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制度
1目的
為嚴格特種設備事故管理,減少和避免特種設備事故的發生,確保公司財產和職工生命的安全,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包括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的特種設備事故處理過程。
3事故定義及劃分
3.1特種設備事故是指特種設備因非正常原因損壞,造成減量、停車等影響生產或修復費用超過規定數額的事故。
3.2特種設備事故分類分為重大、一般和微小三種。
3.2.1重大事故:特種設備損壞,造成公司停產12小時或修復費用超過10萬元(含10萬元)的特種設備事故。
3.2.2一般事故:特種設備損壞造成修復費用達1萬元以上(含1萬元)的特種設備事故。
3.2.3微小事故:特種設備損壞,影響生產和修復費用低于1萬元的特種設備事故。
4事故報告程序
4.1重大事故報告程序
4.1.1特種設備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公司停止生產,最先發現者應盡快以最快捷的方式(對講機等)通知當班調度,由當班調度組織實施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預案。
4.1.2按調度指令盡快處理事故現場,停開相關設備,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1.3調度在安排處理重大特種設備事故的同時,還應同時向生產部部長、安全環保部部長、生產副總匯報事故發生及現場處理情況,并請示下一步處理方法。
4.1.4當日由分管副總將重大事故情況匯報總經理。
4.1.5造成人員輕傷或重傷事故,調度應同時聯系人力資源部及安全環保部辦理實施搶救等后續相關事宜。
4.1.6若同時造成人員死亡事故,應由安全環保部與區上級主管部門通報。
4.2一般事故報告程序
4.2.1特種設備發生一般事故,最先發現者應以最快方式通知當班調度,由當班調度根據現場情況確定處理方案。
4.2.2當班操作按調度指令實施停開設備、隔離等有效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2.3調度在安排處理一般特種設備事故的同時,還應同時向生產部部長、安全環保部部長、生產副總匯報事故發生及現場處理情況,并請示下一步處理方法。
4.2.4造成人員輕傷或重傷事故,調度應同時聯系人力資源部及安全環保部辦理實施搶救等后續相關事宜。
4.3微小事故報告程序
4.3.1特種設備發生微小事故,最先發現者應以最快方式通知當班調度,由當班調度根據現場情況確定處理方案。
4.3.2當班操作按調度指令實施停開設備、隔離等有效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3.3調度在安排處理微小特種設備事故的同時,還應同時向生產部部長、安全環保部部長、生產副總匯報事故發生及現場處理情況,并請示下一步處理方法。
4.3.4造成人員輕傷或重傷事故,調度應同時聯系人力資源部及安全環保部辦理實施搶救等后續相關事宜。
篇2:特種設備事故報告處理工作制度
1、特種設備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分為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嚴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傷(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設備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29人,或者受傷50-9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傷20―4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嚴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1-2人,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無人員傷亡,設備損壞不能正常運行,且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2、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嚴重事故后,必須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發生特別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還應當直接報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生一般事故后,應當立即向設備使用注冊登記機構報告。
3、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2)事故發生地點;(3)事故發生時間(年、月、日、時、分);(4)事故設備名稱;(5)事故類別;(6)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事故概況。
4、特種設備發生事故后,除按規定報告外,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妥善保存現場相關物件及重要痕跡等各種物證,并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
5、為防止事故擴大、搶救人員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動現場物件、設施時,必須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見證人員應簽字,必要時應當對事故現場和傷亡情況錄相或者拍照。
篇3:(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制度
1、特種設備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2、特種設備事故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3、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直接或逐級)報告企業負責人,情況緊急時,可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質檢部門報告。
4、企業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趕到現場,指揮事故處理工作,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給以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質檢部門。
5、發生死亡、重大傷亡事故的,應當保護好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