盞盞河燈情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
放河燈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本次江西應科青協舉辦“清明放河燈會”,旨在繼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把你對故人的思念寄于小小的河燈上。
二、活動時間:星期5晚7:30
三、活動地點:黃金廣場邊
四、活動流程:
1、活動前期工作:
(1).前期策劃書準備,宣傳(網絡宣傳、海報宣傳、理事通知等)
(2).安排值班人員對前來咨詢報名的同學進行解答與登記
(3).安排人員考察適合放河燈的地點
2、活動中工作安排:
(1).活動定于7:30準時于大學生活動中心集合,由負責人帶領前往目地的
(2).到達目的地,安排同學于草坪處坐下,由會長講解,清明節放河燈的背景及意義
(3).各同學自由書寫自己的愿望,并由會長點燃第一盞河燈,各同學再陸續點燃。放入河中,并默念自己愿望
3、活動后期工作:
(1).帶領同學有秩序返回,注意安全
(2).干部書寫活動總結,于下次例會前上交
五、活動注意事項:
(1).宣傳時注明自制河燈,對不會做的同學,安排值班人員進行指導
(2).活動強調安全,并保證活動秩序
六、活動預算:
彩紙,蠟燭按實際情況預定20元以內
七、活動人員安排:
青年志愿者協會
*年3月25日
盞盞河燈照我心――志愿者在行動
放河燈(也常寫為放“荷燈”),是華夏民族傳統習俗,用以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它流行于漢、蒙古、達斡爾、彝、白、納西、苗、侗、布依、壯、土家族地區,各地在三月三、七巧節、中秋節晚上水邊,常放河燈。
道教、佛教在夏歷(農歷)七月十五(也稱七月半,鬼節,中元節,盂蘭盆節)舉行宗教節日時也放河燈,一般人誤為放河燈是宗教活動。
實際上,放河燈民俗起源甚早。
原始社會,限于對大自然認識的局限,較長時間,人們認為火是萬物之源,成為頂禮膜拜的圖騰,吉祥溫暖的象征,戰勝寒冷饑餓的神靈。漁獵時代,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為小船,放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及燈籠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這一習俗至今仍在臺灣、福建、廣東漁民中流行,叫彩船燈。奴隸社會的公元前11世紀周代,周公輔佐武王卜成洛邑,在曲水設宴慶祝,“流水泛酒”,“羽觴隨波流”,夜以日續,放酒杯的盞上點燈,曲觴流杯演變的燈酒逐波。春秋時代的《詩經》,記載了秦洧兩水秉燭招魂續魄、執蘭除兇的民俗。奴隸社會是侵略鄰國、戰爭不斷的社會,用船載火攻城摧寨時,對陣亡將士水葬,船筏置鮮花燃燈已成慣例。周代八月十五有以火迎寒即圍篝火歌舞活動,“舉燈蟾魄圓”。晉代在每年月亮最圓最亮之夜,“縱情玩月、火燭竟宵”、“載船玩月”。這些活動,比漢代出現的道教、漢晉傳入我國的佛教都早。
民間的悼念親人祭奠,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進行。漢晉以后,宗教影響日益擴大。南北朝梁武帝崇拜佛教,倡導辦水陸法會,僧人在放生池放河燈。唐肅宗于759年詔天下設放生池81所。北宋真宗在1016年定佛誕日為放生日,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屆時舉燈玩月,放河笙歌,“僧尼道俗盆養供佛”。宋代道教得到提倡,規定中元節各地燃河燈、濟孤魂、放焰口、演目連戲,不少詩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燈歡騰的詩篇。此后,放河燈在七月半舉行并隨道教、佛教傳播而流行全國。這一天,人們在家設酒饌、燒紙錢祭祖,到寺廟、道觀參加放河燈等法事或道場活動。
一些地區放河燈不限于七月半,三月三歌節、鍋莊節、上巳節、三月節,也放河燈。姑娘少女對這個習俗特別鐘愛,往往在節日夜,自制小燈籠寫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愿順水飄流。
夏歷七月初七,是民間鵲橋會節日,又叫情人節、女兒節,人們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鵲橋,便在人間河流放燈,讓牛郎認路快步與織女相會。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詩文中有此記載。
在江南,病愈的人及親屬制作河燈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災禍,時間自然不限于七月半。“紙船明燭照天燒”,就是對這一習俗的生動描述。江河湖海上船只,見到漂來的燈船主動避讓,以示吉祥。
我們鄰國日本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少男少女亦有沿河順水放燈祈福的習俗。
近代,福建人民利用潮汐順風,用紙、布、綢、塑料、金屬制作河燈,漂浮到金門、馬祖,燈壁寫有親人團聚、兩岸三通、早日一統、振興中華祝詞,燈船上還裝有慰問信和禮品,使放河燈又有了新的時代氣息。
成都在漢代是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代有揚一益二之說,游賞之風冠于西南,聞名天下。后蜀孟昶的花蕊夫人百首宮詞中,有“法云寺里中元節,又是官家降誕辰”記載,可見盛行中元節之早。“河燈亮,河燈明,牛郎織女喜盈盈”、“河燈一放三千里,妾身歲月甜如蜜”、“放河燈,今日放了明日扔”等民謠、竹枝詞,可證習俗的久遠。
活動倡議
*年的清明節將要來臨,我們將再次相約黃金廣場,放河燈(也常寫為放“荷燈”),是華夏民族傳統習俗,用以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愿死者安息,生者堅強。點燈、放燈、追思現人,祈禱祝福。大家都來參與吧,望河燈遠遠的飄去,帶去我們的寄望和追思。歡迎廣大師生參與!
集合時間:4月2日(星期五)晚上6:30
集合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門口
活動地點:黃金廣場
細節展示:
四月初,正值清明之際,為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協會組織會員來到贛江邊放河燈,以此表示對故人的哀思。此次活動是青協四月份的第一次活動,這次的活動,不僅有我協會會員的參與,更有很多非會員加入了我們的隊伍,讓我們很是欣慰,也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這次活動充滿了活力,大家都以一種熱情與興奮的面貌來張揚我們志愿者的氣息。
4月2日,不到18:30就有一些同學早早地等在大學生活動中心門口。可見我協會傳統活動的魅力!出發時間一到,同學們在組織者的帶領下有序的向黃金廣場進發。
伴隨著歡聲笑語,一行幾十人來到目的地。組織者強調完安全事項之后,大家各拿一只河燈到岸邊去放。點燈、放燈、看著河燈飄遠,意境非凡!
整個過程都十分順利,其中還有一些市民參與進來!大家都熱情高漲,直到20:00之后才有人陸續離開。此次活動開展的十分順利!
“盞盞河燈情”活動總結
“清明時節雨紛紛”。伴著紛紛細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在清明節,人們都會以一定的方式來表達對故人的思念。最普遍的方式就是掃墓上墳,但是很多人都忘了其實清明節放河燈也是一種表達對故人思念的方式,放河燈也是我們的優秀文化傳統。為表達對故人的懷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我協會于清明節(4月4日)晚組織了20多個會員及一些非會員到黃金廣場章江邊放河燈。河燈本來有很多人參加的,可由于清明節放假,很多會員都回家了。
這次活動比較新穎,有創意,又有很多會員沒有放或河燈,所以普遍都對這次活動感興趣。由于大多數會員不會放河燈,所以還是有好多沒有參加。考慮到河燈不是每個人都會做,所以,我們自己準備了一些河燈。另外活動前的幾個晚上值班時間還組織了會員到辦公室學習與制作。可事實上到活動那天晚上,只有一個會員自制了一個河燈,這讓我們很汗顏。幸虧我們準備了還好多的河燈(會員與我們合作完成的)。
這次會員到的都比較準時,還沒到七點半我們就出發了,走路到黃金廣場。雖然路似乎走的有點多,但會員的熱情依然不減。所以,都沒有感覺到累。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大家都表現的很急切,于是一到那,就迫不及待地把河燈放了。活動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著,于風向預測不夠,河燈放了只留在原地打轉,就是不向下游走。最后經過我們的調整,河燈最終順著水流流向遠方,帶走了我們對故人的思念。
總之,這次活動很成功。大家都比較開心的,也起到了預期的效果。此次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肯定并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這一點很難得。
篇2:社區舉辦傳統清明節活動方案模板
在清明節這天我們除了掃墓、祭奠先祖外,還可以參加社區組織的清明節活動。下面是OK范文網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社區舉辦傳統清明節活動方案模板。
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緊緊圍繞清明節尋根祭祖的民間傳統習俗,結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二、活動內容
社區以“文明祭祀、綠色清明”為主題,結合本社區實際,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弘揚清明節“傳遞親情、傳承文化”的豐富內涵。
1、組織社區居民和青年學生在4月5日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群眾性紀念活動,引導人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
2、開展“文明祭掃,平安清明”文明祭祀宣傳活動。一是印發“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倡議書,大力倡導現代感恩理念、文明緬懷方式。二是社區開展“文明祭祀”公益宣傳活動,通過發放“文明祭祀”宣傳材料等方式,引導居民移風易俗,開展“文明祭掃”活動,三是各學校要發揮好家長學校的教育引導作用,勸導家長文明祭祀。
3、開展“平安清明”志愿服務活動。一是開展“文明祭祀”志愿勸導和防火巡查活動,防止因燃放鞭炮、焚香燒紙引發的火災隱患和環境污染。二是開展踏青旅行活動。
三、活動要求
1、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我社區要把“清明節”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日程,制定方案、精心組織,積極參與。
2、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社區充分利用墻報、標語、
板報等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進行宣傳,引導居民文明祭祀,進一步倡導文明新風,把節日氛圍造濃。
篇二
一、精心策劃,周密部署
認真學習上級部門有關文件重要精神,制定“我們的節日。清明”活動方案,明確活動內容,專門召開“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工作部署會,明確任務,落實分工,對活動時間、內容等作出具體安排,利用各種活動載體,引導廣大群眾緬懷先烈、先賢、先輩。
二、突出主題,豐富活動內涵
我社區以“文明祭祀、綠色清明”為主題,結合我鎮實際,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弘揚清明節“傳遞親情、傳承文化”的豐富內涵。
1、開展“文明祭掃,平安清明”文明祭祀宣傳活動。
一是印發“文明祭祀,綠色清明”倡議書,大力倡導現代感恩理念、文明緬懷方式。二是村(社區)開展“文明祭祀”宣傳活動,通過發放“文明祭祀”宣傳材料等方式,引導居民移風易俗,開展“文明祭掃”活動。
2、開展“綠色清明”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文明祭祀”志愿勸導和防火巡查活動,防止因焚香燒紙引發的火災隱患和環境污染。
3、開展清明詩詞吟誦活動。以各中小學為重點,以誦讀經典和紅歌演唱的方式敬先賢、頌先烈,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4、集中宣傳烈士事跡活動,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鎮黨委政府通過開大會的形式,宣傳烈士事跡,教育黨員干部、共青團員學習革命烈士的崇高思想品質和道德風范,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廣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
5、開展“清明節―我們播種綠蔭”活動。“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為了營造“植樹造林、綠化家園”以及“愛林、造林”的環境,3月初,由*鎮鎮長李旭帶領全體干部機關同志102人,在洪寨苗圃基地栽植木槿、玉蘭、柳樹等共計5000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響應了“和諧清明,文明過節”的號召。通過活動倡導全鎮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美化生活的共同意識和實際行動。
6、同時號召全鎮黨員干部以網絡的形式開展“網上祭奠先烈”活動。要求全鎮干部職工利用業余時間以開博客、寫感言、與人討論的形式,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三、工作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3月25日-3月31日)
1、向全鎮干部職工干部傳達*文明委發〔20*〕4號文件《關于廣泛被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
2、明確任務分工,逐步部署清明節主題活動相關工作要求。
(二)組織實施階段(4月1日――4月6日)
1、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清明節主題活動的各項工作;
2、做好清明節期間的宣傳工作;
3、加強假日值班和信息報送工作。
(三)總結報告階段(4月7日――4月15日)
對前期開展的主題活動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及時將工作情況報送縣文明辦。
四、活動要求
1、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我鎮要把“清明節”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日程,制定方案、精心組織,積極參與。
2、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我鎮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和途徑,進行宣傳,引導居民文明祭祀,進一步倡導文明新風,把節日氛圍造濃。
2、要注重實效。主題活動要與當下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學校全面育人活動結合起來,與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做到既形成聲勢又扎扎實實。
篇三
一、指導思想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深入持久地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實踐活動,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清明節期間在全社區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大力倡導孝德,引導群眾移風易俗,積極開展護綠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在未成年人中深入開展革命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為建設文明和諧幸福社區提供精神保障。現結合我社區實際情況,就20*年清明節期間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方案如下:
二、活動主題
“文明祭掃、綠色清明”
三、活動時間
20*年4月5日
四、活動內容
1、廣泛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組織廣大志愿者為革命先烈掃墓,開展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倡導孝老敬老。
2、廣泛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組織轄區青少年廣泛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表達對先烈、先人、先賢的感恩和敬仰。
3、向居民發起移風易俗倡議。向轄區居民發起倡議,引導廣大居民開展網絡祭掃、家庭追思、社區公祭等活動,通過鮮花、詩賦、信函、音像等文明環保的祭掃形式,樹立現代文明的祭掃觀念,努力弘揚社會主義新風正氣。
4.深入開展“三線三邊”集中整治。清明節期間,眾多合肥在外人士將返鄉探親,尋根祭祖。各社居委要加大“三線三邊”環境衛生整治力度,以新蚌埠路至通站路、張郢路沿線等為重點,注意加強淮肥公祭堂消防環境安全,為廣大居民營造一個文明、干凈、有序的節日環境。
五、工作要求
1、各社居委要高度重視“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開展,明確專人負責,精心組織實施。
2、利用標語、宣傳欄、倡議書等進行宣傳,引導居民文明祭祀,進一步倡導文明新風,努力為人們文明祭掃提供必要條件。
3、各社居委對“我們的節日”活動信息及時報送,并將活動完整資料于4月10日前報到社區文明辦。
篇3:清明節活動方案范本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日子,掃墓祭祖習俗至今在嶺南一帶仍盛行。現在,就來看看以下兩篇清明節活動方案吧!
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為加強對未成年人進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豐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內容。學校決定在今年清明節期間開展一系列活動。現將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內容
1、組織清明節少先隊入隊儀式。
2、組織廣大未成年人上網祭奠英烈,獻花留言。
3、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
4、觀看一部革命傳統教育電影。
5、撰寫清明感懷文章或革命傳統教育電影觀后感。
6、召開“緬懷先烈”主題隊會
二、活動時間
3月25日至4月10日。
三、活動安排
1、組織清明節少先隊入隊儀式
(1)3月30前一年級各班對學生進行入隊前教育,保證每人至少做一件好事。
(2)熟悉入隊儀式儀程,學會宣誓、呼號。
(3)3月31日舉行少先隊入隊儀式。
2、組織廣大未成年人上網祭奠英烈,獻花留言
(1)組織在校學生登錄中國文明網、河南文明網或其他鏈接網站,在網上進行祭拜,撰寫感言體會,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活動期間,中國文明網每天將刊出精彩寄語。
(2)4月6日各班上報登陸學生名單以及登錄時用的昵稱,供學校查閱。(每班至少參加三分之一)
(3)交給翟會月老師(二年級辦公室)
3、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
清明節期間,按照就近就便原則,發動家長帶領學生到虎頭山烈士陵園、埡口紀念碑獻花、培土、清理雜草,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感恩懷念,學習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培養利他精神,激勵健康成長。
4、觀看一部革命傳統教育電影、撰寫清明感懷文章。
(1)在清明節假期中觀看一部革命傳統教育電影,寫出觀后感。也可寫自己參觀虎頭山烈士陵園、埡口紀念碑后的感受等文章。
(2)文章于4月6日下午用方格紙或稿紙謄寫,交給黃紅云老師。
5、召開“緬懷先烈”主題隊會
(1)3月24日各班利用隊會時間召開“緬懷先烈”主題隊會,借了解先烈事跡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愛黨、愛國、愛人民、愛校、愛家教育。
(2)隊會記錄要求25日下午上交給黃紅云老師。
四、工作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參加。
2、所要材料按時、保質保量上交給指定責任人。
舞鋼市第二小學
20*年3月22日
清明節活動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全國清明節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做好20*年清明節期間服務保障工作,根據我盟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大”和《意見》精神為指導,以“文明祭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