悅。(體現了精神生活愉悅的幸福之味)

  2、火熱粽子舞:結合道民俗舞蹈“麒麟引鳳”和苗家“竹排舞”的各自特色和元素,編排一套簡潔實操的粽子舞,由相關人員現場教習,讓眾多的現場人們共同參與演練。從而產生和諧互動的效果,這既讓們在激情四射的跳躍中體驗到舞蹈的樂趣,又讓人們真切地體味到與粽文化相關的傳統文化和人際關糸和諧相處的深刻內涵。(體現了人際關系和諧的幸福之味)

  3、艾茶、艾浴體驗館: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的作用,有平喘、鎮咳及祛痰之作用。而六月似火、瘴毒肆憚,艾茶將成為最佳飲品,構成體驗館讓人們免費啜飲艾茶,既可以解人們燥熱之渴,又可以為人們驅毒祛邪。同時,用艾水免費給人們泡腳或洗手,可以防止病毒侵害、有益身心健康。此活動既可以匯聚人氣,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粽子文化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多多益善的好處,同時又讓粽子文化及端午文化中跟艾葉相關的歷史傳統元素,在新時代中得到進一步的傳承和演繹(體現了自我身心健康的幸福之味)

  4、給孩童送香囊:在南方五六月的端午時分,均有給小孩掛香囊的風俗,香囊既精致美觀,其藥效又有驅邪避瘟之效。給孩童送香囊,讓其佩戴,既有極強的審美效果和藥效保障作用,又是傳統優良習俗在現實生活的繼承與發揚。由于其免費發放性又會匯聚極大的人氣,增添新的商機,孩童們在體驗香囊美感和藥效作用的同時,更是對新時代醫療衛生有效保障的肯定和信任。(體現了醫療衛生保障的幸福之味)。

  5、“屈原”發粽子:表現形式為一人扮作屈原,穿楚服、佩大夫劍、騎高大白馬,由一馬僮牽引、一衛士護駕,在濟川廣場上派發香粽(粽子可以是實物,也可以為飾品),每個粽子上要有“愛國愛民”的字樣,同時在“屈原”身后的馬脊上置一個讓人們反映國計民生的“建議箱”,這一活動既體現出當地人民政府以屈原的愛國情操為楷模,又體現出當地人民政府廣開言路、吸諍納諫的民本思想。讓愛國為民的高尚品格得以烽火傳承,又體現出平頭百姓言論自由、參與政治的平等民主思想,從而促進社會整個政治氛圍邁向和諧和穩定。(體現了政治參與自由的幸福之味)

  6、粽子擂臺賽----現場比武:以一定的方式手法現場表演包粽,并進行現場賽(體現了精神生活愉悅及實現人生價值的幸福之味)。

  7、現場煮粽館:粽子是中國歷史文化上積淀最深厚的食品之一,先祖們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注水入中,然后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或加溫,煨煮粽子。可以現場模擬此法,既古色古香,讓傳統文化的優良元素得以繼承發揚,又吸引了人們的新鮮好奇之感,既感染了傳統粽文化的細膩激情之處,又體驗到了煮粽吃粽時的那份快樂和喜悅。(體現了物質生活豐富的幸福之味和精神生活愉悅的幸福之味)

  8、愛心損贈儀式:1、由領導和相關人士給老人損贈粽子,2、開展“萬粽風情萬種情”的愛心損贈活動,即聯合紅十字會,設立一個給失學兒童、殘疾之人、貧困地區的溫情傳遞、愛心惠贈的捐贈箱,讓人們在欣賞品嘗粽子的同時,把善意和愛心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令他們在真誠的付出當中,體驗到一種言猶味盡、舒暢輕松的快樂和幸福。(體現了人生價值體現的幸福之味)

  9、展現“百粽宴”:此百粽宴是指用古典的藝術形式展現歷史有關粽子文化的寓言傳說、人物俚語、詩詞字幅,讓人們全身心地感受到中國上下數千年中所沉淀出來那種厚重而韻致的粽子文化,同時配以古箏或古琴之場,古箏和古琴,由人著古裝現場演奏為最佳,這樣既讓人們從聽覺、視覺等各方面深深地感受到濃濃的粽文化氣勢,又具有深深地觀賞品味之美,讓人有流連忘返、賞心悅目之感。(體現精神生活愉悅的幸福之味)

  10、現場出展模型:包括屈原像、大粽子、艾葉狀等各具特色的模式,讓行人在觸覺上體味到粽文化的內涵,同時以絕對的安全糸數保證人們坐騎其上或倚仗其旁,拍照和玩耍時,都不存在絲毫的危險,這讓人們歡欣拍照或盡情玩耍時,從心靈深處感覺到一份安全和輕松。(體現了生活環境安全的幸福之味)

  11、拜屈子、唱歌曲儀式:以古典形式祭拜屈原,同時讓孩子們(由政府組織當地小學生或中學生)現場演唱有關愛國歌曲,讓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深深地根植到祖國的下一代,從而讓孩子們從小感染和接受到優良的愛國主義教育,積極樹立起愛國主義高尚情操,也體現了當地政府關心教育、熱愛教育、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濃厚的政治色彩。(體現了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的幸福之味)

  12、民俗物品的展出、民間藝人現場表演(體現了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精神生活渾然天成的幸福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