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程序崗位職責
售后服務工程師(南京)貴州匯通華城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匯通華城股份有限公司,匯通華城,匯通職位描述:
1、根據公司工程項目管理的要求,實施工程項目的內檢工作,嚴把工程質量。
2、工程項目實施完畢后,接手項目的售后維保工作,按照公司售后服務程序及
規范要求定期對已經投運的設備進行培訓、巡檢、測試、維護保養等工作。
3、主動和客戶溝通,傾聽顧客的建議和意見,及時排除設備故障,確保設備安
全高效穩定運行。
4、指導、培訓客戶正確使用公司產品,提高客戶的故障排除和應急處理能力;
5、調試好控制系統,以客戶滿意為目標,提高冷凍/冷卻水輸送系數,為提升系統能效打下基礎;
6、對質保期即將結束的項目,要積極與客戶交流溝通,簽訂有償維保合同。
職位要求:
1、大學專科以上學歷
2、電氣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等相關專業
3、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能熟練使用計算機辦公軟件,能熟練使用AotuCAD繪
圖軟件者為佳。
篇2:物業產品生產和服務運作控制工作程序
物業產品生產和服務運作控制程序
1目的
對生產和服務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以確保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期望。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產品的形成、過程的確認、產品的防護及放行、產品交付和適用的交付后的活動、標識和可追溯性、顧客財產的控制。
3職責
3.1物業部負責指導進行生產和過程控制,編制必要的作業指導書。
a)負責設施的維護保養,并對實現產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環境進行控制。
b)負責產品驗證防護和標識及可追溯性控制。
c)負責產品防護。
3.2各部門根據相應職責負責標識及可追溯性及產品防護和驗證的控制。
3.3物業部對生產和過程運作進行控制程序,工程部為物業部提供必要資源和及時匯報情況。
4程序
4.1為了確保物業管理服務全過程得到有效控制,物業部要求各部門根據公司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及有關法規標準制定出本部門的管理制度。
4.1.1管理制度包括:
1、重大案件及防范責任查究制度;2、水電使用管理制度;3、電梯使用管理制度;4、環境管理制度;5、治安管理制度;6、消防管理制度;7、車輛管理制度;8、綠化管理制度;9、公共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4.2過程確認
4.2.1關鍵過程包括:
a)對服務的質量有直接影響的過程;
b)服務重要質量特性形成的過程;
c)質量容易波動,對工人技藝要求高或問題發生較多的過程。
4.2.2本公司關鍵過程是治安和消防及設施設備的控制過程;無特殊過程。對這些過程應進行確認,證實它們的過程能力。適用時,這些確認的安排應包括:
a)過程鑒定,證實所使用的過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實施;
b)對所使用的設備、設施能力(包括精確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維護保養有嚴格要求,并保存維護保養記錄,執行《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保安人員要進行崗位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同時對工程維修人員的資格進行鑒定,有些特殊工種除上崗證外,還應通過特定的項目測驗,執行《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c)物業部負責組織學習、實施各項管理制度,并定期進行監督、檢查該過程;
d)對治安和消防監控及設施設備嚴格進行記錄;
e)過程的再確認:按規定的時間間隔或當生產條件發生變化時(如設施、人員的變化等),應對上述過程進行再確認,確保對影響過程能力的變化及時作出反應;根據需要對相應的管理制度進行更改,執行《文件控制程序》關于文件更改的有關規定。
4.3使用合適的生產服務設備,并安排適宜的工作環境;應按規定對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執行《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
4.4對服務運作實施監控配置適用的測量與監控裝置,執行《測量和監控裝置的控制程序》。
4.5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
4.5.1根據需要,采購部規定所有標識的方法,并對其有效性進行監控;當產品出現重大質量問題時,組織對其進行追溯。
4.5.2各相關部門負責所屬區域內產品的標識,負責將不同狀態的產品分區擺放,負責對所有標識的維護。
4.5.3產品標識及可追溯性
4.5.3.1各類采購物資,必須保留原有標識,按《采購控制程序》執行,包括產品外包裝上的標識或產品的印記標識等,如有失落,工程部人員應根據相關材料以相關記錄注明。做到可根據質量記錄追溯其供應廠商的日期。
4.5.3.2標識的方式
a)區域:產品存放處可用規定區域來標識,并須有明顯標記。
b)標牌:停頓狀態的物資用標牌作標識,標牌需作內容說明。
4.5.3.3消防、安全標識:在小區服務區域內適當的位置加設有關消防、安全的標識。如消防栓、滅火機、水帶及噴頭、指路牌、限速標識等。保證標牌標識正確的存放及標設的清楚易懂。
4.5.3.4服飾:各部門職員按物業公司儀表內容之規定著裝,并佩戴工作證。
4.5.3.5服務標識:公司根據需要在適當的地方做好標牌標識,如信箱、天氣預報欄等。
4.5.3.6為實現服務過程的有效追溯性,各員工須認真、仔細地填好各類工作記錄。
4.5.3.7在有追溯性要求時,對產品予以標識以便于追溯;如果不標識不會引起產品混淆或無追溯要求時,也可以不對產品進行標識。產品標識采用采購產品本身的標識(如原標識不清,倉庫保管員應掛上《物料標識卡》)、《領料單》。
4.5.4產品狀態標識為:
檢驗狀態:合格、不合格、待檢、待定;填寫在相應的檢驗記錄上作為檢驗狀態標識。在生產現場以標牌作為標識。
4.6顧客財產的控制
4.6.1顧客提供物品要求安裝,須到管理處填寫《小區報修、約修登記表》,工程部主管指派水、電工對顧客提供的物品進行驗證。驗證須當顧客面進行,內容包括生產企業名稱、商標、合格證,產品外觀及說明書上說明的技術要求、參數。
4.6.2對于符合安裝要求的,應按相應操作規范安裝。如不符合,由顧客自行處理。如顧客堅持要安裝,安裝人員應將情況在《小區房屋及公共部分維修任務(領料)單》上注明,并由顧客簽名認可。安裝后,由顧客在《小區房屋及公共部分維修任務(領料)單》上簽字認可。
4.6.3對在安裝中損壞的物品,由工程部與顧客協商解決。
4.6.4對進入小區車輛的管理
a)顧客自備車進入小區,符合保管條件的車輛須在保安部門《停車證登記表》上登記車牌號、顧客簽字,核發停車證。
b)保安隊長每天兩次對出入小區的車輛進行督促檢查。
4.6.5公司的驗證,不能免除顧客按要求提供合格產品的責任。
4.7產品防護
4.7.1搬運
4.7.1.1產品的搬運是指產品在轉運入庫發送過程中的輸送操作。
4.7.1.2物資在入庫前,應進行質量驗證。
4.7.1.3各類物資的搬運嚴禁野蠻裝卸。
4.7.2儲存
4.7.2.1綜合部對不同類型的物資,設立倉庫分類儲存。
4.7.2.2各類物資實行分類存放,庫容整潔,堆放整齊,在儲存期內實行先進先出的原則。
4.7.2.3物資在儲存期內,須按季進行定期盤點和檢查。并
做好盤點記錄。確保帳、卡、物三相符。
4.7.3保管、防護與交付
4.7.3.1經驗收后的物資一律進庫保管(除露天庫外堆放的建材)。
4.7.3.2不能擠壓的物品要用貨架分層放置,對有有效期要求的物品,由倉管員在物品登記卡上注明有效期期限,同時采取保護措施,防止產品損壞或變質。
4.7.3.3領用物資須填寫領用單,并經部門負責人簽字同意。
4.7.3.4倉管員憑單發貨。
4.7.3.5物業公司向業主交付房屋,雙方須辦理入住手續。
5相關文件
5.1《與顧客有關的過程控制程序》。
5.2《文件控制程序》。
5.3《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程序》。
5.4《過程和產品的測量和監控程序》。
5.5《重大案件及防范責任查究制度》。
5.6《重大案件及防范責任查究制度》。
5.7《水電使用管理制度》。
5.8《電梯使用管理制度》。
5.9《環境管理制度》。
5.10《治安管理制度》。
5.11《消防管理制度》。
5.12《車輛管理制度》。
5.13《綠化管理制度》。
5.14《公共設施管理制度》。
5.15《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5.16《公用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5.17《采購控制程序》
6質量記錄
6.1《巡邏日記》
6.2《小區保安部日工作交接表》
6.3《小區治安巡邏工作月報表》
6.4《停車證登記表》
6.5《小區報修、約修登記表》
6.6《小區房屋及公共部分維修任務(領料)單》
6.7《入住登記表》
6.8《業主戶籍卡》
6.9《領料單》
6.10《物料標識卡》
6.12《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
篇3:物業體系服務改進控制工作程序
物業體系、服務改進控制程序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實現質量管理體系的待續改進。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制定、實施與驗證。
3職責
3.1物業部負責組織對體系、服務持續改進的策劃,當出現存在和潛在的質量問題時發出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必要時上報公司部門工作會議,并跟蹤驗證實施效果,同時進行二次驗證。
3.2各部門負責實施相應的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
3.3物業部負責監督、協調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
3.4綜合部負責有效地處理顧客意見。
4程序
4.1持續改進的策劃
持續改進是增強滿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環活動。如:通過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建立和不斷提高,營造一個激勵改進的氛圍與環境。
4.1.1公司要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就必須不斷提高質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實現質量方針和目標的活動過程中,持續追求對質量管理體系各過程的改進。
4.1.2日常的改進活動
對日常改進活動的策劃和管理參見4.2、4.3條款執行。
4.1.3較重大的改進項目
涉及對現有過程和服務的更改及資源需求變化,在策劃和管理時應考慮:
a)改進項目的目標和總體要求;
b)分析現有過程的狀況確定改進方案;
c)實施改進并評價改進的結果。
4.1.4物業部通過質量方針和目標的貫徹過程、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管理評審的結果,積極尋找體系持續改進的機會,確定需要改進的方面(如資源配置和服務過程及環境質量的改善等),組織各部門進行策劃,制定《改進計劃》報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后,予以實施。改進計劃的內容及管理參照《實現過程的策劃程序》執行。
4.2糾正措施
4.2.1對于存在的不合格應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糾正措施應與所遇到的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4.2.2識別不合格
對質量管理體系各過程輸出的信息進行識別;
a)過程、服務質量出現重大問題,或超過公司規定值時;
b)管理評審發現不合格時;
c)顧客對服務質量投訴時;
d)內審發現不合格時;
e)出現重大環境污染或環境事故;
f)供方產品或服務出現嚴重不合格;
g)其他不符合質量方針、目標,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的情況。
4.2.3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實施與驗證
可采用統計技術或試驗的方法來確定主要原因。
4.2.3.1對情況a),b),g)物業部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中"不合格事實"欄,確定責任部門并上報公司部門工作會議;由責任部門填寫"原因分析"欄,制定糾正措施并實施,物業部跟蹤驗其實施效果并進行二次驗證。
4.2.3.2對情況c),e)由服務中心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中"不合格事實"欄并上報公司部門工作會議,確定責任部門,由責任部門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并實施,物業部跟蹤險證實施效果并將二次驗證結果,由綜合部及時轉告顧客并取得顧客滿意。
4.2.3.3對情況d),由審核組發出《不合格報告》,執行《內部審核程序》。
4.2.3.4對情況f),物業部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中"不合格事實"及"原因分析"欄,上報公司部門工作會議并定出責任部門,由責任部門填寫糾正措施并實施,物業部負責跟蹤驗證實施效果,同時進行二次驗證。
4.2.4每項糾正措施完成后,監督部門進行跟蹤驗證,該部門負責人對實施效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審,評審其能否防止類似不合格繼續發生,并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上簽名確認。
4.3預防措施
4.3.1組織應識別潛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預防措施,以消除潛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發生,所采取的預防措施應與潛在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4.3.2識別潛在不合格
物業部要及時重點分析如下記錄:
a)供方供貨質量統計、服務質量統計(如調查表、排列圖等)、市場分析、顧客滿意度調查、環境質量統計等;
b)以往的內審報告、管理評審報告;
c)糾正、預防、改進措施執行記錄等。
以便及時了解體系運行的有效性,過程、環境質量趨勢及顧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對體系運作的檢查和監督過程中,及時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饋信息。
4.3.3發現有潛在的不合格事實時,根據潛在問題影響程度確定輕重緩急,由物業部召集相關部門討論原因,定出預防措施和責任部門;物業部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處理單》的潛在不合格事實欄,經責任部門分析原因并制定預防措施后實施,物業部跟蹤驗證實施效果,物業部負責人對有效性進行評審,并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上簽名確認。
通過糾正措施尤其是預防措施,避免不合格的發生。
4.4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控制及記錄
4.4.1在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過程中,管理者代表負責配置必要的資源,協助分析原因和確定責任部門,并監督措施實施的過程。
4.4.2物業部編制《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一覽表》,記錄各次措施的發出時間、責任部門、完成時間及驗證結果。逾期未能完成者,要報告管理者代表,組織責任部門進行原因分析,再次限期完成。
4.4.3由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引起的對體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的控制程序》執行。
4.4.4重要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相關記錄應作為下次管理評審的輸入之一。
5相關文件
5.1《管理策劃控制程序》。
5.2《實現過程的策劃程序》。
5.3《數據分析控制程序》。
5.4《不合格控制程序》。
5.5《文件的控制程序》。
6質量記錄
6.1《改進計劃》。
6.2《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表》
6.3《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