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鐵路電力工作許可人作業標準(普速鐵路)

鐵路電力工作許可人作業標準(普速鐵路)

2024-07-29 閱讀 3529

鐵路電力工作許可人作業標準(普速鐵路)

鐵路電力工作許可人作業標準(普速鐵路)

1、范圍

本作業標準規定了鐵路管內普速鐵路電力工作許可人一次作業標準化作業內容。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鐵路技術管理規程(普速鐵路部分)》

《鐵路局普速鐵路行車組織規則》

《鐵路電力管理規則》和《鐵路電力安全工作規程》

《鐵路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補充規定》

3、工作許可人職責

a完成作業現場的停電、檢電、接地封線等安全措施。

b檢查停電設備有無突然來電的可能。

c向工作執行人報告允許開工時間。

4、準備工作

作業前按表1準備工作用品。

表1工作許可人準備工作用品表

鐵路電力工作許可人作業標準(普速鐵路)

在變配電所外的線路或設備上作業

a掌握作業內容:作業前了解本次作業范圍與內容,熟知停電、檢電、接地封線及懸掛標示物等安全措施的地點、數量。

b材料工具檢查:在出發前與工作執行(領導)人共同檢查作業前的準備工作,工作組公用、個人工具、施工材料和機具的準備、狀態情況。

c布置安全措施:接到工作執行(領導)人通知后,工作許可人按工作票要求組織完成停電、檢電、封線、懸掛標示牌和裝設

防護物等安全措施并按照要求記入工作票。

d確認安全措施:完成安全措施后向工作執行(領導)人報告允許開工時間,并會同工作執行(領導)人檢查確認安全措施是

否齊全,并在工作票上完善記錄。

e拆除安全措施:工作執行(領導)人通知工作完成后,工作許可人按工作票記錄拆除現場全部安全措施;與工作執行(領導)人共同核實所有安全措施已拆除并撤離作業現場,將拆除時間填

入工作票。

f作業小結:參加作業小結提出本次作業中存在的注意事項。

篇2: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精神,規范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發電企業(含火電、水電、風電等)、輸電企業、地(市)級供電企業,以及施工工期在兩年以上的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其它電力企業和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參照執行。

第三條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執行《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及達標評級標準》;輸電企業和供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執行《電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及達標評級標準》;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執行《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及達標評級標準》。上述有關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及達標評級標準均簡稱《標準》。

第四條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采用對照《標準》評分的方式,評審得分=(實得分/應得分)×100。其中,實得分為評分項目實際得分值的總和;應得分為評分項目標準分值的總和。

第五條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以下簡稱標準化一級、二級、三級),依據評審得分確定。其中,標準化一級得分大于90分,標準化二級得分大于80分,標準化三級得分大于70分。

取得標準化三級以上即為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

第六條電力企業經評審、審核和公告符合安全生產標準化條件的,授予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稱號;電力工程建設項目經評審、審核和公告符合安全生產標準化條件的,授予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工程建設項目稱號。

第七條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企業對照《標準》條款組織開展自查、自評工作,形成自評報告;

(二)電力企業根據本單位(或工程建設項目)自評結果,向所在地電力監管機構提出評審申請。同一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再次提出申請時間間隔應不少于半年;

(三)電監會派出機構對電力企業的評審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其中,對標準化一級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的評審申請材料經審查合格后報電監會;

(四)獲準評審的電力企業委托評審人員經電力監管機構培訓合格的評審機構開展評審;

(五)評審機構按照《標準》內容和要求進行現場檢查評審,形成評審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對電力企業提交的評審報告組織審核。審核通過的,予以公告;

(七)電力監管機構對經公告無異議的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頒發相應級別的安全生產標準化證書和牌匾。

第八條申請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的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

(二)評審期內未發生負有責任的人身死亡或3人以上重傷的電力人身事故、較大以上電力設備事故、電力安全事故以及對社會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事件;

(三)發電機組(或風電場)通過并網安全性評價;運行水電站大壩按規定注冊;

(四)電力建設工程項目已經核準,并在電力監管機構備案;

(五)無其它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九條取得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稱號的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應保持績效,持續改進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

第十條電監會履行以下監督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有關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標準規范;

(二)組織評審機構現場評審人員和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專責人員的培訓;

(三)組織對標準化一級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核;

(四)統一制定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證書和牌匾式樣,并向符合條件的標準化一級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頒發證書和牌匾;

(五)指導、協調達標評級工作中的其它有關事宜;

(六)對電力企業、評審機構在達標評級中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理。

第十一條電監會派出機構履行以下監督管理職責:

(一)審查電力企業提交的評審申請材料;

(二)組織對標準化二級、三級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核;

(三)向符合條件的標準化二級、三級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頒發證書和牌匾;

(四)組織轄區內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培訓;

(五)對電力企業、評審機構在達標評級中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理。

第十二條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降低安全生產標準化級別。其中,對標準化一級、二級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由原發證電力監管機構撤消稱號,所在地電監會派出機構授予比原級別低一級的稱號并換發證書和牌匾;對標準化三級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由原發證電監會派出機構直接撤消稱號:

(一)發生負有責任的較大以上電力人身傷亡事故、電力安全事故和設備事故;

(二)發生電力監管機構認定的、對社會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事件;

(三)發生違反法律法規及電力監管規章制度的嚴重事件。

第十三條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由原發證電力監管機構撤消其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稱號:

(一)發生重大以上電力人身傷亡事故、電力安全事故和設備事故;

(二)發生違反法律法規及電力監管規章制度的重大事件。

第十四條電力企業存在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原發證電力監管機構撤消其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稱號,予以通報,且兩年內不得重新提出申請:

(一)通過賄賂、隱瞞、欺騙、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方式取得達標評級的;

(二)偽造、涂改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證書的;

(三)倒賣、出租、出借、轉讓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證書的。

第十五條電力企業不按要求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未達標及存在重大隱患整改不力的,由電力監管機構會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專項督查和安全考核,并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六條評審機構應客觀、公正、獨立地開展評審工作,對評審結果負責。對于評審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責令其退出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

(一)出具虛假或者嚴重失實的評審報告;

(二)泄露被評審單位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

(三)發生其它違法、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的。

第十七條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降級或被撤消稱號后經整改符合條件的,以及申請高于已取得級別的,可按本辦法有關規定重新申請評審。

第十八條電力監管機構應在指定媒體或網站上公告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企業和達標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名單。

第十九條電監會派出機構可將轄區內電力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結果向所在地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擔保業等部門通報。

第二十條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或工程建設項目)證書和牌匾有效期為5年。有效期屆滿前3個月應按本辦法第七條程序辦理換證手續。

第二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本辦法中“大于”、“以上”包括本數。

(二)評審期為申請日前一年時間。

(三)發電企業、輸電企業和地(市)級供電企業,是指直接從事發電、輸電、變電、供電運行管理的企業。

(四)施工工期,是指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確定的施工工期。

(五)評審機構,是指從事安全生產標準化外部評審的第三方機構。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電力設備缺陷分類標準

1、緊急缺陷

1.1變電部分

設備接頭發熱燒紅、變色。

設備瓷件有明顯裂縫。

設備內部有明顯的放電聲或異音。

設備的絕緣、溫升等技術參數超過極限值。

主設備與地網沒有可靠連接。

外絕緣有嚴重放電現象。

高、低壓室、開關柜防小動物措施失效。

1.1.1變壓器

冷卻裝置故障嚴重,影響出力或威脅安全運行。

分接開關操作卡阻或跳檔。

鐵芯接地電流不合格,串接電阻后仍不能滿足運行要求,并有發展的趨勢。

本體漏油嚴重或大量噴油。

套管漏油,套管油位超過下限,密封失效。

主變油箱進水。

潛油泵損壞,金屬物可能進入油箱。

電氣及油試驗結果嚴重超標。

1.1.2高壓斷路器

操動機構有卡澀,運行中有拒合、拒分或誤合、誤分的現象,儲能元件損壞,

液(氣)壓機構的壓力超出閉鎖限額,油開關嚴重漏油或大量噴油,不能保

證安全運行者;

開關短路開斷電流不能滿足運行要求,又無保證安全運行的措施,額定電流

小于負荷電流者。

SF6開關設備的SF6氣體質量不合格,或有嚴重漏氣,其壓力低于制造廠

規定的下限。

真空開關的真空泡有裂紋或嚴重漏氣者。

真空開關的真空泡失去光澤、發紅。

液(氣)壓機構油(氣)泵頻繁啟動,打壓間隔時間小于10分鐘,連續5次及以

上者。

斷路器輔助接點、液(氣)壓閉鎖接點失靈。

斷路器絕緣拉桿脫落。

1.1.3刀閘、母線

瓷件有破裂,刀閘觸頭鑄鋁件部分有裂紋。

刀閘嚴重銹蝕,以致操作卡阻,不能正常停送電。

母線一串絕緣子串上零值或破損瓷瓶片數110kV3片、220kV4片、500kV

4片及以上者。

1.1.4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耦合電容器、阻波器

漏(氣)油嚴重或大量噴油。

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失壓、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耦合電容器本體滴油。

阻波器拉桿脫落。

1.1.5電容器、電抗器

電容器外殼嚴重變形、漏油或大量噴油、過熱。

電抗器線圈嚴重變形,外絕緣有損傷。

設備嚴重漏油。

1.1.6廠房、構架、場地

廠房房頂及墻壁有漏水,并流落在運行設備上。

1.1.7直流系統

直流完全接地。

熔斷器熔斷或直流開關跳閘。

蓄電池組出現開路。

1.1.8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

整定錯誤及整定值不符合整定單要求。

運行中的重要保護及自動裝置因裝置故障完全不能運行。

保護定期檢驗不合格。

保護原理有嚴重缺陷。

保護拒動或誤動。

1.1.9遠動通訊設備

裝置各項運行指標達不到有關規程規定。

電源故障。

通訊設備故障、通道中斷。

重要的遙測、遙信量不正確;遙控、遙調失靈。

?1.1.10計量系統

運行中的表計(含ERTU)有異聲異味;

運行中的表計(含ERTU)嚴重發熱、冒煙。

對于計量遙測系統,由于涉及計費問題,如關口表無備份,一旦出現如下缺陷,應列為緊急缺陷:

ERTU的A/D、時鐘、MODEN等部件故障,自檢報警;

電源失電報警;

ERTU與計量表計或主站系統無法通信;

ERTU的各功能不正常等。

?1.1.11消防系統

水噴霧系統發生誤噴,可能造成電氣短路;

七氟丙烷等氣體滅火系統嚴重漏氣或誤噴,有可能對人身產生危害。

1.2線路部分

1.2.1架空送電線路

因線路本體缺陷,不能達到額定輸送容量。

桿塔彎曲、傾斜、有裂紋,有傾倒的可能。

導地線斷股、損傷到需要切斷重接的程度。

拉線銹蝕、斷股嚴重,隨時有可能造成倒桿。

鋼芯鋁絞線:1、鋼芯斷股;2、斷股損傷截面超過鋁股或合金股總面積的

25%;

鋁絞線:斷股損傷截面超過鋁股或合金股總面積的17%;

鍍鋅鋼絞線:7股斷2股;19股斷3股;

金具有變形、裂紋或其它問題,隨時可能導致導地線掉落。

線路通道或導線對地距離不能滿足規程規定要求,又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不

能保證正常安全運行的。

跳線連接點溫度超過允許值,且有放電或變色。

導線上掛有異物,極易造成接地或短路。

一串絕緣子串上零值或破損瓷瓶片數110kV3片、220kV4片、500kV4

片及以上者。

塔基、護坡嚴重坍塌,隨時有可能造成倒桿。

1.2.2送電電纜線路

電纜保護層受外力破壞或嚴重損傷。

電纜的保護管、溝蓋板受損嚴重,直埋電纜暴露在路面,無保護措施。

電纜終端頭、中間頭、接頭有嚴重過熱現象。

電纜終端頭套管有嚴重放電聲,SF6氣體套管內有明顯放電聲。

電纜線路回流線斷開。

電纜頭漏膠、漏油。

2、重大缺陷

2.1變電部分

設備觸頭及接頭發熱嚴重。

電氣及油預試結果超標。

不能按銘牌運行且無批準手續。

35kV及以上設備試驗超周期且無批準手續。

帶電設備之間或對地距離小于規程規定未采取措施。

上級下達的重大反措項目在規定時間未完成。

主變消防系統、戶內自動消防裝置故障。

變壓器室、電容器-電抗器組室、蓄電池室、SF6設備室通風設備失效。

外絕緣爬距不滿足污區要求。

2.1.1變壓器

達不到銘牌或上級批準的出力,溫升及上層油溫超過容許的數值。

本體漏油(五分鐘內有油珠垂滴)。

經線圈變形測試,判斷存在變形的情況。

鐵芯接地電流不合格。

三卷變壓器有一側開路運行時未裝過電壓保護。

冷卻系統故障,不能滿足運行要求。

2.1.2高壓斷路器

液(氣)壓機構油泵啟動次數超過制造廠規定值,啟動間隔時間小于4小時,機構頻繁打壓。

操作次數、故障跳閘次數已超過規定,未進行解體檢修者。

本體或套管漏油(五分鐘內有油珠垂滴),需經常加油。

開關本體(包括瓷套)、操動機構、開關油等的試驗結果超出預試規程或制造廠家技術參數要求者。

操動機構箱密封不嚴,又未采取防止小動物進入的措施,威脅安全運行者;

設備本體傳動機構、操動機構箱存在密封缺陷,不能有效地防潮、防塵、防小動物進入。

達不到“五防”有關要求或五防功能失靈。

2.1.3刀閘、母線

刀閘未安裝防止誤操作閉鎖裝置。

刀閘操作不靈活,有卡阻,操作機構及機械傳動部分三相同期、轉動角度不符合要求,輔助接點接觸不良。

一串絕緣子串上零值或破損瓷瓶110kV2片,220kV3片,500kV3片及以上;絕緣子鹽密超標,爬距不滿足要求。

2.1.4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耦合電容器

設備漏油(氣)。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耦合電容器本體滲油。

2.1.5避雷器、避雷針、地網

地網十年以上未挖土檢查。

地網有較嚴重腐蝕影響安全效果者。

接地電阻過期未測、避雷器過期未試者,接地電阻經測量不滿足要求。

建筑物(特別是新的建筑物和天線等)處在避雷針(帶)保護范圍以外。

防雷結線及過電壓保護裝置配置不符合“過電壓保護規程”要求。

避雷針嚴重銹蝕、結合部開裂或傾斜。

工作、保護接地失效。

塔式避雷針重要承力部位缺材。

設備接地引下線截面不符合有關規定。

2.1.6電容器、電抗器

電容器熔絲經常熔斷。

設備漏油。

電抗器混凝土支柱有裂紋、支持瓷瓶有損傷。

電抗器線圈表面有樹枝狀放電現象。

2.1.7廠房、構架、場地

電纜溝有積水現象,蓋板不全,進入控制室及高、低壓室的電纜溝無防火材料堵砌。

下水道不通,有水淹設備的可能。

構架嚴重傾斜及有裂紋,基礎下沉,鐵件有嚴重銹蝕、露筋。

事故照明系統失效。

2.1.8直流系統

充電機故障達不到N-1要求。

蓄電池容量下降到80%額定容量以下,或不能滿足開關分合閘要求。

?蓄電池電解液比重不合格。

蓄電池極板有嚴重變形,或有大量沉淀物。

蓄電池脹肚、漏液或發熱。

直流間斷接地但暫不影響系統正常運行。

各控制或保護電源間存在寄生回路。

各電壓等級的控制或保護回路直流電源沒有完全分開。

下級空氣斷路器或熔絲之間不能滿足選擇性配合。

2.1.9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

盤面、盤后不整潔,銹蝕嚴重,或名稱標示不正確或不完整。

接線端子銹蝕嚴重。

超過檢驗期限時間達一年以上。

應裝設未裝設防潮裝置或防潮裝置失效。

各元件部件和二次回路等絕緣不滿足有關規程規定。

二次回路接線不合理,或圖紙與實物嚴重不符。

故障錄波器不能錄波。

兩套主保護中有一套異常不能投運。

后備保護不能投入。

中央信號裝置不發信或不正確發信。

2.1.10遠動通訊設備

盤面、盤后不整潔,銹蝕嚴重,或名稱標示不完全正確。

接線端子銹蝕嚴重。

各元件、部件和二次回路等絕緣不符合有關規程規定。

各種裝置、元件、部件的超過檢驗期限一年,特性和誤差不滿足有關規程規

定。

遠動或通訊工作通道完全不能正常工作,必須馬上轉換到備用通道。

遙測、遙信量不正確。

2.1.11計量系統

對于沒有站端監控系統的變電站,表計定檢不合格或超期未定檢。

熱工儀表的報警觸點接觸不良。

對于計量遙測系統,由于涉及計費問題,一旦出現如下缺陷,應列為重大缺

陷:

RTU的A/D、時鐘、MODEN等部件故障,自檢報警;

電源失電報警;

ERTU與計量表計或主站系統無法通信;

ERTU的各功能不正常等。

2.1.12消防系統

變電站建筑物及設備之間或電氣設備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滿足防火要求。

電纜防火封堵不滿足國家電力局防火封堵工作標準。

消防給水不能滿足水噴霧系統與消火栓系統用水要求。

水噴霧系統水霧噴頭、雨淋閥組、消防水泵不能保證單臺主變火災時滅火要求。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未定期按要求進行檢查和試驗的,響應時間不能滿足要求。

無人值班變電站火災自動報警信號不能遠傳的。

消防設備不全,未定期檢查及更換。

?2.2線路部分

2.2.1架空送電線路?

桿(塔)部件和零件不齊全,有嚴重腐蝕和磨損。

導線上掛有異物,影響安全運行。

鋼芯鋁絞線斷股、損傷截面積占總鋁股截面積的7-25%;架空地線斷股、

損傷到7股斷1股、19股斷2股或銹蝕嚴重者。

電桿嚴重傾斜,傾斜度或撓度大于2%者;拉線斷股或銹蝕嚴重,但短期內

不至于倒桿。

鐵塔重要部位缺材,主材包鋼和主要受力構件連接處缺螺栓占該處螺栓總數

三分之一以上。

桿塔或拉線基礎被沖刷,破壞塌陷,使基礎穩固受到較大影響。

一串絕緣子串上零值或破損瓷瓶110kV2片,220kV3片,500kV3片及

以上;絕緣子鹽密超標,爬距不滿足要求。

絕緣子串彈簧銷子、導地線掛線金具上的穿釘和開口銷子、螺桿有脫落可能;

跳線連接處螺栓松動,壓板有溫升,跳線對拉線或電桿的空氣間隙小于規程

規定。

間隔棒歪斜、掉爪、松動。

分裂導線扭絞。

跨越、交叉距離不夠。

電桿有多次裂紋,長度大于1.5米,寬度超過2毫米或多處露筋,對電桿強

度有較大影響。

接地電阻不合格。

均壓環、屏蔽環脫開、嚴重變形。

保護區域內有大量違章建筑物,影響安全運行。

2.2.2送電電纜線路

因運行環境影響,不能持續以額定載流量出力。

電纜絕緣水平嚴重下降,達不到試驗規程規定的試驗標準。

電纜存在彎曲、受壓等機械損傷,超出電纜設計技術要求。

電纜未可靠接地或接地方式不符合要求。

電纜年久運行外護層已有老化嚴重、銹蝕,影響安全運行。

電纜的支架和金具損壞。

電纜與煤氣、水等其他管、線交叉、平行距離不符合規定。

電纜走廊狀況很差,又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不能保證線路安全運行。

電纜護套接地電流太大,超出額定電容電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