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事業技術人員崗位職責

事業技術人員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1113

1.負責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規劃、設計、組織和技術革新,收集各類技術資料,整理、保管技術檔案。

2.做好事業技術、社會管理等統計年報、月報,并起草相關報告,負責證件審批辦理的前期工作。

3.定期檢查全縣境內所有廣播電視收轉設備,及時年檢,按時換發有關證件。

4.搞好“村村通”設備維修,落實年度工作任務,使“村村通”真正服務于邊遠山區群眾。

5.積極組織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提高理論素質和業務水平。

6.承擔縣委、縣政府重大活動的現場擴音及現場轉播工作,所有擴音及現場轉播工作必須提前進行試機,確保萬無一失。

7.堅持周二、五維護廣播電視設備制度。使所有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及時分析維護維修工作,總結經驗,積累資料。

8.遵守勞動紀律,根據工作需要做到八小時外隨叫隨到。節假日及單位外出活動時,合理安排值班人員,保證工作正常進行。

9.認真辦理領導交代的各項工作,服從大局、團結協作。

篇2:技術人員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為了促進企業技術開發及管理工作,促進新技術的應用,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激勵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做好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特制定本制度。

一、技術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

負責技術性的文件和資料組織編制、貫徹實施,更改控制,建立、健全技術檔案。

負責新產品的開發、設計、研制等工作,組織“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實施。

負責工裝、工藝控制與改進工作、組織工藝紀律的檢查。負責“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的組織實施與控制。

負責企業產品標準化工作。

參與組織供方的質量控制,參與供方合格評定。

負責新產品使用、維修等說明的編制,參與公司內部培訓的執行。

二、考核及獎勵制度

根據公司的《員工手冊》對員工的獎懲制度,結合技術部門的特殊情況,對技術研發人員的獎勵采取經濟獎勵和行政獎勵并重的形式。經濟獎勵的形式為科技獎勵、崗位技能工資和收益分享等,行政獎勵形式為嘉獎、記功和“十佳員工”等。

1、技術人員應努力完成本職工作,達到或稍稍超出公司對員工的基本要求,被視為員工應盡的責任,不予以待遇之外的獎勵;

2、技術人員按年度進行具體考核。考核優秀的人員作為部門候選

人參與公司“十佳員工”的評選,同時考核結果作為技術人員晉升和薪資(包括崗位技能工資)調整的重要依據。

3、通過開發立項報告審批,被列為公司年度重點研發項目的,由總經理事前設置項目科技獎勵基金。項目按時完成的,根據項目組的成員貢獻大小按比例予以獎勵;

4、公司研發的新產品,因列入市級新產品、申請專利并授權或其他形式而被政府相關部門予以科技獎勵時:

列入市級新產品等受政府有關部門予以科技獎勵的資金,其中50%作為技術人員的獎勵基金,但不超過3000元;

產品申請專利并獲授權的:

1)發明專利:公司內設獎勵基金10000元;

2)實用新型專利:公司內設獎勵基金2000元;

3)外觀專利:公司內設獎勵基金500元;

4)公司申請政府有關部門對專利的補助獎勵資金到位后,由公司統一安排發放

按項目組的成員貢獻大小按比例予以獎勵。

5、收益分享:

新產品的界定按公司的《新產品界定辦法》執行;

研發的新產品以批量銷售起的前二個年度技術部門和主要研發人員可以按產品的年度銷售額按比例進行收益分享;

第一年度:新產品的收益分享比例為產品的實際銷售額的1.5%;第二年度銷售額超過30萬時,技術人員的收益分享比例為總銷售額的1%,不足30萬不予以分享;

新產品的收益分享金額按部門20%、個人80%的比例進行分配。;技術部門設專人負責與銷售部、外貿部配合統計,原則上一季度結算一次。

6、公司實施本考核獎勵制度后,原則上取消技術人員年終獎金制度。

7、技術人員與公司解除合同之日起不再享受以上相應政策。

篇3:技術管理人員的職責

  (一)對本單位安全生產負全面的技術責任;

  (二)負責本單位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技術,確保各項技術工作的安全可靠;

  (三)負責制訂本單位安全技術規程、管理制度及安全技術措施,對本單位職工進行安全操作技術知識培訓,組織安全生產技術練兵和考核;

  (四)經常深入現場檢查安全生產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險情、事故及“三違”時,及時解決處理,有權停止作業。

  (五)參加本單位新建、擴建、改建工程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及工藝改造、工藝條件變動方案的審查,使之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六)發生與生產相關事故,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并參加事故調查與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七)負責裝置檢修、停開工安全技術方案的制定,對方案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落實;

  (八)組織開展安全技術攻關,積極推廣應用現代化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