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師(初級)工作職責與職位要求
職位描述:
職責描述:
1.采集健康信息,分析健康數據和危險因數,提供有關健康方面的建議
2.對人體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管理和指導
3.定期跟蹤客戶健康狀況,包括生理、心理、身體功能等
4.協助公司銷售團隊開展健康宣講,健康沙龍活動,并提供健康咨詢服務
5.配合公司銷售人員完成銷售工作及售前售后服務
職位要求:
1.醫學,護理學,營養學等相關專業,??萍耙陨蠈W歷
2.一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具有護士資格或健康管理師資格證書優先錄取
3.有較好的健康保健實踐理論培訓知識,能向客戶提供專業健康咨詢建議,具備一定的方案編寫能力
4.善于溝通,親和力強,語言表達能力強,具有營銷意識和較強的服務意識
篇2:小學衛生健康管理制度
小學衛生健康管理制度
1、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各項規定,定期對全校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按上級要求做好每年的學生體檢工作。
2、通過體檢、收集學生的健康資料,對患病的學生督促復檢確診,矯治及轉診治療。對體弱學生進行登記落實衛生保健措施。
3、每年把體檢情況整理歸納,統計分析及時上報有關教育行政、衛生部門和學校領導,并將存檔。
4、做好學生“九病”及傳染病、腸道病、肝病、結核病、寄生蟲病等慢性病的預防工作。
教室衛生制度:
1、教室布置要美觀大方,保持桌椅無涂污痕跡,地面清潔,門窗明亮干凈,墻壁無涂污痕跡。
2、教室包干區要保持清潔,每天二掃,做好課室門前三包,值周衛生包干區花圃內,溝渠雜物、枯樹葉、紙屑要清掃干凈,每周星期五第八節為全校大掃除時間。
3、講臺常抹門窗、光管、風扇,經常打掃走廊及天花板衛生。
4、教壇下要整齊清潔,無雜物。天花板無蜘蛛網,風扇和光管無塵埃。
5、上課、自習不吃零食,課室保持安靜、禁止起哄,喧嘩、追逐,遵守教學秩序。
6、人人講衛生,個個有保潔不得隨地吐痰、丟紙屑、雜物,遵守各項衛生制度。
7、每天下午放學后,值日生要及時擦干凈黑板,全班同學都離開課室時,要關好門窗、電源,才能離開課室。
環境衛生制度;
1、公共場地按班級劃分,分片包干打掃。
2、堅持做好每天一小掃,每周一中掃,每月一大掃,見臟隨地掃,節日突擊掃。
3、各班必須保持環境清潔,每天上午下午由校保潔隊檢查教室地面,并及時公布保潔情況。
4、每天放學各班清潔打掃后,校衛生室值日員進行記分(共六項,每項滿分為10分)。
5、把“清潔衛生好”列入學?!八捻椄傎悺敝?,并列為每學期期終評先進班級和三好生條件之一。
傳染病管理制度:
1、定期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宣傳。
2、建立傳染病登記冊,按發病日期、班別、年齡、病名、處理意見等項進行登記。
3、對確診的傳染病者,及時上報當地衛生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并書寫報告,每學年統計。
4、每年按上級要求,普及肝炎、肺結核病,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隔離,及時轉診,及時做好防治措施。
個人衛生制度:
一、個人要養成“四勤五不”的良好衛生習慣。
四勤:(1)勤剪指甲;(2)勤洗澡勤換衣;(3)勤理發、洗頭;(4)勤洗手。
五不:(1)不亂丟果殼紙屑;(2)不隨地吐痰;(3)不亂涂墻壁;(4)不亂倒臟物污水;(5)不喝生水。
廁所衛生制度:
一、學校公共廁所(盥洗室)必須切實加強管理,落實專人負責清潔衛生和設施維護工作。
二、公共廁所(盥洗室)應每天打掃二次,保持地面、便槽、洗水池內無垃圾雜物。逢衛生大掃除,安排班級學生打掃,重點清除墻面、門窗灰塵、污垢。
三、公共廁所(盥洗室)應確保正常供水,在頻繁使用時段,水沖式廁所要保持間歇沖水,防止糞便堆積、外溢。
四、每周兩次以上對公共廁所(盥洗室)進行消毒除臭處理。蒼蠅、蚊蟲孳生季節積極采取滅殺措施。
五、經常檢查公共廁所(盥洗室)供水和水沖設施,發現損壞及時維修。定期清理化糞池和出口通道,保證暢通無堵塞。
六、師生要文明如廁,愛護公共廁所(盥洗室)設施,講究清潔衛生,節約用水。大小便要入槽,便后要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拋雜物,不亂涂墻壁。
辦公室環境衛生制度:
為貫徹學校辦公室、校工會關于改善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創建文明處室的通知精神,搞好辦公室內部環境衛生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辦公室各科室都建立、健全衛生值日制度,值日人員須每天打掃室內衛生,保持窗明幾凈。
二、全體工作人員要努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紙屑、煙頭,不隨地吐痰等。
三、工作人員不得在辦公室大聲喧嘩談笑,保持辦公場所的安靜嚴肅與和諧。
四、學校黨政領導辦公室及各科室要每天打掃衛生一次,及時清理垃圾,保持地面清潔,桌面整潔。室內茶具、桌上文件資料放置整齊。重要文件要妥善保管,謹防丟失。
五、公勤人員應嚴格遵守工作制度,每天早晨上班前認真打掃好各學校黨政領導辦公室衛生,備好開水,清洗茶具,水盆等物,保持室內整潔干凈。每天早晨上班前清掃辦公樓樓道、樓梯、扶手衛生,并及時清理樓道內的水跡等臟物,每隔三天必須徹底清理樓道一次,保持辦公樓道的清潔。
六、總值班室值班人員負責搞好總值班室的衛生,保持總值班室整潔、美觀。
七、建立獎勵制度,不定期地檢查各科室的衛生狀況,對于優秀者及時給予表揚,不足之處,限期改正。
學校環境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為了改善校容校貌,給廣大師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全體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特制定我校環境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檢查評比范圍
全校所有處、室、校園環境、個人衛生。
衛生要求
室內:
①
桌、椅、凳、櫥等學習生活用品、辦公用品、儀器保持潔凈、擺放整齊;
②墻面、頂棚、地面、燈具及其他張貼懸掛物無灰塵、蛛網;
③玻璃齊全、明凈;標牌端正、整潔;床鋪、被褥整潔。
室外:
①地面、樓道、涼臺無紙屑、雜物和白色垃圾;
②墻壁無亂寫亂劃;廁所、垃圾箱及時清理,保持清潔。
③師生衣著整潔,不穿奇裝異服,不留怪發型。
④板報、宣傳欄分工負責,達到形式多樣、內容常新。
⑤清潔區專人負責,責任到人。
檢查時間
周一至周五,每天小查,不定時;周四下午放學前詳細檢查。
獎勵辦法
評比結果一周一公布,一月一總結,記入班主任量化評比成績,作為評比優秀班主任的依據
篇3: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制度(一)
一、目的
1、1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預防職業病,保護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1、2職業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原則。
1、3凡在公司區域內的部門以及全體員工,應嚴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職業健康管理制度適用于某有限公司。
三、術語及定義
3、1職業健康:是預防因工作導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惡化。主要表現為工作中因環境及接觸有害因素引起人體生理機能的變化。
3、2職業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職業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3職業?。菏侵竸趧诱咴趧趧又?,因接觸職業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屬于國家公布的職業病范圍的疾病。
四、職責和管理要求
4、1職業病防治委員會
公司成立職業病防治委員會,總經理任主任,公司常務副總為副主任,各部門及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安全環保辦公室為職業健康的日常管理機構。
4、1、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職業健康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規,并將此工作列入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4、1、2審定職業健康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案,并定期監督檢查方案的落實情況,解決各部門關系協調、所需資金落實等問題。
4、2安全環保辦公室職責
4、2、1宣傳、貫徹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并監督實施。
4、2、2確定公司的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協助衛生部門對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進行監測,并對監測結果進行公示;對超標場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監督整改。
4、2、3負責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申報的主要內容有:用人部門的基本情況;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產生職業危害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
4、2、4負責組織進行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4、2、5負責公司員工職業健康檔案的建立及歸檔工作。
4、2、6會同行政人事部聯合開展職業衛生教育工作,普及和提高全體員工的職業衛生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2、7對從事有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和離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以及在崗期間定期的職業健康檢查,并負責對其職業健康檢查的結果告知本人。
4、2、8開展職業病防治衛生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提高勞動者自我防護能力。并按規定發給勞動者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督促、指導其正確使用。
4、2、9負責對在工作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治措施和待遇告知員工,員工崗位變動時,及時向員工依照前款規定,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
4、2、10對有害作業場所應采取隔離等防護措施,設置警示標識,配備必要的衛生防護設施。
4、2、11發生職業性中毒事故時,作業部門應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職業病防治監測。
4、2、12被診斷為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積極與行政人事部協調,按規定安排治療或調換工作崗位。職業病患者的待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4、3各職能部室職責
4、3、1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衛生標準,并認真執行。
4、3、2監督有害作業并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入部門目標管理。
4、3、3參與本公司重大職業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
4、3、4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按規定進行監測。
4、3、5組織員工對職業病防治情況實施監督。
4、3、6教育督促員工遵守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
4、3、7對有害作業場所進行監督,并向公司提出職業病防治建議。
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制度(二)
自1963年國務院《關于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中規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安全生產教育、安全生產的定期檢查與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等制度以來,我國目前比較成熟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有:安全生產責任制、職業安全健康措施計劃制度、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制度、職業安全健康檢查制度、傷亡事故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職業安全健康監察制度、“三同時”制度、職業安全健康(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制度等。現對上述各項管理制度分述如下。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用人單位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核心,是用人單位行政崗位責任制度和經濟責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按照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和“管生產的同時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將各級負責人員、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和各崗位生產工人在職業安全健康方面應做的事情及應負的責任加以明確規定的一種制度。
用人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核心是實現安全生產的“五同時”,就是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其內容大體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縱向方面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即各類人員(從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員工)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二是橫向方面各分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即各職能部門(如安技、設備、技術、生產、財務等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職業安全健康措施計劃制度
職業安全健康措施計劃制度是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有計劃地改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防止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這種制度對企業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安全和健康,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
職業安全健康措施計劃編制的主要內容包括:(1)單位或工作場所;(2)措施名稱;(3)措施內容和目的;(4)經費預算及其來源;(5)負責設計、施工的單位或負責人;(6)開工日期及竣工日期;(7)措施執行情況及其效果。
職業安全健康措施計劃的范圍應包括: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傷亡事故、預防職業病和職業中毒等內容,具體有以下幾種:
1、安全技術措施,即預防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工傷事故的各項措施,包括防護裝置、保險裝置、信號裝置、防爆炸設施等措施。
2、職業健康措施,即預防職業病和改善職業健康環境的必要措施,包括防塵、防毒、防噪音、通風、照明、取暖、降溫等措施。
3、輔助用室及設施,即為保證生產過程安全衛生為目的所必須的用室及一切措施,包括更衣室、休浴室、消毒室、婦女衛生室、廁所等。
4、職業安全健康宣傳教育措施,即為宣傳普及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基本知識所需要的措施,其主要內容包括:職業安全健康教材、圖書、資料,職業安全健康展覽和訓練班等。
編制職業安全健康措施計劃主要依據以下幾方面:(1)國家發布的有關職業安全健康政策、法規和標準;(2)在職業安全健康檢查中發現而尚未解決的問題;(3)造成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原因和所應采取的措施;(4)生產發展需要所應采取的安全技術和工業衛生技術措施;(5)安全技術革新項目和職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
編制計劃時,用人單位領導應根據本企業的情況,分別向車間提出具體要求,進行布置。車間領導要會同有關單位和人員制定出本車間的具體措施計劃,經群眾討論,送安技部門審查匯總,技術部門編制,計劃部門綜合后,由用人單位領導召開各管理、生產部門等負責人參加的會議,確定措施項目,明確設計、施工負責人,規定完成日期,經領導批準后,報請上級部門核定。根據上級核定的結果,與生產計劃同時下達各車間貫徹執行。
三、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要“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用人單位的安全教育工作是貫徹用人單位方針,實現安全生產、文明生產、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防止產生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首先在于提高用人單位管理者及員工做好職業安全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幫助其正確認識和學習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基本知識。其次,是能夠普及和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術知識,增強安全操作技能,從而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與健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1995年11月8日勞動部頒布的《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勞部發[1995]405號)對生產崗位員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和組織管理作了具體規定。安全教育的形式一般包括: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特種作業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職工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和經常性職業安全健康教育。
1、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
對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主要應進行國家有關職業安全健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有關規章制度;工傷保險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知識及安全文化;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教育。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四十學時。
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人員教育內容應包括:國家有關職業安全健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職業安全健康標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技術、職業健康知識、安全文件;工傷保險法律、法規;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及調查處理程序;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一百二十學時。
企業其他管理負責人(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車間負責人)專業技術干部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職業安全健康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本職安全生產責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統安全工程知識;基本的安全技術知識。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二十四學時。
班組長和安全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內容包括: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安全技術、職業健康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技能及本企業、本班組和一些崗位的危險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二十四學時。
2、特種作業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
特種作業是指在勞動過程中容易發生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尤其對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根據國家經貿委《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13號令)的規定,特種作業的范圍包括:電工作業;金屬焊接切割作業;起重機械(含電梯)作業;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登高架設作業;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壓力容器操作;制冷作業;爆破作業;礦山通風作業(含瓦斯檢驗);礦山排水作業(含尾礦壩作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或國務院行業主管部門提出,并經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批準的其他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上崗作業前,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教育,增強其安全生產意識,防止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訓而引起傷亡事故。因此,國家經貿委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推行全國統一培訓大綱、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