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高級工業設計師崗位職責

高級工業設計師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9716

工業(高級)設計師無限空間深圳市無限空間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無限空間,無限空間要求:

1.工業設計本科或以上學歷,有3年以上知名設計公司工作經驗(手機設計除外,醫療器械產品設計經驗者優先)

2.具有正確人生觀和良好素養;對未來有追求,對工作有極高的責任感

3.對設計具有高度的執著力,具有良好的設計感覺,涉獵各類文化和信息

4.具有創新精神和實現能力,善于打破常規思維尋求產品設計新思路。具有求變,求新,求真的設計氣質

5.具有產品品質整體把握和細節提煉的雙重能力

6.熟練且具有設計思想的草圖效果表現力,有優秀的設計案例展示

7.能熟練使用各類三維和二維軟件

8.性格開朗,善于交流,優秀的團隊協同和親和能力。有基本英文溝通能力

職責:

1、根據客戶需求,準確解讀客戶需求,進行產品工業設計及獨立提案

2、參與設計研究工作,配合項目經理把握設計方向和設計風格

3、配合項目經理參與項目質量和流程管理

4、獨立完成設計或設計階段性工作

5、配合項目經理帶領和培養設計團隊,進行團隊設計培訓

注:有海外從事設計經驗者優先。

請發簡歷時,附作品,謝謝!

篇2:江蘇省地質礦產專業高級工程師資格條件

江蘇省地質礦產專業高級工程師資格條件(試行)

發文號:蘇職稱[]號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資格標準

系統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技術知識,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標準、規范、規程,熟悉相關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國內外最新技術狀況和發展趨勢,能將新技術成果應用于工作實踐;有較豐富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的技術問題,業績顯著,取得具有較大價值的科技成果,或在技術創新,引進、消化、吸收新技術中取得良好效果;發表、出版本專業有較高水平的論文、著作;有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和指導工程師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能運用外語和計算機獲取信息及進行學術交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資格條件適用于從事綜合性或專題性區域地質調查或礦產地質調查;對陸地或海洋中的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及能源礦產進行勘查評價;對地質基本理論、基礎地質、地理問題、應用地質問題等領域的應用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技術生產、技術管理、技術開發、質量檢查監督、科技信息等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

第二章申報條件

第三條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

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年度考核均為合格(稱職)以上。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在規定的年限上延遲申報。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稱職)及以下或受警告處分者,延遲年以上。

(二)受記過以上處分者,延遲年以上。

(三)偽造學歷、資歷,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延遲年以上。

第四條學歷、資歷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年以上。

(二)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年以上。

(三)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年以上。

(四)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年(或取得大學專科學歷且累計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年)

以上,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年以上。

(五)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第五條繼續教育要求

1/7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按照《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等相關規定,結合本專業技術工作需要,參加繼續教育,達到規定的要求。

第三章評審條件

第六條專業理論知識要求

(一)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技術知識,對本專業的某一分支領域有較深入的研究,熟悉相關專業知識,具有指導下一級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二)了解本專業領域國內外最新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并能將國內外先進技術或新理論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具有開拓新的方法、技術或新的研究領域的能力。

(三)熟悉本專業有關的法律、法規,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技術規程。

第七條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要求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省(部)級基礎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和地質科研項目的主要參加者。

(二)主持完成市(廳)級基礎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和地質科研項目項以上。

(三)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萬(或∶萬)區域地質調查、中型以上礦床勘查或中型以上科研項目項以上。

(四)在大型礦區的勘查工作中負責某一專項技術工作的全過程或曾作為技術骨干參與并完成項省(部)級科技項目的全過程,或在一個標準圖幅以上的區域地質調查項目中擔任專題組長次以上。

(五)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進行相當于一個省范圍內的綜合研究(包括編圖)工作。

(六)參加編制或審定過省(部)級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技術規程。

(七)有參與中型以上項目設計、質量檢查及報告審查的經歷;從事技術管理工作并取得明顯效果,有可考證的建設性意見被采納。

(八)參與開發和研制地質礦產專業信息系統項以上。

第八條業績、成果要求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市(廳)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二)市(廳)級優秀成果獎、找礦獎、勘查獎一等獎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三)作為主要技術管理者、主要完成人獲得的成果經省級主管部門確認,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顯著。

(四)中型以上礦床處以上的主要發現人。

(五)主持完成的技術成果,經專家鑒定居國內先進水平。

第九條論文、著作要求

取得工程師資格后,發表、出版本專業較高水平的論文、著作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2/7

(一)出版本專業著作或譯著部(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

(二)在省級以上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篇以上。

(三)在省級以上學術會議上宣讀并獲獎的論文篇以上。

(四)為解決復雜的技術問題而撰寫的有較高水平的專項技術報告或編寫的大中型項目技術報告篇以上。

第十條外語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以上。

(二)參加國家或全省統一組織的職稱外語考試,其應用水平符合實際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國,出國前通過國家出國人員外語水平考試,并在國外學習或工作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職稱)部門的有關規定。

第十一條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計算機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以上。

(二)參加國家或全省統一組織的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核),其應用能力符合實際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廳組織的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

(四)參加全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成績合格。

第四章附則

第十二條申報高級工程師資格應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條規定的材料,并按規定程序送評。

第十三條從國內外引進的有特殊成就的人才,可根據本人實際水平和能力直接申報。

第十四條與本條件相關的材料要求、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若干問題說明等見附錄。

3/7

資格條件附錄

一、申報人必須提交的材料

.按有關要求填寫“江蘇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一式份,并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備用相片張(免冠大寸)。

.“江蘇省申報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簡介表”一式份。

(以下是對照“資格條件”要求應填寫、提交的材料)

.對照條件第二條,將申報的專業準確地填在“申報表”封面相應欄目上。

.對照條件第三條,將取得現專業技術資格以來的年度考核結果填入“申報表”內相應的空欄處。

.對照第四條,提交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學歷(學位)證書,以及專業技術資格證書、任職聘書等復印件。

.對照第五條,提交記載取得現專業技術資格后完成繼續教育的情況、經同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審驗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原件。

.對照第六條,提交反映專業理論水平的證明材料。

.對照第七條,將本人專業技術工作經歷填入“申報表”相應欄目處,并經單位核實確認。

.對照第八條,提交反映主要業績的專業技術工作報告份,以及業績成果證件、證明及輔助證明材料(包括獲獎證書、與成果相對應的公開發表的論文、成果鑒定證書等)復印件。對科研立項課題,應提交課題立項申請表、階段性進行情況報告書(含主管部門組織的位以上同行專家的審查鑒定意見)。

.對照第九條,提交規定數量的論文、著作或譯著等原件。

.對照第十條,提交符合省職稱主管部門要求的職稱外語考試有效成績證明,或免試證明材料。

.對照第十一條,提交符合省職稱主管部門要求的職稱計算機考試(核)有效成績證明(或免試證明材料),或提交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原件。

以上提交的材料若是復印件須經單位審核、蓋章,經辦人簽名,并注明核實的年月日。所有材料必須按評委會要求的格式進行分類、整理、裝訂。

二、本條件有關的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

.重大:某一區域范圍內規模大、影響深的。

.疑難:暫不分明,難以確定。

.主持:經某一級別部門認可或任命的,在工作中起支配、決定作用的。

.精通:理解透徹,應用嫻熟。

.系統掌握:熟知并能應用自如。

.掌握:充分理解,較好地應用。

.熟悉:明其意,并能應用。

4/7

.了解:知其大意。

.專業技術工作報告:主要是對本人取得現專業技術資格以來專業技術工作情況進行的總結。一般應包括:基本情況(姓名、性別、畢業學校、現專業技術資格、簡歷等)、開展工作情況(如科研、參與學術交流、繼續教育等)、取得業績(按工作內容分述)、專業特長(經驗)、今后努力方向等項目。

.著作:指取得統一書號、公開出版發行的本專業學術專著或譯著。著作必須具有“三性”(即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

.論文:指在公開出版發行的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本專業研究性學術文章,其內容一般包括摘要、關鍵詞、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六方面。論文必須具有“三性”(即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全文一般不少于字。期刊必須有(國際標準刊號)和(或)(國內統一刊號)刊號。

.專業文章:指在公開出版發行的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本專業經驗總結、短篇報告或實例報道等文章。全文字數一般在字以上。期刊必須有和(或)刊號。

.宣讀論文:指在市級以上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或學科分組會議上宣讀,并在相應論文匯編上全文(或摘要)發表的本專業學術論文。凡宣讀論文必須提交論文宣讀證書、論文匯編、會議日程安排等相關材料。摘要發表者須同時提交全文原稿。

.國家級期刊:指由國家各級專業學會、各部主辦并公開出版的專業學術期刊以及各部所屬院校主辦的學報。期刊必須注有和(或)刊號。

.省級期刊:指由省級學術機構主編或主辦的,并已取得和(或)刊號的期刊。

.市級期刊:指由市級學術機構主編或主辦的,并已取得和(或)刊號的期刊。

.國家(際)性學術會議:指由國家一級專業學會、國際學術組織或國際學術組織委托我國相應的學術機構組織召集的會議。

.省級學術會議:指由國家二級專業學會召集的學術會議。

.市級學術會議:指由國家三級專業學會召集的學術會議。

.主要作者、主編:指本專業學術專著或譯著的具體組織者,對該著作的學術、技術問題起把關作用。其個人承擔的編著字數必須在萬字以上。

.主要編著者:指專業著作的主編或副主編以外的編者或一般作者,其參加編著的字數一般應在萬字以上。

.科技進步獎:特指科技進步獎、科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星火獎、火炬獎等獎勵項目。

.項目(或課題):包括國家、部門和各級主管部門下達的或合同規定的科研或技術開發任務。有科學研究、技術管理、開發及推廣應用等類型,按來源可分為國家下達項目、國內外合作項目、合同項目及外商投資項目等。

.項目的全過程:指從調研立項、方法實驗、工作設計、項目實施、數據成圖、綜合研究到編寫報告的過程。

.本條件所涉及各類獎項的獲獎者,均應提交個人獲獎證書;若有些獎項,在無法提交獲獎證書的情況下,應同時提供項目獲獎證書、單位對獲獎者排名的證明及頒獎主管部門認可獲獎排名的證明。

三、本條件若干問題的說明

.本條件中凡規定的學歷、年限、數量(目)、等級等概念均含標識的學歷、年限、數量(目)、等級。如:本科以上含本科,年以上含年,項以上含項,三等獎以上含三等獎,縣以下含縣等。

5/7

2.本條件所規定的論文或專業文章的“作者”均指第一作者。

3.本條件所規定的著作、論著、專業性文章、宣讀論文等,不論出于何出版社、何專業學術期刊、何學術會議,其學術水平價值均由評委會專家公正、公平、全面地評定。

4.本條件所提“市”指副省級及地級市,不含縣級市。

5.本專業工作年限:一般從畢業參加本專業工作后起計算至申報前一年年底止。但后續學歷獲得者,可從申報者人事檔案記載開始的員級資格起計,但必須將全脫產學習時間減除。其員級資格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負責審核認可。

6.任職資歷計算方法:從現專業技術資格批準之日起計至申報前一年年底止。

.凡提交的獲獎成果均須同時附上相應公開發表的專題論文。

.本條件所指水平,一般由評委會專家評定。

.本條件所指“推廣新技術、新項目,經市(當地)行政主管部門考核認可”的程序參照科技成果鑒定方式進行,具體如下:

()申報人提出申請,填寫“推廣新技術、新項目應用水平考核鑒定表”(以下簡稱“鑒定表”);

()所在單位審核推薦;

()由市(縣)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名以上同行專家進行評議,并將專家評議具體意見填入“鑒定表”;

()市(縣)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專家評議意見,作出綜合評價結論并填入“鑒定表”。

四、關于項目分類分級和項目完成人劃分

.項目分類分級

項目級別是指按項目重要程度、工作量大小、經費投入規模以及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所劃分的項目等級。具體劃分如下:

()國家級項目

①由國務院批準的項目;

②由國務院各相關部、局批準下達的項目;

③全國性各類基金會設立的項目。

()省級項目

①由省財政部門下達的項目;

②由省科委下達的項目;

③由省國土資源廳下達的項目;

④由省其他相關廳、局下達的項目;

⑤由省級各類基金會設立的項目。

6/7

()地(市)級項目

①由地(市)級政府和相關職能局下達的項目;

②由地(市)級各類基金會設立的項目。

另外,從項目投入經費的數額大小將項目分為大、中、小類,具體劃分標準如下:

大型項目:項目經費≥萬元(測繪、物化探專業:≥萬元,巖土專業:≥萬元)。

中型項目:項目經費≥萬元(巖土專業:≥萬元);

小型項目:項目經費<萬元。

(注:建設工程項目按國家有關部委的劃分標準執行)

.項目完成人劃分

()項目成員組成

參加并完成項目的人員一般可分為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技術骨干和輔助人員。

①項目負責人:指承擔項目的直接領導人,全面負責項目的各項工作,包括行政、技術指導、技術管理等工作。

②技術負責人:指在項目負責人的領導下,全面負責項目的技術指導、技術管理等工作。

③技術骨干:指在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的領導下,全面負責某一子課題或專題的技術指導、技術管理等具體工作。

④輔助人員:指在項目組內,在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或技術骨干的領導和帶領下,承擔輔助工作的人員。

()項目完成人的劃分

項目完成人按其在項目中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完成人和一般完成人兩類,主要完成人指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技術骨干,一般完成人指輔助人員。

①主要完成人排序: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技術骨干。

②主要完成人人數比例:一般按項目大小確定主要完成人數為至人。

其中,大型項目至人,中型項目至人,小型項目至人。

發文日期:

7/7

篇3:SQL高級工程師崗位職責

數據庫產研--數據庫高級工程師(SQLServer方向)京東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京東,京東世紀,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京東集團,京致衣櫥,京東【崗位職責】

京東云平臺數據庫DBA,主要負責云平臺內部業務庫的日常管理維護工作,以及云數據庫產品RDS、SQLServer、MongoDB的支持工作。

并通過質量分析有效推動DBaaS整個系統自身的持續改進和完善發展。

1.支撐公有云業務庫的管理工作,保證數據庫的安全與性能

2.負責公有云數據庫的線上穩定工作,確保達到業界領先的SLA水平;

3.負責對京東公有云數據庫進行日常的建設部署、配置管理、監控報警及故障處理等工作;

4.參與數據庫的自動化平臺的完善工作

5.對數據庫實現原理的深入探索

【職位要求】

1.深入了解SQLServer數據庫的體系架構與內部原理

2.熟悉SQLServer數據庫的備份以及恢復多種實現方式;

3.熟悉SQLServer各種高可用方案搭建

4.精通SQLServer數據庫的維護與故障排查;

5.了解各版本功能特性,對底層數據存儲格式有了解者更佳

6.有一定的編程能力,熟悉Shell、Perl、Python語言中的一種或幾種;

7.熟悉OpenStack項目,了解云數據庫的大體架構

8.對MySQL和MongoDB的至少一種,有豐富的運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