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流動人口管理制度二

流動人口管理制度二

2024-07-26 閱讀 2509

流動人口管理制度

一、流動人口“五個一”管理辦法

  (一)流出人口

  1、填一張《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申請表》;2、登一次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3、簽一份重點對象計劃生育管理合同;4、辦一個《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5、建一套檔案(婚育證明復印件、計劃生育信息通報單、避孕節育情況報告單、合同書等)。

  (二)流入人口

  1、填寫一份流入人口計劃生育信息;2、查驗一次流動人口婚育證明;3、簽訂一份重點對象計劃生育管理合同;4、每半年一次“三查”(查環、查孕、查病);5、建立一套檔案(婚育證明復印件、信息通報單存根、避孕節育報告單存根、合同書、生育證復印件、出生證復印件等)。

二、兩地聯系制度

  1、流入地與流出人口較多的鄉(鎮)、村簽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雙向管理協議書,在共同管理的基礎上確定以流入地管理為主的原則,各司其職,加強雙向聯系,認真做好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雙向管理工作。

  2、以《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通報單》為載體,互通有關情況。流入地對流動人口查驗登記后,確定由鄉鎮或者社區、村委及時向流出地反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流出地鄉、(鎮)、村收到信息后,在四日內核實有關情況并反饋回復。

  3、流入地定期對重點管理服務的已婚育齡流動婦女進行“三查”,每年不少于兩次。

  4、兩地要積極配合落實有關查詢,處理好來信、來電,共同做好計劃外懷孕對象的思想工作和補救工作及《生育證》的發放等。

  5、計劃外生育對象,按照“誰先發現誰處罰”、“一事不再罰”的原則,共同做好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有爭議的予以協商解決,協商不一致的請示各自的上級計劃生育主管部門協調解決。

三、辦證制度

  1、熱情提供計劃生育政策、法規咨詢和服務。2、為外出從事務工、經商等活動,年齡在18—49周歲的成年流動人口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3、辦證人應持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到社區或村委會填寫申請表,帶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一張到鄉(鎮)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4、嚴格收費標準,不亂收費,搭“車”收費,接受群眾的監督。

四、驗證制度

  1、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

  2、成年流動人口到達新居住地,在3至15日內持《婚育證明》到鄉、(鎮)計生部門申報,查驗證件。驗證機關應將查驗結果在“查驗記錄欄”予以記錄并簽名蓋章。

  3、未辦理《婚育證明》和持過期證件的流動人口應及時出具書面通知,限期回原籍補辦,換領新證時應提交過期的《婚育證明》,省外30日,省內20日,市州內15日,縣內10日。

  4、《婚育證明》每年至少查驗兩次,持證人婚姻、生育、避孕節育情況發生變更的,應當在30日內到現居住地辦理變便登記,并由本人在3個月內到原發證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在現居住地跨年度居住,每年底到現居住地年度檢查,不在現居住地跨年度居住的,到戶籍所在地接受年檢。

  5、對持假《婚育證明》的,應當場收繳,查清假證來源,并報請縣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予以處罰。

篇2:流動人口管理制度(范本)

1、嚴格按照《**省流動人口管理辦法》對流動人口進行管理。

2、已婚育齡人口外出務工,首先在街道計生辦辦理《全國統一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并簽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合同》,在流出后的一個月內寄回流入地縣(區)或鄉(鎮)街《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聯系卡》。

3、流出已婚育齡婦女在每年的3、6、9、12月5日及時寄回加蓋流入地鄉級以上計劃生育公章的已婚育齡婦女環孕情服務證明。

4、流入人口采取屬地化管理。村(社區)居委會對流入到本村(社區)委會的已婚育齡人口進行登記造冊,納入日常管理工作。

5、流入已婚育齡婦女憑《全國統一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在街道計生辦辦理《計劃生育生殖保健服務證》,憑《計劃生育生殖保健服務證》享受環孕情及婦科病普查免費服務。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的對象

1、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的對象,是指離開戶籍所在地30天以上到其省、市、縣、(鄉鎮)從事務工、經商等活動或以生育為目的到異地居住的成年人口。因公務、探親、訪友、就醫、上學、婚嫁等原因離開戶籍地或省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特殊情況的,不作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對象。

2、重點管理和服務的對象,是已婚育齡婦女。

3、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查詢的對象,是已婚育齡婦女中的三種人:(1)已懷孕的;(2)無避孕措施的;(3)無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的。

《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核發的制度

1、按照規定及時為流出人員辦理《婚育證明》。為了方便群眾,轄區管理地域較大,流出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應當進村(社區)入戶辦證。辦理《婚育證明》的主體仍然是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

2、辦理《婚育證明》對象。(1)辦理《婚育證明》的主要對象是流出成年(18-49周歲)育齡婦女。(2)成年男性流出人口辦理《婚育證明》本著自愿的原則,如果本人和現居住地需要,戶籍地應當認真辦理和登記,不得拒絕。

3、《婚育證明》實行免費向群眾發放。

《婚育證明》查驗的制度

1、查驗《婚育證明》的對象。(1)現居住地對未婚成年婦女查驗《婚育證明》后登記作為一般管理對象;(2)查驗《婚育證明》的主要對象是流入已婚育齡婦女,建立《流動人口已婚育齡婦女計劃生育檔案》,對已婚育齡婦女《婚育證明》每季查驗一次,經常登記和變更信息,并且作為重點管理和服務對象。

2、現居住地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為流動人口辦理《婚育證明》,在辦證所在縣(市、區)范圍內有效。(1)經核實,婚姻、生育信息完整、準確的;(2)在現居住地依法辦理暫住登記或居住宅區1年以上,并具有穩定職業和住所的;(3)已采取絕育措施的。

3、現居住地在為流入人口辦理《婚育證明》的編號。要以縣(市、區)為單位統一編號,不能同辦理流出《婚育證明》統一編號。

4、現居住地要將辦理《婚育證明》情況通報其戶籍所在地。

5、對成年男性流入人口也查驗《婚育證明》,要求在現居住地辦理《婚育證明》。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制度

建立有效的雙向交流和協調制度。現居住地與戶籍地應通過信息交換平臺實現提交、反饋有關信息,重點是流動人口已婚育齡婦女的婚姻、生育、生殖保健服務、避孕節育措施、持證和繳納社會撫養費等情況。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統計、檔案制度

1、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統計納入全社區人口統計報表。

2、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帳卡、檔案規范。

(1)流出人口《婚育證明》審批檔案

(2)流人口計劃生育情況及《婚育證明》審批登記冊

(3)流入人口計劃生育情況及《婚育證明》查驗登記冊

(4)流入已婚育齡婦女計劃生育檔案

流動人口在現居住地生育第一個子女規定

1、流動人口夫妻在現居住的生育或已懷孕第一個子女的有關情況通報。(1)現居住地可以通過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或紙質《流動人口已婚育齡婦女生育信息通報單》向其戶籍地了解有關情況,(2)戶籍地應在30日內通過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或者紙質《流動人口已婚育齡婦女生育信息通報單》予以情況反饋。流動人口本人或現居住地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要求戶籍地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出具婚育情況證明的,戶籍地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應如實出具,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3)現居住地應及時向其戶籍地鄉(鎮)或街道計劃生育工作機構通報有關流動人口生育情況。

2、流動人口在現居住地依法擬生育第一子女,在我省不需要辦理生育服務證件。應當向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提交下列證明材料,存入《流動人口已婚婦女計劃生育檔案》;并且長期保存。(1)夫妻雙方的《居民身份證》;(2)夫妻雙方的《結婚證》;(3)《婚育證明》或戶籍地鄉(鎮)、街道計劃生育工作機構為其出具的婚育情況證明。

3、對不能提交以上證明材料懷孕或者生育的按照計劃外懷孕和違法生育處理。

4、流動人口在現居住地生育第一個子女時提供有關證明弄虛作假,導致不符合法規規定的生育行為發生,由當事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5、流動人口已婚育齡婦女在現居住地生育子女情況,要如實計入流動人口已婚育齡婦女檔案和《婚育證明》,并且通報戶籍所在地。

6、流動人口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戶籍登記按戶籍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流出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職責

(1)對育齡流出人口進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宣傳教育;

(2)為已婚育齡流出人口提供避孕節育技術服務;

(3)建立生育、節育情況定期報告制度;

(4)為育齡流出人口辦理《婚育證明》;

(5)為符合法定生育條件的流出育齡夫妻核發生育證;

(6)統計流出人口及其育齡夫妻生育、節育情況為實行晚婚婚育的或者只生育一個子女并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育齡流動夫妻,落實計劃生育各項優待措施;

(7)與流出人口現居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進行工作聯系,并對現居住地管理機械構所發聯系函及時回復。

(8)依法查處育齡流動人口違反計劃生育規定的行為,征收社會撫養費。

篇3:某社區流動人口管理制度

社區流動人口管理制度

為加強流動人口管理,保障外來旅游和暫住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我社區居住秩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共建繁榮、共保安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堅決貫徹和執行上級領導機關有關外來人口管理工作的各項規定和制度;

二、要對各旅店、客棧入住人口登記制度的實施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督促他們做好臺賬,發現可疑人員及時向公安部門、村委會報告。

三、加強暫住證管理。做到一人一證,最長有效期為一年,不得隨意轉讓、冒領、偽造、騙取。每月一次對我村的流入暫住人口進行排查,全面掌握外來人員的流量和動態,對新暫住人口或暫住證過期的,要督促其到派出所申報臨時暫住戶口,辦理暫住證。對不及時辦理暫住證的,按有關規定處罰。

四、在排查中如發現暫住人口有違反國家的法律、法令和計劃生育規章制度的,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五、對我社區外出人口開展必要的、有效的計劃生育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做好《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的審核工作,對已外出的應予補辦。負責做好與現居住地的聯系和信息溝通工作。

六、加強和改進收容遣送工作。對于無合法證件,無固定場所和無正當生活來源的流浪乞討人員,要采取有效措施,按有關規定予以收容和遣送。

七、切實保護流動人員的合法權益。對有序流動、遵紀守法的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在政治上、經濟上、法律上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