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公約
陳集鎮陳集村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公約
(201*年12月20日經村民會議通過。201*年1月26日修訂經村民會議通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村《村民自治章程》制訂本公約。
一、本村實行計劃生育村名自治,通過實行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達到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目的,共同遵循。
二、建立健全村計劃生育工作村民自治網絡。村成立村民自治工作領導組和監督組,監督組成員從村民代表中產生。以村民組為單位成立村民自治小組(組長由計劃生育宣傳員擔任)。每十五戶組成一個中心學習小組,組長由會員小組長擔任,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
三、村民要認真學習和遵守計劃生育有關法律法規,自覺接受計劃生育培訓和管理,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四、婚育新風進萬家,每年開展一次模范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好婆婆、好媳婦評先活動,并給予物質和榮譽獎勵。
五、計劃生育家庭,子女考入市重點高中的獎現金200元;考入重點大學的,村兩委獎勵現金500元。
六、對實行晚婚晚育或男到女家落戶的家庭,村兩委成員到婚禮現場表示祝賀,并協助安排婚禮的一切事宜。
七、對獨女戶、計生雙女結扎戶、計生貧困戶及自覺落實絕育措施的計劃生育家庭,村兩委春節期間到家慰問,上級下發的各類救災、扶貧資金優先發給,農忙季節組織黨員干部幫助收種。
八、對流動人口中的育齡婦女,()簽訂好流動人口合同書,一次不按期寄回康檢證明的,繳納違約金50元,并限期寄回證明。
九、對計劃生育小康家庭,提供小額貸款及防疫和養殖技術指導。
十、村民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者,凡教育無效者移交上級計劃生育部門依法處理。
十一、中心戶學習小組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對其所在小組所有家庭在獎勵、幫扶、救助、扶貧項目、安排紅白事等方面予以限制,取消一切評先評獎資格。(1)無故不參加康檢者;(2)流動人口中已婚育齡婦女不按期寄回合格康檢證明者;(3)拒絕落實相應避孕措施者;(4)政策外懷孕做工作仍不能終止妊娠者;(5)不到法定婚齡結婚者;(6)非法做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流產者;(7)收留、包癖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者;(8)政策外生育者。
十二、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又生育二胎者,除計生部門依法征收社會撫養費外,應全部退回歷年所享受的一切獎勵、優待和慰問品等。
十三、村委會實行計劃生育政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增加工作透明度。
十四、村每半年召開一次計劃生育村民自治議事會,由村主任通報本村計劃生育村民自治情況和本《公約》實施情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十五、本《公約》原則上每年修改一次,必要時可隨時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進行修改。
十六、本《公約》由村民代表大會負責解釋。
十七、本《公約》在村黨支部領導下由村委會負責組織實施,自村民會議通過之日起生效。村計劃生育群眾自治公約村計劃生育村規民約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實施方案
篇2:南投社區計劃生育居民公約
東風社區計劃生育居民公約
第一條為適應社區建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建立起屬地管理,單位負責,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的城市社區計劃生育管理新體制,全面促進了計劃生育水平的提高,按照《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有關定,結合本社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公約,本公約適用于社區居民。
第二條計劃生育居民自治是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社區自治組織的居民依照法律,法規和現行的生育政策規范生育行為組織起來,實行計劃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監督,發揮社區協會作用,增強社區凝聚力.
第三條團結和依靠社區居民,協助政府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嚴禁未到法定年齡結婚生育,大力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生男生女都一樣,禁止歧視,虐待女嬰,不棄嬰,溺嬰,無計劃外生育。
第四條建立社區計劃生育居民自治領導小組和民主監督小組,通過計生協會組織網絡,與社區共建單位聯手,為社區居民開展經常性的宣傳服務活動等形式.
第五條對依法生育第一個子女的,幫助辦理《優生優育服務證》。在孩子出生后申請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符合《江蘇省計劃生育條例》照顧計劃生育第二子女的,應先辦理申請生育審批手續后,方可懷孕生育。
第六條加強計劃生育的宣傳力度:1、對未婚青年開展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講座;2、對婚前期婦女,在婚育狀況證明開出后1個月內隨訪一次;3、對新婚期夫婦,送新婚保健知識,及計生政策上門;4、對產后哺乳期的婦女,上門送避孕方法知情選擇指南;5、對放環,人流,更年期育齡婦女,上站隨訪,關心生活等方法;6、對外出育齡婦女,幫助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并與她們簽定計劃生育協議書;7、對外來流動人口開展外來人口計劃生育生殖保健教育培訓。
第七條社區提供計劃生育優質服務,讓居民24小時免費取閱,免費供應普通避孕藥具,優惠供應中高檔避孕藥具,開展每周一次會長接待日,聽取社區居民的意見,在人口學校定期免費為育齡群眾進行生殖健康知識培訓,免費為社區群眾進行計劃生育政策,優生優育,避孕節育等咨詢服務,對待(失)業育齡婦女,特困育齡婦女,每年組織1---2次免費B超查孕,查環,查病情,每月上門隨訪一次,在樓道建立計生宣傳箱,放置各類計劃生育的宣傳資料。
第八條優惠提供各類社區服務:社區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為居民提供義服務;建立老人關愛體系,為老年人開展社區娛樂,提供免費醫療咨詢和體檢等優惠服務:開展關愛幫扶活動,動員社區居民伸出幫扶和援助之手;為弱勢群體排憂解難;為下崗人員找工作。
第九條1、社區的待(失)業人員,凡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父母給予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直到獨生子女滿14周歲為止;2、對待(失)業育齡婦女放環,結扎,帶環人流的手術費用,給予報銷。
第十條本社區居民必須自覺屐行本居民公約,如有違反,應承擔違約責任:
(1)凡出現計劃外懷孕,拒不采納補救措施,導致計劃外出生的嚴格按照《省條例》進行處理。
(2)出租房屋,房主積極配合做好已婚育齡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對無證人員要不予以租房。
第十一條社區黨員干部,居干,共建單位,共青團員,協會會員應帶頭實行計劃生育;履行計劃生育居民公約;社區實行計劃生育居務公開,接受民主監督,聽取小組意見和建議,每年向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匯報計劃生育工作情況.
第十二條本居民公約經社區成員代表大會通過,公布之日起實施。
篇3:村計劃生育群眾自治公約
村計劃生育群眾自治公約
(2012年5月8日第七屆村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修訂通過)
為了扎實開展計劃生育群眾自治,建立群眾在計劃生育工作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機制,切實維護和保障各項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和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人口計生工作和諧健康發展。依據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相關政策規定以及群眾自治的宗旨原則,結合我村實際,運用“四議兩公開”決策程序,審議通過了我村計劃生育群眾自治公約,望全體村民共同遵照執行。
第一條:自覺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已婚育齡婦女領取結婚證后登記生育一胎,符合再生育條件的應申請辦理二胎生育證生育。
第二條:倡導男女平等,鼓勵男到女家落后,對男到女家落戶的獨女戶享受村民待遇。禁止非醫學需要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違反者按照相關規定接受行政處罰外,取消夫妻兩人一年村級福利待遇。
第三條:沒有生育計劃的已婚育齡婦女應當落實避孕節育措施,已婚育齡婦女應當按期參加孕情檢查活動。
第四條:村計劃生育宣傳管理員為外出務工的已婚育齡婦女及時協助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村民外出前有先告知義務;村民對外出租房屋應及時報告村委會,并協助村委會履行計劃生育管理職責,對有生育行為的租房戶要主動報告村委會。
第五條:提倡優生優育,村民應積極參加人口計生部門提供的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主動接受計劃生育技術部門開展的優生優育宣傳培訓和免費服務,減少出生缺陷發生。
第六條:村兩委對獨生子女及雙女戶家庭老人的養老提供幫助和服務,優先解決計劃生育困難家庭老人入住鄉鎮敬老院問題。
第七條: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可享受以下待遇:
1、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家庭,從發證之日起至子女滿18周歲止,每月發給獨生子女父母每人獎勵費不低于20元。
2、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的子女,()在報考本市高中時享受加10分的優先優惠政策。
3、參加城鄉養老保險的計劃生育家庭夫妻45-59周歲政府每年給予100元的參保補貼,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多發放養老保險金10元。
4、符合國家獎勵扶助條件的計劃生育家庭夫妻,年滿60周歲每人每月可享受獎勵扶助金80元。
5、獨生子女死亡的計劃生育家庭,其父母年滿49周歲且不再生育或不再收養子女的,每人每月可享受特別扶助金270元;獨生子女傷殘的計劃生育家庭,其父母年滿49周歲且不再生育或不再收養子女的,每人每月可享受特別扶助金220元。
6、農村在調整責任田時,對獨生子女父母每人按二人(份)分給;按人分配城鎮拆遷安置、移民搬遷安置、新農村建設安置、集體經濟收入、集體福利、征地補償等經濟利益時,獨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在招收鄉(鎮)、村集體企業事業職工及農業經濟發展、貸款、扶貧、救災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
7、符合條件允許生育第二個子女,而自愿終生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一次性獎勵2000元。
8、計劃生育雙女戶夫妻自愿實施絕育手術的,村委會免費接送,并安排營養品進行慰問。
9、計劃生育家庭子女考上大學的給予現金500-2000元的獎勵。
10、對計劃生育家庭在種植、養殖、加工、經商、自主創業等方面優先解決場地需要貸款的優先協調貸款。
11、計劃生育家庭的成員優先推薦安置到村轄區廠企就業。
12、計劃生育家庭確有困難的優先享受低保或救濟照顧。
13、計劃生育家庭有婚喪嫁娶事宜的,村委村干部到場致賀和服務。
14、計劃生育家庭成員要求獲得致富就業技能的,村委會負責聯系本市內的相關培訓機構,并提供費用支持。
第八條: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給予以下制約措施:
1、對政策外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家庭,七年內,少分一人(份)的集體經濟收入、集體福利和責任田等;對政策外生育第三個子女的家庭,十四年內,少分二人(份)集體經濟收入、集體經濟福利和責任田等。
2、享受各項獎勵優惠政策的計劃生育家庭,若申請二胎生育指標或政策外生育的,終止一切獎勵優惠項目,退回已享受的全部獎勵費用,折價退回已享受的優先優惠待遇。
3、凡村民違反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政策的,不能評為“守法戶”、“文明戶”、“誠信戶”等榮譽稱號。
4、對持證懷孕人員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的,一胎給予警告,二胎不再安排生育指標。
5、對不履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義務的房主和雇主,經教育無效者,取消當年的集體利益分配。
6、對年度內違法生育的,兩年內取消村級一切優先和福利待遇。
7、發現村民有溺棄女嬰行為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處理。
8、已婚育齡婦女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分別承擔一定數額的違約金:
(1)康檢對象無故不按期參加康檢,經告知仍不參加的收取20元;
(2)政策外妊娠,經警告仍不終止妊娠的收取100元;
(3)新婚、出生或收養小孩3個月逾期不上報的收取50元;
(4)流出康檢對象不按期寄回合格康檢證明或不提供其孕情信息的收取20元;
(5)應落實避孕節育措施而不落實的收取50元。
第九條: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成立誠信計生小組,組員向組長寫出誠信計生保證書,小組再向村兩委及鄉鎮計生辦簽訂誠信計生協議書,公開承諾,誠實守信,認真履行計劃生育義務。
第十條: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監督小組負責村計劃生育自治公約的執行和監督,每年評議執行情況并向群眾公布。
第十一條:本《計劃生育群眾自治公約》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為了有效實施本公約,村每個已婚育齡婦女應與村委簽訂計劃生育群眾自治協議書,明確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本公約在實施過程中,國家人口計生政策有調整時,應及時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