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維修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超聲維修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按時提交本BU周報
2)建立本BU重要案件工作臺帳,支持區域工程師解決疑難問題,定期總結經驗,并向工程師發布典型案例的解決方案
3)與佳能方面進行本BU技術等工作的聯系,并轉達雙方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4)定期(季度)提交本區域工程師技術水平報告,及時輔導以保持工程師水平不斷提高。
5)努力學習和參加培訓,使本人的業務水平保持國內領先,達到佳能方面要求的高級工程師水平,并能夠處理本區域BU內的重要案件。
6)定期查閱區域工程師的維修報告、本BU工作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設性建議。同時,協助專家對本BU的整體狀況進行分析,并提交報告。
7)關注區域內FMI、設備點檢的執行情況。
8)積極協助、配合相關部門的業務工作。
能力/素質
積極、主動的工作面貌,優秀的技術水平,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
專業知識/工作經驗
具有三年以上的醫療儀器維修經驗,極強故障診斷能力和培訓能力。
教育水平
醫療相關專業高等學歷
篇2:無損(超聲)探傷工安全操作規程
1.使用儀器前必須對儀器導線、插頭等有關設備及工具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儀器必須有可靠的接地線。
2.聲發射探傷儀的電源應使用膠皮軟線或輕型移動電纜。電源線無裸露。
3.經常需要探傷的車間,在配電盤附近應裝上備用固定電源,探傷者不得任意接線。
4.工作時,必須有兩人以上同時參加工作,一次工作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中途應休息。手提式射線探傷包括現場,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現場作業必須劃出安全區域,并設警示牌,否則不準開機。
5.高處作業時。應設有安全防護措施,防止人和儀器從高空墜落。
6.在金屬容器內探傷時,電源部分應置于容器外,操作者衣服應干燥。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3:超聲波液位計維護規程
1總則
1.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超聲波液為變送器的維護、檢修、投運及其安全注意事項的具體技術要求和實施程序。
本規程使用于化工裝置中在線使用的超聲波液位計(以下簡稱儀表)。
1.2基本工作原理
該儀表基于超聲波信號的發出到接收之間的的時間間隔與傳感器到液面的距離成正比。
1.3構成及功能
它由探頭和電路單元構成,探頭發射和接收超聲波信號,電路單元提供勵磁電壓和轉換電流的作用。
1.4主要技術性能及規格
1.4.1性能及指標
基本誤差:±0.5%
回程誤差:1/10英寸
分辨率:1/10英寸
線性度:SPAN>3英寸時為滿量程的0.5%,SPAN<3英寸時為滿量程的0.25%
1.4.2規格
測量范圍:3英寸或10%量程~30英尺
殼體溫度:-40°C~70°C
臨界區:12英寸
溫度補償:自動
1.5對維修人員的基本要求
a.熟悉本規程及相應的產品說明書等有關技術資料;
b.了解工藝流程及該儀表在其中的作用;
c.掌握帶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化工測量儀表及維修、調節原理及自動化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
d.掌握該儀表維護、檢修、投運及常見故障處理的基本功能;
e.掌握常用測試儀器和有關的標準儀器使用方法。
2完好條件
2.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術要求。即:
a.名牌應清洗無誤;
b.零部件應完好齊全并規格化;
c.緊固件不得松動;
d.可調件應處于可調位置;
e.所配保護保溫應完好無損;
2.2運行正常符合作用要求,即:
a.運行時,儀表應達到規定的性能指標;
b.正常工況下,儀表示值應在全量程的20%~80%
2.3設備及環境整齊、潔凈、符合工作要求,即:
a.整機應清潔、無銹蝕、漆層應平整、光亮、無脫落;
b.儀表線路應敷設整齊,均要做固定安裝;
c.線路標號應齊全、清晰、準確。
2.4技術資料齊全、準確,符合管理要求,即:
a.說明書、合格證、入廠檢定證書應齊全;
b.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校準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c.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應完整、準確;
3維護
3.1日常維護
3.1.1巡回檢查
每班至少進行兩次巡回檢查,內容包括:
a.向當班工藝人員了解儀表運行情況;
b.查看儀表指示累積是否正常;
c.查看儀表供電是否正常;
d.查看儀表體是否泄漏損壞和腐蝕;
e.查看儀表保溫伴熱是否正常;
f.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巡回檢查記錄。
3.1.2定期維護
a.每班進行一次儀表清潔工作;
c.定期進行導壓管排污;
d.每六個月進行一次精度檢查。
3.2定期校準
3.2.1校準周期
校準周期為12個
3.2.2校準儀器
標準電流表:0.1級
標準信號發生器:0.1級
穩壓電路:24V±1VDC
3.2.3校準接線
校準接線如圖1所示。
3.2.4基本誤差校準
校準不少于五個等分點:
遠離檔體位置,使輸入信號(距離)緩慢的停在各個等分點上,(不得超過等分點值在返回),讀取標準電流表的數值。然后減小輸入信號,用同樣的方法對儀表進行反向校準,若誤差超過允許值,則調整零點和量程直到合格為止。
3.2.5回程誤差校準
回程誤差與示值基本基本誤差同時進行,即正向反向標準時進行,即正向、反向標準時,同被校分度線上與標準信號示值之差,取其中最大值。如誤差超過允許值時,應重新調整直到合格為止。
3.2.6校準質量標準
校準后的儀表應達到1.4.1條規定性能指標
3.3故障及處理
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見表1
表1
現象原因處理方法
臨界燈亮信號發出后返回太快檢查探頭及安裝方法
重波燈亮信號發出后不能返回接受所測介質有問題或更換新型探頭
測量明顯失真受干擾或不穩定工作重新精調零點
4檢修
4.1檢修周期
該儀表每12個月進行一次檢修,通常與工廠年度大修同步進行。
4.2檢修內容
4.2.1清除表內外灰塵。
4.2.2檢查接線端子、電氣元件是否松動或腐蝕。
4.2.3檢查并擰緊各緊固件。
4.2.4按本章程第3.2條對儀表進行校準。
4.2.5檢修后的儀表按國家(部門)計量檢定規程進行檢定。
4.3檢修質量標準
檢修后的儀表應達到第二章規定的完好條件。
5投運
5.1投運前的準備工作
5.1.1檢查儀表供電是否正常。
5.1.2檢查排氣孔、排污閥、取壓閥是否關閉。
5.1.3檢查儀表接線是否正確。
5.2投運步驟
5.2.1開啟儀表電源。
5.2.2如該儀表帶聯鎖或調節系統,則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5.2.3打開根部閥等相應部分,投入儀表使用。
5.3驗收
5.3.1逐條檢查檢修項目的完成情況。
5.3.2檢查儀表是否達到檢修質量標準。
5.2.3儀表正常運行72小時后,由有關技術主管簽收。
6安全注意事項
6.1維護安全注意事項
6.1.1維護必須由兩人以上作業。
6.1.2對可導致工藝參數波動的作業,必須事先取得工藝人員的認可。
6.1.3帶聯鎖和調節的儀表,維護前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6.2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6.2.1對運行儀表的檢修必須辦理檢修工作票。
6.2.2不得帶電拆卸儀表或零部件。
6.2.3不得使用不適宜的工具,以防損壞儀表零部件。
6.2.4不合格的零部件不準使用。
6.3投運安全注意事項
6.3.1投運必須由兩人以上作業。
6.3.2投運前應與工藝人員聯系,并取得工藝人員的協助和配合。
6.3.3在工藝正常時,投運帶聯鎖的儀表,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防止誤操作造成工況擾動或中斷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