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結構設計崗位職責
數據中心結構設計項目主管江蘇捷士通射頻系統有限公司江蘇捷士通射頻系統有限公司,捷士通職責描述:
1.收集行業及競爭對手信息,及時收集、處理所負責產品的各方面信息,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完善項目資料;
2.提交項目生產可行性分析報告,定期跟蹤項目進展,保證項目進度;
3.從事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產品結構設計相關工作,滿足公司產品開發和技術發展的要求
4.承擔產品結構設計和結構件試制跟蹤工作,保證產品開發進度,開發質量并在設計中構建結構件成本
5.生產和市場結構技術支持,保證產品開發、供應、滿足客戶需求并降低結構件成本
6、通訊行業機柜設計的工作經驗,3-5年以上者優先,并且有過實戰帶領項目經驗
任職要求:
1.三年以上相關崗位經驗,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
2.了解項目管理過程及要素,獨立具備項目管理的經驗;
3.三年以上數據中心模塊設計經驗,熟悉鈑金加工工藝,熟練掌握AutoCAD、Pro/E、SolidWorks或SolidEdge設計軟件;
4.對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有一定的了解;
5.具有良好的文字及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有較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工作有責任心,學習能力強并能積極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夠承受工作壓力并自我激勵
工作素質:
1.具有良好的從業品德和敬業、拼搏、堅忍不拔、團隊合作精神;
2.具有嚴謹的行為規范,能夠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
篇2:碧桂園項目結構設計統一技術標準
碧桂園項目工程結構設計統一技術標準
一.總則
一.【目的】
1.為更有效的加強工程管理和質量,控制工程造價,加強圖紙審查,明確及強調我司的相關技術要求;
2.本技術要求在滿足國家設計規范和地方相關設計規程的前提下,以保障實現結構設計最優、經濟利益最大為工作目標;
3.對設計中的有關做法及常見問題進行必要的統一與明確;
4.總結項目開發的經驗,指導設計更加合理;
二.【適用的范圍】
1.本系列產品適用于珠江三角洲地區一、二級城市:如廣州、佛山、南海、番禺、順德等城市。
2.本技術要求僅對集團住宅提出具體的設計要求,對于國家設計規范及廣東省、廣州市的地方標準已有的要求本技術要求不再列出,設計時應遵循國家、廣東省、廣州市有關住宅建設方面的政策、法規、規范、標準。
3.在執行本技術要求時,應考慮住宅所在地區政策、法規要求,當地習慣做法及審圖單位意見等,靈活掌握。對和本技術要求不一致或相矛盾之處或有改善建議,請報設計中心備案。
【實施日期】2013.11.25
二、結構原則
1.1.本指引是遵照現行相關標準、規范、規程,并參照相關的國家標準圖等編制的。
1.2.本指引適用于非抗震設計和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7度抗震設計的鋼筋砼結構。
1.3.建筑結構設計中應注重概念設計,選擇經濟合理的結構體系,加強構造措施。
1.4.結構計算是結構設計的基礎,計算結果是結構設計的依據,"需要設計的結構構件、節點"必須進行計算,且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保證計算假定、計算簡圖、計算方法及計算程序符合實際的受力情況。對于受力復雜的結構構件、節點,應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進行分析、計算。
1.5.施工圖設計時,均應執行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定(現行版)"要求,各階段設計尚要考慮設計指導書的有關技術要求。
1.6.設計院應參與分項工程驗收項目。
1.7.施工圖的鋼筋實際測算重量不允許超過計算書配筋重量的10%。
1.8.對本指導書中相關條文如有不同意見,應提前與我方溝通。
1.9.結構設計鋼筋、混凝土單方含量應控制在設計合同指標范圍內。
三、結構設計過程中應溝通的事宜及設計應提交的資料
2.1前期設計必須把結構方案向我司匯報,經過我司認可方可進行下一步設計。
2.2對于有人防工程的結構設計,在建立地下室底板、頂板、梁模型時,應將人防墻考慮入計算模型。
2.3施工圖設計之前,設計院必須將自認為合理的結構計算模型發送給我司確認。
2.4設計單位在結構設計各階段(包括前期方案階段)須提交我司提供的《技術評審表》的答復意見(在評審表內填寫并由結構審核人簽名)。
2.5項目結構初步設計前,設計單位結構負責人針對各單體結構設計做統一技術及繪圖要求,并將《結構技術統一措施》提交我司設計部一份。
2.6初步設計資料送審前,應將電子版先發我司設計部技術組一份。
2.7戶型大樣圖中,要求能體現結構的梁、板尺寸及標高(可另設圖層,將結構相關信息放在此圖層內)。
2.8對甲方提交的《審圖意見表》應做及時回復(回復意見可在意見表內填寫)。
2.9正式施工藍圖出圖前,應提交設計部完整的電子版圖供我司進行成本測算。
2.10提供給我司的電子版圖紙,必須按目錄順序將圖紙布置好。一張圖紙對應一個電子文件。
2.11出確認圖時,提供給我司完整的計算書:
A.計算書電子文件:主要計算軟件的工作模型完整目錄、對比計算軟件(如有)的工作模型完整目錄、輔助計算軟件的計算模型文件,例如:樁基承臺計算、樓梯計算、側壁計算部分;
B.計算書書面文件(需要設計院簽名、蓋章)
主要設計軟件計算書,內容應包括:各層荷載布置平面圖、各層配筋平面圖、模型總體信息文本、地震力信息文本、位移文本、其它手算資料。
C.部分項目的基礎提前出圖,如有需要,要求提供基礎部分及錨桿設計計算書(此階段提供可非正式文件形式,電子版即可)。
2.12施工圖審查內容先由設計單位自審,符合審查內容后,表格部分在"設計院意見欄"簽字確認,不符合或有異議需在清單文字注明,清單審查完成后,需專業負責人和設計總負責人簽字并蓋有效公章。
2.13設計中心項目工程師根據清單內容進行圖紙審查,并簽字確認,清單內容作為審查設計單位設計質量和設計中心項目工程師工作質量的依據。
四、圖紙統一要求
2.1各工程子項的技術標準及繪圖標準必須統一。
2.2結構圖紙梁配筋應用平法表示,表示方法和符號必須遵循"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的表達方式。
2.3樓層標高應表示為結構標高,并在總說明中特別注明,與建施統一。
2.4基礎可分單體出基礎定位圖,但應與地下室基礎合出一張基礎總圖,以便施工放線定位。
2.5樓層及屋面設備基礎需詳細繪制(滿足土建施工要求)。
2.6梁定位尺寸:定位盡量以軸線為基準。最外面的梁定位,如果軸線和梁外邊不重合時,應標注梁外邊與軸線的關系。梁中和軸線中不重合時,應標注梁中與最近處定位軸線尺寸的關系,并在標注尺寸下用箭頭和文字表示定位軸線的方向及與梁的關系。(詳圖例10)
2.7建施應表達所有砌體構造柱(包括戶內,抗震設計需要的構造柱)的定位,結施應表達建筑物外圍的構造柱定位。
2.8凡是穿結構梁、柱、剪力墻的各專業管道預留孔、預埋套管,均應在建施、結施圖上表示,并給出準確定位及規格尺寸,需要補強的,應給出補強措施大樣;凡是樓板上的洞口、樓板后澆區,最大直徑或最大凈空尺寸大于等于300mm的洞口,結施圖上應標明準確定位尺寸。
2.9結構平面應有標注索引,且索引編號應和建筑索引一一對應,不應索引到建筑圖或其他專業圖紙。
2.10建筑、結構圖均應表達結構邊線尺寸,凡是此邊線以內的構件,均應進行結構設計。
2.11建筑圖應表達所有鋼結構雨蓬的結構設計形式(方案),結施應表達雨蓬的支承位置和預埋件做法。附屬于主體結構的鋼結構、鋼架、雨蓬等要求有施工圖,且應滿足《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現行版)的要求。
2.12對于砌體電梯井,結構應在電梯軌道需要預埋件的位置設置混凝土梁,并表示在
建施電梯井剖面上。結構在平面圖應加以說明。
2.13結施圖電梯筒應畫大樣表示,注意:平面洞口之間的分隔尺寸,應標注在結構梁的兩側,而不是梁上分隔墻的厚度(梁比墻寬)。
2.14凡標注洞口尺寸,應標注洞口凈尺寸,定位關系也應標注洞口邊與軸線的關系。
2.15指引表-出圖要求:
2.16制圖圖例統一指引表:
五、參數及計算結果
3.1混凝土容重(kN/m3):Gc=25.00
3.2鋼材容重(kN/m3):Gs=78.00
3.3活荷載質量折減系數:RMC=0.50
3.4柱配筋計算原則:建議采用單偏壓計算,然后在Satwe后處理菜單中選擇按雙偏壓驗算來復核邊、角柱是否滿足要求。
3.5按工程中擬采用的大多數鋼筋的強度情況輸入計算。若實配鋼筋強度和計算不同,需等強度代換,同時應保證規范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3.6梁、柱、板配筋放大系數:要求選擇為"1"。
3.7梁、柱、板配筋放大系數:要求選擇為"1"。
3.8超配筋的判斷和處理:PKPM計算結果中出現超限信息時,應有合理的解釋。
3.9計算書:計算結果必須包含以下文件,設計總信息、位移信息、地震周期信息、梁板荷載信息、構件截面尺寸、梁板柱配筋文件、軸壓比、板和樓梯的計算書、底層最大組合內力、計算基礎所用的內力基本組合和標準組合等。
3.10軸壓比需合理:為充分發揮砼強度,軸壓比應盡量接近規范限值上限。
3.11全樓地震力放大系數:RSF=1.0
3.12梁設計彎矩增大系數:BM=1.0
3.13連梁剛度折減系數:BLZ=0.7(0.5~1.0);若折減系數取偏近0.5,需作連梁在豎向荷載和風荷載作用下的承載力計算,保證平時荷載連梁的安全性;
3.14梁扭矩折減系數:TB=0.4(當梁邊無板時,則TB=1.0)
3.15復雜結構進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和變形分析時,應采用不少于兩個不同的力學模型,并對其計算結果進行分析比較。
3.16對框支結構應進行有限元分析。
3.17業主指引表-計算信息:
六、荷載
4.1荷載輸入總原則:保證總荷載不變,輸入盡量簡化。
4.2板恒載活載的輸入:
4.3板上磚墻荷載輸入:
注:板配筋計算時應按實際模型計算。
4.4樓梯板宜按"實際傳力"輸入,輸入時不要漏欄桿的重量(非磚砌時取1KN/m;磚砌按實際計算)。
4.5磚墻輸入,盡量一跨梁輸入一個值,相差較大時,可輸入兩個值。
4.6洞口折減系數考慮因素:1)梁跨度2)洞口大小3)層高4)洞口上磚墻;
4.7墻板的間墻取最小1KN*h。(功能變化時,砌墻處如果驗算不能修改,可用墻板代替)
4.8對于外墻,建筑設計為"全幕墻"時,宜增加"一般的窗臺"高度磚墻(以防建筑立面修改)。
4.9陽臺等外圍欄桿取4KN/m(建施十分明確除外)。
4.10計算外圍梁線荷載時,應注意凹凸板的自重。
4.11消防車道荷載輸入:
4.11.1.活荷載應按總圖上消防車道的實際范圍進行輸入;
4.11.2.地下室頂板上有覆土時,消防車道荷載應等效折減;
4.11.3.計算基礎承載力時,活荷載不應按消防車道范圍滿鋪輸入;
4.12梁附加恒載:需按實際墻體重量計算,當墻體開洞面積大于20%時,需按實際開洞面積進行荷載折減。(并提供荷載計算書)
4.13當懸挑板按線荷載加到梁上時,須考慮板對梁的扭矩影響。
4.14衛生間的回填層計算附加恒載取:10KN/m3。(按建筑做法計算)
4.15屋面和樓面恒荷載取值要求(KN/
篇3:機械結構設計員崗位職責
1.參與編寫項目任務書和項目運作方案并予以實施。
2.完成機床結構、機械零部件、配套產品、專用設備、工裝夾具、外包圍以及測試平臺等的設計及現有產品的工藝改進工作。
3.協助完成新產品試制和項目測試平臺的設計工作,配合測試人員制訂測試計劃、方案,協助完成項目調試、測試工作。
4.配合其他項目組完成研發任務。
5.編制項目工藝文件的技術標準、技術推廣文件樣稿,配合工藝人員制定產品工藝文件、作業指導書。
6.對相關部門和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培訓。
7.參與所負責的新產品的市場推廣工作,跟蹤、分析用戶反饋對產品持續改進。
8.組織編寫、整理項目最終形成的技術和通用文件并轉交相關人員。
9.收集、整理、分析相關領域技術資料,對相關新技術進行動態跟蹤、研究并轉行政文員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