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成都市交通運輸行業揚塵防治管理辦法》合集

《成都市交通運輸行業揚塵防治管理辦法》合集

2024-07-29 閱讀 9966

各區(市)縣交通局,交通系統各企事業單位:

現將《成都市交通建設管護揚塵防治管理辦法》、《成都市交通運輸行業揚塵防治管理

辦法》印發你們,請嚴格遵照執行。

附件:1、《成都市交通建設管護揚塵防治管理辦法》2、《成都市交通運輸行業揚塵防

治管理辦法》

二○○八年三月二日

編者按

2008年,是我市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年。一座文明的城市需要一個干凈、整潔的城市環境。3月4日,我市召開2008年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動員會,會議按照省委“著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城市管理,廣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建設清潔、整齊、優美的城鄉環境”要求,明確了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思路和目標,即堅持“源頭嚴控、過程嚴管、末端嚴治、從嚴考核”的工作思路,確保2008年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5%,實現

優良天數達到311天的目標。

為大力加強對揚塵整治行為的監督管理,有效減少交通建設和交通運輸行業揚塵污染,成都市交通委員會專門出臺了《成都市交通建設管護揚塵防治管理辦法》和《成都市交通運

輸行業揚塵防治管理辦法》。

今天,市交委特別委托本報對《成都市交通建設管護揚塵防治管理辦法》和《成都市交通運輸行業揚塵防治管理辦法》進行發布,標志著全市交通人橫下一條心,鐵腕治理交通建

設和交通運輸揚塵的“攻堅戰”正式打響!

成都市交通建設管護揚塵防治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防止成都市交通建設管護揚塵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揚塵污染,是指因交通建設泥地裸露,以及在道路施工、管線施工,拆遷、物料運輸、物料堆放、道路養護和保潔、植物栽種等活動中產生粉塵顆粒物,對大氣

造成的污染。

本辦法所稱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是指砂石、灰土、灰漿、灰膏、煤炭、建筑垃圾、

工程渣土等材料。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我市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高新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縣、郫縣范圍內交通建設管護現場揚塵污染防治及其

相關活動。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新津縣參照執

行。

第四條揚塵防治工作分級負責。

成都市交通委員會負責對全市交通建設管護揚塵防治工作的監督、指導。

各區(市)縣交通局負責對本轄區內交通建設管護揚塵防治工作的具體監督管理。

建設單位(項目業主):

(一)對在建項目揚塵防治工作負責;

(二)招標文件中應明確揚塵污染防治目標要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應明確施工單位揚塵防治職責,并與施工單位簽訂揚塵防治責任書;

(三)應將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揚塵污染防治費用列入工程概預算、招標文件工程量清單

和施工合同,實行??顚S?。

施工單位:

(一)對項目揚塵防治工作負直接責任;

(二)投標文件應編制揚塵污染防治方案;

(三)施工作業應符合技術操作規程;

(四)落實揚塵污染防治各項措施。

第二章操作規程

第五條交通建設工程施工,應符合下列揚塵污染防治要求:

(一)建設和施工單位應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公示制度,作業記錄臺帳,并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施工現場揚塵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二)工程項目竣工后30日內,施工單位應平整施工工地,并清除積土、堆積物。

(三)不得使用空氣壓縮機清理吹除車輛、設備和物料粉塵。

(四)施工工地的所有車輛出入口應采用水泥或瀝青砼進行硬化處理40米以上。

(五)產生大量泥漿的施工作業,應配備相應的泥漿池、泥漿溝,做到泥漿不外流。

(六)繞城高速公路以內區域從事道路施工作業的現場,混凝土攪拌量每日在30立方米以上的,禁止現場露天攪拌;混凝土攪拌量每日在30立方米以下,需要在現場露天攪拌

的,應采取相應的揚塵防治措施。

(七)施工單位應使用預拌砂漿。

第六條道路與管線施工,除符合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揚塵污染防治要求外,還應符合下

列規定:

(一)新建、大修道路工程,其施工工地應設置不低于1.8米的藍色硬質彩鋼板密閉圍

檔。

(二)道路與管線施工堆土超過48小時的,應采取全覆蓋等防治揚塵措施。

(三)使用風鉆挖掘地面或者清掃施工現場時,應向地面灑水。

(四)施工工地內,應設置車輛清洗設施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設施;運輸車輛應除

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

(五)建筑垃圾在48小時內不能完成清運的,應采取遮蓋、灑水等防塵措施。

第七條運輸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時,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飛揚。

第八條堆放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的堆場和露天倉庫,應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施工工地內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應在其周圍設置不低于堆放物料高度的封閉圍攔;工程腳手架外側應使用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封閉。

(二)物料堆場和露天倉庫地面應進行硬化處理。

(三)采用混凝土圍墻或天棚的儲料庫,庫內應配備噴淋或者其他抑塵措施。

(四)采用密閉輸送設備作業的,應在落料、卸料處配備吸塵、噴淋等防塵設施,并保

持防塵設施的正常使用。

(五)在出口處設置車輛清洗的專用場地,配備運輸車輛沖洗保潔設施。

(六)劃分料區和道路界限,及時清除散落的物料,保持道路整潔,并及時清洗。

第九條道路保潔應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除雨天或道路結冰天氣外,繞城高速以內出入城區主要道路的機動車行車道,每日至少沖洗1次、人行道至少每3日沖洗1次,繞城高速以外的主要道路的機動車道至少每

3日沖洗一次,人行道每5日沖洗一次。

(二)出入城區高速公路和主要道路實行機械化灑水清掃,其它道路鼓勵采取機械化灑水清掃。采用人工方式清掃的,應當符合本市市容環境衛生作業服務規范。

第十條進行植物栽種和養護作業的應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栽植行道樹,所挖樹穴在48小時內不能栽植的,樹穴和栽種土應采取覆蓋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行道樹栽植后,應在當天完成余土及其他物料清運,不能完成清運的,應

進行遮蓋。

(二)3000平方米以上的成片綠化建設工程,在綠化用地周圍設置不低于1.8米的藍色硬質彩色鋼板密閉圍擋,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設施,運輸車輛應在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

(三)綠化帶、行道樹下的裸露泥地應栽種植物或鋪裝。

第三章經費

第十一條揚塵防治方案與施工設計文件同步編制,所需經費納入施工預算。

第十二條揚塵防治工作內容及預算列入項目招標工程量清單,但不作為競價內容。

第十三條各施工項目在分項工程交工驗收完成后,根據揚塵防治落實情況,支付揚塵費

用。

第十四條道路養護作業揚塵污染防治費用列入相應的專項預算。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各級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設立揚塵防治專門機構或明確相應的工作部門,落實相關工作人員。機構內應設立舉報投訴電話,受理舉報投訴后應及時檢查,并將檢查和整改情況通知舉報人或投訴人。建立完善的建設管護揚塵防治工作信息系統。

第十六條各級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訂揚塵防治責任書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對建設施工項目揚塵防治方案進行審查。對未簽訂揚塵防治責任書的項目,建設單位在項目開工前未向主管部門上報揚塵防治方案的,應不予發放施工許可證。

第十七條將揚塵防治工作列入企業資信管理。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施工單位,依據《成都市城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并根據情節輕重,責令停工整改、終止合同直至市場禁入。

第十八條建設單位履職交通建設管護揚塵防治工作不到位,所代管的工程連續三次出現揚塵污染,被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整改或處罰的,未按約定結算揚塵防治經費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一年內承擔政府投資交通建設工程資格。

第十九條將揚塵防治工作納入各級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的目標考核,對在揚塵防治工作中出現監督不力、整改效果不明顯,出現重大揚塵污染事故的單位,除通報批評、扣除相應的目標考核分外,在先進評選、表彰獎勵時實行一票否決。其所在單位或者主管部門對相關負

責人給予責任追究。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辦法由成都市交通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2008年3月4日起實施。

成都市交通運輸行業揚塵防治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防止交通運輸揚塵污染,改善成都市城市空氣質量,保障人體健康,創造宜居生活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

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交通運輸揚塵污染,是指交通運輸站場(公交場站、客運站、貨運場站)和運輸車輛(公交車、出租汽車、經營性客、貨運車輛)產生或沾帶的粉塵顆粒物對大

氣造成的污染。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我市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高新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縣、郫縣范圍內交通運輸行業揚塵污染防治及其相關活動。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新津縣參照執行。

第四條成都市交通委員會負責對全市交通運輸站場和運輸車輛揚塵防治工作的監督、指導;市交通運輸管理機構、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本行業揚塵防止管理工作。

各區(市)縣交通局負責對本轄區內交通運輸站場和運輸車輛揚塵防治工作的具體監督、指導;各區(市)縣交通運輸管理機構、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

的行業揚塵防治管理工作。

第二章運輸站場

第五條公交場站與客運站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場內地面應硬化,場地無坑洼、積水、泥土、垃圾;

(二)業務、生活用房門窗潔凈無塵土、污跡,室內無積塵、泥土、垃圾;

(三)乘客候車區域無積塵、泥土、垃圾;

(四)合理設置垃圾箱;

(五)配置車輛清洗設施設備,有條件的應配置自動洗車機,禁止臟車出場運營;

(六)停車場應用水沖洗,保持地面潔凈;

(七)場內及場站周圍綠化用地不得因泥土裸露產生揚塵。

第六條貨運站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地面硬化的站場,每天至少用水沖洗一次,保持場地無積水、泥土、垃圾;

(二)地面未經硬化的場地應硬化;

(三)業務用房、生活用房門窗潔凈無塵土、污跡,室內無積塵、泥土、垃圾;

(四)場內及場站周圍綠化用地不得因泥土裸露產生揚塵;

(五)合理設置垃圾箱。

第三章運輸車輛

第七條公交車、出租汽車、經營性客運車輛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尾氣排放符合國家環保要求;

(二)車身外表無污跡、灰塵和泥土,車頂無積塵;

(三)輪胎、擋板、底盤不沾帶泥土;

(四)玻璃、座椅、車廂內壁無污跡、灰塵;

(五)地板、踏板、駕駛區無積塵、泥土、垃圾。

(六)出租汽車和經營性客運車輛行李廂無積塵、泥土、垃圾。

第八條公交站站亭站牌無塵泥。

第九條經營性貨運車輛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尾氣排放符合國家環保要求;

(二)駕駛室無積塵、泥土、垃圾;

(三)進入城區按城市管理要求清洗車輛。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十條交通運輸站場和運輸車輛經營者應對所屬站場和車輛的揚塵防治工作負責:經營企業應設立揚塵防治機構、確定專門人員、落實相應經費、建立揚塵防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防塵工作具體落實;個體經營者應按本辦法的規定,做好揚塵防治工作。

第十一條市和區(市)縣兩級交通主管部門及其行業管理機構應按職責分工,加強管轄范圍內交通運輸站場和運輸車輛揚塵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并設立舉報投訴電話,及時發

現、糾正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的行為。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的,各級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依據《成都市城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六條的規定,責令改正,同時可根據情節輕重,對單位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三條各級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將交通運輸站場和運輸車輛經營者的揚塵防治情況納入服務質量信譽考核體系,作為相關經營業務辦理和政策扶持的參考依據。

第十四條各級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及其行業管理機構在揚塵防治工作中出現監督不力、整改效果不明顯,出現重大揚塵污染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主管部門對相關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章附則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成都市交通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2008年3月4日起施行。

篇2: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方案

為了全面落實市政府環境保護藍天工程,按照《山東省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要求,特編制本工程防治方案。一、工程基本情況工程名稱北苗家村安置區1-A#、1-B#住宅樓、1-C#、1-D#商業樓及地下車庫工程地點太公一路南,山海天路西周邊環境周邊環境良好,利于施工。建筑面積(m2)66434.5m2建筑高度(m)1-A#樓97.75m、1-B#樓91.95m、1-C#17.55m、1-D#樓13.25m基礎形式筏板基礎主體結構車庫及商業為框架、住宅為剪力墻抗震等級-4.7米以下為三級,-4.7米以上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地上層數1-A#樓32層、1-B#樓30層、1-C#樓4層、1-D#樓3層、地下層數車庫1層,儲藏室1層標準層層高(m)2.9m其它主要層高(m)商業4.8m、4.2m車庫4.6m、7.45m各責任主體名稱建設單位日照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設計單位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日照城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監理單位山東省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胡亞瓊總監理工程師宋昭明技術負責人邢相亮專業監理工程師班秀芹二、制度與網絡建設1、針對本工程特點及揚塵防污要求,制定落實公司、項目部、班組的三級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在執行制度中,明確各級所承擔的職責。2、建立揚塵防污三級管理網絡,在項目部成立領導管理班組,落實責任人,不定期針對現場實際工作情況召開工作會議,嚴格控制揚塵。設立揚塵防治工作電話:。揚塵防治網絡領導小組專項治理組長胡亞瓊專項治理副組長許崇彬成員潘濤、張守森3、管理班子平時對本項目的揚塵情況建立工作作業臺帳,明確控制點、措施及整改情況。對各班組成員進行防塵治理衛生教育,做好防塵工作。三、施工現場揚塵主要來源1、土方開挖及土方回填產生的揚塵;2、清理施工建筑垃圾產生的揚塵;3、噴錨、注漿時攪拌水泥產生的揚塵。4、裝飾分部粉刷時攪拌水泥產生的揚塵。5、現場各種來往車輛產生的揚塵。四、現場揚塵控制目標確保達到日照市環境保護藍天工程方案,既施工現場道路清潔、無揚塵、現場材料擺放整齊。五、揚塵防治措施1、建立揚塵控制的教育和技術交底制度。把環境保護知識納入“三級教育”。對新進場人員進行環保教育,作業前對工人進行揚塵控制的技術交底。2、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式管理。設置符合要求的圍欄。圍欄外側做好宣傳標語,美觀、大方,與城市的整體色調保持一致。3、明確施工揚塵防治責任人,落實施工現場揚塵防治責任人和具體現場保潔員,并掛牌上崗。施工現場主要道路,保潔員每天進行2次清掃,早上一次,晚上一次,進行灑水清掃。4、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進行硬化處理,土方應集中堆放。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5、施工現場土方作業時,應采取覆蓋、灑水壓塵等措施。6、從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運輸應采用密閉式運輸車或采取覆蓋措施;施工現場出入口應采取車輛清潔措施,工地設置車輛清洗設施或設備,運輸車輛應當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7、施工現場的材料和大摸板等存放場地必須按平面圖布置分類分規格存放。水泥和其他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密閉存放或采取覆蓋等措施。8、建筑物內施工垃圾集中清運,并及時灑水壓塵,嚴禁凌空拋擲。9、施工現場設置密閉式垃圾集中點,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并及時清理出場。10、施工現場使用清潔能源。11、場地機械設備、車輛的尾氣排放應符合環保排放。12、對腳手架掛設的安全密網必須全封閉設置并經常保持整潔或沖刷。13、施工機具應做好平時維修、保養整潔工作。14、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六:抗浮錨桿防止揚塵污染措施1、水泥等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或建筑渣土應安排在庫內存放或嚴密遮蓋。運輸時必須封閉、包扎、覆蓋、不得沿途泄漏、遺灑、卸運時應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以防止揚塵。將車輛槽幫和車輪沖洗干凈,防止帶泥上路和遺撒現象發生;2、施工現場的永久道路為混凝土式道路。同時要隨時修復因施工而損壞的路面,以防止浮土產生;3、施工現場要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灑水設備,指定專人負責現場灑水降塵和及時清理浮土。4、施工過程中的揚塵,應采取遮擋措施或灑水降塵等方式降塵,現場可采取搭設三腳架防塵網圍擋;鉆孔部位采取噴霧防塵措施,必須保證施工現場內清潔,無空氣污染(即:揚塵)現象。2)防止水源污染措施1、施工作業產生的污水,必須經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施工污水嚴禁流出施工區域,污染環境;2、現場油料,必須存放于庫房內。庫房地面必須進行防滲處理。油料儲存和使用時,必須防止出現跑、冒、滴、漏現象,避免污染地下水體;3、現場合理規劃排水設施和排水溝,將雨水等集中排到污雨水管道內,防止水流到場外。3)防噪音污染措施1、施工過程中,機械及其他施工作業產生的噪音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2、機械及易產生噪音的工序施工時,嚴格將施工作業時間控制在:上午8:00至12:00;下午2:00至8:00;夜間禁止進行機械施工等相應噪音大的工序作業。3、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日照市建筑工程相關防止噪音施工規定及《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規定的降噪限值進行控制。4、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5、進行噪聲作業的,必須嚴格控制作業的時間,特殊情況需連續作業,應按規定辦理夜間施工證。6、對認為活動噪聲應有管理制度,特別要杜絕人為敲打、叫嚷、野蠻裝卸等現象,最大限度的減少噪聲擾民7、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噪聲機械(如:攪拌機、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以減少強噪聲的擴散。8、加強施工現場環境噪聲的長期監測,采取專人管理的措施。七、揚塵防治的施工現場布置1、施工現場設置的辦公室、宿舍、廁所、淋浴間、開水房等臨時設施,嚴格按平面圖布置。臨時設施所用建筑材料符合環保、消防要求,淘汰磚砌臨時設施。2、辦公區和生活區設置密閉式垃圾桶。3、施工現場應設專職或兼職保潔員,負責衛生清掃和保潔。

篇3: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模版

一、編制依據

1、合建{2013}156號

2、公司有關文明創建要求

3、施工現場平面布置情況

二、工程概況

該項目屬一類高層建筑,四里河畔小區B地塊工程施工,共12個單體,住宅最高33層,最低26層,其中1棟為26層建筑、2棟32層建筑、5棟33層建筑、地下車庫、商業1、商業2、社區綜合樓為4層,總建筑面積約為16.8萬平米。其中6#住宅樓建筑面積為12880.68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32層(層高2.9米);7#樓建筑面積為23341.82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33層(層高2.9米);8#樓建筑面積為14424.83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33層(層高2.9米);9#樓建筑面積為12592.97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33層(層高2.9米);10#樓建筑面積為23837.87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33層(層高2.9米);11#樓建筑面積為19688.06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33層(層高2.9米);12#樓建筑面積為11656.08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26層(層高2.9米);13#樓建筑面積為11371.06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33(層高2.9米);社區綜合樓建筑面積為3430平方米,地上4層(層高3.6米);獨立商業1#樓建筑面積為2687.20平方米,地上4層(層高3.6米);獨立商業2#樓建筑面積為3502.08平方米,地上4層(層高3.6米);地下車庫二建筑面積為23856平方米,地下一層(層高3.75米);6#-13#樓均為框架剪力墻結構,獨立商業1#樓、2#樓及社區綜合樓均為框架結構。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耐火等級:6#-13#樓及地下車庫二為一級,獨立商業1#樓、獨立商業2#樓及社區綜合樓為二級;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為有效控制揚塵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根據關規定,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防治措施:

1、項目部將不定期的對所有管理人員及各班組進行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學習,對揚塵污染的危害性進行宣傳教育;

2、施工現場四周將設置圍擋且高度不低于2米,圍擋將采用金屬板材等硬質材料;

3、施工現場出入口、主干道、作業區加工場、生活區、辦公區將全面進行硬化處理,裸露的場地將采用種植樹木或花草的方法進行綠化處理;

4、基坑開挖過程中將組織人員對于暫時沒有操作機械的渣土區域進行暫時性覆蓋措施,避免產生揚塵;

5、渣土車裝載重量不得超過核載重量,高度不得超過3.25米;施工現場主出入口將設置車輛沖洗設施,渣土裝土完畢后,駛出項目部前所有運輸車輛將在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作業場所,并對渣土進行覆蓋,防治運輸過程中灑漏;

6、施工現場污水將按有關要求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有組織的排放,施工現場設置沉淀池,所有泥漿、污水將經二次沉淀后排入下水管道內,嚴禁泥漿及污水外漏,并由專人負責、定期清理;

7、所有砼構件將使用商品混凝土澆筑,墻體砌筑砂漿采用預拌砂漿;

8、各幢樓設置的外腳手架密目式安全網必須與建筑高度同步,且圍護高度將超出操作層高度不低于1.5米;

9、對于樓層、腳手架、高層平臺、設備及其它物料等清理建筑垃圾或廢料時,采用灑水并有吸塵措施,禁止使用翻竹底笆、板鏟拍打、空壓機吹塵等方式易產生揚塵的方法清理,嚴禁禁止在樓層清理垃圾時直接傾倒至地面等高空拋撒現象;

10、樓層內的施工垃圾必須用袋裝好,然后用升降機運至樓下垃圾點,不得從樓上或升降機內直接向樓下拋撒;

11、四級及以上大風天氣,禁止產生揚塵的作業施工,易散落、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在封閉的庫房儲存;

12、砂子、石子等松散材料在現場必須用塑料布或帆布進行覆蓋,隨用隨清,卸貨時嚴禁拋撒;

13、回填土施工時,拌合白灰與回填土時,禁止拋撒,以免產生揚塵;

14、施工現場松散材料堆放處及時清理,以減少揚塵;

15、根據實際進度確定松散材料進場時間,不得進場過早;

16、嚴禁在施工現場熔融瀝青、焚燒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質;

17、從本工程開工至工程完工前,本工程涉及揚塵的施工作業等必須按本措施要求做好防范揚塵控制措施;

18、對違反本控制現場揚塵措施的作業隊伍、班組及個人將按照公司及項目部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對造成惡劣影響的責任人除按有關法律法規及本公司規定進行處罰外,逐出本工程施工現場,并不得重新錄用。

四、施工現場綠化、美化

施工至±0.000待回填完工后,沒有硬化的空閑場地種植上花草,以免出現大風天氣,塵土飛揚現場。

五、實施階段:施工全過程

六、拆除施工揚塵治理措施

1、拆除前應關注天氣,天氣晴好、無大風情況下再安排工作。

2、建筑拆除現場,應設置警示標志。

3、拆除作業時,應采取噴淋、灑水等降塵措施。

4、拆除的建筑垃圾應在拆除后兩日內清運完畢。

七、揚塵污染防治領導小組

組長:劉玉旗

副組長:李龍府

成員:周言軍

八、揚塵污染防治經費管理

1、我項目部確保該工程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費用??顚S?絕不挪為它用,并在財務管理中單獨列出使用清單備查。

2、我項目部在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費施用過程中接受簡歷公司及上級主管部門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