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技術崗位職責
空氣凈化器產品技術經理/開發工程師上海飛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飛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飛科,飛科電器,飛科崗位職責:
1、負責空氣凈化器產品開發、研制計劃實施工作;
2、負責產品上線生產監督及技術支持;
3、參與配合技術委員會相關工作;
4、負責本組人員的日常管理工作;
5、總監完成的其他工作內容。
任職資格:
1、大專及以上學歷,機電、機械、電子相關專業;
2、三年以上產品開發工作經驗,三年以上研發項目管理經驗,有空氣凈化器產品獨立開發經驗;
3、熟悉技術研發流程,熟悉家用電器相關產品的設計原理及標準;
4、熟練掌握PRO/E等3D及2D設計軟件。
篇2:凈化工段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凈化工段主要任務:將鍋爐工段吸熱降溫后送來的SO2爐氣進一步除塵、降溫、洗滌除去酸霧及砷、硒、氟、水分等有害雜質,使之達到SO2催化氧化為SO3的必備條件。2、凈化工段工藝流程簡介:旋風除塵器電除塵器空冷塔洗滌塔間冷器塑料電除霧器鉛電除霧器將鍋爐吸熱降溫至350℃的爐氣通過旋風除塵器的離心力作用除去大部分礦塵后;進入電除塵器,在高壓電場的作用下爐氣中的礦塵微粒發生電離后荷電,荷電后的礦塵分別向陽極板和陰極線附著,附著灰塵通過振打降落至灰斗從螺旋運輸機排除;爐氣又進入空冷塔、洗滌塔、間冷器分別用稀酸洗滌礦塵同時降溫后除去了爐氣中的絕大部分礦塵及砷、硒、氟等有害物質;同時高溫爐氣在空冷塔中遇低溫稀酸的冷激后產生大量酸霧,爐氣分別經過兩級電除霧器在高壓電場的作用下除去酸霧。3、主要控制指標操作指標控制參數操作指標控制參數爐氣酸霧≤5mg/m3循環酸溫45--50爐氣溫度≤35℃循環酸濃5--10%4、凈化工段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1旋風除塵器4洗滌塔稀酸泵2電收塵除塵器5間冷器3空冷塔6間冷器稀酸泵4空冷塔稀酸泵7塑料電除霧器5洗滌塔鉛電除霧器5、電除塵崗位開停車安全操作程序5.1電除塵的開車5.1.1開車前檢查、清理電場;添加傳動設備潤滑油;檢查傳動設備運轉方向,振打裝置不得反轉;通氣前8小時開電加熱器;空負載送電檢查電場。5.1.2當電除塵器出口溫度≥250℃、灰渣顏色呈棕色時向電場送電。送電程序:先合上空氣開關;然后按自檢按鈕,一、二次電流和電壓表都有指示時按高壓按鈕,若只有電壓指示就不能按高壓按鈕;然后撥電流選擇鍵,撥檔時間隔3-4秒時間,同時一次電壓不得超過300伏。5.2電除塵正常操作5.2.1通氣后檢查設備是否漏氣,發現問題立即解決;5.2.2當出口氣溫≥270℃時,頂部絕緣箱電加熱器可停止加熱;5.2.3陰極振打絕緣箱溫度應控制≥230℃。5.3電除塵停車:5.3.1接到停車通知,停止送電;5.3.2切斷高壓電源(短期停車時,開電加熱器保溫);5.3.3所有振打和排灰裝置繼續運行30-60分鐘再停止。5.4安全操作注意事項:5.4.1開車前應對本崗位所屬設備及安全設施進行認真檢查,做好開車準備。5.4.2振打裝置、排灰裝置試運轉正常,機內無異物,所有振打、排灰裝置不得反轉。5.4.3在檢查和試送電后,都要切斷電源并使電場接地(每次停止供電后都要如此)。5.4.4通爐氣前應停止送電,為了防止沸騰爐剛升溫過爐氣中有可燃氣體引起爆炸,應在系統通爐氣約20分鐘后,再向電除塵器送電。5.4.5電除塵的變壓電力室應掛上“警告牌”,開、停電除塵器要得到值班長和車間領導的工作指令,清理和檢修都要專業電氣儀表工進行斷電和接地,并經確認電場內無電壓后,才能進行清理和檢修,機組要接地并設明顯標志。5.4.6進入電場檢修,高壓必須接地且良好,接地電阻≤2歐姆,并有人監督且掛警告牌;進入設備內部檢修必須等內部溫度降至50℃以下才可以進入檢查、清理和檢修;機械設備檢修后,必須檢查運轉方向,不得反轉。嚴禁觸及所有電氣設備的帶電部位,在任何一個電場還未斷電的情況下,均不允許進入任何一個電場工作。5.4.7開停整流機組和對電除塵器進行送電、切換、停電及取、掛接地線等操作時,均需兩人進行,一人執行操作,一人監護檢查。進入電場內工作時也須如此。5.4.8檢修必須停下整流機組,拉下電源開關,拔下控制柜熔斷器,電纜頭開關接地良好,并掛上“警告牌”。5.4.9電除塵器的接地電阻,每年及投入運行前均要進行測量一次電阻值,確保電場接地良好。5.4.10電除塵器運灰設施(螺運機)蓋板均不得裸露,應加蓋蓋板并緊固,操作人員不準跨越運灰設備,應走安全通道或繞道行走,嚴防機械絞傷事故。6、爐氣洗滌崗位開停車操作程序6.1、冷卻塔、洗滌塔和間冷器開車6.1.1開車前,把冷卻塔、洗滌塔、間冷器和斜板沉降器內加水至正常水位,然后啟動各循環酸泵,把上酸量調到正常、檢查分酸是否均勻;檢查所有設備、管道、閥門、電器儀表是否正常;一切正常后停車等待通氣。6.1.2通氣前,啟動各循環酸泵、水泵,并根據工藝要求調節流量、壓力、溫度等指標,使各項指標逐步地轉入正常。6.2正常開車操作6.2.1定期檢查設備運行狀態、液位、溫度、壓力、管道泄漏情況。6.2.2視酸溫適時開啟涼水塔和補充新鮮水。6.3停車:6.3.1短時停車,稀酸泵可正常運行;6.3.2長期停車,則在主鼓風機停機后約半小時停止各循環酸泵;7、爐氣洗滌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項7.1開車前應對本崗位所屬設備及安全設施進行認真檢查,做好開車準備工作。7.2生產過程中加強巡回檢查,嚴格控制各項指標,保證各項技術參數,嚴禁盲目操作。7.3循環槽稀酸液位不能漫槽(溢流)和抽空。7.4排放酸泥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站在上風口,開啟排污閥時應小心、緩慢,防止稀酸濺到身上。7.5生產過程中,嚴禁對帶壓帶酸管道及設備進行修理和檢修。應停下酸泵,切斷電源,掛上警示牌,放掉管內余酸,方能進行管道檢修或更換。7.6稀酸凈化設備易遭腐蝕,防腐層修補較頻繁,多數設施屬襯鉛、塑料材質,在修補施工中經常使用有機化學溶劑,必須遵守檢修動火、自身防護用品穿戴、防毒、防火、罐內作業及消防等安全規程,防止燃燒、爆炸和人員中毒。8、電除霧器崗位開停車操作程序8.1電除霧器的開車8.1.1開車前檢查整流機組和控制系統并空載試車,正常時停車待用;8.1.2檢查接地電阻應小于2歐姆;8.1.3在開車前4小時對絕緣箱進行升溫,且在120-150℃范圍內恒溫;8.1.4通氣前打開沖水閥向電除霧器噴水,使電除霧器內管壁濕潤而形成液沫;8.1.5給電除霧器進口管道上的安全水封加水至規定水位。8.1.5正常通氣約半小時后,方可給電除霧器送電開機,升壓時要緩慢地從小到大逐步提高,不可過急,調到最佳即可。8.2電除霧器停車8.2.1當系統停止通氣后,即可停止向電除霧器送電,并切斷整流機組電源,停加熱器,沖洗電霧。8.3電除霧器安全操作注意事項8.3.1檢修時必須切斷高壓電源,檢查接地電阻,設監督人員和掛警告牌。非電器儀表人員禁止進入高壓室。開冷卻塔風扇時必須確認無人檢修方可啟動。8.3.2開車前應對本崗位所屬設備及安全設施進行認真檢查,做好開車準備工作。8.3.3每次開車前,必須認真檢查兩臺電除霧器內確認證實無人后,方可合閘送電。開停電除霧器程序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正確進行停、送電操作。8.3.4系統通氣前禁止向電除霧器送電,防止沸騰爐剛升溫時爐氣中含有可燃氣體遇到電暈火花引起爆炸,應在系統通氣20分鐘后,待爐氣中灰渣出現紅色后方可向電除霧器送電。8.3.5進入整流室,必須停下整流機,并用接地棒反復放電。檢查高壓整流機室,必須穿著整齊,穿戴好耐高壓的絕緣膠鞋和絕緣手套,行走路線不得超過“警戒線”。8.3.6開停整流機組和對電除霧器進行送電、切換、停電及倒閘接地放電等操作時,均需兩人進行,一人執行操作,一人監護檢查。進入電場器內工作時也須如此。8.3.7檢修必須停下整流機組,拉下電源開關,拔下控制柜熔斷器,電纜頭開關接地良好,進行電場放電,并掛上“警告牌”,通知操作人員、值班長、調度室,方能進入器內進行檢修。8.3.8電除霧器的接地裝置必須完好,接地良好,每年及投入運行前均要對接地電阻進行一次檢測、測量。8.3.9發生設備突然斷電或突然送不上電;整流機變壓器產生強烈短路放電;控制室、整流室等發生危及人身、設備安全的重大事故,應采取緊急停車措施,并向值班長、調度室及有關領導報告。9、凈化崗位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9.1二氧化硫標識中文名:二氧化硫分子式:SO2分子量:64.06英文名:sulfurdio*ideUN編號:1079CAS號:7446-09-5危規號:23013危險性類別:第2.3類有毒氣體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特臭。熔點:-75.5℃相對密度(水=1):1.43相對密度(空氣=1):2.26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1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臨界溫度:157.8飽和蒸氣壓(kPa):338.42(21.1℃)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6600mg/m3,1h(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輕度中毒時,發生流淚、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嚴重中毒可在數h內發生肺水腫;極高濃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聲門痙攣而致窒息。皮膚或眼接觸發生炎癥或灼傷。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少數工人有牙齒酸蝕癥。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還原劑、強氧化劑、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不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防護措施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膠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4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氣體通過次氯酸鈉溶液。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易(可)燃物、氧化劑、還原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環境資料該物質可嚴重污染大氣,由其形成的酸雨對植物的危害尤為嚴重。廢棄處理把廢氣通入純堿溶液中,加次氯酸鈣中和,然后用水沖入廢水系統。9.2三氧化硫標識中文名:三氧化硫分子式:SO3分子量:80.06英文名:sulfurtrio*ideUN編號:1829CAS號:7446-11-9危規號:81010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針狀固體或液體,有刺激性氣味。熔點:16.8℃相對密度(水=1):1.97相對密度(空氣=1):2.8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44.8℃溶解性: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37.32/25℃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其毒性表現與硫酸同。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結膜炎、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燒傷以至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和聲門水腫、腎損害、休克等。慢性影響有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肝硬變等。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堿、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與水發生爆炸性劇烈反應。與氧氣、氟、氧化鉛、次亞氯酸、過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觸劇烈反應。與有機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觸,會著火。吸濕性極強,在空氣中產生有毒的白煙。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有強腐蝕性。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時盡量切斷泄漏源,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禁止用水和泡沫滅火。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防護措施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與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是液體。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若是固體,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環境資料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大氣的污染。廢棄處理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或與廠商或制造商聯系,確定處置方法。10、異常現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序號異常現象異常現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1電除塵器送不上電;絕緣損壞:1.檢查石英管是否破裂并更換;2.檢查瓷轉軸是否斷裂并更換;3.檢查極板間距并調較。2電除塵器電流高,電壓低;1.檢查石英管內是否有灰塵附著并理理;2.檢查瓷轉軸是否有灰塵附著并清理;3.檢查灰斗是否有積灰并清理。3循環酸泵不上酸或上酸量小,出塔氣溫高;1.檢查酸泵進出口閥門并適當調高上酸量;2.檢查酸泵密封葉輪并檢修更換;3.檢修酸管內是否有異物阻塞并清理;4.電除霧器送不上電;1.檢查石英管是否破裂并更換;2.檢查陰極線鉛錘是否脫落并固定;3.檢查高壓輸送瓷瓶是否損壞并更換。11、本工段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序號危險因素預防措施1滑跌保持設備,上下樓梯,左右通道整潔有序無油污、泥污,無銹蝕,正確穿戴勞保用品,不能穿拖鞋上崗;2觸電嚴禁濕手開關電路設備操縱按鈕,發現電路故障不得擅自處理,必須由電工負責處理,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3機械傷害檢查維修設備時,必須斷電停止設備運轉后,并掛警示標志告之方可進行檢查維修。4粉塵傷害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配戴防塵眼鏡、防塵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56有毒氣體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配戴防毒面具、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12、安全設施序號設施名稱備注1干粉滅火器、防毒面具防護消防設施必須到位,符合防護等級要求2安全帽、防酸服、防酸手套、3勞保鞋、防塵帽、防塵口罩
篇3:凈化崗位安全技術規程
(一)工段管轄范圍內危險品種類及其特征
1、危險品種類
本公司合成車間凈化崗位包括:變換裝置(1221)、低溫甲醇洗裝置(1222)、硫回收裝置(1223),本工段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險品有:一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碳、氫氣、氨、甲醇、氮氣。
2、危險品的特性
(1)一氧化碳:分子量28.01,為無色、無臭、無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比重0.967,幾乎不溶于水。它是一種非蓄積毒物,其吸收與排出取決于空氣中的一氧化碳的濃度。中毒后主要表現為乏力、頭痛、眩暈、記憶力減退、失眠、血壓不穩、惡心、嘔吐等狀。
(2)二氧化碳:分子量44.01,為無色氣體,高濃度時略帶酸味。比重1.524,沸點-78.5℃(升華),吸入8~10%的二氧化碳,除頭昏、頭痛、眼花、耳鳴外,還有氣急,脈搏加快,無禮,血壓升高等狀況,重癥急性發作都在幾秒種內,表現為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擴大或者縮小,大小便失禁等。
(3)氫氣:氫氣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是所有氣體中最輕的,常壓下,當空氣中氫的體積百分數為4~74%時,一經點燃,將以極快的速度進行鏈式反應而發生爆炸。即使在磨擦、金屬碰擊的情況,也可將其點燃發生爆炸。
(4)硫化氫:分子量34.08,為無色、有臭雞蛋味的氣體,比重1.19。易溶于水,易能溶于醇類、石油溶劑和原油中。熔點-82.9℃,沸點-61.8℃.它是強烈的神經性毒物,對粘膜有明顯刺激作用。硫化氫隨空氣經呼吸道和消化到很快被吸收,一部分可經呼吸道排出,在血液中的一部分很快被氧化為無毒的硫酸鹽和硫代硫酸鹽經尿道排出;另一部分在血液中來不及氧化,引起全身中毒反應。
(5)氮氣:分子量28,沸點-196℃.正常空氣中儲量約為78.93%,是無色、無味、不燃燒也不助燃的惰性氣體。吸入高濃度氮氣即產生缺氧狀態,會窒息死亡。
(6)氨:分子量17.03,為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比重0.597,熔點-77.7℃、沸點-33.5℃.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成堿性。它屬于低毒類,對為的毒性主要表現為對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蝕作用。
(7)甲醇:分子量32.042,為無色、易燃、極易揮發的液體。沸點65℃,熔點-97.1℃,比重0.792.甲醇可經呼吸道、胃腸道和皮膚被人體吸收。由于甲醇蒸汽在水和體液中的溶解度極高,故吸收后可迅速分布在人體內,在體內氧化緩慢,且排泄也慢,有明顯的蓄積作用。急性吸入中毒,常有8~36小時潛伏期,出現頭痛、眩暈、肌無力、惡心、嘔吐、上腹瀉、煩躁不安、四肢濕冷、眼球疼痛,視覺損害可迅速發展為失明,嚴重時刻出現酸中度、抽搐、休克等癥狀。
(二)日常操作安全技術規程
日常操作維護應嚴格按照《變換裝置操作規程》、《低溫甲醇洗裝置操作規程》、《硫回收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謹防誤操作引起事故。在運行、停車、開車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運行
(1)操作人員必須注意遵守工藝紀律,不得擅自改變工藝指標,其修正或改變要以車間或者生產部印發的書面通知為準。
(2)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原化工部頒發的“操作工的六嚴格”規定,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3)安全聯鎖不得隨意拆棄和解除,聲、光報警信號不能隨意切斷。
(4)現場檢查時不準踩踏管道、閥門、電線、電纜架和儀表管線等設施,去危險地方檢查,必須有安全措施和有人監護。
(5)嚴格安全紀律,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操作崗位和動用生產設備、設施和工具。
(6)正確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緊急情況一步步可邊處理邊匯報或先處理后匯報。
(7)在工工藝過程或機電設備處于異常狀態時,不準立即進行交接班,而應交代清楚,安全交接。
(8)加強崗位巡檢,嚴防甲醇、硫化氫等有害物質跑、冒、滴、漏;對甲醇泵、壓縮機等轉動設備的油位、振動等情況及時巡檢。
(9)不能用手直接接觸甲醇,應戴防護膠皮手套和護目鏡,開頭閥門時,人應站在側位安全的地方。如發現自己管轄范圍有不按安全要求在工作的其他人員,要及時制止。
(10)如發現有毒物如甲醇、硫化氫、一氧化碳等大量泄漏,須戴氧氣呼吸器進行處理,不可冒然前往。
(11)如發現甲醇或可燃性氣體著火時,應視其部位迅速作出判斷,邊匯報邊處理。
(12)操作人員如進入凈化地下槽作業必須通知做氣體分析,合格后方可下去,以免硫化氫等密度大的有毒氣體沉積于地下槽內,作業人員下去中毒。
(13)接觸氨介質,要配備好防氨面具或氧氣呼吸器。在工作期間,要判斷好風向,準備好沖洗水管,并做好監護工作。
(14)排放導淋時要判斷管內介質,如有毒要戴好防毒面具,并做好監護工作,防止憋壓大量排出中毒。變換工段尤其要操作人員注意。
(15)硫回收硫磺包裝間要有專人負責管理,禁止同時存放氧化劑和易燃物品。
2、開車
(1)必須按操作規程和開車指令進行,對停車時動過的閥門要逐個確認,水、電、汽、氮、氨必須符合開車要求。
(2)檢查閥門開閉狀況及盲板抽加情況,保證裝置流程暢通。
(3)安全、消防設施完好,通訊聯絡暢通。
(4)開車過程中要各按照操作規程及開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嚴格遵守升降壓、升降溫和加減負荷速率進行操作。
(5)開車過程中要嚴密注意工藝的變化和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情況緊急時應及時終止開車。
3、停車
(1)計劃停車應按操作規程及停車方案有步驟的進行,如遇不可預測突然因素必須停車時,要果斷仔細,同時向上匯報,處理原則應保設備安全為重。
(2)應及時切斷高、中、低壓系統及外界切斷閥,同時防止各設備超壓;應防止超壓和低溫液體泄漏,具體要求見操作規程。
(3)冬季停車后,要排盡蒸汽、冷卻水等處積水,以防受凍。
(4)發生爆炸、著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時,應首先切斷氣源,同時迅速通知其他崗位并向車間及生產部門報告。
(三)檢修安全技術規程
1、正常交出檢修情況下的安全技術規程:
針對凈化裝置高壓低溫、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特點,正常檢修情況下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確認:停機斷電;泄壓;排放;清洗置換合格;升、降溫合格;使用防爆工具;穿長袖工作服、帶護目鏡、帶膠皮手套和防塵口罩、系安全帶;工藝監護;辦理動火證、辦理受限空間作業證、高處作業證;工藝確認;按章作業;滅火器材準備;加盲板與系統隔離。
2、非正常交出檢修情況下的安全技術規程
在非正常情況下交付檢修或對系統要進行特殊處理,除按正常檢修安全規程執行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如部分裝置運行,部分裝置檢修要嚴防介質互竄。
(2)入塔進罐檢查時,應有氮氣保護,防止設備腐蝕,人要入塔進罐,要帶長管呼吸器。即使在設備外部檢修,如果設備內有甲醇等有害物質逸出時,也應戴面具檢修。
(3)在裝置運行過程中需要動火檢修時,如果無法沖洗置換干凈,分析不合格,原則上應停止處理,如情況特殊非處理不可時,應辦理特殊動火手續,方可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