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安質部安監員安全生產崗位職責

安質部安監員安全生產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1018

1、認真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填寫交接班記錄,當班未處理完的隱患要詳細交到下班繼續處理。

2、在崗期間,所有涉及人身安全的隱患,必須立即停止其它工作進行排除,否則不得干下一道工序。

3、在崗期間出現“三違”現象要立即制止,并按安全管理獎罰辦法進行查處。

4、在崗期間發現一般性安全隱患要限定時間監督整改。

5、在崗期間由于自身脫崗、漏檢等原因造成事故,要承擔主要監督不到位責任。

6、由于遲到早退,工作不負責任、失職等原因造成惡性事故,給予行政最高處分。

7、安全監督檢查以預防人身事故為主,對作業現場工程質量、標準化建設、“一通三防”、機電運轉、安全保護等工作有檢查督促職責,負有一定責任。

8、安監員執行內部責任分工制度,重點明確頂板管理、機電運輸、“一通三防”分工負責范圍,日常監督檢查分工不分家,各有側重,在分管范圍出現事故要追究其責任,參加當班所發生事故的追查會議。

篇2:安監局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壺關縣

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應急救援體系,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煤礦事故搶險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國家、集體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及壺關縣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預案適用范圍

(一)本預案所稱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是指我縣所屬煤礦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造成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以及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煤礦安全事故包括:

1、造成1人以上死亡事故或重傷2人以上。

2、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500萬元以上的重大安全事故。

3、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萬元以上的特大安全事故。

4、其他性質惡劣,影響重大的煤礦事故。

(二)本預案的適用范圍只限于我縣范圍內的所有煤礦企業。

二、預案啟動條件:

發生上述安全生產事故或者縣局認為事故性質和影響特別惡劣的,啟動本預案。

三、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應在縣政府的統籌安排下,由縣局集中領導、統一指揮、各種有關職能科室分工明確、緊密結合、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

(二)成立壺關縣安監局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領導組成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組成人員由各職能科室和安監站科(站)長組成。

領導組的職責是:負責指揮、協調、組織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定期組織預案的演練;檢查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措施的落實情況。

(三)應急救援領導組下設機構及職責:

1、領導組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設在縣局信息調度中心,負責應急救援領導組的日常事務和事故搶險救援情況上報、下傳等工作,中心負責人由信息調度中心主任兼任。中心電話:0355-8774219.0355-8773258-8000.

2、現場搶險救援組。負責對事故的制定搶險救援方案,并負責對方案的組織實施,并協調有關搶險救護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組長:安全科科長兼任。

3、安全保衛組。組長由安全糾察隊隊長兼任,負責協助公安部門現場事故的安全保衛、警戒和肇事人員的監控及群眾的勸解和疏導工作。

4、后勤保障組。由局辦公室主任兼任,負責搶險物資的供應和工具裝備的供應,協調各有關搶險物資單位的救援物資供應。

5、醫療救護組。由培訓中心和工會主要負責人兼組長,負責協助醫療單位的救治,組織受傷人員的救護工作,保證救護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

6、新聞及善后處理組。由生產科負責人兼組長,負責協助對事故的技術勘察、新聞報道和事故善后處理和防范措施的制定和實施。

以上1、6條由總工常高明負責,2、3條由副局長張根喜負責,4、5條由副局長牛樹珍負責。

四、安全生產事故的報告程序和現場保護。

(一)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煤礦必須以快捷有效的方式將事故情況報告縣局信息調度中心及當地人民政府。

(二)縣局信息調度中心立即向上級部門縣政府和縣局應急救援領導組組長匯報,由局應急領導組組長決定通知參加救援的各有關科室和組,并在24小時內由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寫出事故報告并呈報縣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

(三)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單位及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

2、事故單位的經濟性質、企業規模、概況。

3、事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4、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5、事故搶救處理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協作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項。

6、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

(四)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的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凡與事故有關的痕跡、狀態不得隨意挪動和破壞,因搶救人員為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的現場的應繪制事故現場圖做標記、記錄等方式來妥善保存原始現場資料和證據,并報請有關部門批準。

五、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和實施。

(一)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應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領導組組長要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參加事故搶險救援,同時公布各工作機構人員組成。

(二)各有關科室(站)必須從全局出發,絕對服從應急救險援領導組的統一調度指揮,分工合作,共同做好事故搶險的處理工作,嚴格24小時值班,保證緊急情況信息渠道暢通,運轉有序。

六、其它事項

(一)根據有關規定,各煤礦必須建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機構和隊伍,并保證其人員,經費和裝備落實到位。

(二)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各有關科室必須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嚴禁擅自脫崗。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瞞報、謊報或拖延不報,造成事故進一步擴大的,追究事故單位的責任,對在應急救援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要給予表彰獎勵。

(三)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可隨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本預案的演習。

(四)本預案從下發之日起執行,情況發生變化時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有關內容。

篇3:安質部安監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認真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填寫交接班記錄,當班未處理完的隱患要詳細交到下班繼續處理。

2、在崗期間,所有涉及人身安全的隱患,必須立即停止其它工作進行排除,否則不得干下一道工序。

3、在崗期間出現“三違”現象要立即制止,并按安全管理獎罰辦法進行查處。

4、在崗期間發現一般性安全隱患要限定時間監督整改。

5、在崗期間由于自身脫崗、漏檢等原因造成事故,要承擔主要監督不到位責任。

6、由于遲到早退,工作不負責任、失職等原因造成惡性事故,給予行政最高處分。

7、安全監督檢查以預防人身事故為主,對作業現場工程質量、標準化建設、“一通三防”、機電運轉、安全保護等工作有檢查督促職責,負有一定責任。

8、安監員執行內部責任分工制度,重點明確頂板管理、機電運輸、“一通三防”分工負責范圍,日常監督檢查分工不分家,各有側重,在分管范圍出現事故要追究其責任,參加當班所發生事故的追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