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術崗位職責
混凝土技術工程師基業長青廣東基業長青節能環保實業有限公司,基業長青,基業長青崗位職責:
1、協助業務員或經銷商,在終端客戶現場完成公司產品的試驗工作;
2、完整記錄客戶的各項技術數據和公司產品的實驗效果,并及時整理成檔向主管匯報;
3、將客戶現場的情況和遭遇的問題及時向主管匯報,并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議;
4、與終端客戶和業務員和諧相處,以實現銷售目標為服務的唯一宗旨。
任職資格:
1、23-40歲,中專及以上學歷,材料、化工相關專業優先考慮;
2、兩年以上混凝土攪拌站(或管樁、工程)實驗室主管或2年混凝土減水劑公司技術工程師工作經驗;
3、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優秀的應急響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為人誠信,學習能力強,工作主動積極,自我管理能力強;
5、能承當工作壓力,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精神及人際關系;
篇2:工作面切眼底板鋪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
11706綜采工作面即將回采至2#補切眼,進行綜采設備的安裝,工作面切為了工作面切眼安裝、拖運運輸機、支架等重型設備時安全可靠,預防設備在拖運過程中鉆底而增加運輸負荷和發生歪倒損傷設備等安全事故,需在11706切眼鋪混凝土固化底板。為保證混凝土鋪施工質量和安全,特編制本措施。
一、施工地點概況
施工地點為11706綜采工作面2#補切眼,2#補切眼采用錨網支護,長45米,凈寬4.5m。
二、材料工具準備
1、材料:沙子、水泥。
2、工具:Φ10、Φ19高壓膠管各40m、風鎬、鐵锨、手鎬、木板等。
三、施工方法
原材料提前用車皮裝運從11706軌順進車,到達工作面軌順口后,將材料裝在滑板上,利用2#補切眼機尾硐室20T絞車配合回頭滑輪往機頭運料,到達鋪設位置后卸下,從機頭往機尾方向順序逐步施工,施工前提前接通供水管路。
混凝土鋪設厚度為200mm。施工前,應先對混凝土基層進行處理。以切眼中線為基準,按照混凝土鋪設厚度,標出混凝土鋪面的控制線,用線繩拉線定出標高,控制線的坡度應與切眼設計坡度保持一致。然后用鐵锨和手鎬將底板找平,高的地方挖掉,凹的地方填平。保證頂底板高度不低于1.7米,施工混凝土后頂底板高度不低于1.5米。
混凝土攪拌采用人工攪拌,水泥與沙質量比例按照1:3進行配比,攪拌做到干三遍,濕三遍,確保攪拌充分,攪拌好后,先在鋪設混凝土的底板上灑水,人工用鐵锨進行灌注并振搗。灌注混凝土面必須以標定的控制線為準,防止灌注后頂底板高度不夠1.5m,影響以后設備安裝。混凝土鋪設振搗后,用水平木或鐵锨將表面抹平。
鋪好的混凝土應在12小時內進行灑水養護。
四、安全注意事項
1、所有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本措施,了解鋪質量要求。
2、班組長、驗收員現場要嚴格監督鋪質量,保證鋪后頂底板高度達到規定要求。
3、利用絞車打回頭往里進料時,絞車司機必須必須熟悉切眼坡度,開車過程發現受力異常必須停車檢查,不得死拉硬拽。
4、用絞車往切眼進料時,工作面切眼嚴禁有人。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
5、進料過程中,發現料車偏移嚴重需要人為調整滑子方向位置時,絞車司機必須停掉絞車電源,待人員處理好后,確保工作面內無人時方能再次啟動絞車。
6、所有起吊點必須牢固可靠,鐵滑車須使用40T鏈子鎖在兩邊錨桿或錨索之間進行吊掛。
7、吊掛所用的所有連接件必須完好齊全,用錨桿螺栓或起吊鼻子在錨桿上的連接必須上滿絲。
8、加強井下水泥的存放和保管,防止水泥受潮失效。
9、人工攪拌和振搗混凝土時必須認真負責,保證攪拌均勻,杜絕出現不振或漏振的地方而影響混凝土質量。
10、拌料時,工作人員應佩戴口罩,采取綜合防塵措施。
11、澆注前,必須清理干凈施工范圍內的浮矸、淤泥、積水、雜物等。
12、鋪后的混凝土未達到強度前,要在切眼兩頭分別打好防護欄或拉繩警示,嚴禁行人過往損壞混凝土。
13、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篇3:廟溝鐵礦斜坡道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斜坡道作為無軌設備的通道,兼作進風井,單車行人巷道斷面凈寬4.68m,凈斷面19.5m2,最大坡度為15.0%,平均坡度為12.5%。硐口標高505.0m,底部標高2.611m,高差502.389m。
目前硐門已做鋼筋混凝土支護,硐門以里已掘進36m,均用噴射混凝土方式進行了臨時支護(局部實施了錨桿掛網),現擬對該段進行現澆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永久支護。
設計給出的現澆混凝土支護厚度依次為350mm素混凝土和300mm鋼筋混凝土,基礎深度均為300mm。
二.?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
該地段地層為遠古代沉積變質巖,巖層走向北北東,傾向南西,傾角約80°。巖層走向與斜坡道軸向成一定角度,有利于兩幫穩定,頂板圍巖層理由于近乎直立,在巖層相互夾制作用下,出現大冒頂的可能性相對不大。頂板對施工的主要危害是細碎巖石掉落。
該地段由于接近表土段,有風化-弱風化現象。
從揭露的圍巖情況觀察,該地段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無涌水、滴水和滲水。
三.?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在裝載機輔助下人工鋼筋綁扎、組立碹胎、模板,泵送混凝土,機械振搗。
1.?施工準備
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準備施工機具、施工材料,做好人員的崗前培訓工作。
接通施工需要的水、電、風。
重復使用的碹胎、模板,進行檢查和修整。
2.?刷幫及臨時支護
按設計毛斷面規格,對已做完臨時支護的約23m巷道分兩段進行刷幫,刷幫夠規格后立即進行第二次噴射混凝土臨時支護(局部實施錨桿掛網)。噴射混凝土厚度頂部100mm,兩幫70mm。臨時支護混凝土強度等級C30,高于現澆混凝土強度等級C25。
3.?碹胎模板組立
碹胎組立在測量人員控制下進行。為保證施工安全和防止澆筑混凝土時脹模,在碹胎適當部位通過錨桿與巷道壁連成一體,架設牢固。除此之外,支模時注意下列事項:
1)?支模前對中、腰線進行檢查,嚴格按中、腰線進行支模;
2)?墻模板采用鋼模板,碹胎內支撐采用槽鋼螺栓連接,輔以圓木支撐,安設牢固,板面平整光滑,刷好隔離劑。
3)?碹胎的架設與巷道中心線垂直;
4)?碹胎兩邊拱的基點在同一水平上,碹胎架設的坡度與巷道坡度一致;
5)?碹胎的間距1.2m,拱模板的強度,滿足荷載要求;
6)?碹胎的架設,必須牢固,碹胎的下弦不得用作工作臺;
7)?在傾斜巷道中架設碹胎,端頭第一架碹胎必須設牢固的斜撐,碹胎之間設支撐和拉條。
8)?第一次先起七架碹胎,長度7.2米,端部碹胎設牢固斜撐,墻模板端部豎厚木板緊固作混凝土遮擋。
9)?鋼模板的端頭與碹胎的中線重合,隨著澆筑的不斷進行,鋼模板依次上行碼放,上下模板之間用卡勾連接緊固。
4.?混凝土澆筑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移動式混凝土泵送,即通過管路將混凝土輸送至模板內,澆筑混凝土前,先對基礎內的雜物進行清理。澆筑時,從兩墻對稱分層依次進行,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400mm左右,用插入式振搗器充分振搗。澆筑拱部混凝土時,同時由兩側起拱線向中心對澆,當遇拱頂間距小無法泵送混凝土時采用人工用鐵鍬填堵搗實,最后封頂部位位于拱頂正中。
砌體與巖幫之間的空間充填嚴實。拱部砌體與巖幫之間的空間部分用毛石、木垛或其它材料充填接頂,作為緩沖層。
對于鋼筋混凝土支護,先將鋼筋加工好設計形狀,后在硐內搭設腳手架架立鋼筋進行綁扎,綁扎完畢并驗收合格后再進行支模。
5.?養護
混凝土澆筑完成12h后即開始噴水養護,每天一次,7d后結束。
6.?拆模
規范規定,巷道模板和碹胎的拆模期,應根據混凝土、砂漿強度和圍巖壓力大小確定。澆灌混凝土的拆模期不宜少于5d。
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從施工安全和保證工程質量角度出發,盡量縮短拆模時間,加快施工進度。
7.?工期
本段工程分五個循環進行混凝土澆筑,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采用連續工作制度,每循環長度7.2米,每循環支七架碹胎,共準備十三架碹胎,分兩個循環進行作業,澆筑混凝土后的養護期間,可以進行下一循環的工作,基本上可以不間斷作業,縮短了混凝土澆筑的工期。每架碹胎間距1.2米,每循環工期(從打固定眼到拆模)素混凝土5天,鋼筋混凝土6天,總工期27天。附圖(網絡計劃圖)是按一個澆筑循環工期安排的。
四.施工技術安全組織措施
1.質量保證措施
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嚴格執行現行施工及驗收規范,按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對工程質量檢測驗收。
施工中堅持嚴防為主的原則,對每個分項工程施工前都必須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進行質量交底,經驗收達到合格標準后再開展下步施工。
加強現場技術管理工作,對工程質量進行動態控制,嚴格按照質量控制程序進行質量控制。
施工中堅持“三檢制”和“隱蔽工程驗收制”,上道工序未經檢驗合格,不允許下道工序施工。
建立工程質量獎罰制度,組織評比,對工程質量好的進行獎勵,對工程質量差的進行處罰。
2.安全保證措施
實行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
施工前要做好安全交底,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
施工現場懸掛各種安全標志牌,隨時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堅持預防為主,對安全事故處理按“四不放過”的原則辦理。
嚴格按有關法規的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并做好記錄。
做好雨期施工的安全教育,使員工掌握防雷電、防滑知識。
3.工期保證措施
編制各分部分項工程最佳且可行的施工方案和進度計劃,合理安排施工順序,組織流水施工。
確保工程所需各種材料的正常供應,杜絕停工待料現象。
實行工期目標管理,設立工期獎罰制度,按計劃提前工期者獎,拖延工期者罰。
做好與設計、監理、業主等的協調工作,定期召開施工現場會議,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五.附表附圖
施工進度計劃表
剖面圖、斷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