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焊接管理制度

焊接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1901

1焊接工藝評定管理

執行公司焊接工藝評定控制,焊接工藝評定管理工作由公司所屬焊檢公司負責實施,由項目焊接技術人員根據工程焊接情況和要求(規格、材質)提出申請,由焊檢公司出據由公司總工批準能夠覆蓋整個工程焊接的工藝評定一覽表,作為項目工程焊接編制焊接工藝卡的依據及指導性文件來執行。

2焊接人員管理

2.1參加本項目工程焊接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持證上崗,(包括焊工、無損探傷人員、熱處理人員)

2.2參加本項目工程焊接所有高壓合格焊工、中低壓焊工及普焊工均進行審核登記,均要通過焊接上崗考核后方準參加工程焊接工作。

2.3焊工上崗考核辦法。

2.3.1承擔鍋爐受熱面和承壓管道焊接的焊工上崗考試;

2.3.2焊工要求:承擔焊接的焊工應具有勞動部頒發的相應項目的焊工合格證;

2.3.3焊工按規定要求進行考試,并通過射線無損檢驗合格后,再確定焊工上崗資格.;

2.3.4焊接工藝說明:考核焊材碳鋼20#、合金鋼12Cr1MoV;考核采用的焊接工藝:GTAW+SMAWT和GTAW;考核位置45°斜焊(6G);

2.3.5考核焊口外觀合格標準裂紋、未熔合、根部未焊透、表面氣孔、夾渣)不允許;咬邊深度不大于0.5mm焊縫兩側總長度不大于焊縫全長的10%,且不大于40mm;根部凸出不大于2mm;內凹小于1.5mm;管徑小于100mm焊縫角變形不大于1/100;管徑大于100mm焊縫角變形不大于3/200;

2.3.6焊縫射線無損檢驗合格標準:外觀合格后方準進行無損檢驗;達到<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鋼制承壓管道對接焊接接頭射線檢驗篇)DL/T1996規定相應要求;

2.3.7外借合格焊工和普焊工的管理及考核辦法:外借合格焊工考核于本公司合格焊工考核相同;外借普焊工(重視一般性結構件焊接)考核:考核板件位置任選一種,外觀合格后方準上崗,不再進行無損檢驗.

2.4焊接培訓房及考核焊接材料由熱機專業公司建立和準備。

2.5焊工上崗考核合格后,填寫焊接人員上崗資格審核表(見附表1)

3焊機管理

3.1公司所有焊機統一有機具站管理調拔,各專業工區需用焊機直接向本項目機具站工區租賃.

3.2焊機由公司機具站負責維護保養.按《設備管理維修制度》執行。

3.3焊接熱處理設備由熱機公司負責管理,使用的計量儀表應處于有效期內。

4焊接材料管理

4.1.焊材采購采用專業工區計劃報批,由項目經營部(物資)統一采購,采購嚴格執行公司質保程序,焊材進庫必須驗證,方準入庫,驗證由項目安質部(質量)焊接專工負責,驗證焊材質保書及包裝質量,并隨機抽取焊材,檢查內部質量,檢查合格后,填寫焊接材料驗收記錄表。(見附表2)進入焊材一級庫,焊材保管嚴格按公司焊材儲存與保管制度執行,庫房設施達到要求,焊材進入一級庫后,再有各專業工區按各自工區所承擔的焊接工作量,所需焊材領用,多余焊材進入焊材二級庫,二級庫由專業工區自行負責建立,焊材保管必須達到公司制定的焊材儲存與保管制度要求才能儲存,否則不允許儲存,焊材烘干由專業工區自行負責烘干.發放.

4.2.焊接材料的儲存和保管

4.2.1.焊材必須在干燥通風的室內存放,焊材儲存庫內,不允許放置有害氣體和腐蝕性介質,室內保持整潔。

4.2.2焊材存放在專用架子上,嚴防焊條受潮。

4.2.3.焊材堆放時應按種類、牌號、規格、入庫時間分類堆放,每垛應有明確標記,避免混亂。

4.2.4.焊材在供應給使用單位之后至少在6個月之內可保證使用,入庫的焊材應做到先入庫的先使用。

4.2.5特種焊材儲存與保管應高于一般性焊材,特種焊材應堆放在專用倉庫或指定區域。

4.2.6對受潮或包裝損壞的焊材未經處理不許入庫

4.2.7.一般焊材一次出庫量不能超過一天的用量,已經出庫的焊材焊工必須保管好,當天使用不完的焊材當天退回焊材庫。

4.2.8焊材儲存庫內,應設置去濕機、溫濕儀且運行正常。低氫型焊材室內溫度不低于5℃,相對空氣濕度低于60%。

4.3.焊接材料烘焙規范及操作規程

4.3.1焊條的烘干規范烘干溫度各保溫時間,嚴格按焊條生產廠推薦的烘干規范或有關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國外焊材的烘干規范,按提供的焊材質保書上要求進行烘干。下表為國產焊材的烘干規范:焊條類別

酸性焊條

堿性低氫型焊條

堿性不銹鋼焊條

保溫時間

1h

1h

1h

烘干溫度

150℃±10℃

350℃-400℃

250℃±10℃

4.3.2.焊條烘干時應徐徐升溫、保溫、緩慢冷卻,嚴禁將冷的焊條放入已升至高溫的烘箱中,或者將烘至高溫的焊條從高溫爐中突然取出冷卻,以防止焊條藥皮因驟冷驟熱而產生開裂或脫落現象。

4.3.3.同一烘干箱每次只能裝入同種烘干規范的焊條進行烘干。對烘干規范相同,但批號、牌號、規格不同的焊條,堆放時必須有一定的物理間隔,且焊條堆放不宜過高,保證焊材烘干均勻。

4.3.4.烘干后的焊材,應貯放在溫度為120-150度的恒溫保溫箱中,隨用隨取。

4.3.5.當焊條在施工現場放置超過4小時后,應對焊條重新烘干處理,但焊條反復烘干次數不得超過3次.

4.4.二級庫焊接材料管理制度

4.4.1入庫的焊接材料,由焊材庫管理人員協同焊接技術員及質檢人員,驗證焊材質保書及包裝質量,

4.4.2為保證焊接材料的保管質量,必須做到:

a.焊材庫內應裝配驅濕機和空調,配備溫度、濕度儀,保證庫內干燥整潔,溫度不低于5℃,相對空氣濕度低于60%。

b.焊接材料應存放在專用架子上,堆放架離地面和墻壁各應保持300毫米以上的距離,焊材的堆放不宜過高。

4.4.3.焊條的烘干,嚴格遵循《焊接材料烘干規范及操作規程》要求進行,并進行質量抽查,確保烘干焊條質量。

4.4.4.每個分項工程開工前,由焊接技術員預先填寫《焊接材料領用通知單》(見附表3),焊材庫管理人員據此對需要的焊條進行烘干,并作好烘干記錄。(見附表4焊材烘干記錄)

4.4.5.焊工領用焊材前,必須填寫《焊接材料領用單》見附表5,由班長或焊接技術員簽字,送到焊材庫。焊材庫管理人員按領用單要求發放焊材。由焊材庫人員整理好《焊接材料發放單》,以作統計用。

4.4.6.焊工領取的焊條,必須放入可攜式焊條保溫筒內,隨用隨取;不得將未用完的焊材和焊條頭丟棄在施工現場,焊工應及時將其退回焊條庫,由焊材庫管理人員在《焊接材料發放單》見附表6上作好回收記錄。根據每個焊工焊材回收情況的好壞,實行經濟獎懲制度。

4.4.7.由焊材庫管理人員,統計每個月的焊材總消耗量及每個焊工月焊材消耗量,交給焊接技術人員,以掌握焊材消耗情況及庫存數量。

4.4.8.對存放超過規定年限,檢查質量不合要求及烘干超過三次后的焊材,劃定專門區域堆放,并由焊接技術員、焊接質檢人員對此類焊材作出報廢處理,或移作較低要求級使用.

5、焊接環境:

5.1焊接環境按浙江火電建設公司《施工工藝守則》(1995年版)要求,由專業公司負責管理。

6、焊前準備

6.1母材管理由物資供應處負責,按公司質保程序,

6.2焊件坡口加工型式符合圖紙及工藝卡要求.

6.3技術交底:焊接及熱處理施工人員根據焊接工藝卡、熱處理工藝卡、有關技術資料及《施工工藝守則》(1995年版)向焊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技術人員應作好技術交底記錄.見附表8(焊接工藝卡)、附表9(焊接熱處理工藝卡)、附表10焊接技術交底單)、附表11(熱處理交底單)

6.4分項工程確定,見附表13(焊接分項工程一覽表),焊接分項工程單線立體圖見附表12(焊接單線立體圖)

7、施焊

7.1焊前檢查:首只首批焊口見證點,見附表16(焊接過程檢查表(1)).

7.2焊接和熱處理:焊工必須按焊接工藝卡要求施焊;熱處理工必須按熱處理工藝卡要求進行預熱和熱處理,焊后熱處理全過程必須有熱處理施工記錄和熱處理溫度自動記錄。見附表14(焊接施工記錄)見附表15(焊接熱處理施工記錄)

8、焊接檢驗

8.1:焊接檢驗按《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焊接篇》要求進行;

8.2外觀檢驗:焊工對所焊焊縫表面質量必須及時進行100%的自檢,見附表18(焊工自檢單);

8.3焊接質檢人員根據《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焊接篇》的標準和有關要求進行專檢,焊縫不符合要求填焊口不合格通知單見附表19(焊口不合格通知單),符合要求的填焊接接頭表面質量評定表見附表20(焊接接頭表面質量評定表)

8.4焊縫和焊接接頭的無損檢驗、硬度、光譜、金相試驗,機械性能按焊檢公司金屬管理制度有關要求進行;

8.5首只首批焊口檢驗停工待檢點(H)點,見附表17(焊接過程控制表(2).)

9、無損檢驗不合格焊口處理

9.1經檢驗評判不合格的焊口,焊檢公司通知委托檢驗專業公司,通知單見金屬管理制度焊口不合格通知單,

9.2出現批量焊口不合格,以及一般低合金鋼及以下等級的焊口同一位置上的挖補或焊后熱處理返工超過三次或中、高合金鋼的焊口同一位置上的挖補或焊后熱處理返工超過二次的,以及重要管道的割口由專業公司焊接技術人員提出處理方案,報焊接質檢工程師審核,焊接專職工程師或項目總工批準。見附表21(焊接不合格品處理單)。

9.3各焊接分項水壓后,由項目焊接專檢組織對各分項進行焊接接頭綜合評定見附表22(焊接接頭綜合評定表)

10、專業公司與焊檢公司接口管理

10.1委托理化檢驗及管壁測厚檢查等聯系,用公司統一用的工作聯系單

10.2委托無損檢驗用日檢通知單見附表23(日檢通知單)特殊情況用聯系單.

11、焊接參照執行標準及依據

11.1.國家及電力系統行業管理的有關政策、法令、條例、標準;

11.2電力系統的規程、規范和規則;

11.3DL647-1998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檢驗規程;

11.4DL5031-94電力建設施工驗收技術規范(管道篇)

11.5DL5048-95電力建設施工驗收技術規范(管道焊縫超聲波篇)

11.6DLT5069-1996電力建設施工驗收技術規范(鋼制承壓管道對接焊縫射線檢驗篇)

11.7DL5007-92電力建設施工驗收規范(火力發電廠焊接篇);

11.8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焊接篇;

11.9電力工業電力金相導則;

11.10焊工和無損檢測人員的考試規程、規則;

11.11焊工技術考核規程;

11.12勞動部頒布:鍋爐壓力容器焊工考試規則

11.13電力部頒布:電力工業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試規則;

11.14勞動部頒布:鍋爐壓力容器焊工考試規則;

11.15制造廠提供的設備合格證,出廠試驗記錄和質量保證書;

12、焊接過程控制管理:

12.1在施工中嚴格執行三級驗收制度,在班組自檢合格的基礎上移交工區質量員復檢,在復檢合格的基礎上移交項目專職工程師專檢,在專檢合格的基礎上移交給委建方,由委建方組織各方面人員進行檢查。

篇2:井下使用電焊氣焊噴燈焊接管理制度

一、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規定,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主要進風大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1、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指定專人攜帶、保管火具。

2、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米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3、在井口房、井筒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4、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5、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6、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煤層中未采用砌碹或噴漿封閉的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二、根據上述規定特別制定下列實施措施:

7、進行井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制定專門措施,經通風部門、安監質標部門、生產調度、機電副總經理、生產副總經理、礦總工程師等部門領導研究會審,經總經理(礦長)批準后,由瓦斯檢查員、安全員進行現場檢查,安監部門監督措施的執行,方準進行施工。參加現場作業的還必須有安監部門、通風部門、機電部門、生產調度、焊接作業隊組等部門主要領導。

8、井下使用電焊、氣焊和噴燈的專門措施要有專人負責并辦理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施工,專門措施當時當次有效,再次工作時必須重新申請和審批,專門措施一式兩份,一份存檔,一份由施工人員帶入工作現場?,F場安全設施、有害氣體濃度等符合措施和《煤礦安全規程》方可施工。

篇3:焊接切割作業中的安全規定和制度

在焊、割作業中,已經發生的火災、爆炸事故成千上萬,總結了這些事故的教訓,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主要是:

·由公安消防、勞動等部門為各行業、各地區培訓出一批兼職的師資,經考試合格后擔任兼職教員(這批教員都是從各行業、各地區的焊工隊伍中選拔出來的,他們具有豐富的焊接專業技術和一定的文化水平及演講能力)。依靠這支師資隊伍在全市由區、縣公安消防和勞動部門組織焊工分期分批地進行培訓。

·確定比較合適的教育內容,重點圍繞焊接工藝的防火防爆知識,其中包括消防專業基本知識,如物質燃燒基本知識,滅火方法和各種滅火器的使用;化學危險品基礎知識,如化學危險品的分類,各種可燃液體、氣體的爆炸預防;焊、割設備的防火防爆和焊、割作業中的防火技術等。每期脫產學習不少于一星期,經應知應會考試,合格者發給特殊工程操作證,每隔三年進行一次復核。

·加強監督檢查,堅持持證上崗操作。各單位都應把對焊工必須進行消防知識專業培訓和持證上崗從事作業等管理的規定,作為一項嚴肅的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嚴格遵守。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單位的焊工在進行無證操作,這除了要加強監督檢查外,還必須追查有關人員,特別要追查有關領導人員的責任。

·同時要堅持實行三級動火審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