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鉗工類安全操作規(guī)程通則

鉗工類安全操作規(guī)程通則

2024-07-25 閱讀 8695

1.1工作前

1.1.1按規(guī)定穿戴好防護用品。使用電動工具時須戴好絕緣手套。女工發(fā)辮必須罩在工作帽內(nèi)。

1.1.2對工作場地和環(huán)境進行檢查和清理,排除與作業(yè)無關及有礙操作的物件。

1.1.3檢查需用的工具是否齊全、完好、可靠。禁止使用有裂紋、帶毛刺、手柄松動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

1.1.3.1手錘、大錘的錘頭必須安裝牢固,并用金屬楔子楔緊,以防錘頭脫落。楔子頭部不得突出或縮進錘頭孔里。

1.1.3.2手錘、大錘的錘把必須使用材質(zhì)堅硬并有韌性的木材制作,并不得有透節(jié)、裂痕、斜茬、彎曲或不光滑等情況。錘頭與木把必須成90º直角,不得歪斜。

1.1.3.3錘面必須略成凹形,嚴禁使用錘面有淬火裂紋及飛邊、卷刺等情況的手錘、大錘。

1.1.3.4扁鏟、尖鏟、鏨子和沖子的錘擊面不準淬火,不準有飛邊卷刺;刃口及沖頭有裂紋者嚴禁使用。

1.1.3.5銼刀、刮刀的木把須光滑并用圓箍箍緊。嚴禁使用無木把或木把破裂、松動的銼刀和刮刀。

1.1.3.6銼刀、刮刀有裂紋或彎曲等情況時嚴禁使用。

1.1.3.7螺帽扳手不得有裂紋或損壞情況,并不得沾有油污。

1.1.3.8管鉗子及活扳手的絲扣,不得有滑扣情況。

1.1.3.9弓鋸的松緊螺絲,不得有滑扣情況。掛鋸條的銷子必須牢固。

1.1.3.10虎鉗必須安裝牢固,進退靈活。鉗口須平齊、完整,不得有損壞、裂紋等情況;鉗把不得有裂紋、磨損過度等情況,必須保持足夠的強度;絲桿和絲母不得滑扣,須能卡緊工作物。

1.1.3.11撬棍不準用鑄鐵制品或淬火鋼材,并不得有彎曲、擰勁、裂損等情況。

1.1.3.12使用電動、風動等手持工具,必須有完善且性能良好的裝置。

1.1.3.13對其他工具要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1.2工作中

1.2.1開動設備前,應先檢查防護裝置、緊固螺栓以及電、油、汽等動力開關是否完好,并空載試車,確認正常后方可投入工作。

1.2.2工作中隨時檢查周圍人員及自身安全狀況,正確地使用各種工具。

1.2.3使用虎鉗作業(yè)必須遵守以下規(guī)定:

1.2.3.1在虎鉗上夾工件時,不準借助輔助工具敲打鉗把或在鉗把上套接加力管。

1.2.3.2在虎鉗上夾長、大工件時,要有托架托住,并注意工件重心。站立位置應避開可能落物地點。

1.2.3.3用虎鉗夾圓形工件時須加墊三角鐵,夾不規(guī)則工件時,要將墊鐵調(diào)整適當,防止工件轉(zhuǎn)動滾落。

1.2.4鏟、銼作業(yè)必須遵守以下規(guī)定:

1.2.4.1在虎鉗上鏟、銼工件時,加工部位應夾在鉗口的中心。如特殊工作物不能夾在虎鉗中心時,在鉗口的另一端必須墊以稍窄于工作物的木塊等,以免鉗口歪斜和工作物掉落。虎鉗工作臺前應設防護網(wǎng),以防鏟屑飛出傷人。

1.2.4.2鏟工件時,扁鏟上、手錘上不準有油污,以免滑脫造成事故。禁止戴手套操作。

1.2.4.3使用手錘鏟工件時,要先環(huán)顧左右和后方,確認身后1m左右內(nèi)無人時,方可開始工作。使用大錘鏟大工件時,要排除周圍障礙物,身后2m內(nèi)不準有人。

1.2.4.4禁止敲打淬火的工件。

1.2.4.5打大錘時,兩人須成直角位置,不準對面操作,以防打傷。

1.2.4.6銼工件時,嚴禁用銼刀撬工件或代替螺絲刀使用。

1.2.5刮研作業(yè)時,工件要卡緊、放穩(wěn)。使用刮刀時,雙手要握牢,

頭部與刀尖要保持一定距離,確保安全。

1.2.6使用扳手時,不準用手錘敲打扳手,也不準把扳手當手錘使用。禁止在扳手把上套接加力管。

1.2.7使用手鋸時,不得用力過猛,以防折斷鋸條傷人。

1.2.8使用撬棍作業(yè)時,手腳不可伸進工件底下,撬棍必須置于身體一側(cè),不準將身體壓在撬棍上撬壓工件。

1.2.9套絲作業(yè)時,應使用配套的絞杠和扳牙架,不準以大代小。在雙層上下透眼進行作業(yè)時,手不可伸進試摸,以防上下層錯動剪傷。

1.2.10高處作業(yè)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1.2.10.1檢查梯子、腳手架是否緊固、可靠,禁止把兩個梯子接在一起使用,不準兩人同時上下梯子或登梯工作。

1.2.10.2用梯子登高時,梯子與地面夾角以60º為宜,須有防滑措施,必要時設人監(jiān)護。人字梯中部要有拉緊固定裝置。

1.2.10.3使用的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nèi),不得堆放在其他地方。裝配的零部件須安放穩(wěn)固。

1.2.10.4登高作業(yè)平臺不準置于帶電的母線或高壓線下面,平臺臺面上應有絕緣墊層,以防觸電。平臺上應設防護欄桿。

1.2.11設備上的電氣線路和器件以及電動工具的電器元件發(fā)生故障,應由電工檢修,不得自行拆卸,不得私自鋪設線路或安裝臨時電源。

1.2.12凡重量超過20kg的工作物,放置在1.5m以上的工作地點時,不準一個人搬上搬下,須適當配合人力,協(xié)助傳遞,并要穩(wěn)拿穩(wěn)放。

1.2.13使用起重設備吊運零部件或進行組裝作業(yè)時,要有指定人員統(tǒng)一指揮,吊具、掛鉤要符合安全要求,捆綁和吊運要嚴格遵照起重作業(yè)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進行。

1.2.14使用軌道車搬運物體,必須在車后推,不準在前面拉,并注意前方車輛。停車作業(yè)時,前后輪要用電木掩住。

1.2.15在電氣線路、設備附近工作有礙安全時,須按規(guī)定辦理停電手續(xù)。

1.2.16使用千斤頂起重作業(yè)時,千斤頂必須安放牢固。頂部不得直接與金屬部件接觸,須用防滑墊木。液壓千斤頂起高后,應用墊木架住,防止液壓油泄露、重物下沉造成傷害。

1.2.17清除鐵屑,必須使用專用工具,禁止用手擦或嘴吹。

1.3工作后

1.3.1工作結束后,必須將設備和工具的電、氣、油源斷開。

1.3.2清理工作場地,將使用的工具整理好,零部件要整齊地擺放在指定位置,不準亂扔。

1.3.3如有接班工作者,應共同做好交接班檢查,并將當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詳細向接班者交代后再離開工作崗位。

篇2:外鉗工崗位安全責任制

1、負責外鉗的操作,內(nèi)鉗工不在時頂其崗位。

2、負責貓頭絞車和轉(zhuǎn)盤傳動裝置及護罩的檢查、保養(yǎng)和清潔工作。

3、負責井口工具(吊卡、卡瓦、安全卡瓦、鉆頭盒、防噴盒)、提升短節(jié)、配合接頭、內(nèi)防噴工具、鉆臺手工具的準備及檢查、保養(yǎng)和清潔。

4、負責外鉗和氣動(液壓)絞車的檢查和維護保養(yǎng)。

5、負責鉆臺欄桿、大門坡道、梯子及扶手、安全滑道、升降機的固定與清潔。

6、負責鉆臺上下及鉆臺偏房的衛(wèi)生與環(huán)境保護工作。

7、協(xié)助副司鉆、井架工、內(nèi)鉗工搞好設備修理和保養(yǎng)。

8、負責絲扣油的補充和更換,起鉆時負責排好鉆具,下鉆時負責鉆具螺紋清潔并涂好絲扣油。

9、負責做好起下鉆及接單根時的接頭、提升短節(jié)、安全卡瓦、卡瓦、鉆頭、手工工具和各種繩套的準備工作。

10、負責起下鉆中鉆具質(zhì)量的檢查。

篇3:內(nèi)鉗工崗位安全責任制

1、負責內(nèi)鉗的操作,井架工不在時頂其崗位。

2、負責絞車、輔助剎車及各護罩的檢查、保養(yǎng)和清潔工作。

3、負責水柜(水罐)和循環(huán)冷卻水泵及鉆臺各氣、水、液壓油管線的檢查與清潔。

4、負責內(nèi)鉗和液氣大鉗的操作、保養(yǎng)和清潔;做好起下鉆、接單根的準備工作。

5、負責鉆井參數(shù)儀、指重表、立壓表的檢查、保養(yǎng)和清潔工作。

6、負責大繩、排繩器、死繩固定器及起下鉆鉆具的檢查和維護保養(yǎng)工作。

7、負責填寫鉆臺設備運轉(zhuǎn)保養(yǎng)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