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會計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法律會計崗位職責
咨詢助理(內控、風險管理、會計、財務、審計、信息系統、社會責任、人力資源、法律)銳思咨詢上海立信銳思信息管理有限公司,立信銳思職位描述:
1、協助咨詢顧問對客戶所在行業進行調查和分析,包括公司經營模式分析、管理方式、業務流程;
2、協助咨詢顧問對客戶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公司的實際經營效果;
3、協助咨詢顧問對客戶現有管理模式中的可提升點提出管理建議;
4、參與小組討論并協助咨詢顧問完成對客戶的分析報告、流程梳理建議和管理提升建議;
5、協助咨詢顧問對管理建議進行落實和跟蹤;
6、其他咨詢支持性工作。
任職要求:
1、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經管類專業、學生干部優先,通過CIA/CPA考試者優先;
2、有較強的主動學習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3、有較強的邏輯思考和分析能力;
4、有極強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責任心和敬業精神。
法律會計崗位
篇2:會計證考完什么時間取證書_會計憑證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俗稱會計證、會計上崗證,是具有一定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資格證書,是從事會計工作的合法憑證,是進入會計崗位的“準入證”。那你知道會計證考完什么時間取證書嗎?接下來小編就告訴你會計證考完什么時間取證書。
會計證考完什么時間取證書:
在一年內參加三門考試并且成績全部合格者,考試結束三個月后即可到原報名點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證件。注意:只有單科目成績合格的不作保留。
證書年檢
《會計從業資格證》年檢,主要審核和檢查持證人員的下列情況:
1、完成規定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和學時的情況;
2、工作單位、學歷、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變更情況;
3、《會計從業資格證》注冊登記情況;
4、持證人員遵守財經法規、會計職業道德、依法履行會計職責情況;
5、財政部門的其他規定。持證人員在規定的年檢時間內(按"證書號碼"尾號相應月份)到各區縣財政局、市財政局會計人員服務中心進行《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計證)的年檢。
年檢期間,下列人員提供有效證明可以不參加年檢,但最多只免檢一次。
1、出國進修會計專業人員;
2、住院(六個月以上)的病人;
3、休產假人員;
4、應征入伍后非從事會計工作人員;
5、其他特殊情況。
會計證年檢時,原則上要求出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手冊、會計電算化合格證。要求會計證年檢時必須出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登記情況、會計電算化合格登記情況,否則不予年檢會計證。
辦理程序:受理—審核—辦理需提交的材料:1、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原件);2、本人身份證(原件);3、學歷證書(原件)。
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合格后什么時間領取:
一、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合格后,在考試結果公布之日起6個月內,到指定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二、說明。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規定,
1、國家實行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制度。考試科目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會計從業資格各考試科目應當一次性通過。
2、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在考試結束后及時公布考試結果,通知考試通過人員在考試結果公布之日起6個月內,到指定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1)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在規定的期限內,到指定的地點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2)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可以委托代理人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代理人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時,應當持本人和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3、會計從業資格實行信息化管理。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建立持證人員從業檔案信息系統,及時記載、更新持證人員下列信息:持證人員的相關基礎信息;持證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情況;持證人員的變更、調轉登記情況;持證人員換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情況;持證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持證人員受到表彰獎勵情況;持證人員因違反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和會計職業道德被處罰情況。
(考試及格人員,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會建立此人的基礎信息檔案,超過規定時間末領取證書的,可向當地財政部門咨詢,按規定的程序約定時間補領。但逾期不領取證書將在會計從業資格持證人員誠信檔案予以記錄。)
4、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實行6年定期換證制度。持證人員應當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到期前6個月內,填寫定期換證登記表,持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到所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換證手續。
會計憑證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和匯總憑證,應保管15年,其中:涉及外來和對私改造的會計憑證永久;是《中華人民會計法》中所規定的。
會計憑證是指記錄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情況的書面證明,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是登記賬簿的依據。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信息的載體。
會計憑證的意義:
1、會計憑證是登記賬簿的根據
每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發生大量的、各種各樣的經濟業務。會計部門要及時正確地記錄這些經濟業務,必須依據會計憑證。每當發生經濟業務時,必須填制相應的會計憑證。一般地說,經濟業務發生在哪里,會計憑證就在哪里填制。這樣可以正確及時地反映各項經濟業務的發生及完成情況。隨著經濟業務的執行和完成,記載經濟業務執行和完成情況的會計憑證就按規定的流轉程序最終匯集到財務會計部門,成為記賬的基本依據。
2、審核會計憑證,可以更有效地發揮會計的監督作用,使經濟業務合理合法
通過會計憑證的審核,可以監督各項經濟業務的合法性,檢查經濟業務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制度,是否符合企業目標和財務計劃;檢查經濟業務有無違法亂紀,違反會計制度的現象,有無鋪張、浪費、貪污、盜竊等損害公共財產的行為發生;可以及時發現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及時加以制止和糾正。以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會計憑證包括什么:
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事項的發生和完成情況,明確經濟責任,并作為記賬依據的書面證明,是會計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填制會計憑證,是會計核算的首要環節,會計憑證是否真實、完整,對會計信息質量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因此,
會計法對會計憑證的種類、填制和取得、審核、更正等內容作出了比較明確具體的規定。在實際中,會計憑證的形式多種多樣,在會計法上,將會計憑證明確地分為兩大類,這就是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原始憑證,是在經濟業務事項發生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證明經濟業務發生和完成情況的原始憑據,是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原始憑證種類很多,常見的收貨單、發貨單、預料單、收款或付款憑證、支票等,都屬于原始憑證。原始憑證一般應當具備以下內容:憑證名稱,接受憑證的單位名稱,填制日期,經濟業務事項內容(包括名稱、數量、單價和金額),填制單位或人員簽名蓋章,經辦人員簽名蓋章等。記賬憑證,是對原始憑證所反映的經濟業務事項按其性質加以歸類后由會計人員編制作為記賬依據的憑證。記賬憑證的作用主要在于對原始憑證進行分類歸納,便于登記會計賬簿。記賬憑證的內容主要應當包括以下幾項:憑證名稱和編號,編制日期,經濟業務事項摘要,會計科目名稱、方向和金額,所附原始憑證張數,憑證編制人員、審核人員、記賬人員和會計主管人員的簽名蓋章等。
篇3:屬于會計法律制度的有什么_為什么要做會計假設
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關于會計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總稱,通常簡稱會計法規。那你知道屬于會計法律制度的有什么嗎?接下來小編就告訴你屬于會計法律制度的有什么。
屬于會計法律制度的有什么:
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是:(1)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如1999年10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會計法》。(2)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并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并經國務院批準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如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3)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4)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與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會計法規。
《企業會計準則》屬于哪類會計法律制度:
屬于行政法規。因為這是國務院制訂的。會計法是人大制定的。會計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是財政部制訂的。
《企業會計準則》由財政部制定,于2006年2月15日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本準則對加強和規范企業會計行為,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會計規范處理,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指導作用。2014年,財政部相繼對《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和《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進行了修訂,并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40號--合營安排》和《企業會計準則第41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等三項具體準則。
為什么要做會計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也稱為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明確的前提條件,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空間環境所作的合理設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
四個基本前提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會計主體確立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確立了會計核算的時間長度,而貨幣計量則為會計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沒有會計主體就沒有持續經營;沒有持續經營就沒有會計分期;沒有貨幣計量就不會有現代會計。
為什么要確定會計假設:
會計主體設定了空間范圍,就是會計人員服務的對象。比如你在A公司做會計,只有跟A公司有關的業務才需要你去核算。
持續經營設定了時間范圍,就是假設企業一直經營下去,才有必要提交報表,如果企業今天成立,明天破產,就沒有必要設置賬簿了。
會計分期是在持續經營的基礎之上的,因為假定企業持續存在,所以需要按期去計算成本和利潤。
貨幣計量是指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因為會計就是跟錢打交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