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暫行規定
一,為提高我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及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和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有關調整進口稅收政策的決定特制定本規定。
二,根據國務院關于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和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有關決定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見附1)和《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單》(見附2)。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國內企業為生產附1中所列裝備或產品而確有必要進口附2中所列商品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三,對國內已能生產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由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進口不予免稅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見附3)。對按照或比照《國務院關于調整進口設備稅收政策的通知》(國發[1997]37號)規定享受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的下列項目和企業進口附3中自用設備以及按照合同隨上述設備進口的技術及配套件,備件恢復征收進口稅收:
(一)國家鼓勵發展的國內投資項目和外商投資項目;
(二)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
(三)由外商提供不作價進口設備的加工貿易企業;
(四)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項目;
(五)《海關總署關于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有關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署稅[1999]791號)規定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究中心利用自有資金進行技術改造項目。
對相應國產裝備尚不能完全滿足需求確需進口的部分整機和設備根據上下游產業的供應情況經財政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嚴格審核采取降低優惠幅度,縮小免稅范圍的過渡措施在一定期限內繼續給予進口優惠政策過渡期結束后完全停止執行整機的進口免稅政策。
四,根據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情況以及政策實施情況工業主管部門,投資主管部門或海關總署提出調整附1,2,3的建議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予以研究修訂。
五,申請享受本規定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一般應為從事開發,生產附1中所列裝備或產品的制造企業此類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獨立法人資格;
(二)具有較強的設計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
(三)具備專業比較齊全的技術人員隊伍;
(四)具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
(五)已有相關裝備或產品的銷售業績或合同訂單具體銷售數量要求見附1。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核電等特殊領域的承擔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依托項目業主以及開發自用生產設備的企業也可申請享受本規定的進口稅收優惠政策。
六,對新申請享受本規定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資格認定工作每年組織一次企業提交認定申請文件的日期為每年3月1日至3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制造企業通過企業所在地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申請文件同時抄送企業所在地直屬海關和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中央企業直接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申請文件同時抄送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能源裝備的制造企業還應同時抄送國家能源局);企業下屬多個子公司申請享受政策的由其母公司統一上報申請文件。
承擔城市軌道交通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依托項目的業主應當在該項目所需進口物資全部執行完畢后的每年3月1日至3月31日直接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提交免稅申請文件同時抄送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承擔核電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依托項目的業主應當在該項目進口物資全部執行完畢后的每年3月1日至3月31日直接向國家能源局提交免稅申請文件同時抄送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
七,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收到制造企業的申請文件后應當審查申請文件是否規范,完整材料是否有效。申請文件符合規定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予以受理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會同企業所在地直屬海關,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并在每年4月15日前將申請文件及初審意見匯總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時抄送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能源裝備制造企業的申請文件及初審意見還應同時抄送國家能源局)。申請文件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告知企業需要補正的有關材料企業應在5個工作日內提交補正材料。企業不能按照規定提交申請文件或補正材料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不予受理。
篇2: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暫行規定
一,為提高我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及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和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有關調整進口稅收政策的決定特制定本規定。
二,根據國務院關于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和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有關決定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見附1)和《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單》(見附2)。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國內企業為生產附1中所列裝備或產品而確有必要進口附2中所列商品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三,對國內已能生產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由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進口不予免稅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見附3)。對按照或比照《國務院關于調整進口設備稅收政策的通知》(國發[1997]37號)規定享受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的下列項目和企業進口附3中自用設備以及按照合同隨上述設備進口的技術及配套件,備件恢復征收進口稅收:
(一)國家鼓勵發展的國內投資項目和外商投資項目;
(二)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
(三)由外商提供不作價進口設備的加工貿易企業;
(四)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項目;
(五)《海關總署關于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有關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署稅[1999]791號)規定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究中心利用自有資金進行技術改造項目。
對相應國產裝備尚不能完全滿足需求確需進口的部分整機和設備根據上下游產業的供應情況經財政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嚴格審核采取降低優惠幅度,縮小免稅范圍的過渡措施在一定期限內繼續給予進口優惠政策過渡期結束后完全停止執行整機的進口免稅政策。
四,根據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情況以及政策實施情況工業主管部門,投資主管部門或海關總署提出調整附1,2,3的建議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予以研究修訂。
五,申請享受本規定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一般應為從事開發,生產附1中所列裝備或產品的制造企業此類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獨立法人資格;
(二)具有較強的設計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
(三)具備專業比較齊全的技術人員隊伍;
(四)具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
(五)已有相關裝備或產品的銷售業績或合同訂單具體銷售數量要求見附1。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核電等特殊領域的承擔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依托項目業主以及開發自用生產設備的企業也可申請享受本規定的進口稅收優惠政策。
六,對新申請享受本規定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資格認定工作每年組織一次企業提交認定申請文件的日期為每年3月1日至3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制造企業通過企業所在地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申請文件同時抄送企業所在地直屬海關和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中央企業直接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申請文件同時抄送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能源裝備的制造企業還應同時抄送國家能源局);企業下屬多個子公司申請享受政策的由其母公司統一上報申請文件。
承擔城市軌道交通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依托項目的業主應當在該項目所需進口物資全部執行完畢后的每年3月1日至3月31日直接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提交免稅申請文件同時抄送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承擔核電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依托項目的業主應當在該項目進口物資全部執行完畢后的每年3月1日至3月31日直接向國家能源局提交免稅申請文件同時抄送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
七,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收到制造企業的申請文件后應當審查申請文件是否規范,完整材料是否有效。申請文件符合規定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予以受理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會同企業所在地直屬海關,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并在每年4月15日前將申請文件及初審意見匯總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時抄送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能源裝備制造企業的申請文件及初審意見還應同時抄送國家能源局)。申請文件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告知企業需要補正的有關材料企業應在5個工作日內提交補正材料。企業不能按照規定提交申請文件或補正材料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