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設計單位崗位職責

設計單位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6854

一、從事工程勘察、設計的單位應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攬工程。必須按

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有關技術規范進行勘察、設計,對其勘察、設計的質量負責。不得轉包或者違規分包承攬的工程。

二、勘察單位提供的地質、測量、水文等勘察資料必須真實、準確,且務求全面。

三、設計單位應根據勘察成果文件進行工程設計。應就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向施工單位做出詳細說明。應在施工現場設立代表處或派駐設計代表,隨時掌握施工現場情況,解決設計的有關問題。

設計單位應當參與建設工程質量事故分析,并對因設計造成的質量事故,提出相應的技術處理方案。

四、設計單位應主動接受礦方委托的質量監督機構對其承擔設計工作的資格和質量保證體系的監督檢查。并接受設計監理單位的監理。

五、設計單位必須加強設計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設計文件編制、復核、審核、會簽和批準制度;嚴格履行工作程序,堅持按程序辦事;明確各級質量責任,實行質量終身負責制。

設計文件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設計文件的編制應該符合有關礦井工程建設法律、法規、規范、規程、標準以及相關合同的要求;

2、設計依據的基本資料應完整、準確、可靠,設計方案論證充分,計算結果可靠,并符合結構安全要求;

3、設計文件的深度應滿足相應設計階段的有關規定要求,并符合相關規范的要求;

4、設計文件必須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要求,使工程符合安全、適用、經濟、美觀及環保的綜合要求;

5、設計文件選用的材料、配件和設備,應當注明其性能及技術標準,其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但不得指定生產廠、供應商。

篇2: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安全防范工程設計

一般規定1本節內容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的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的安全防范工程。包括考古所(隊)、文物商店等存放文物的單位與建筑的安全防范工程。2根據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的特點,安全防范工程設計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對相關業務活動的文物流、人員流、車流和信息流進行分析,分清內外不同流向與相互之間的界面,以利全面防護。

2優先選擇縱深防護體系,區分縱深層次、防護重點,劃分不同等級的防護區域。由于外界環境條件或資金限制不能采用整體縱深防護措施時,應采取局部縱深防護措施。

3保證現場環境條件下系統不間斷運行的可靠性。

4文物博物館與其他單位為聯體建筑群時,其安全防范系統必須獨立組建。

5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博物館使用時,安全防范工程設計必須符合文物保護要求,不應造成文物建筑的損傷,不得對原文物建筑結構進行任何改動。

6安全防范系統應采取自敷專線,并建立專用的通信系統。

7為適應陳列設計、功能布局調整的需要,線纜走線和布防點位置的設置宜留有一定的調整性與冗余度。3根據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的特點,安全防范工程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章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安全防范系統應具有非法行為控制、應急處置和日常安防日志管理等功能,宜結合建筑物特點和出入口管理的要求,安裝防爆安全檢查裝置。

2安全防范系統防護范圍應包括陳列、存放文物的場所、文物出入通道等場所部位。

3具備現場勘察條件時應檢查文物庫房、文物陳列室、陳列形式,以及出入口、墻體、門窗、風管等開口部位的實體防護設施與能力等。一級防護工程設計4周界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周界包括建筑物(群)外周界、室外周界和室內周界。

2陳列室、庫房、文物修復室等應設立室外或室內周界防護系統。⊥65⊥監視區應設置視頻安防監控裝置。6出入口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需要進行防護和控制的出入口包括周界圍欄、圍墻的出入口;展廳、庫房的出入口;進入防護區的地下通道和天窗、風管等。

2僅供內部工作人員使用的出入口應安裝出入口控制裝置。

3出入口控制裝置宜有防脅迫進入的報警功能。

4宜有防尾隨措施。7當有文物卸運交接區時,其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文物卸運交接區應為禁區。

2文物卸運交接區應安裝攝像機和周界防護裝置。

3文物卸運交接區宜安裝入侵探測裝置。8文物通道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文物通道的出入口應安裝出入口控制裝置、緊急報警按鈕和對講裝置。

2文物通道內應安裝攝像機,對文物可能通過的地方都應能夠跟蹤攝像,不留盲區。

3開放式文物通道應安裝周界防護裝置。9文物庫房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文物庫房應設為禁區。

2總庫門宜安裝防盜、防火、防煙、防水的特殊安全門。

3庫房內必須配置不同探測原理的探測裝置。

4庫房內通道和重要部位應安裝攝像機,保證24小時內可以隨時實施監視。

5出入口必須安裝與安全管理系統聯動或集成的出入口控制裝置,并能區別正常情況與被劫持情況。

6文物庫房的墻體、天花板、地板等與公眾活動區相鄰時宜配置振動探測裝置。10展廳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展廳內應配置不同探測原理的探測裝置。

2珍貴文物展柜應安裝報警裝置;并設置實體防護。

3應設置以視頻圖像復核為主、現場聲音復核為輔的報警信息復核系統。視頻圖像應能清晰反映監視區域內人員的活動情況,聲音復核裝置應能清晰地探測現場的話音以及走動、撬、挖、鑿、鋸等動作發出的聲音。11監控中心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13節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組成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安全管理系統。

2應對重要防護部位進行24h報警實時錄音、錄像。

3應為專用工作間,新建工程的監控中心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4㎡,并應設置專用的衛生間、設備間和專用空調設備。

4應設置防盜安全門,防盜安全門上應安裝出入口控制裝置。室外通道應安裝攝像機。

5應安裝防盜窗。

6防盜窗宜采用防彈材料。

7備用電源應符合本規范第3.12.4條的規定。

8系統管理主機宜具有雙機熱備份功能。

9系統應有較強的容錯能力,有在線幫助功能。二級防護工程設計12周界的防護應符合第4條的規定。13出入口應符合第6條第1~3款的規定。14文物卸運交接區應符合第7條的規定。15文物通道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文物通道的出入口門體至少應安裝機械防盜鎖。

2文物通道內應安裝攝像機,對文物通過的地方都能跟蹤攝像。16文物庫房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9條第1~5款的規定。

2庫房墻體為建筑物外墻時,應配置防撬、挖、鑿等動作的探測裝置。17展廳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10條第1、2款的規定。

2應設置現場聲音復核為主,視頻圖像復核為輔的報警信息復核系統,并滿足第10條3款的性能要求。18監控中心(控制室)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13節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11條第1、2款的規定。

2應為專用工作間,新建工程的監控中心使用面積應為20~50m2。

3應安裝防盜安全門、防盜窗。

4防盜安全門上宜安裝出入口控制裝置。

5備用電源應符合本規范第3.12.4條的規定。

6系統主機宜采取備份方式。三級防護工程設計19周界的防護應符合第4條的規定。20出入口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6條第1款的規定。

2僅供內部工作人員使用的出入口宜安裝出入口控制裝置,宜有脅迫進入報警功能。21文物卸運交接區應符合第7條第1、2款的規定。22文物通道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文物通道的出入口宜安裝出入口控制裝置。

2文物通道內宜安裝攝像機,對文物通過的地方能進行攝像。23文物庫房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9條第1款的規定。

2應符合第16條第2款的規定。

3庫房應配置組裝式文物保險庫或防盜保險柜。

4總庫門應安裝防盜安全門。

5庫房內重要部位宜安裝攝像機。24展廳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采取入侵探測系統與實體防護裝置復合方式進行布防。

2應符合第10條第2款的規定。

3應設置聲音復核的報警信息復核系統,并滿足第10條第3款的性能要求。25監控中心(值班室)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13節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能夠在報警時對現場聲音、圖像信號進行實時錄音、錄像。

2允許與其他系統值班共用,但應設置專門的安防操作臺。安防操作臺應安裝緊急報警按鈕。

3應安裝防盜安全門、防盜窗和防盜鎖。

4備用電源應符合本規范第3.12.4條的規定。各子系統設計要求26周界防護系統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與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相應的實體阻擋裝置聯動。

2周界裝置需要燈光照明時,兩燈之間距地面高度lm處的最低照度不應低于20l*。

3當周界報警發生時,應以聲、光信號顯示報警的具體位置。一、二級防護系統應顯示周界模擬地形圖,并以聲、光信號顯示報警的具體位置。27入侵報警系統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4.2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入侵探測器盲區邊緣與防護目標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m。

2入侵探測器啟動攝像機或照相機的同時,應聯動應急照明。

3報警系統主機應具備中央處理器和存儲器,應能夠存儲控制程序和運行日志信息,應能獨立調控相關的前端設備。

4應配備不低于8小時的備用電源,系統斷電時應能保存以往的運行數據。

5現場報警控制器應安裝在具有自身防護設施的弱電間內。28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4.3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具有畫面定格功能。

2視頻報警裝置應能任意設定視頻警戒區域。

3應能對多路圖像信號實時傳輸、切換顯示,應能定時錄像、報警自動錄像和停電后自動錄像。

4宜配備具有多重檢索、慢動作畫面、超靜止畫面、步進性圖像分解等功能的錄像設備。

5重要部位在正常的工作照明條件下,監視圖像質量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1994中表4.3.1-1規定的四級,回放圖像質量不應低于表4.3.1-1規定的三級,或至少能辨別人的面部特征。

6攝像機靈敏度應能適應防護目標的最低照度條件。

7沿警戒線設置的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宜對沿警戒線5m寬的警戒范圍實現無盲區監控。

8攝像機室外安裝時宜有防雷措施。29出入口控制系統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3.4.4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不同的出入口,應能設置不同的出入權限。

2每一次有效出入,都應能自動存貯出入人員的相關信息和出入時間、地點,并能按天進行有效統計和記錄、存檔。

3應保證整個出入口控制系統的計時一致性。

4識讀裝置應保證操作的有效性。非法進入和脅迫進入應發出報警信號,合法操作應保證自動門的有效動作。一次有效操作自動門,只能產生一次有效動作。30電子巡查系統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3.4.5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巡查點的數量根據現場需要確定,巡查點的設置應以不漏巡為原則,安裝位置應盡量隱蔽。

2宜采用計算機產生巡查路線和巡查間隔時間的方式。

3在規定時間內指定巡查點未發出“到位”信號時,應發出報警信號,宜聯動相關區域的各類探測、攝像、聲控裝置。

4當采用離線式電子巡查系統時,巡查人員應配備無線對講系統,并且到達每一個巡查點后立即與監控中心作巡查報到。31專用通信系統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建立以專用傳輸線或公共電話網組成的有線傳輸系統,配置無線通信機。

2應保證監控中心與所有通道出入口、展廳之間的雙向對講通信。32安全管理系統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4.1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子地圖和/或模擬屏應能實時顯示報警位置。

2運行數據庫應有足夠的容量,以貯存管理需要的運行記錄。

3主機必須具備運行情況、報警信息和統計報表的打印功能。

4系統中應儲存警情處理預案。

5系統的軟件應漢化,有較強的容錯能力。

篇3:建設工程中勘察設計工程監理及其他有關單位安全責任

一、勘察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應當真實、準確,滿足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需要。

勘察單位在勘察作業時,應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采取措施保證各類管線、設施和周邊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

二、設計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設計,防止因設計不合理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設計單位應當考慮施工安全操作和防護的需要,對涉及施工安全的重點部位和環節在設計文件中注明,并對防范生產安全事故提出指導意見。

采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的建設工程和特殊結構的建設工程,設計單位應當在設計中提出保障施工作業人員安全和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議。

設計單位和注冊建筑師等注冊執業人員應當對其設計負責。

三、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者專項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工程監理單位在實施監理過程中,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工程監理單位和監理工程師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實施監理,并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承擔監理責任。

四、為建設工程提供機械設備和配件的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施工的要求配備齊全有效的保險、限位等安全設施和裝置。

五、出租的機械設備和施工機具及配件,應當具有生產(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

出租單位應當對出租的機械設備和施工機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進行檢測,在簽訂租賃協議時,應當出具檢測合格證明。

禁止出租檢測不合格的機械設備和施工機具及配件。

六、在施工現場安裝、拆卸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

安裝、拆卸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應當編制拆裝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并由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監督。

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安裝完畢后,安裝單位應當自檢,出具自檢合格證明,并向施工單位進行安全使用說明,辦理驗收手續并簽字。

七、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的使用達到國家規定的檢驗檢測期限的,必須經具有專業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經檢測不合格的,不得繼續使用。

八、檢驗檢測機構對檢測合格的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應當出具安全合格證明文件,并對檢測結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