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技術中心管理制度
企業技術中心管理制度(一)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政策,遵守公司規章制度,在總經理領導下,主持技術中心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制定技術中心的研發計劃。
2、負責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項目的立項,進行產業化生產,產品類型、包裝多樣化,產品新穎化分型研究開發。
3、負責聘用技術中心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根據對聘用或試用人員的考核情況,予以獎、懲、罰,對嚴重違反規定的,有權建議解除聘用合同,報總經理批準。對技術中心人員的使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主,量才使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定期檢查、落實、公正考核;對青年技術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技術指導、培養和提高,并從各方面對其進行教育、鼓勵和關心,以使其感到本企業的溫暖,看到自身價值和企業前途,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4、定期檢查技術中心的工作進度,儀器設備的狀態,試驗室的整潔,危險品的保管及使用,開發技術的保密等事項。
5、制定及審核新產品企業標準,作好新產品的申報工作。
6、負責審查新產品小試結果。
7、指導與審核中試的全部設計工作。
8、指導調試:經連續四批穩定試生產后,與生產部進行交接工作。
9、加強與各部門的協作關系,協助生產部解決生產工藝、設備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及技術改造工作。
10、及時完成總經理臨時交辦的工作。
企業技術中心管理制度(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建立和完善我省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充分發揮企業技術中心在技術創新體系和企業創新能力建設中的引導與示范作用,規范和加強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評價和管理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和《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管理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年第53號令),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加強和推進我省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全省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創新型省份的戰略需要。為鼓勵和支持我省大中型企業、行業骨干企業和生產性服務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對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創新業績顯著、在行業或區域內具有示范和導向作用的我省企業技術中心,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予以認定,并給予相應政策扶持。
第三條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稅務和海關等部門負責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評價和管理工作,并根據各自職能加強對企業技術中心的扶持和指導。
第二章認定
第四條申請認定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企業在全省同行業或同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和規模優勢,綜合經濟技術指標和技術開發能力居國內同行前列,產品技術附加值高或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傳統產業成績顯著,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企業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市場意識,()具有較為完善的企業創新戰略、實施計劃和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能為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及運行提供良好的條件;
(三)企業技術中心應具備較完善的研究、開發、試驗條件和穩定的技術創新投入,企業技術中心經費納入企業財務年度預算,財務單獨立賬;
(四)企業技術中心擁有技術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帶頭人,并具有一定規模、結構合理的技術創新團隊;
(五)企業技術中心組織體系完善,技術創新體制和投入、運行、激勵機制健全,規劃目標明確,產學研合作穩定,技術創新績效顯著;
(六)已被所在市認定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一年以上;
(七)企業年銷售收入不低于2億元,其中高技術產業或欠發達地區不低于1億元;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不低于1000萬元;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總數不低于50人,其中欠發達地區不低于30人(詳見附件4)。
第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兩年內不得申請認定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
(一)在認定前兩年內,企業有走私違法行為的;
(二)在認定前兩年內,企業因偷稅、抗稅、騙稅等稅收違法行為受到行政、刑事處理的;
(三)在認定前兩年內,企業因技術原因發生重大安全、質量或嚴重環境污染事故的;
(四)提供虛假申請材料的;
(五)被撤銷其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資格的。
第六條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每年組織一次。受理認定申請截止日期為每年5月15日。
第七條認定程序:
(一)申請認定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應當向企業注冊地的市或縣(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按要求提交如下申請材料:
1.《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申請報告》(附件1);
2.《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評價表》(附件3);
3.企業科技活動及相關情況表、企業科技項目情況表(參見國家統計局Ⅶ502、Ⅶ503表式及說明),其中大型企業集團應將下屬企業的報表合并填報;
4.企業年度審計報告(含財務報表及財務報表附注),其中大型企業集團應將下屬企業的報表合并填報;
5.市、縣(市、區)國稅部門出具的企業涉稅證明和地稅部門出具的企業納稅證明;
6.其它有關證明材料。
(二)市、縣(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企業報送的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后,確定推薦企業名單,并將推薦企業的申請材料和初審推薦意見在規定時間內報送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三)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或委托中介機構按照《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評價指標體系》(附件4)進行綜合評審。
(四)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稅務和海關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對綜合評審結果予以審核,擇優確定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名單,并予以公布。
第八條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結果從上報申請認定材料截止日起,70個工作日內頒布。
第三章評價
第九條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每兩年進行一次評價。受理評價截止日期為評價年的5月15日。
第十條評價程序:
(一)經認定的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應當在規定的評價期內向企業注冊地的市或縣(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按要求提交如下評價材料:
1.《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工作總結》(附件2);
2.《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評價表》(附件3);
3.企業科技活動及相關情況表、企業科技項目情況表(參見國家統計局Ⅶ502、Ⅶ503表式及說明),其中大型企業集團應將下屬企業的報表合并填報;
4.企業年度審計報告(含財務報表及財務報表附注),其中大型企業集團應將下屬企業的報表合并填報;
5.市、縣(市、區)國稅部門出具的企業涉稅證明和地稅部門出具的企業納稅證明;
6.其它有關證明材料。
(二)市、縣(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當地的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報送的評價材料進行初審后,將評價材料和審查意見在規定時間內報送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三)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或委托中介機構依據《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評價指標體系》(附件4)通過實地核查和材料核查的方式對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報送的評價材料進行數據核查和計算分析,得出評價結果,形成評價報告。
(四)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稅務和海關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對評價報告予以審核確認,并將評價結果予以公布。
第十一條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評價實行評分制,結果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
(一)評價得分85分及以上為優秀。
(二)評價得分60分(含60分)至85分之間為合格,但對評價得分介于60分至65分(含65分)的予以警告。
(三)評價得分低于60分;未在規定時間內報送評價材料;或報送材料有弄虛作假并經查實的,評價結果為不合格。
第十二條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評價結果從上報評價材料截止日起,70個工作日內頒布。
第四章調整與撤銷
第十三條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因更名需變更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名稱的,憑工商管理部門的《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和變更后《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經當地市、縣(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確認后報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辦理更名手續。
第十四條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因重組、搬遷等原因需變更企業技術中心依托單位的,應由新的依托單位按認定要求重新辦理認定手續,對符合要求的,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時間可連續計算,原依托單位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不再保留。
第十五條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因重組、搬遷等重大調整或因受不可抗拒外部因素影響的,應及時將相關情況報當地市、縣(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經市、縣(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確認后報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批準,可暫緩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
第十六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撤銷其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資格:
(一)評價不合格的;
(二)所在企業自行要求撤銷其技術中心資格的;
(三)所在企業有偷稅、抗稅、騙稅等違法行為的;
(四)所在企業將享受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的進口貨物擅自轉讓、移作他用或者進行其他處置等違法行為的;
(五)所在企業有挪用財政扶持資金行為的;
(六)所在企業被依法終止的。
第十七條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稅務和海關等部門對調整或撤銷的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予以審核確認并與年度評價結果一并予以公布。
第五章管理與政策
第十八條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具體負責以下工作:
(一)確定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認定領域;
(二)組織并受理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和評價工作;
(三)指導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建設;
(四)會同相關部門公布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和評價結果。
第十九條省財政主管部門對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給予財政政策扶持,并對其財政資金使用績效進行核查。
第二十條稅務部門對申請認定和已認定的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是否存在涉稅違法行為進行核查,核查具體要求由省稅務主管部門另行通知。
第二十一條海關部門對申請認定和已認定的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是否存在走私行為進行核查,核查具體要求由海關部門另行通知。
第二十二條已認定的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應按規定及時上報相關報表。有關報表格式及要求由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另行通知。
第二十三條企業報送的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申請材料、評價材料以及相關報表,內容數據應真實可靠。
第二十四條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每年擇優推薦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申報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第二十五條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技術研發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列入各類科技創新計劃,對評價為優秀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表彰。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各市及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可結合本地區(部門)實際,參照本辦法制定相應政策,開展市(部門)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和評價工作,并納入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管理體系。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年4月1日起施行。**年發布的《浙江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浙經貿技術〔**〕646號)同時廢止。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會同省財政廳、省國家稅務局、省地方稅務局和杭州海關負責解釋。
篇2: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學?,F代教育技術中心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一、采購:
1、學校統購部分按學校規定的采購程序購買。
2、信息中心自購部分按以下程序操作。
(1)批量購置或購買較貴重設備,仍按學校規定的采購程序購買。
(2)購買少量低值零配件時,由實驗室主任決定;批量購買時,由中心主任和實驗室主研究決定。
(3)采購時要2人以上,對市場要多調查,多比較,使購買的物品達到最優的性價比。
二、驗收:
(1)由主管設備工作的副主任、及技術人員組成三人以上的驗收小組。
(2)所有設備在到貨后48小時內進行初檢驗收,對計算機在二周內還要進行48小時的烤機實驗。
(3)填寫《設備開箱及技術驗收單》中的各項內容;驗收人、負責人、保管人均要簽名。
(4)設備的保修單、技術資料等及時分類歸檔存放。
三、使用和維護:
1、中心的設備一律不得外借,特殊情況按以下程序辦理。
(1)借方出具經學校領導簽字后借條到中心辦理借用手續;
(2)當著借用人的面對設備進行檢查,借方確認設備運行正常,并在借用設備清單上簽名后,方可將設備取走。
(3)返還時,對著借用設備清單核查設備及其附件,并對設備進行檢查,無誤后,給予銷帳。若有問題,要求借方作相應的處理,并及時向中心領導匯報。
2、因管理不善,造成儀器設備丟失和損壞,設備管理人員要按價賠償。
3、大型、精密儀器設備均建立使用、維修檔案,詳細記錄設備的使用、維護、維修等情況。
四、維修:
1、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由使用人或設的管理人員記錄并報修。
2、一般性故障在24小時內解決,較大的故障一周內解決。
3、鼠標、鍵盤、耳機等易損件,不可修復的經實驗室主任同意后以舊換新。
4、每年寒暑假,對機房、實驗室大修一次。維修計劃需報校領導審批。
五、報廢:
設備已過使用期限,且無法維修時向學校申請報廢,報廢的有關手續按學校的有關規定辦理。
六、責任:
“誰主管,誰負責”。人為造成的非正常事故,由當事人或使用人負責,視其程度,按原價賠償或部分賠償。在學生上機和做實驗時發生的事故由輔導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負主要責任。其它時候由中心負責人負主要責任。
篇3:崗位職責說明書:技術中心檔案管理員
技術中心檔案管理員崗位職責說明書
崗位基本信息
崗位名稱檔案管理員所屬部門技術中心崗位職等
直接上級主任直接下屬無
崗位概要:負責項目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發放及歸檔工作
職責描述
重點工作
1.檔案建立:根據項目總體規劃和各階段出圖計劃,以項目為單位從設計任務書開始,收集、整理各階段、各環節技術資料并加以審核,發現有不完整的及時向相關人員追索,收集項目公司和監理單位拍攝的工程業務上的像片,形成項目技術資料檔案;
2.檔案管理:根據項目開發流程規范,負責技術圖紙、文件、資料的簽收、分發、借閱、保管立卷歸檔等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技術檔案管理工作;實地調查、指導各項目(部)公司檔案管理工作;
3.合同管理:根據合同管理制度,負責做好設計合同的存檔、保管等工作;
一般工作
1.支持服務:根據公司相關制度,及時做好項目技術資料的支持服務工作及項目(部)公司檔案管理指導;
2.其它事項: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它事項;
主要責任
1.保證技術檔案建立的及時性;
2.保證技術檔案的完備性、最新性;
3.保證支持服務的及時性;
4.保證本崗位各項工作按制度正常、高效運作,無重大違規和差錯;
崗位權力
1.要求上級明確工作要求和提供相應工作條件的權力;
2.根據公司相關制度,獲取與本職工作相關的信息資料的權力;
3.依據公司的相關制度,要求公司其他部門對本崗位工作予以合理配合的權力;
4.在本職工作范圍內按公司制度自主開展工作的權力;
5.根據公司制度有關規定,接受培訓,享受薪酬和各項福利政策的權力;
6.按公司制度享有的其他權力;
任職資格
資歷:檔案、建筑等相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具有二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能力:較強的工程技術檔案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
品質:工作細致,責任心強;
知識結構:熟悉房地產相關知識和業務流程;
關鍵指標:檔案資料完整性、資料發放準確性、資料發放及時性、出現重大差錯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