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監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空調監理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負責土建項目安裝工程監理、電水、市政、通風、空調等安裝管理工程;
2、熟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3、熟悉基建制圖設計(CAD等);熟悉土建結構優先;
4、現場管理經驗豐富。
5、協調工廠與施工單位之間的工作交接;
任職要求:
1、大專及以上學歷,工程管理、項目管理、土建等相關專業,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2、熟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3、熟悉基建制圖設計(CAD等),有一定的檔案管理經驗;
4、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有制造企業建設項目施工管理實踐經驗的優先考慮。
篇2:暖通空調施工質量監理工作要點
暖通空調施工質量監理要點
1材料、設備質量控制
按設計要求核對主要材料、設備、成品及半成品的型號、規格和技術要求,查對核實是否按標準生產,檢查質保書、合格證的原件。
1.1通風、空調系統所用的材料、設備的品種、規格、性能、技術參數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通風機與空調處理設備運抵現場應進行開箱檢查,應具有裝箱清單說明書、合格證、檢驗記錄和必要的裝配圖和其它技術文件。進口設備除應符合上述規定外,還應有國家質量監督**總局出具的檢驗證明和中文安裝使用說明書。
1.2制作風管所用的鍍鋅鋼板應具有產品合格證或質量鑒定文件,鍍鋅鋼板的厚度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并用游標卡尺進行檢查,必要時對鍍鋅鋼板進行現場隨機取樣送選定的實驗室進行材質的理化試驗。鍍鋅鋼板表面不得有裂紋和結疤等缺陷,應有鍍鋅層結晶花紋。
1.3各類風口的轉動調節部分應靈活,葉片平直間距均勻,且同周邊不得有碰槎現象;風閥關閉應嚴密靈活;防火閥外殼厚度不能小于2mm,以防止失火時變形失效。
1.4管道設備的保溫材料應選用保溫性能好,阻燃性能好的的材料,消聲管的材料應具備防火、防潮、防腐的性能。
2制作安裝質量控制
2.1土建預留洞的核查
工程主體結構完成后對土建預留的設備安裝孔洞應逐一核查。核查內容:孔洞的坐標、孔洞的尺寸、孔洞的標高及水平等各預留洞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核查時做好記錄,凡不符合要求的,應聯系修改調整。
2.2風管制作質量
2.2.1加工風管時,應采取不損傷鍍鋅層為原則的放線方法,不得用鋼鋸條劃線,不得采用在放線處剪三角口定位放線的方法。
2.2.2咬口應采取單咬口形式,以保證咬口質量,咬口處應打密封膠,當風管管徑較小,不宜在內表面涂膠時,也可選用粘結力好的膠在風管外側涂膠,但法蘭接口、墊片嚴禁涂涂料,否則,將加速墊片的老化和粘貼不密實。
2.2.3對較大截面尺寸的風道應重點檢查其加固效果,嚴防"塌肚"等現象,風管的加固筋、加固框,應設在風管外部。
2.2.4矩形風管法蘭應采用直角對焊,在四角設螺栓的做法,這樣有利于密封質量;不應采用45度角對焊,以防止在焊縫處開螺孔。
2.2.5風管制作應重點對法蘭平整度、風管翻邊尺寸,翻邊后四角是否開裂進行控制,將漏風率減少到最低程度,風管的漏風是質量通病,依據我們的統計結果和實際工作經驗,其漏點大都集中在三通及彎頭處,因此,對此部位應加以重點監控。
2.2.6矩形彎管(包括消音彎管)不得采用內方角的形式,當側邊寬度大于等于500mm時,應設置導流片。
2.2.7風管制作完成后按照設計和規范進行測量、漏光檢測、漏風量試驗
2.3風管安裝質量控制
2.3.1安裝前要進行土建條件的驗收及移交。土建條件不具備,不得進行安裝工序。
2.3.2風管安裝過程中應重點控制其吊桿及吊架的尺寸,確保能承擔起支、吊的作用以保證安全,重要部位的支吊架型式、強度要經計算、審批后實施。
2.3.3風管和各種管線穿越不同防火區的墻、樓板,必須用耐火材料封堵嚴密。
2.3.4柔性短管(帆布接頭)其接縫應嚴密、牢固,并不得作為異徑管使用。
2.3.5當使用可伸縮性金屬或非金屬柔性管連接風管時,其長度不宜超過2m,并不得出現死彎或它凹現象。
2.3.6彎管外邊和風管終端距支、吊、托架的距離應小于1m。
2.3.7懸吊的風管應設置防止擺動的固定點。
2.3.8風管安裝中,應同時做好測試孔的預留工作。
2.4部件的制作與安裝;
2.4.1風閥的結構應牢固,調節應靈活、定位應準確、可靠,并應標明風閥的啟閉方向及調節角度。
2.4.2防火閥及排煙閥(口)在失火時框架(外殼)、葉片應能防止變形失效,其板材厚度不應小于2mm,易熔件應為消防部門認可的標準產品。閥門動作應可靠,關閉時應嚴密。
2.4.3風管止回閥的開啟方向必須與氣流方向一致,且在設計風速下應能靈活開啟和關閉,關閉時應嚴密。
2.4.4多葉閥、三通閥、蝶閥、防火閥、排煙閥、插板閥、止回閥等應安裝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2.4.5防火閥安裝方向位置應正確,易熔件應迎氣流方向,距墻表面應大于等于200mm,吊頂內相應位置必須設檢修口。
2.4.6風口和風管的連接應嚴密牢固,和裝飾面應貼實、平整。
2.5支架制安、刷漆
2.5.1支吊架制作
2.5.1.1支吊架的設置:風管支吊架的設置應根據現場支架構件的具體情況,風管安裝標高,風管的重量,施工圖紙及規范要求,可用圓鋼、扁鋼、角鋼等制作。
2.5.1.2風管支吊架制作要求:支架的懸臂,吊架的吊鐵采用角鋼或槽鋼制成,斜撐材料為角鋼,吊桿應用圓鋼;扁鋼用來制作抱箍。支吊架制作前,要對型鋼進行校正,一般用冷矯正,先矯正扭曲,后矯正彎曲。鋼材切割和打孔,應機械加工,嚴禁氧乙炔氣切割,抱箍的圓弧與風管圓弧一致。
2.5.2支架刷漆
2.5.2.1支吊架制作完畢,徹底清除焊渣和除銹干凈。
2.5.2.2先刷鐵紅防銹漆二遍,待底漆干燥后再刷灰色面漆二遍。
2.5.3支吊架安裝
2.5.3.1按風管的中心線找出吊桿敷設位置,單吊桿在風管中心線上,雙吊桿按托杠的螺孔間距或風管中心線對稱安裝。
2.5.3.2吊桿根據吊件形式直接焊在吊件上或掛在吊件上,吊架安裝前均要除銹刷漆。
2.5.3.3支吊架的吊桿要平直、螺紋完整懸吊,風管較長時,在適當位置壇設防晃吊架(角鐵吊架)。
2.5.3.4支吊架間距設計未規定時,不保溫風管按下表確定,保溫風管按表列間距乘于0.85確定。
支吊架間距
圓形風管直徑或矩形風管長邊尺寸
水平風管
間距
垂直風管間距
最少吊架數
≤400mm
≤1000mm
>1000mm
≯4m
≯3m
≯2m
≯4m
≯3.5m
≯2m
2付
2付
2付
2.5.3.5支吊架不得安裝在風口、閥門、檢查孔處,吊架間距縮小不宜放大布置,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蘭上。
2.6空調水管安裝;
2.6.1冷凍水管道系統應在該系統最高處,且便于操作的部位設置放氣閥。
2.6.2管道安裝后應進行系統試壓和沖洗,系統清潔后方能與制冷設備或空調設備相連接。
2.6.3冷凝水的水平管應坡向排水口,坡度宜大于或等于0.8%。冷凝水系統的滲漏試驗可采用充水試驗,無滲漏為合格。冷凝水排放應按設計要求安裝水封彎管。
2.6.4管道支、吊架的型式、位置、間距、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連接制冷機的吸、排氣管道須單獨設置支架。
2.6.5保溫管道與支、吊架之間應墊絕熱襯墊或經防腐處理的木襯墊。
2.6.6管道穿越墻體或樓板處應設鋼制套管,管道焊縫不得置于套管內。鋼制套管應與墻面或樓板底面平齊,但應比地面高出20mm。管道與套管的空隙應用隔熱或其它不燃材料堵塞,不得將套管作為管道的支撐。
2.7通風與空調設備的安裝;
2.7.1設備就位前應對設備基礎進行驗收,砼基礎的平整度、位置、尺寸、標高、預留孔洞及預埋件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安裝。
2.7.2制冷設備的搬運和吊裝,施工單位應有搬運和吊裝方案。
2.7.3通風機的進風管、出風管等裝置應單獨設置支撐;風管與風機連接時,不得強迫對口;當通風機的進風口或進風管直通大氣時,應加裝保護網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2.7.4固定通風機的地腳螺栓,除應帶有墊圈外,并應有防松動裝置。
2.7.5隔振器安裝完畢,在其使用前應采取防止位移及過載保護措施。使用隔振吊架不得超過其最大額定載荷量。
2.7.6消聲器安裝的方向應正確,不得損壞和受潮。消聲器、消聲彎管均應單獨設支架,其重量不得由風管承受。
2.7.7空調機組應放置在平整的基礎上,基礎應高于機房地平面,機組下部的冷凝水排放管,應有水封,與外管路連接應正確。
2.7.8現場組裝的空調機組應做漏風量測試。漏風量應符合有關規范要求。
2.7.9懸吊的機組其固定螺栓應有防松動裝置。當機組使用減震裝置時,減震裝置應受力均勻,并不得阻礙其減震作用。
2.7.10風機盤管吊桿應用上下螺母鎖緊,排水坡度正確,和供回水管、冷凝水管應彈性連接。
2.7.11室內機安裝后要便于拆卸和維修,排水暢通。
2.7.12設備訂貨前,應仔細與土建圖紙核對其外形尺寸是否滿足現場條件,以免設備進場后無法就位安裝。空調系統及通風系統的設備減震及風管消聲措施應切實有效,設備及系統試運轉時,應重點觀測震動及噪音情況,以免長期運轉后,引起設備及相關管路系統損壞。
2.8防腐和油漆工程;
2.8.1風管和管道噴涂底漆前,應清除表面的灰塵、污垢與銹斑,并保持干燥。
2.8.2面漆和底漆漆種宜相同。在通常情況下應為兩底、兩面,有特殊要求時,應按特殊要求處理。
2.8.3支、吊架的防腐處理與風管和管道相同。
2.8.4空調制冷各系統管道的外表面,應按設計規定做色標。
2.9保溫工作:
2.9.1支、吊、托架和管道間應采取隔熱措施,不得和管道直接接觸。
2.9.2空調風管、供回水管、冷凝水管的絕熱層和防潮層必須完整無損、無漏包和絕熱材料外露的現象。
2.9.3絕熱層的縱、橫向接縫應錯開,縱向接縫且不宜設在風管或設備的底面。
2.10系統試運轉及調試:
通風、空調系統的所有設備應做單機試運轉,正常后對系統進行測定、調試,其調試結果應符合規范要求。
篇3:通風空調工程質量監理要點
通風與空調工程質量監理要點
(1)通風與空調設備及附件產品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空調機組,注意防震及隔音措施是否按規定設置;風管安裝前,監理人員先檢查制作質量,特別是咬邊、法蘭接口、不達標準者,責令施工單位改正后才能安裝;保溫材料與風管及管路應貼緊,粘接部分應牢固,綁扎部位間距、支架間距均應符合規定要求,監理人員應在土建平頂施工前檢查處理完畢;通風與空調工程所使用的主要設備、材料、成品及半成品應是按標準生產的產品,并具有出廠檢驗合格證明文件,為工程加工的非標準產品,也應具有質量檢驗合格的鑒定文件,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技術標準的規定。通風與空調工程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并與土建及其它專業互相配合;與通風、空調系統施工有關的土建工程完工后,應由建設或總承包、監理、設計及施工單位共同會檢。監理人員要直接參與系統調試,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調試、自控系統調整及驗收等,除應符合設計及《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2)通風與空調工程各系統的外觀應符合下列要求:
風管表面平整、無破損、接管合理;風管連接處以及風管與設備或調節裝置的連接處無明顯缺陷;空氣潔凈系統的風管、靜壓箱等內表面清潔、無積塵;各類調節裝置的制作和安裝應正確牢固,調節靈活,操作方便。防水排煙閥關閉嚴密,動作可靠;風口表面應平整,顏色一致,安裝位置正確,風口的可調節部件應能正常動作;管道、閥門及儀表安裝位置應正確,無水、氣滲漏;通風機、制冷機、水泵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規范有關條文規定;風管、部件及管道的支、吊架型式、位置及間距應符合規范要求;除塵器、集塵器安裝應牢固,接口嚴密;組合式空調機組外表平整,接縫嚴密,組裝順序正確,噴水室無滲漏風管、部件、管道及支架的油漆應附著牢固,漆膜厚度均勻,油漆顏色與標志符合設計要求;絕熱層或保護殼應順水搭接,無滲漏;消聲器安裝方向正確,外表面平整無破損;風管、管道的軟性接管位置符合設計要求,接管自然,無強扭。
(3)需要核查的項目:
通風與空調工程在聯合試轉中,應檢查系統各設備的運轉情況,其運行應符合規范有關條文規定;通風與空調工程的無生產負荷系統聯合試運轉的測定與調整的內容應符合規范有關條文規定;核查主要設備、材料、成品與半成品有無出廠合格證;核對合格證中各項技術性能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和設計要求;對照設計施工圖和設計變更簽證,核驗其合格證的品種,并核對合格證是否齊全;實際使用的設備、材料、成品與半成品的型號、規格與合格證下的型號、規格是否符合,且符合設計要求;核查合格證或其抄件(復印件)是否真實;核查設備有無開箱檢查,材料、成品與半成品進場有無檢驗,記錄是否完整,有質量缺陷時是否有處理意見和結論;核查系統測定和調整的項目、內容是否齊全,各項測定和調整的方法與結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檢查風管漏風檢驗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若漏風情況超過規定,有無返修處理,處理結果是否符合規定;檢查通風機的風量、風壓、轉速、噪聲是否符合設備技術文件和施工規范規定;核對風口風量是否有經過測定和調整達到平衡,其實測值與設計值偏差是否在15%以內;對照設計施工圖、核對各項設備是否都有單機試運轉記錄,系統是否有聯動試運轉記錄,試運轉情況是正常,各項運行數據和試運轉結果是否符合施工規范及有關設備技術文件規定。試運轉中出現安裝質量問題或設備性能缺陷時,記錄是否完整,有無處理措施,處理結果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在安裝前風機盤管、風柜有無進行水壓試驗,以及風管盤管有無進行單機三速試運轉,試驗結果和試運轉情況是否符合要求;核查測定所使用的儀器表是否有檢定證書,其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各項記錄的測定日期是否在其檢定有效期內;核查各項測定和調整記錄中的內容是否齊全,數據是否準確、真實,簽證是否齊全;核查制冷系統管道試驗項目、內容是否齊全,各項試驗方法是否正確;核查制冷管道及其閥門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是否符合要求,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有無處理及復試;核查制冷系統是否有進行系統清洗吹污、氣密性試驗、真空試驗、充注制冷劑檢漏試驗,其試驗壓力、壓力變化、保壓時間、檢漏情況等是否符合施工或設備技術文件規定;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有無處理及復試;對照設計施工圖,核對各項試驗項目系統是否齊全,試驗數據是否準確、真實、簽證是否齊全。