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十項安全專業管理規定

十項安全專業管理規定

2024-07-25 閱讀 2909

十項安全專業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內容,幾乎包括了煤礦生產的所有環節和內容,是防止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為了強化此項工作,更好地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充分發揮專業管理效能。經研究特制定“十項安全專業管理規定”,具體內容如下。

一、組織機構:

礦成立十項安全專業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由礦長擔任。

副組長:由生產副礦長、礦總工程師擔任。

組員:由駐礦安監站站長、機電副礦長和分管機電的總工程師、生產科科長、技術科科長及各專業管理負責人、專管人、監管人擔任。

礦成立十項安全專業管理監督考核辦公室,對“十項安全專業管理”日常工作進行考核、監督,辦公室設在安監站,安監站副站長任主任、安監站技術負責人任副主任、安監站內業分管人任秘書。

二、十項安全專業管理人員的職責、權利:

1、定期分析總結專業安全生產情況,認真做好專業隱患排查及超前防范工作。

2、堅持深入現場排查、督促專業重大隱患的整改,抓好階段性重點工作的落實,提高專業安全可靠性。

3、現場發現有危及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時,有權責令停止作業,采取針對措施,對發現的“三違”人員,有權按規定處理。

4、對上級檢查發現本專業的重大安全隱患整改負責,對完成上級下達的階段性本專業重點工作落實負責。

5、發生專業事故,必須會同有關領導及時趕赴現場,制訂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

6、認真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熟悉并掌握專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和信息,積極向有關領導提供改進專業管理的建議。

三、活動方法:

1、每月26日8時30分,礦組織召開十項安全專業管理例會,會議由礦專管組長或副組長主持,十項安全專業管理小組成員、十項安全專業負責人、專管人、監管人員參加,研究制定當前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處理措施、計劃,布置下月份專管重點工作;專業小組負責人、專管人匯報月度重大隱患整改情況,預測下月份存在的重大隱患及處理意見;監督考核辦公室要專人作好記錄,備案待查。會后并下發會議紀要。

2、各專業小組每旬必須召開一次專業會議分析、排查專業安全隱患,并制訂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以書面形式下發隱患責任單位落實整改,專業小組會議要記錄全面,每月25日前必須報監督考核辦公室。

3、嚴格執行隱患排查上報制度,各專業小組每月25日前必須將月度重大隱患整改情況、預測下月份存在的重大隱患及防范措施等匯總填表報礦專管組長、副組長和監督考核辦公室,監督考核辦公室整理、篩選后上報公司安生部及專業分管領導。

4、專管小組負責人要積極參加上級組織安全檢查,對上級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及存在問題要詳細記錄,并負責將整改情況匯報監督考核辦公室,由監督考核辦公室統一上報公司安生部。

5、監督考核辦公室每季度結束后,要全面總結季度十項安全專業管理監督考核情況、兌現獎罰情況,并及時上報礦專管組長。

四、考核與獎罰:

1、各專業小組活動情況,月度由專業小組負責人進行小結,監督考核辦公室考核,季度匯總報礦專管組長審批,兌現獎罰。

2、每季十項安全專業管理工作開展正常,礦井杜絕死亡、重傷及一級生產事故,獎專管領導小組成員及專業管理人員每人90元。

3、季內出現一人死亡事故,專管領導小組及專業管理人員均不得獎,并罰每人90元,死亡人數增加、罰款累加。

4、季內出現一人重傷或一起一級生產事故,該專業小組成員不得獎,并各罰90元,事故人次增加,罰款累加。

5、季內出現一人輕傷或一起二級生產事故,扣罰該專業小組人員獎金各100%,事故人次增加,扣罰款累加。

6、季內專業隱患排查月報少報1次,十害專業會議紀要少下發一次,專業小組會議少開1次,扣發專業小組負責人獎金的20元,礦十項安全專業例會缺席1次,扣罰個人獎金20元,扣完為止。

7、季度或月度

篇2:部室專工(專業管理人員)安全職責

1、按本部門安全職責的規定,切實搞好本專業的安全、技術或經營的組織與管理,并負有直接責任。

2、根據本專業生產、施工的需要,及時編制或修訂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程、制度和措施,保證各項生產、施工有章可循,建立良好的生產、施工秩序。

3、經常深入生產、施工現場,檢查督促安全規程和制度的執行,掌握安全生產情況,指導安全技術管理,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難題。

4、對異常障礙,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發生事故應先口頭匯報,然后及時調查分析、制定對策,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公司提出書面匯報。

5、遇有重大操作、檢修等,應按到崗到位標準進行現場監督。

篇3:建筑工程施工機械安全專業管理規程

建筑工程施工機械安全專業管理

為滿足施工進度的要求,須安置塔式起重機作業。根據各部結構、重量、數量、角度編制塔式起重機作業專項方案和技術保證措施滿足《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85)執行企業、項目工地兩級管理體系。

中小型施工機械在進場前進行維修保養做到外觀精美,機質良好,安全裝置齊全有效。并嚴格執行驗收制度,無有關部門核發的建筑施工機具安全使用合格證不使用。現場的機械設備操作滿足《建筑施工機械安全技術操作規程》(JGJ33.20**)的要求。執行企業、項目工地兩級管理。

1施工現場設專職機械管理人員,對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包括自有、租賃設備)實行安裝、使用全過程管理。

2機械設備操作保證專機專人,持證上崗,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的"十字作業法"。

3施工現場的起重吊裝全部由專業隊伍進行,起重吊裝設專職信號指揮人員。起重吊裝作業前根據專項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劃定施工作業區域,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和專職的監護人員。起重回轉半徑與電線必須保持安全距離。

4塔式起重機路基和軌道的鋪設及起重機的安裝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及原廠使用規定,并辦理驗收手續。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5使用中定期進行檢測塔式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四限位、兩保險),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6群塔作業方案中,應保證處于低位的塔式起重機臂架端部與相鄰塔式起重機之間至少有2米的距離。配備固定的信號指揮和相對固定掛鉤人員。

7塔式起重機吊裝作業時,嚴格遵守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交底中的要求,吊物嚴禁超出施工現場的范圍。六級以上大風強制停止吊裝作業。

8施工現場塔式起重機、電動吊籃等機械設備必須有市建委頒發的統一編號;安裝單位必須具備資質,作業人員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同一臺設備的安裝和頂升、錨固必須由統一單位完成,安裝完畢后填寫驗收表,數據必須量化,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9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安全防護設置必須保證齊全、靈敏、可靠。

10施工現場的木工棚、鋼筋棚、混凝土攪拌棚、卷揚機棚、空氣壓縮機全部采用桁架式防砸、防雨操作棚。

11各種機械設備要有安裝驗收手續,并在明顯部位懸掛安全操作規程及設備負責人的標牌。

12施工現場機械嚴禁超載和帶病運行,運行中禁止維護保養;操作人員離機或作業中停電時,必須切斷電源。

13圓鋸的鋸盤及傳動部位應安裝防護罩,并設置保險檔、分料器。

14砂輪機應使用單向開關。砂輪必須裝設不小于180度的防護罩和牢固可調整的工作托架。嚴禁使用不圓、有裂紋和磨損剩余部分不足25mm的砂輪。

15平面刨、手壓刨安全防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

16吊索具必須使用合格產品。

17鋼絲繩應根據用途保證足夠的安全系數,凡表面磨損、腐蝕、斷絲超過標準的,或打死彎、斷股、油芯外露的不得使用。

18吊鉤除正確使用外,應有防止脫鉤的保險裝置。

19卡環在使用時,應保證銷軸和環底受力。吊運大模板、大灰斗、混凝土斗和預制墻板時,必須使用卡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