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各采掘隊電工崗位職責
1、嚴守工作崗位,堅持工作時間,有事必須向區隊干部請假,否則在當班發生的問題按失職論處。
2、各區隊電工和修理工必須實行電修合一,電工必須會干修理工的工作,而修理工也必須學會干電工的工作,每個機電工應做到三懂(懂設備性能、原理、結構)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3、熟悉并掌握本區隊供電系統及各設備的性能,負責處理本區隊的電氣故障,嚴格執行低壓停送電工作票制度。
4、嚴格執行本工種的操作規程,煤礦安全規程、交接班制度,以及其它有關的規章制度。
5、負責本區隊所使用的全部設備的檢查、維護、保養、修理工作以及安裝,拆移工作,做到用好、管好、修理好,保證安裝質量,拆移做到不損壞、不丟失零件,過流保護要整定合格,零部件要齊全。
6、對管理的設備做到勤檢查、勤巡視、傾聽設備聲音。利用生產前后和工余時間或修理班,搞好設備的檢查、修理、調整、緊固等工作,因檢查不到發生事故時,本人應負全部責任,努力提高設備完好率,降低待修率,事故率。
7、負責做好本區隊管轄設備的備品,配件等材料的準備和管理工作,嚴禁在井下拆卸待修設備,如因管理不善造成設備損壞,零部件丟失或失爆等問題應負全部責任,對防爆組提出的問題必須認真處理。
8、嚴格執行質量驗收制度,凡本區隊準備出坑上場檢修的設備零部件必須一齊出場,(已損壞的零部件也要保存好隨同主機上場)否則要追查責任,凡已修好準備下坑的設備,使用單位和機電工要進行驗收并負責。
9、參加本區隊的機電事故追查,分析工作、負責予以澄清本區隊所發生的一切機電事故并報告區隊干部,同時要報告有關業務部門,重大設備事故要協助區隊寫出書面報告。
10、節約用料,大搞修舊利廢工作。
篇2:井下電工作業指導書
1、嚴格執行井上電器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和井下操作規定,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2、必須熟悉井下各中段和井巷的動力、照明、通風、信號的線路分布情況及電器設備安裝地點。配電盤和開關要設在安全地點和干燥處。
3、井下嚴禁帶電作業(36伏以下除外)不準指派無電器知識或操作不熟練的人去單獨進行電氣巡視檢查。
4、井下的主要運輸平巷、斜井、硐室的固定照明電壓不準超過110伏,豎井、天井固定照明和各工作面活動照明(行燈)電壓不準超過36伏。
5、井下電力導線固定敷設的,需用鋼絲或鋼帶鎧裝(或鉛皮)電纜,豎井垂深超過200米要用絕緣的鎧裝電纜,移動式電氣設備要用橡膠電纜。禁止使用絕緣不和要求的電纜。井下照明、信號、電話等導線,不管電壓大小禁止用裸體線,禁止使用裸體的刀形開關和裸露保險器。
6、電纜的連接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⑴、電纜與機械及器械的連接,需用接線合連接,電纜芯線與變壓器、電動機或其他電氣器械的端子連接,需使用接線銅頭。
⑵、鎧裝與非鎧裝紙絕緣電纜以及鎧裝電纜相互間的連接,均需用灌充填劑的接線合,應使其接加到電纜外皮上。
⑶、在電力線路中鎧裝電纜與橡膠電纜的連接,只能經過器械(如啟動器、自動開關等)的端鈕連接。
⑷、橡膠電纜之間的接合,其接頭必須達到安全標準。
⑸、在工作過程中需要時常拆開的橡膠電纜的連接,可用插銷式接線合連接,插座必須接在電源的一側。
⑹、照明、信號、及控制線路的連接,允許用配電箱,接線盒和三通接線盒.
7、水平巷道和斜井(45°以下)電纜和電線敷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⑴、在金屬支架、預制混凝土支架和木支架的巷道中懸掛電纜時,不準拉的太緊,只有在不支護或砌旋的巷道內允許牢固的將(電纜)線固定好。
⑵、電纜、電線要懸掛整齊標準。
⑶、禁止將電纜、電線、懸掛在風管上。動力電纜穿過風水管路或與風水管平行敷設時,要架設在管子上面,比此之間不得小于300毫米。
⑷、禁止在水溝中敷設電纜,在巷道的個別地段必須將電纜套入鐵管內保護,禁止用木材覆蓋電纜。
⑸、電纜和電線上禁止懸掛任何物體.
8、豎井內電纜、電線的敷設要符合下列規定:
⑴、電纜的懸掛必須使用夾子、u型卡箍或其他可以支持電纜本身重量的懸掛裝置,并且不致損壞鎧裝電纜。
⑵、通過鉆孔敷設電纜時,必須將電纜牢固在鋼絲繩上,當通過不堅固的巖石鉆孔時,必須加裝鋼套管。
⑶、電纜固定點間的距離不大于6米。
⑷、有地表經豎井到井下變電所的電纜要敷設兩條。
⑸、禁止沿豎井的提升間、平衡錘間、人行井間敷設電纜,電纜在豎井井筒中不得有接頭,電纜接頭部分必須設在中段水平,以便裝設接頭盒。控制電纜、信號、照明等線路,可沿梯子間井壁的一邊敷設,但禁止通過梯子口。
9、橡膠電纜的敷設符合下列規定:
⑴、不可懸掛的太緊,而且要整齊。
⑵、禁止沿地面或穿過漏斗口敷設,通過天井時禁止沿放礦格板一側敷設。
⑶、多余的電纜要整齊地掛在接線處的安全地點,不得卷成麻花形。
10、電極和變電設備的硐室:
⑴、井下變電所和水泵房硐室的地點至少要高于入口對面井底車場軌面0.5米以上。
⑵、變電所硐室的長度超過10米時,要在硐室的兩端各設一個出口,任何硐室通道,禁止堆放任何材料和設備。
⑶、硐室的通風要良好,硐室內的溫度不得比臨近巷道的溫度超過10°,并解決室內滴水現象。
⑷、變電所內必須具有電工用的橡膠絕緣手套、橡膠絕緣鞋、橡膠絕緣墊和臺,上述護品必須按規定定期試驗。
11、井下禁止使用變電器中性點接地的網路,禁止電氣設備接零。禁止山地面上中性點接地的變壓器和發電機向井下供電。
12、井下變電所的每個低壓母線上要裝設檢漏指示器.
13、由總變壓站至井口用架空線路送電時,井下中央變電所一次接線母線上,均需按設避雷器,引至井下中央變電所的電源電纜,在通井口由架空線引下處,需接避雷器.
14、電器設備的金屬部分必須按下列規定,作好接地保護:
⑴、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斷路開關設備的金屬外殼及機座。
⑵、配電盤(柜、箱)的金屬外殼及構架。
⑶、電纜頭、電纜外皮及導線的金屬保護層。
⑷、開關設備的連動操作機構。
⑸、儀表變電器、變流器的二次線圈。
⑹、沒有電氣設備及導線的巷道的管道及鋼軌。
15、接地裝置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⑴、設在井底水窩和水倉中的總接地器必須接地良好。
⑵、巷道水溝的接地器,安設在水溝的深處。巷道中無排水溝或排水溝無水時,接地器需垂直插入潮濕的或經常澆水的鉆孔中(孔與管要等長)。
⑶、將帶螺栓的端子焊在接地器上,以便連接地引線。
⑷、接地引線與接地器的連接處,必須擦亮后用螺絲牢固加緊。
⑸、接地電阻要符合規定。
16、電器和電機設備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⑴、固定的電機、變壓器及器械外殼的接地,必須牢固可靠。
⑵、所有接地部分必須有單獨接地引線,兩臺以上設備公用一個接地裝置,其接地線應采用并聯,禁止串聯連接。
⑶、接地引線及其連接處,須設在便于檢查和試驗的地方。
⑷、移動和攜帶的機器、器械的接地必須用橡膠電纜的專用接地線芯,要連接到總的或局部接地網上。
17、為了保證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必須按下列規定確定保護裝置:
⑴、鼠籠型電動機的絕緣電阻低于0.33兆歐時,不準送電運行,直接啟動的鼠籠型電動機,熔斷保險絲應采取該電機額定電流的1.5倍.
⑵、電壓在250伏以上時,電流在100安培以上時,應使用管型保險器.
⑶、配電箱及其他自動開關設備的過流保護裝置,其動作電流應為超出該電動機連續工作電流20%時,即可切斷電源作用,如裝有刀閘開關其保險絲的額定熔斷電流因等于過流保護裝置的額定電流.
⑷、變壓器一次測保險絲的額定電流應等于變壓器一次測額定電流的兩倍,二次保險絲的額定電流應等于變壓器二次測額定電流的110%.
⑸、直流發電機組過流繼電器的整流不得超過發電機的額定電流的120%,并有電壓表、電流表。
18、為了提高井下電力設備的完好率,必須實行定期檢查制度。
⑴、每月有負責機電的人員組織對電機、器械和變壓器檢查一次,自動保護裝置每季度檢查一次,接地裝置沒季度檢查一次,并測定其接地電阻。
⑵、使用的變壓器油,應定期進行介質強度試驗和物理化學性能分析實驗。
19、井下照明和通訊:
⑴、井下運輸巷道,井下車場、安全出口、豎斜井和天井的人行道,各井巷工作面、各工作硐室和采礦場,裝卸平臺和奘車場等均需接設電器照明。
⑵、井下照明供電線路,須單獨安設不得與電力供應線路混合使用。
⑶、照明線路必須用膠皮線,要用瓷瓶固定,整齊的掛在巷道頂板中間,并成一條直線,兩根線之間的距離為15厘米。燈泡、線路損壞及時更換。
⑷、井底車場(信號房)、各中段車場須設電話。
篇3:井下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1.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運電器設備(包括電纜)檢修或移動前,必須切斷電源用電壓相適應的電筆驗電,檢驗無電后,再將導體對地完全放電,(放電時必須事先檢查巷道內氣體濃度,瓦斯濃度超限時,不準放電,控制設備內部有放電裝置的不在此限),所有開關把手,在切斷電源后,都應及時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警示牌,只有執行此項工作的人員才有權取下此牌并送電。
2.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3.非專職或非值班電器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器設備。
4.操作高壓電器設備主回路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并有監護人員現場監護。
5.電纜管理:
(1)井下電纜要有明顯標志。
(2)電纜同電器設備的連接,必須用符合電器性能的礦用防爆設備。
(3)熱補后的電纜,必須經浸水耐壓試驗,合格方可使用。
(4)嚴禁井下電纜線路中出現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
(5)電纜應懸掛整齊,并有一定高度,符合規定。
6.不用的電纜應及時拆除、回收。
7.更換支架時,必須保護電纜不受機械力破壞。
8.送電和停電
(1)使用工作票制度,凡井下停電,檢修必須有專人負責。
(2)執行工作許可制度,井下需全部停電檢修,必須報礦調度室,在得到許可證后方準停電工作。
(3)執行工作監護制度,工作時必須兩人以上,并專人監護。
(4)執行送電制度,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原則。
9.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1)停電;(2)驗電;(3)裝接地線;(4)掛標示牌。
10.設備必須保持完好,不失爆。
11.收尾工作:
(1)確保電器設備的完好。
(2)整理電纜。
(3)向班組長,接班人匯報設備運行,維護情況。
(4)整理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