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鋼絲繩管理組崗位職責

鋼絲繩管理組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8835

1、負責礦井鋼絲繩的驗收、登記、建賬、建卡、統一發放和管理,并做到賬、卡、物相符。

2、根據礦井鋼絲繩的使用情況,及時編制礦井所需鋼絲繩的年度計劃報有關單位。

3、負責新購置鋼絲繩的取樣試驗,并取回試驗報告單進行保存以備檢查。

4、鋼絲繩管理員要建立鋼絲繩使用臺賬,記錄鋼絲繩購置、發放、領用時間和使用地點、發放人及領用人,并負責監督不合格鋼絲繩的更換。

5、負責對各單位使用鋼絲繩情況的監督、檢查、驗收、考核等工作。

6、深入現場,熟悉并掌握鋼絲繩的使用情況,安排專人管理,并對鋼絲繩閑置數量要登賬記錄,上報機電科或分管領導。

7、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有關工作。

8、對因分管工作失誤造成的事故負責。

篇2:主井大傾角鋼絲繩芯膠帶運輸機運行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主井鋼絲繩芯輸送帶使用時間過長,大部分輸送帶在運行過程中被砸傷、損傷,并出現老化等現象,為避免輸送帶在未更換前發生運行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1、當班崗位司機和主井沿線放煤工,必須對輸送帶進行全面檢查,如發現皮帶邊緣露鋼絲、膠帶劃傷、跑偏、托輥不轉、滾筒浮煤多時,應立即匯報工區值班領導、分管皮帶運輸副區長和當班維修工,及時停機處理。出現較大的問題時,分管副區長必須到現場參與檢修、進行處理

2、每天早班安排2小時檢修時間,對輸送機進行維修、維護及保養,并對輸送帶進行全面的檢查,對檢查出來損傷的部分輸送帶進行及時修補(具體時間礦調度通知)。如檢修時間不夠處理故障及存在的問題時,應立即向調度申請延長檢修時間。

3、在輸送帶未更換期間,整條輸送機的上下層防跑偏托輥必須齊全、完好、可靠,嚴禁輸送帶出現跑偏、摩擦H架及擋煤板等現象,如發現必須立即匯報當班維修工,并停機進行處理。

4、每天安排專人對可能接觸下層皮帶的浮渣進行清理,防止下層皮帶被灑下的矸石摩擦,加速損壞輸送帶。

5、各采掘單位嚴格控制大塊煤和矸石(長度不能超過300mm)及長物料(長度不能超過400mm)、鐵器不準落入皮帶運輸系統,防止損傷或撕裂輸送帶。一經發現大塊煤和矸石及長物料、鐵器等進入皮帶運輸系統,對源頭單位進行每次500元罰款。如發現大塊煤和矸石、長物料、鐵器落入11區段1米皮帶、12區段1米皮帶,皮帶司機必須立即停機處理,防止進入主井輸送機。

6、在損傷輸送帶未更換前,要立即在輸送帶沿線完善防止撕帶的安全豎梁(用工字鋼加工安設)。同時盡快購買斷帶抓捕裝置,由機運工區提供技術參數,供應公司及采購,設備到貨后,并立即組織安裝。

7、為防止輸送帶在未更換前發生運行意外傷人,每班交接班期間(早班7:30至8:30,中班15:30至16:30,夜班23:30至00:30),主井皮帶機必須停止運行工作,待上下人員通過主斜井完畢后,方能啟動輸送機運行。(落實人由當班候車司機、主皮帶司機、機尾放煤工)。

8、每班主井皮帶機運行期間,其它時段升、入井人員嚴禁通過主斜井。如需從副斜井通過時,必須與副斜井井口把鉤工聯系待提升停止后,方能行走(即嚴格執行絞車提升時“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規定)。

9、輸送機運輸過程中,不得對膠帶、托輥、滾筒進行人工清理、更換零部件或進行維護保養,嚴禁輸送機運行時清理底帶浮渣。

10、每天必須對主井輸送機進行全面檢查,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并記錄在設備巡回檢查記錄本上。

11、輸送機的各種安全保護必須齊全、可靠、有效,每天維修工必須對各種保護進行一次試驗,對有問題的保護必須立即進行處理。

12、經常檢查整個主斜井安全防護網情況,必須確保防護網完整,綁扎必須牢固可靠。

13、未述及部分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大傾角鋼絲繩芯膠帶運輸機操作規程》及其相關規定執行。

14、相關單位認真貫徹落實本措施,凡屬于下井人員必須進行貫徹學習,簽字記錄后方可入井。

篇3:礦井提升鋼絲繩管理現狀防范措施規程

2010年7月5日14時,我分公司外山絞車司機在操作2m絞車下放乘人車時,發現鋼絲繩異常,立即采取制動措施時,將乘人車停在-70米處。待人員(19人)全部下車,乘人車固定好后檢查發現,鋼絲繩在固定于滾筒的一端發生斷繩,若不是司機采取果斷措施,后果不堪設想。這暴露出在鋼絲繩管理中存在嚴重漏洞,鏨繩時用電弧沖,損傷了鋼絲繩,在繩子調頭后又未鏨掉這一受損部位,造成鋼絲繩運行時突然斷繩,斷繩處有電弧損傷痕跡。同時,東井煤業分公司無固定繩檢員,未對重要部位進行檢查,沒有對巷道滴水進行處理,造成鋼絲繩銹蝕,也是斷繩的原因。應深刻吸取這次教訓,加強鋼絲繩管理。

1、加強鋼絲繩的采購和保管。礦井提升用鋼絲繩必須選用符合MT716-2005標準的產品。選用重要用途鋼絲繩。使用和保管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三百九十八條的規定。滴水嚴重的斜井,應選用鍍鋅鋼絲繩。

2、正確使用鋼絲繩,加強鋼絲繩的日常保養,防治積水、滴水銹蝕,防止鋼絲繩在底板、頂板、軌枕、鐵軌上拖行,要經常保持地滾筒、天輪轉動靈活。及時清除道床上的浮煤、浮矸等雜物,按要求安裝地滾筒,及時進行維修、更換。定期對鋼絲繩涂油。

3、做好鋼絲繩檢查工作。煤礦必須配備專職的鋼絲繩檢查員。檢查員要堅持對每根提升鋼絲繩每日慢速檢查一次,當發現鋼絲繩有變黑、銹蝕、點蝕麻坑、斷絲、散股、扭曲、磨損、直徑減小,拉長魚尾損壞、繩頭松動等現象,應在填好鋼絲繩檢查記錄的同時提出處理意見,并及時向調度室匯報,檢查記錄應由絞車司機簽字,并經機電車間主任、煤礦分管副礦長、礦長審查簽字。檢查記錄應分別報礦調度室、安全生產部和機電車間。絞車司機每班應對鋼絲繩和連接裝置進行一項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填寫好檢查記錄。把鉤工和乘人車押車工在進行提升作業時,應對鋼絲繩、乘人車、礦車和連接裝置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填寫好運行日志。

4、加強重要部位檢查。在對鋼絲繩進行檢查時,要特別注意以下重要部位,加強檢查。

(1)、收線部位:提升礦車、乘人車等時,這些部位的鋼絲繩總是處于受力狀態,如與天輪接觸的這部分鋼絲繩或滾筒上的鋼絲繩,應加強檢查。

(2)、繩頭固定裝置。繩頭和滾筒上的固定裝置限制了鋼絲繩中鋼絲的自由移動,通常會造成斷絲,這種斷絲很難發現,應使用錐子撥開鋼絲進行檢查,如果發現一根以上斷絲,應更換鋼絲繩或切除固定部分的鋼絲繩,再重新固定。在這些部位還會發生銹蝕,應注意檢查,并檢查固定裝置。

(3)、滾筒:滾筒上應加裝塑襯,應檢查塑襯凹槽表面是否平滑、是否有磨損。未裝塑襯的應檢查鋼絲繩是否有磨損,還要檢查滾筒上剩余鋼絲繩的圈數和滾筒輪緣。

(4)、天輪。應檢查天輪凹槽尺寸和外形是否合適,表面是否平滑。凹槽太小或太緊會使鋼絲繩受到擠壓,使磨損更加嚴重,而凹槽太大會使鋼絲繩變平。凹槽過大或過小都會降低鋼絲繩的使用壽命。

(5)、加熱過的部位。留意加熱后可能會對鋼絲繩和油脂造成的損壞,如果鋼絲繩接觸電弧,則應更換整根鋼絲繩,因此,不要將鋼絲繩用作電弧焊接的地線。鏨繩時不準用電弧沖。

(4)、機械損傷部位。檢查鋼絲繩“發亮”的部位,查找造成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方法。

(5)、磨損檢查。應對全部長度頻繁檢查,并積累經驗,留意易損壞的地方,并多加注意。

(6)、內部檢查。加強潤滑情況、銹蝕度、鋼絲間壓力、磨痕、斷絲情況等的檢查。

(7)、規范鋼絲繩的調頭、換繩、鏨繩工作,制訂好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學習、貫徹、落實,確保安全和工作質量,不損傷鋼絲繩。

5、加強鋼絲繩連接裝置管理,應經常檢查連接裝置和保險繩,按規定做好相關的實驗,確定連接安全可靠。

6、選購合適的鋼絲繩檢查儀器。

7、加強設備管理,保持設備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