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師傅崗位職責
1、根據焊接工藝指導書,選擇合適的焊接工藝和原材料,進行產品零件、設備的焊接;
2、進行焊條烘干、零件預熱,焊渣清除,必要時進行焊后熱處理,并做好焊接記錄,確保焊接質量;
3、焊接完成后,檢驗夾渣、未焊透現象,及時進行補焊、重焊;
4、定期對焊機、箱式爐、烘干爐進行維護保養,獨立或配合其他人完成焊接設備的維修。
篇2:電焊工程安全操作規程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十大紀律。
(2)電焊、氣割,嚴格遵守《十不燒》規程操作。
(3)操作前應檢查所有工具、電焊機、電源開關及線路是否良好,金屬外殼應有安全可靠接地,進出極應有完整的防護罩,進出端應用銅接頭焊牢。
(4)每臺電焊機應有專用電源控制開關。開關的保險絲容量,應為該機的1.5倍,嚴禁用其它金屬絲代替保險絲,完工后,切斷電源。
(5)電氣焊的弧火花點必須與氧氣瓶、電石桶、乙炔瓶、木材、油類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少于10米。與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少于20米。
(6)乙炔瓶氧氣瓶均應設有安全回火防目器,橡皮管連接處須用軋頭固定。
(7)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不穿戴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與氧氣瓶、減壓閥、氧氣軟管接觸。
(8)清除焊渣時,面部不應正對焊紋,防止焊渣濺入眼內。
(9)經常檢查氧氣瓶與磅表頭處的螺紋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槍嘴和槍身有無阻塞現象。
(10)注意安全用電,電線不準亂拉,電源線均應架空扎牢。
(11)焊割點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應指定專人防火監護。
篇3:電氣焊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焊接工作進行前,應首先檢查周圍環境有無易燃物,工作完畢后,將余火熄滅。
2、焊接場所10米范圍內嚴禁存放易燃物品。
3、在密封器內或通風不良處進行工作時,須先設置通風換氣裝置。
4、禁止焊接壓力件,封閉的管子及未清洗的燃料桶等。
5、焊接時,不得將焊件壓在電線或膠管上,在容器內進行工作,應將所能開啟口都必須開啟,并按具體情況,規定一定時間在容器外換新鮮空氣一次。外邊至少設一名觀察人員以便聯絡,預防不測。
6、焊接場所工作人員如感目部或痛癢時,應赴醫院檢查。
7、在井下從事電氣焊作業時,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及燒焊報告的規定。
二、電焊
1、電焊所用的導線,其整個回路必須為良好的導線,此導線需具備以下條件:
(1)、絕緣良好。
(2)、耐高溫。
(3)、外皮柔軟不易受外力損傷。
2、電焊設備及工具的絕緣和外殼的接地必須良好。
3、電焊線應經常檢查其絕緣,一般每三個月即應進行一次徹底檢查。
4、膠管不許靠近火源,不要用修補過的膠管。
5、膠管兩端的接頭,須用卡子或軟金屬絲固定牢固。
6、氧氣管和乙炔管不可互換。
7、搬運氧氣瓶、乙炔瓶時,應輕放,禁止把瓶頭瓶口損壞。
8、氧氣瓶、乙炔瓶壓力調節器在凍結時,應用溫度或蒸汽加熱,禁止用明火烘烤。
9、乙炔或氧氣膠管如發生燃燒時,應急速關閉氣門,撲滅火源,壓力調節器壓力表不正常或無鉛封時,禁止使用。
10、氧氣瓶、乙炔瓶距5米以上。
11、氧氣瓶與乙炔瓶周圍溫度應保持350C以下,在炎熱的太陽下要遮蓋陽光,禁止直射在瓶上。
12、熔槍點火時,應先開氧氣閥門后開乙炔閥,熄火時與此相反。
13、開氧氣瓶的氣閥要慢,如急劇的開動氣閥,能使減壓器起火。
14、開啟及關閉氧氣瓶的氣閥時,要站在減壓器的側面,防備氣閥螺絲栓損壞時,減壓器沖出而引起傷害。
15、不準將正在燃燒中的熔槍放下離開,必須離開時,必先熄火。
16、在工作完畢后,切記關閉氧氣瓶、乙炔瓶氣閥。
17、在熔接時應注意防止火星及墊金屬物熔在膠皮管子上。
18、氧氣瓶、乙炔瓶須放在干燥、空氣流通、不接近燃料、不會碰撞的地點。
19、本規程適用于二運車間電氣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